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突破與“量”有關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微專題1一、反應連續型——“分步分析”1.反應特點一種反應物A隨另一種反應物B量的多少,而發生連續的兩種反應,導致反應物B用量不同時,發生不同的離子反應。2.書寫思路(1)明確反應物B量不同時,發生的不同反應。(2)根據題目要求確定發生的離子反應。3.常見類型(1)多元弱酸(酸酐)與一元強堿反應,隨堿量的不同而生成酸式鹽或正鹽。(2)多元弱酸鹽與強酸反應,隨強酸的量的不同而生成酸式鹽或多元弱酸。(3)鋁鹽與強堿反應,隨強堿量的不同而生成氫氧化鋁或四羥基合鋁酸鹽。(4)四羥基合鋁酸鹽與強酸反應,隨強酸量的不同而生成氫氧化鋁或鋁鹽。[示例]試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1)多元弱酸鹽與強酸反應。Na2CO3溶液與少量鹽酸: ; Na2CO3溶液與過量鹽酸: 。 (2)鋁鹽溶液與強堿反應。少量強堿: ; 足量強堿: 。 (3)四羥基合鋁酸鹽溶液與強酸反應。少量強酸: ; 足量強酸: 。 二、反應先后型——“先強后弱”1.反應特點一種反應物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成離子,都能跟另一種反應物的組成離子反應,由于另一種反應物量的不同而發生不同的離子反應。2.書寫思路(1)明確離子的“強弱”順序→“競爭反應,強者優先”。(2)不明確離子的先后順序。3.常見類型[示例] 試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離子方程式。(3)氧化還原型(以Cl2與FeBr2溶液反應為例)。少量Cl2與FeBr2溶液反應: ; 足量Cl2與FeBr2溶液反應: 。 三、物質配比型——“少定多變”1.反應特點當一種反應物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組成離子參與反應時,因其組成比例不協調(一般為復鹽或酸式鹽),當一種組成離子恰好完全反應時,另一種組成離子不能恰好完全反應(有剩余或不足),因而離子方程式跟用量有關。2.書寫思路根據試題要求的反應物的量或反應程度,寫出發生的離子反應。(1)Ca(HCO3)2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2)Ba(OH)2溶液與NaHSO4溶液反應。[示例] 試根據題目描述,寫出符合比例要求的離子方程式。(1)NH4Al(SO4)2與Ba(OH)2溶液反應。n[NH4Al(SO4)2]∶n[Ba(OH)2]=1∶1時: ; n[NH4Al(SO4)2]∶n[Ba(OH)2]=1∶2時: 。 (2)NH4Al(SO4)2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NaOH溶液少量: ; NaOH溶液足量: ; n[NH4Al(SO4)2]∶n(NaOH)=1∶4時: 。 D針對訓練C②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 。 3.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①FeBr2溶液與等物質的量的Cl2反應: 。 ②向含1 mol FeBr2和1 mol 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2.5 mol Cl2: 。 微專題1 突破與“量”有關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一、反應連續型——“分步分析”1.反應特點一種反應物A隨另一種反應物B量的多少,而發生連續的兩種反應,導致反應物B用量不同時,發生不同的離子反應。2.書寫思路(1)明確反應物B量不同時,發生的不同反應。(2)根據題目要求確定發生的離子反應。3.常見類型(1)多元弱酸(酸酐)與一元強堿反應,隨堿量的不同而生成酸式鹽或正鹽。(2)多元弱酸鹽與強酸反應,隨強酸的量的不同而生成酸式鹽或多元弱酸。(3)鋁鹽與強堿反應,隨強堿量的不同而生成氫氧化鋁或四羥基合鋁酸鹽。(4)四羥基合鋁酸鹽與強酸反應,隨強酸量的不同而生成氫氧化鋁或鋁鹽。[示例]試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1)多元弱酸鹽與強酸反應。Na2CO3溶液與少量鹽酸: ; Na2CO3溶液與過量鹽酸: 。 (2)鋁鹽溶液與強堿反應。少量強堿: ; 足量強堿: 。 (3)四羥基合鋁酸鹽溶液與強酸反應。少量強酸: ; 足量強酸: 。 二、反應先后型——“先強后弱” 1.反應特點一種反應物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成離子,都能跟另一種反應物的組成離子反應,由于另一種反應物量的不同而發生不同的離子反應。2.書寫思路(1)明確離子的“強弱”順序→“競爭反應,強者優先”。(2)不明確離子的先后順序。3.常見類型(1)酸堿性不同,反應順序不同。如Na2CO3、NaHCO3、C6H5ONa與鹽酸反應,隨鹽酸量的增加,依次生成HC、C6H5OH、H2CO3(CO2)。(2)離子的氧化性(還原性)不同,與同一種還原性(氧化性)物質反應,依次發生不同的反應。[示例] 試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離子方程式。(1)向含有Na+、OH-、C、[Al(OH)4]-的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依次發生的反應為H++OH-H2O; ; ; ;Al(OH)3+3H+Al3++3H2O。 (2)向含H+、N、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依次發生的反應為H++OH-H2O; ; ; 。 (3)氧化還原型(以Cl2與FeBr2溶液反應為例)。少量Cl2與FeBr2溶液反應: ; 足量Cl2與FeBr2溶液反應: 。 三、物質配比型——“少定多變”1.反應特點當一種反應物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組成離子參與反應時,因其組成比例不協調(一般為復鹽或酸式鹽),當一種組成離子恰好完全反應時,另一種組成離子不能恰好完全反應(有剩余或不足),因而離子方程式跟用量有關。2.書寫思路根據試題要求的反應物的量或反應程度,寫出發生的離子反應。(1)Ca(HCO3)2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項目 少量NaOH 足量NaOH離子反應 HC+OH-+Ca2+ CaCO3↓+H2O Ca2++2HC+2OH- CaCO3↓+C+2H2O解讀 OH-量少,只能反應一個HC OH-量多,把兩個HC全部反應(2)Ba(OH)2溶液與NaHSO4溶液反應。項目 少量NaHSO4 足量NaHSO4離子反應 Ba2++OH-+H++S BaSO4↓+H2O Ba2++2OH-+2H++SBaSO4↓+2H2O解讀 H+量少,只能中和一個OH- H+量多,把兩個OH-全部中和[示例] 試根據題目描述,寫出符合比例要求的離子方程式。(1)NH4Al(SO4)2與Ba(OH)2溶液反應。n[NH4Al(SO4)2]∶n[Ba(OH)2]=1∶1時: ; n[NH4Al(SO4)2]∶n[Ba(OH)2]=1∶2時: 。 (2)NH4Al(SO4)2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NaOH溶液少量: ; NaOH溶液足量: ; n[NH4Al(SO4)2]∶n(NaOH)=1∶4時: 。 1.(2024·山東青島階段檢測)下列指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 Fe(NO3)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HI溶液:Fe3++N+4H++4I-Fe2++NO↑+2I2+2H2O[B] Ca(HCO3)2溶液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Ca2++HC+OH-CaCO3↓+H2O[C] 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lO-+CO2+H2O2HClO+C[D] NaHSO4溶液與Ba(OH)2溶液混合后呈中性:2H++S+Ba2++2OH-BaSO4↓+2H2O2.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 向NH4Fe(SO4)2溶液中加入過量Ba(OH)2溶液:Fe3++2S+2Ba2++3OH-Fe(OH)3↓+2BaSO4↓[B] 將少量氯氣通入NaHSO3溶液中:HS+H2O+Cl22Cl-+3H++S[C] 0.1 mol/L AgNO3溶液中加入過量濃氨水:Ag++2NH3·H2O[Ag(NH3)2]++2H2O[D] 將NaHSO3溶液滴入Ba(NO3)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2HS+Ba2+H2O+SO2↑+BaSO3↓3.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1)①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恰好沉淀: 。 ②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 。 (2)①FeBr2溶液與等物質的量的Cl2反應: 。 ②向含1 mol FeBr2和1 mol 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2.5 mol Cl2: 。 微專題1 突破與“量”有關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一、反應連續型——“分步分析”[示例] (1)C+H+HC C+2H+CO2↑+H2O(2)Al3++3OH-Al(OH)3↓ Al3++4OH-[Al(OH)4]-(3)[Al(OH)4]-+H+Al(OH)3↓+H2O [Al(OH)4]-+4H+Al3++4H2O二、反應先后型——“先強后弱”[示例] (1)H++[Al(OH)4]-Al(OH)3↓+H2O C+H+HC HC+H+CO2↑+H2O(2)Al3++3OH-Al(OH)3↓ N+OH-NH3·H2O Al(OH)3+OH-[Al(OH)4]-(3)2Fe2++Cl22Cl-+2Fe3+ 2Fe2++4Br-+3Cl22Fe3++2Br2+6Cl-三、物質配比型——“少定多變”[示例] (1)2Al3++3S+3Ba2++6OH-3BaSO4↓+2Al(OH)3↓ N+Al3++2S+2Ba2++4OH-NH3·H2O+Al(OH)3↓+2BaSO4↓(2)Al3++3OH-Al(OH)3↓ N+Al3++5OH-[Al(OH)4]-+NH3·H2O Al3++N+4OH-Al(OH)3↓+NH3·H2O[針對訓練]1.D Fe(NO3)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HI溶液,離子方程式為Fe3++3N+12H++10I-Fe2++3NO↑+5I2+6H2O,A錯誤;Ca(HCO3)2 溶液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a2++2HC+2OH-CaCO3↓+C+2H2O,B錯誤;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離子方程式為ClO-+CO2+H2OHClO+HC,C錯誤;NaHSO4溶液與 Ba(OH)2 溶液混合后呈中性,離子方程式為 2H++S+Ba2++2OH-BaSO4↓+2H2O,D正確。2.C 向NH4Fe(SO4)2溶液中加入過量Ba(OH)2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Fe3++2S+2Ba2++4OH-Fe(OH)3↓+2BaSO4↓+NH3·H2O,A錯誤;Cl2有強氧化性,NaHSO3具有還原性,Cl2能將HS氧化為S,而Cl2是少量的,則生成的H+能與HS反應生成SO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HS+Cl22Cl-+3SO2+S+2H2O,B錯誤;0.1 mol/L AgNO3溶液中加入過量濃氨水生成二氨合銀離子,離子方程式為Ag++2NH3·H2O[Ag(NH3)2]++2H2O,C正確;N能夠與NaHSO3反應生成硫酸鈉,硫酸鈉與硝酸鋇反應生成難溶于酸的硫酸鋇,將NaHSO3溶液滴入 Ba(NO3)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2N+3HS+3Ba2+H++H2O+2NO↑+3BaSO4↓,D錯誤。3.(1)①H++OH-+S+Ba2+BaSO4↓+H2O②Ba2++2OH-+2H++SBaSO4↓+2H2O(2)①2Fe2++2Br-+2Cl22Fe3++Br2+4Cl-②4Fe2++2Br-+4I-+5Cl24Fe3++Br2+2I2+10Cl-(第1頁)微專題2 整合有效信息書寫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第四周期的過渡元素在工業、農業、科學技術以及生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1)(2023·湖北卷)銅與過量H2O2反應的探究如下:實驗②中Cu溶解的離子方程式為 ;產生的氣體為 。比較實驗①和②,從氧化還原角度說明H+的作用是 。 (2)(2023·新課標卷)鉻和釩具有廣泛用途。鉻釩渣中鉻和釩以低價態含氧酸鹽形式存在,主要雜質為鐵、鋁、硅、磷等的化合物,從鉻釩渣中分離提取鉻和釩的一種流程如圖所示。已知:最高價鉻酸根在酸性介質中以Cr2存在,在堿性介質中以Cr存在。回答下列問題。①煅燒過程中,釩和鉻被氧化為相應的最高價含氧酸鹽,其中含鉻化合物主要為 (填化學式)。 ②“還原”步驟中加入焦亞硫酸鈉(Na2S2O5)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四步法”突破新情境下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1.根據題中信息寫出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1)(2024·浙江1月選考)酸性條件下,固體NaBiO3(微溶于水,其還原產物為無色的Bi3+)可氧化Mn2+為Mn,寫出Mn2+轉化為Mn的離子方程式: 。 (2)(2023·湖北卷)Co(OH)2在空氣中850 ℃煅燒成Co3O4的化學方程式為 。 (3)(2023·山東卷)一定條件下,CuCl2、K與F2反應生成KCl和K2CuF4的化學方程式為 。 (4)(2023·重慶卷)將CO通入足量銀氨溶液中生成單質銀的化學方程式為 。 (5)(2023·遼寧卷)①Co(OH)2在空氣中可被氧化成CoO(OH),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pH=4時,Mn2+被過一硫酸(H2SO5)氧化為MnO2,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H2SO5的電離第一步完全,第二步微弱)。2.根據流程圖信息書寫化學(或離子)方程式。(1)(2024·廣東廣州二模)鉻酸鈉(Na2CrO4)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一種由鉻鐵礦(主要成分為FeO·Cr2O3,還含有硅、鎂、鋁的化合物等雜質)為原料制備Na2CrO4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①“堿浸氧化”時,FeO·Cr2O3轉化為Fe2O3和Na2CrO4,該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②“堿溶氧化”中,生成Na2Cr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2024·江西九江二模)碳酸鈰[Ce2(CO3)3]是一種稀土材料,工業上常以氟碳鈰礦(主要成分為CeFCO3、BaSO4、SiO2)為原料制備碳酸鈰,其工藝流程如圖所示:硫脲結構為,硫脲與Ce反應后生成物的結構為,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3.根據反應機理中物質的轉化信息書寫化學(或離子)方程式。(1)BMO(Bi2MoO6)是一種高效光催化劑,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弱酸性條件下降解苯酚的反應原理如圖所示。①虛線框內BMO降解苯酚的過程可描述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②寫出與苯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在酸性條件下,黃鐵礦(FeS2,其中S為-1價)催化氧化的反應轉化如圖所示。總反應:2FeS2+7O2+2H2O2Fe2++4S+4H+。①寫出反應Ⅰ的離子方程式: 。 ②寫出反應Ⅱ的離子方程式: 。 ③NO在總反應中的作用是 。 循環轉化關系圖中物質變化的分析流程微專題2 整合有效信息書寫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典型例題]【答案】 (1)Cu+H2O2+2H+Cu2++2H2O O2 提供酸性環境,增強氧化劑的氧化性(2)①Na2CrO4 ②2Cr2+3S2+10H+4Cr3++6S+5H2O【解析】 (1)根據實驗現象,銅片溶解,溶液變藍,可知在酸性條件下銅和過氧化氫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銅,離子方程式為Cu+H2O2+2H+Cu2++2H2O;硫酸銅可以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氧氣,則產生的氣體為O2;在Na2SO4溶液中H2O2不能氧化Cu,在稀硫酸中H2O2能氧化Cu,說明H+使得H2O2的氧化性增強。(2)①由題給信息可知,鉻釩渣在碳酸鈉、氫氧化鈉和空氣中煅燒,釩和鉻被氧化為相應的最高價含氧酸鹽,最高價鉻酸根在堿性介質中以Cr存在,故含鉻化合物主要為鉻酸鈉。②“還原”步驟中加入焦亞硫酸鈉溶液的目的是在酸性條件下將鉻元素轉化為鉻離子。[針對訓練]1.(1)5NaBiO3+14H++2Mn2+2Mn+5Bi3++7H2O+5Na+(2)6Co(OH)2+O22Co3O4+6H2O(3)4K+2F2+CuCl2K2CuF4+2KCl(4)CO+2[Ag(NH3)2]OH(NH4)2CO3+2Ag↓+2NH3(5)①4Co(OH)2+O24CoO(OH)+2H2O②Mn2++HS+H2OMnO2↓+S+3H+2.【答案】 (1)①7∶4?、?Cr(OH)3+3H2O2+4NaOH2Na2CrO4+8H2O(2)2CH4N2S+2Ce2F-+2HF+C2H6N4S2+2Ce3+【解析】 (1)①由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知,FeO·Cr2O3中鐵元素為+2價,鉻元素為 +3價,“堿浸氧化”時,FeO·Cr2O3轉化為Fe2O3和Na2CrO4,由得失電子守恒可知,反應中氧化劑O2和還原劑FeO·Cr2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2)∶(2×2)=7∶4。②“堿溶氧化”中加入NaOH溶液和H2O2溶液,“堿溶氧化”的目的是將Cr(OH)3轉化為Na2Cr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r(OH)3+3H2O2+4NaOH2Na2CrO4+8H2O。(2)硫脲()與Ce反應后生成物的結構為,硫脲中的S由-2價被氧化為-1價,Ce被還原為Ce3+,根據流程圖并結合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產物還有F-、HF,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H4N2S+2Ce2F-+2HF+C2H6N4S2+2Ce3+。3.【答案】 (1)①C6H5OH+7O26CO2+3H2O②3C6H5OH+28+28H+18CO2↑+23H2O(2)①4Fe(NO)2++O2+4H+4Fe3++4NO+2H2O②14Fe3++FeS2+8H2O15Fe2++2S+16H+③作催化劑【解析】 (1)①根據圖知,虛線框內BMO降解苯酚的過程中,反應物是苯酚和氧氣,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②由圖可知,苯酚可被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第1頁)(共21張PPT)整合有效信息書寫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微專題2第四周期的過渡元素在工業、農業、科學技術以及生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1)(2023·湖北卷)銅與過量H2O2反應的探究如下:典型例題實驗②中Cu溶解的離子方程式為 ;產生的氣體為 。比較實驗①和②,從氧化還原角度說明H+的作用是 。 O2提供酸性環境,增強氧化劑的氧化性(2)(2023·新課標卷)鉻和釩具有廣泛用途。鉻釩渣中鉻和釩以低價態含氧酸鹽形式存在,主要雜質為鐵、鋁、硅、磷等的化合物,從鉻釩渣中分離提取鉻和釩的一種流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①煅燒過程中,釩和鉻被氧化為相應的最高價含氧酸鹽,其中含鉻化合物主要為 (填化學式)。 Na2CrO4 ②“還原”步驟中加入焦亞硫酸鈉(Na2S2O5)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解析】②“還原”步驟中加入焦亞硫酸鈉溶液的目的是在酸性條件下將鉻元素轉化為鉻離子。“四步法”突破新情境下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思維建模針對訓練(2)(2023·湖北卷)Co(OH)2在空氣中850 ℃煅燒成Co3O4的化學方程式為 。 1.根據題中信息寫出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3)(2023·山東卷)一定條件下,CuCl2、K與F2反應生成KCl和K2CuF4的化學方程式為 。 (4)(2023·重慶卷)將CO通入足量銀氨溶液中生成單質銀的化學方程式為 。 (5)(2023·遼寧卷)①Co(OH)2在空氣中可被氧化成CoO(OH),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pH=4時,Mn2+被過一硫酸(H2SO5)氧化為MnO2,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H2SO5的電離第一步完全,第二步微弱)。2.根據流程圖信息書寫化學(或離子)方程式。(1)(2024·廣東廣州二模)鉻酸鈉(Na2CrO4)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一種由鉻鐵礦(主要成分為FeO·Cr2O3,還含有硅、鎂、鋁的化合物等雜質)為原料制備Na2CrO4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①“堿浸氧化”時,FeO·Cr2O3轉化為Fe2O3和Na2CrO4,該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7∶4②“堿溶氧化”中,生成Na2Cr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2024·江西九江二模)碳酸鈰[Ce2(CO3)3]是一種稀土材料,工業上常以氟碳鈰礦(主要成分為CeFCO3、BaSO4、SiO2)為原料制備碳酸鈰,其工藝流程如圖所示:3.根據反應機理中物質的轉化信息書寫化學(或離子)方程式。(1)BMO(Bi2MoO6)是一種高效光催化劑,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弱酸性條件下降解苯酚的反應原理如圖所示。①虛線框內BMO降解苯酚的過程可描述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解析】 (1)①根據圖知,虛線框內BMO降解苯酚的過程中,反應物是苯酚和氧氣,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2)在酸性條件下,黃鐵礦(FeS2,其中S為-1價)催化氧化的反應轉化如圖所示。①寫出反應Ⅰ的離子方程式: 。 ②寫出反應Ⅱ的離子方程式: 。 ③NO在總反應中的作用是 。 作催化劑練后歸納循環轉化關系圖中物質變化的分析流程課時作業4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時間:30分鐘 滿分:90分)一、選擇題(共11小題,每小題6分,共66分)1.已知離子方程式:mFe(OH)3+nClO-+pOH-qFe+xH2O+yCl-(已配平,且化學計量數之比為最簡整數比),則化學計量數錯誤的是( )[A] m=2 [B] p=4[C] x=3 [D] y=32.已知離子方程式:As2S3+H2O+NAs+S+NO↑+ (未配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配平后H2O的化學計量數為4[B] 反應后的溶液呈酸性[C] 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8[D] 氧化產物為As和S3.(2024·遼寧大連階段檢測)磁性氧化鐵與過量稀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3O4+HNO3(稀)Fe(NO3)3+NO↑+H2O(未配平)。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上述反應配平后HNO3的化學計量數為28[B] 如果硝酸的量不足,則應該有Fe(NO3)2生成[C] 若有0.1 mol HNO3被還原,則生成2.24 L NO氣體[D] 23.2 g磁性氧化鐵完全溶解于稀硝酸中,轉移0.2 mol e-4.把圖2中的物質補充到圖1中,可得到一個完整的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未配平)。對該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I是氧化劑,具有氧化性[B] 氧化性:Mn>I[C] 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2[D] 若有2個Mn2+參加反應,則轉移10個電子5.(2024·山東菏澤一模)周期表中第ⅢA族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應用廣泛。BF3極易水解生成HBF4(HBF4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為H+和B)和硼酸(H3BO3),硼酸是一元弱酸,能溶于水;硼酸和甲醇在濃硫酸存在下生成揮發性的硼酸甲酯[B(OCH3)3];NaBH4是一種重要還原劑,其與熱水反應生成H2和Na[B(OH)4];高溫下Al2O3和焦炭在氯氣的氛圍中反應,生成AlCl3及一種劇毒氣體;GaN是第三代半導體研究的熱點。下列化學反應表示正確的是( )[A] NaBH4與熱水反應:NaBH4+4H2ONa[B(OH)4]+4H2↑[B] HBF4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HBF4+OH-B+H2O[C] 用石墨作電極電解Al2O3制備Al的陰極的電極反應式:2O2--4e-O2↑[D] 高溫下Al2O3、焦炭在氯氣中反應:2Al2O3+3C+6Cl24AlCl3+3CO26.已知反應:①KMnO4+HClMnCl2+Cl2↑+KCl+H2O、②PbO2+HClPbCl2+Cl2↑+H2O、③PbO2+Mn2++H+Pb2++Mn+H2O(均未配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反應③中PbO2發生氧化反應[B] 反應①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8[C] 氧化性:PbO2>KMnO4>Cl2[D] 反應①和②中生成相同質量的氯氣時,消耗HCl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47.(2022·湖南卷,9)科學家發現某些生物酶體系可以促進H+和e-的轉移(如a、b和c),能將海洋中的N轉化為N2進入大氣層,反應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過程Ⅰ中N發生氧化反應[B] a和b中轉移的e-數目相等[C] 過程Ⅱ中參與反應的n(NO)∶n(N)=1∶4[D] 過程Ⅰ→Ⅲ的總反應為N+NN2↑+2H2O8.(2024·湖南岳陽質檢)過二硫酸(化學式為H2S2O8)是一種硫的含氧酸。它的結構可以表示成HO3SOOSO3H。它的鹽稱為過二硫酸鹽,在工業上用途廣泛,用作強氧化劑等。下列反應分別是Cr3+與過二硫酸鹽和高錳酸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均未配平),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Ⅰ.Cr3++S2+H2OCr2+S+H+Ⅱ.Cr3++Mn+H2OCr2+Mn2++H+[A] 過二硫酸根離子中顯-2價的氧和顯 -1價的氧的原子數目之比是3∶1[B] 反應Ⅰ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物質的量之比是 3∶2[C] 反應Ⅱ中每生成1 mol Cr2,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6 mol[D] 若反應Ⅰ和反應Ⅱ中消耗的Cr3+的物質的量相同,則反應Ⅰ和反應Ⅱ中消耗的氧化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59.(2024·遼寧模擬)硫酸鹽(含S、HS)氣溶膠是PM2.5的成分之一。近期科研人員得出了霧霾微顆粒中硫酸鹽生成的三個階段的轉化機理,其主要過程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第Ⅰ階段的反應為S+NO2N+S[B] 該過程中NO2為催化劑[C] 1 mol S在第Ⅱ、Ⅲ兩個階段共失去電子數目為NA(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D] 氧化性:NO2>HNO210.(2024·山東青島模擬)實驗室分別進行如下實驗:①向VOSO4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溶液由藍色變為淡黃色;②向(VO2)2SO4溶液中滴加濃鹽酸,產生黃綠色氣體,溶液變藍。已知:VO2+為藍色;V為淡黃色,有強氧化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①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物質的量之比為5∶1[B] ②的離子反應為2V+4H++2Cl-2VO2++Cl2↑+2H2O[C] 由①②可知,氧化性:Mn>V>Cl2[D] 向(VO2)2SO4溶液中滴加FeSO4溶液可發生反應Fe2++V+2H+Fe3++VO2++H2O11.(2024·湖南衡陽三模)正高碘酸(H5IO6)是白色結晶性粉末,可溶于水,主要用作氧化劑和分析試劑。由NaI制取H5IO6的實驗流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步驟對應的離子方程式或化學方程式錯誤的是( )[A] “反應1”中:I-+6e-+6OH-I+3H2O[B] “反應2”中:2Na++I+Cl2+3OH-Na2H3IO6↓+2Cl-[C] “反應3”中:Na2H3IO6+5Ag+Ag5IO6+2Na++3H+[D] “反應4”中:4Ag5IO6+10Cl2+10H2O4H5IO6+20AgCl+5O2二、非選擇題(共1小題,共24分)12.(24分,每小題6分)(2024·河南周口階段檢測)Ⅰ.過氧化氫是用途很廣的綠色氧化劑,常用于消毒、殺菌、漂白等。試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和H2O2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Na2O2、K2O2以及BaO2都可與酸作用生成過氧化氫,目前實驗室制取過氧化氫可通過上述某種過氧化物與適量稀硫酸作用,然后過濾。則上述最適合的過氧化物是 。 Ⅱ.某工廠廢水中含KCN,其濃度為650 mg·L-1,現用氯氧化法處理,發生如下反應(化合物中N均為-3價):KCN+2KOH+Cl2KOCN+2KCl+H2O(3)上述反應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 (4)通入過量氯氣,可將氰酸鹽進一步氧化為氮氣,請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KOCN+ KOH+ Cl2 CO2+ N2+ KCl+ H2O。 課時作業4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1.C 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m=q=2,n=y=3,p=2q=4,x=5,則離子方程式為2Fe(OH)3+3ClO-+4OH-2Fe+5H2O+3Cl-,A、B、D正確,C錯誤。2.C As2S3轉化為As和S,N轉化為NO,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配平后的離子方程式為3As2S3+4H2O+28N6As+9S+28NO↑+8H+。由上述分析可知,配平后H2O的化學計量數為4,A正確;反應產生H+,故反應后的溶液呈酸性,B正確;反應中氮元素化合價降低,N作為氧化劑,砷元素和硫元素化合價升高,As2S3作為還原劑,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8∶3,C錯誤;氧化產物為As和S,D正確。3.A 配平后的化學方程式為3Fe3O4+28HNO39Fe(NO3)3+NO↑+14H2O。HNO3的化學計量數為28,A正確;反應不能生成Fe(NO3)2,B錯誤;沒有說明是否是標準狀況下,無法計算氣體的體積,C錯誤;23.2 g磁性氧化鐵的物質的量為=0.1 mol,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知,23.2 g 磁性氧化鐵完全溶解于稀硝酸中,轉移 0.1 mol電子,D錯誤。4.B 由題干信息得到該離子方程式為5I+2Mn2++3H2O2Mn+5I+6H+,I中的碘元素在反應中化合價降低,得電子,作氧化劑,具有氧化性,故A正確;根據離子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的氧化劑是I,氧化產物是Mn,則氧化性強弱順序是I>Mn,故B不正確;根據離子方程式可知,氧化劑I和還原劑Mn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2,故C正確;根據離子方程式可知,有2個Mn2+參加反應時,轉移電子的個數是10,故D正確。5.A NaBH4與熱水反應生成H2和Na[B(OH)4],則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BH4+4H2ONa[B(OH)4]+4H2↑,A正確;HBF4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為H+和B,則HBF4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OH-H2O,B錯誤;電解時陰極發生還原反應,故用石墨作電極電解Al2O3制備Al的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Al3++3e-Al,C錯誤;高溫下Al2O3和焦炭在氯氣的氛圍中反應,生成AlCl3及一種劇毒氣體,根據元素守恒可推知該劇毒氣體為CO,則其化學方程式為Al2O3+3C+3Cl22AlCl3+3CO,D錯誤。6.C 反應③中PbO2中Pb為+4價,反應生成+2價Pb2+,發生還原反應,故A錯誤;反應①配平為2KMnO4+16HCl2MnCl2+5Cl2↑+2KCl+8H2O,2 mol 氧化劑KMnO4發生反應時,只有 10 mol HCl作還原劑,所以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5,故B錯誤;反應③中PbO2氧化Mn2+生成Mn,反應①中KMnO4氧化HCl生成Cl2,所以氧化性PbO2>KMnO4>Cl2,故C正確;反應②配平為PbO2+4HClPbCl2+Cl2↑+2H2O,當都生成5 mol Cl2時,反應①消耗16 mol HCl,反應②消耗20 mol HCl,消耗HCl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5,故D錯誤。7.D 由題圖可知,過程Ⅰ中N轉化為NO,氮元素由+3價降低到+2價,N作氧化劑,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A錯誤;由題圖可知,過程Ⅰ為N在酶1的作用下轉化為NO和H2O,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2H++e-NO↑+H2O,過程Ⅱ為NO和N在酶2的作用下得3e-、2H+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H2O和N2H4,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O+N+3e-+2H+N2H4+H2O,轉移電子數目不相等,B錯誤;由上述分析可知,過程Ⅱ中參與反應的n(NO)∶n(N)=1∶1,C錯誤;由題圖可知,過程Ⅲ為N2H4轉化為N2和4H+、4e-,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2H4N2+4H++4e-,過程Ⅰ→Ⅲ的總反應為N+NN2↑+2H2O,D正確。8.D 過二硫酸中S為+6價,H為+1價,則過二硫酸根離子中顯-2價的氧和顯-1價的氧的原子數目之比是3∶1,A正確;配平反應Ⅰ,2Cr3++3S2+7H2OCr2+6S+14H+,Cr3+是還原劑,過二硫酸根離子是氧化劑,氧化劑和還原劑物質的量之比是3∶2,B正確;配平反應Ⅱ,10Cr3++6Mn+11H2O5Cr2+6Mn2++22H+,每生成5 mol Cr2轉移30 mol電子,則每生成1 mol Cr2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6 mol,C正確;反應Ⅰ消耗10 mol Cr3+時,消耗15 mol氧化劑,反應Ⅱ消耗10 mol Cr3+時,消耗6 mol氧化劑,則消耗10 mol Cr3+時,反應Ⅰ和反應Ⅱ中消耗的氧化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15∶6=5∶2,D錯誤。9.B 根據題圖中給出的原子信息,可以推出第Ⅰ階段發生的反應為S+NO2N+S,第Ⅱ、Ⅲ階段發生的反應為S+H2O+NO2HNO2+HS,A正確;該過程中,NO2作為反應物,B錯誤;第Ⅱ、Ⅲ階段中,1 mol S失去1 mol(NA個)電子變為HS,C正確;該過程中,NO2為氧化劑,HNO2為還原產物,則氧化性NO2>HNO2,D正確。10.A 向VOSO4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溶液由藍色變為淡黃色,說明酸性環境下Mn將VO2+氧化為V,Mn被還原成Mn2+,由得失電子守恒可知,存在關系式KMnO4~5VOSO4~5e-,則①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物質的量之比為1∶5,A錯誤;向(VO2)2SO4溶液中滴加濃鹽酸,產生黃綠色氣體,溶液變藍,說明濃鹽酸能把V還原為VO2+,Cl-失去電子生成Cl2,由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離子方程式為2V+4H++2Cl-2VO2++Cl2↑+2H2O,B正確;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則由①可知,氧化性Mn>V,由②可知,氧化性V>Cl2,所以氧化性Mn>V>Cl2,C正確;V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向(VO2)2SO4溶液中滴加FeSO4溶液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則V被還原為VO2+,Fe2+被氧化為Fe3+,D正確。11.A 電解NaI溶液生成I,再加入NaOH溶液和Cl2,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Na2H3IO6,過濾得到Na2H3IO6,加入硝酸銀溶液生成不溶于水的黑色Ag5IO6,過濾得到Ag5IO6,加入Cl2和H2O生成的HClO分解生成O2和HCl,HCl與Ag5IO6反應生成H5IO6,過濾得到H5IO6?!胺磻?”中碘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失去電子,故“反應1”的離子方程式為I--6e-+6OH-I+3H2O,A錯誤;NaI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和Cl2,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Na2H3IO6,故“反應2”的離子方程式為2Na++I+Cl2+3OH-Na2H3IO6↓+2Cl-,B正確;“反應3”為Na2H3IO6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不溶于水的黑色Ag5IO6,則“反應3”的離子方程式為Na2H3IO6+5Ag+Ag5IO6+2Na++3H+,C正確;Ag5IO6中加入Cl2和H2O生成的HClO分解生成氣體O2和HCl,HCl與Ag5IO6反應得到H5IO6,“反應4”的化學方程式為4Ag5IO6+10Cl2+10H2O4H5IO6+20AgCl+5O2,D正確。12.【答案】 (1)2Mn+5H2O2+6H+2Mn2++5O2↑+8H2O(2)BaO2(3)碳(或C)(4)2 4 3 2 1 6 2【解析】 (1)酸性條件下KMnO4將H2O2氧化為O2,自身被還原為Mn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Mn+5H2O2+6H+2Mn2++5O2↑+8H2O。(2)Na2O2、K2O2會分別引入Na2SO4和K2SO4雜質,無法通過過濾操作除去,故應選BaO2。(3)KCN中C為+2價,KOCN中C為+4價,故被氧化的元素是C。(4)N從-3價升高到0價,Cl從0價降低為 -1價,結合化合價升降法配平得2KOCN+4KOH+3Cl22CO2+N2+6KCl+2H2O。(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章 微專題1 突破與 量 有關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pptx 第一章 微專題1 突破與“量”有關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docx 第一章 微專題2 整合有效信息書寫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docx 第一章 微專題2 整合有效信息書寫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pptx 課時作業4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