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2節 聲與聽覺(第2課時)浙教版 八年級上創設情境在古詩中“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生動描繪了兒童在水邊聚精會神垂釣的情景。聲音會通過空氣、水傳播給魚,驚動魚。聲音是以什么形式在介質中傳播的嗎?小兒垂釣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探究實踐水面波:聲音傳播的形式:探究實踐探索活動1. 在水槽中加入水,放上一個軟木塞。然后用鉛筆不斷輕觸水面,水面上就會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向外傳播。水槽中的軟木塞會怎樣運動?2. 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喇叭的前方,當喇叭中發出較強的聲音時,觀察燭焰的搖晃情況。在原地附近上下運動。燭焰左右搖晃。水面波聲音傳播的形式探究實踐與水波的傳播相似,聲音在空氣中也是以波的方式傳播。水面波聲音傳播的形式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喇叭的振動面向外側運動時,壓縮鄰近的空氣,使這部分空氣變密;當喇叭的紙盤面向內側運動時,這部分空氣變疏。聲波聲音在空氣中形成疏密相間的波,向遠處傳播。聲音在空氣中形成疏密相間的波疏部喇叭 密部探究實踐雷電發生后,雷聲以聲波形式將能向四面八方傳播,使我們周圍的空氣振動,從而使我們能夠聽到雷聲。聲波將聲音從發聲的物體傳播到遠處,傳遞著的是能,而非物質。聲音在空氣中也是以聲波的方式向遠處傳播,傳遞的是物質嗎?敲擊鼓面,產生聲音,在空氣中以聲波的形式向遠處傳播,引起火焰晃動,甚至熄滅。聲波具有能。請再舉例說明聲波具有能,并與同學交流。雷電發生處的空氣沒有到達我們的周圍。鼓面發聲處的空氣沒有到達火焰的周圍。聲音在不同介質(25℃)中每秒傳播的距離古代偵察兵伏地聽聲探究實踐古代的偵察兵為了及早發現敵騎兵的活動,常把耳朵貼在地面上聽,這是為什么?問題討論聲音沿土地傳播比沿空氣傳播快,能使偵察兵及早知道敵情。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快慢是不同的。聲音在氣體中傳播最慢,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探究實踐聲音在不同的溫度下,傳播的快慢不同。聲音傳播的快慢受溫度的影響:氣溫/℃ 0 5 10 15 20 25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m/s) 331 334 337 340 343 346氣溫每升高1℃,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就提高0.6m/s 。相同介質中,溫度越高,聲音傳播越快。探究實踐耳是人的聽覺器官,有了它,我們才能聽到世界上的各種聲音。探究實踐讀圖,指認耳的結構名稱。外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中耳包括 、 和 。內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耳廓外耳道耳蝸半規管前庭耳廓外耳道耳蝸半規管前庭鼓膜聽小骨鼓室咽鼓管鼓膜鼓室咽鼓管探究實踐請說出耳各部分結構的功能。探究實踐耳各部分結構的功能。結構名稱 功能外耳 耳廓外耳道中耳 鼓膜鼓室咽鼓管內耳 半規管前庭 耳蝸收集聲波傳導聲波在聲波的作用下振動在鼓室內的聽小骨將聲玻放大后傳到內耳連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內外氣壓保持平衡有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感受器,感覺頭部位置的變化內有聽覺感受器,接受聲音振動刺激,產生信息探究實踐聽覺是怎樣產生的?聲波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聽神經形成聽覺大腦探究實踐根據你對周圍人群的觀察,影響聽覺的因素有哪些?(1)年齡:助聽器能幫助很多聽覺不靈敏的人提高聽力。(2)器官損傷:有些人由于聽覺器官某一部分受了損傷,那么,即使用助聽器也很難再聽到聲音了。聽覺通常會隨年齡的增大而越來越不靈敏。外傷、過大的音量、誤用耳毒性藥物等諸多因素都可能損傷聽覺器官,導致聽力受損,這類聽力受損往往是不可逆的。助聽器可以改善人的聽力探究實踐耳除與聽覺有關,還有其它功能:耳還有保持身體平衡的作用。內耳有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感受器。此感受器過于敏感的人,在受到過長或過強的刺激時,會出現暈車、惡心、嘔吐、出汗、流涎等癥狀,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暈車、暈船和航空病。遷移應用2.古代的偵察兵為了及早發現敵人騎兵的活動,常常把耳朵貼在地面上聽。以下解釋錯誤的是( )A.馬蹄踏在土地上,使土地振動而發聲B.聲音可以沿土地傳播C.土地傳播聲音的速度比空氣快D.馬蹄聲不能由空氣傳到人的耳朵A1.關于聲音的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借助介質以波的形式傳播B.聲音的傳播可以沒有介質C.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在鋼管中的傳播速度快D.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無關,只與溫度有關D遷移應用3.耳的結構中,能接受聲波并轉化為振動的是( )A.耳廓 B.外耳道、鼓膜 C.聽小骨 D.耳道2.用尖銳器具挖耳朵可能會損傷( )A.聽覺中樞 B.聽神經 C.鼓膜 D.耳廓4.咽鼓管是咽部與( )相通的管道。A.外耳 B.中耳 C.內耳 D.鼻BCB5.聲波傳送到聽中樞的正確順序是( )A.聲波→外耳道→鼓膜→聽覺感受器→聽中樞B.聲波→外耳道→聽小骨→鼓膜→聽覺感受器→ 聽神經→聽中樞C.聲波→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聽覺感受器→ 聽神經→聽中樞D.聲波→外耳道→聽覺感受器→ 聽神經→聽中樞C遷移應用6.人耳感受聲音的第一個“部件”是( )A.頭骨 B.聽小骨 C.神經 D.鼓膜D7.人的聽覺形成于( )A.耳蝸 B.聽覺感受器 C.聽神經 D.大腦D8.細菌進入中耳會引起中耳炎,導致聽力下降,其原因是( )A.聽神經受到損傷 B.聽覺感受器受到損傷C.大腦受到損傷 D.鼓膜、聽小骨受到損傷D9.用尖銳的器具挖耳朵可能會損傷 ( )A.鼓膜 B.聽覺感受器 C.耳廓 D.聽神經A板書設計第2節 聲與聽覺(第2課時)1.聲波與聲速聲的傳播形式:聲波氣溫每升高1℃,每秒傳播的距離約增加0.6 m聲速固體最快介質:液體較快氣體最慢溫度:2.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聽覺的形成:聲波→外耳道→鼓膜(振動)→聽小骨→耳蝸(沖動)→聽神經(傳導)→聽覺中樞→聽覺失聰的原因:與聽覺有關的器官損傷耳的作用:與聽覺有關,感受頭部位置變化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鼓室和咽鼓管內耳:半規管、前庭、耳蝸耳的結構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節 聲與聽覺(第2課時)【核心概念】3.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學習內容與要求】3.3 聲音與光的傳播。 知道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了解人耳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教學目標】1.科學觀念:了解傳播的形式,知道真空不能傳聲;知道聲速與介質和溫度有關;了解耳的結構,認識聽覺形成的過程以及聽覺障礙。2.科學思維:通過聲波的形成歸納聲波傳遞能量而不是物質;能利用聽覺形成過程推測耳結構損傷的部位;用聲音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3.探究實踐:通過小實驗,觀察分析、總結出聲音的傳播形式和聲速,鍛煉初步觀察和研究問題的能力。4.態度責任: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并培養合作和互助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材分析】通過本節課了解聲音傳播的形式,知道真空不能傳聲。了解耳的結構,認識聽覺形成的過程以及聽覺障礙。讓學生體會到科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感悟到科學的美,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觀察比較、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探究意識、創新意識。【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明確問題 在古詩《小兒垂釣》中“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生動描繪了兒童在水邊聚精會神垂釣的情景。 聲音會通過空氣、水傳播給魚,驚動魚。 聲音是以什么形式在介質中傳播的嗎? 引入課題聲音的傳播形式 觀看視頻:水面波,聲音傳播的形式: 探索活動 1. 在水槽中加入水,放上一個軟木塞。然后用鉛筆不斷輕觸水面,水面上就會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向外傳播。水槽中的軟木塞會怎樣運動? 在原地附近上下運動。 2. 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喇叭的前方,當喇叭中發出較強的聲音時,觀察燭焰的搖晃情況。 燭焰左右搖晃。 歸納提升:與水波的傳播相似,聲音在空氣中也是以波的方式傳播。 引入問題: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是如何形成波的? 讀圖討論: 歸納提升: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引入問題:聲音在空氣中也是以聲波的方式向遠處傳播,傳遞的是物質嗎? 思考討論: 歸納提升:聲波將聲音從發聲的物體傳播到遠處,傳遞著的是能,而非物質。聲波具有能。 問題討論 古代的偵察兵為了及早發現敵騎兵的活動,常把耳朵貼在地面上聽,這是為什么? 參考:聲音沿土地傳播比沿空氣傳播快,能使偵察兵及早知道敵情。 新知: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快慢是不同的。 聲音在氣體中傳播最慢,在固體中傳播最快。 引入問題:聲速除與介質有關外,還與溫度有關,什么關系? 讀表、圖像討論: 氣溫/℃0510152025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m/s)331334337340343346歸納提升:聲音在不同的溫度下,傳播的快慢不同。氣溫每升高1℃,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就提高0.6m/s 。相同介質中,溫度越高,聲音傳播越快。 在視覺上激發動手探索的欲望。 運用類比的方法,有利于學生認識聲波。 結合實驗和生活經驗 以“問題討論”引入新的課題--聲速 培養讀表和圖的能力。聽覺的形成 引入問題:耳是人的聽覺器官,耳的結構如何? 讀圖討論: 指認耳的結構: 提出問題:請說出耳各部分結構的有什么功能。 思考討論: 歸納提升: 引入問題:聽覺是怎樣產生的? 思考討論: 歸納提升: 引入問題:根據你對周圍人群的觀察,影響聽覺的因素有哪些? 思考討論: 歸納提升:聽覺通常會隨年齡的增大而越來越不靈敏。有些人由于聽覺器官某一部分受了損傷,那么,即使用助聽器也很難再聽到聲音了。 外傷、過大的音量、誤用耳毒性藥物等諸多因素都可能損傷聽覺器官,導致聽力受損,這類聽力受損往往是不可逆的。 引入問題:耳除與聽覺有關,還有其它哪些功能? 思考討論: 歸納提升:內耳有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感受器。耳還有保持身體平衡的作用。 親身體驗聲音的傳播,體現科學的學習方法。 愛耳教育。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節 聲與聽覺(第2課時)核心概念聚焦1.聲波和水波的產生與傳播說法正確的是( )A.都是由振動產生的 B.聲波是由振動產生的,水波不是由振動產生的C.都是以波的形式向某一方向傳播 D.水波的傳播需要介質,而聲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2.關于聲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B.聲波具有能量C.聲音在空氣中比在水中傳播的快 D.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3.聲音在以下幾種介質中傳播時,傳播速度最大的是( )A.鋼管 B.水 C.酒精 D.空氣4.圖為耳的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聽小骨上有聽覺感受器,可以傳遞聲波B.②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可接受刺激產生神經沖動C.③是聽神經,與口腔相連,使兒童易患中耳炎D.④鼓膜有聽覺感受器,可以感受聲波5.人聽到聲音需要以下結構的參與,請選出正確的順序( )①聽小骨 ②鼓膜 ③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 ④外耳道 ⑤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③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③①②⑤6.關于人聽覺的形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要是人耳的聽小骨斷裂,人就會永遠聽不到聲音B.只要是人耳的鼓膜破裂,人就會永遠聽不到聲音C.若只是傳導障礙,只要能將聲音的振動傳遞給聽覺神經,人也能聽到聲音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7.調查表明,中學生聽力下降十分嚴重。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為保證外耳道暢通,經常用尖銳的工具掏耳朵B.為避免影響他人,長時間戴上耳機聽音樂C.為避免藥物產生副作用,患鼻炎后不治療D.為避免損傷鼓膜,遇到巨大聲響時迅速張口核心素養提升8.在探究人耳怎樣聽到聲音時,可用肥皂膜模擬人耳的鼓膜。如圖所示,當喇叭發聲時,肥皂膜將( )A.振動 B.一直向在運動 C.一直向右運動 D.靜止不動9.當你自己在嚼餅干時,會感到聲音大得驚人,但是在你身邊的人卻感覺不到多大的聲音,這主要是因為( )A.自己嚼餅干的位置離耳朵近 B.旁邊的人離你太遠了C.嚼餅干的聲音是通過骨傳導的 D.餅干太干了10.當你在“打哈欠”時,會聽不清或聽不到別人對你說 的話。其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響了 ( )A.鼓膜的振動 B.聽小骨的振動 C.聽覺感受器對刺激的接收 D.神經沖動的傳導11.貓自高處跳下時,頭后仰;一著地,頭便前傾。貓的這些姿勢變化是( )A.耳蝸受到刺激引起的 B.鼓膜受到刺激引起的C.半規管受到刺激引起的 D.聽小骨受到刺激引起的12.如圖,小明將細繩的兩端分別繞在兩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雙耳,當小華用鉛筆敲擊衣架時,小明仍能聽到敲擊衣架的聲音,這主要是因為( )A.沒有將雙耳完全堵住,有聲波從空隙間傳入人耳B.聲波通過空氣傳播,引起手的振動使人聽到聲音C.聲波經細繩、食指傳入人耳,使人聽到聲音D.小明產生的幻覺,食指堵住雙耳,聲波是無法傳入人耳的13.每年3月3日,是我國“全國愛耳日”。引起聽力下降或損傷的原因很多,某同學經醫生診斷是由于細菌進入中耳而引起中耳炎,導致聽力下降,其原因為( )A.一定是聽神經受到損傷 B.一定是聽覺感受器受到損傷C.耳廓受到細菌感染而損傷 D.鼓膜、聽小骨受到損傷14.小鋼把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小芳在另一端擊打鐵管,小鋼先后聽到兩次響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先聽到的是由空氣傳來的響聲 B.先聽到的是由鐵管傳來的響聲C.聲音在空氣中比在鐵中傳播得快 D.一個是原聲,另一個回聲創新素養應用15.聲音的傳播速度會受溫度的影響嗎?氣溫影響空氣密度,氣溫高,空氣密度小,聲速大.因而聲速與氣溫有關.由此出現聲音不一定由聲源沿直線傳播的情況。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溫,地表附近的氣溫較上層的氣溫高,聲音在地表附近傳播較上層快,于是地面的聲音向四周傳播時會向上拐彎,彎到溫度低、密度大的上方。回答:(1)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時,愛走溫度 、密度 的路徑。(2)“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說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因傳播路徑向 拐彎而傳到幾里外的楓橋邊。(3)赤日炎炎,在沙漠中即使相距不太遠的人也難以聽清對方的大聲喊叫,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聲音傳播時向 拐彎。16.小明同學為了研究一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為:泡沫塑料扳、玻璃、木扳、硬紙扳)設計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先把鬧鐘放入一只燒杯中,然后從聽到最響的聲音位置開始,慢慢遠離聲源,測得聽不到聲音時的位置與聲源的距離.比較各種情況下這段距離的大小就可以比較不同材料的隔聲性能,進行實驗收集到的數據為:材料 聽不到鬧鐘聲音時的實際距離(m)泡沫塑料板 0.3玻璃 0.6木板 0.4硬紙板 0.5(1)按隔音效果由好到壞依次排列 。(2)總結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點之一是 。參考答案核心概念聚焦1.A 2.B 3.A 4.B 5.C 6.C 7.D核心素養提升8.A 9.C 10.A 11.C 12.C 13.D 14.B創新素養應用15.(1)低 (2)大 (3)比較冷的水邊 (4)上16.(1)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紙板,玻璃(2)材料結構松散多孔,且有一定的厚度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會跳舞的火焰_2023225101643.mp4 水面波_2023225101710.mp4 第1章 第2節 聲與聽覺(第2課時) 教學設計.docx 第2節 聲與聽覺(第2課時) (課件 21張ppt).pptx 美妙之聲.mp4 考試這樣考--第2節 聲與聽覺(第2課時).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