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南通市高一學年度質量監測政治注意事項考生在答題前請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1.本試卷共6頁,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75分鐘。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試號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必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單項選擇題:共15題,每題3分,共45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審議通過“八項規定”(圖1),旨在集中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經黨中央同意,自改進調2025年全國兩會后至7月在全黨開展深人貫徹中央八厲行勤查研究精簡會儉節約議活動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貫徹八項規定精神格文中共中央箱簡文A是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的內在要求稿發表八項規定件簡報B.集中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改進新規范出聞報道C.有利于厚植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改進警訪活動衛工作D.要以黨的作風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圖12.人民的期盼匯人中國夢的錦繡未來,鋪墊發展藍圖的溫暖底色。消費、住房、教育、醫療、就業、托育、養老…大家關心的,正是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一條條務實建言,傳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回應人民的各方面訴求和多層次需要。越來越多的“民聲”促進了“民生”,越來越多的“民意”變成了“滿意”。這體現了①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實的民主②政協委員凝聚共識行使國家權力③人大代表科學決策解決群眾難題④代表委員積極履職對人民群眾負責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高一政治試卷第1頁(共6頁)掃描全能王創建3.2025年3月以來,司法部按照國務院的要求,統籌組織政府系統的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切實解決企業迎檢負擔過重的“煩心事”,切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該專項行動A.簡化行政執法程序,縮減涉企檢查權限范圍B.完善法律服務體系,提高司法機關的公信力C.促進政府誠負減責,提高為企業服務的水平D.更好履行國家職能,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4.廣西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增加了潑水節假期,時間為4月14日至16日。如今,潑水節在保持傳統習俗的基礎上增加了商品展銷、貿易治談、民族文化大游演等內容,影響范圍越來越大,已成為西雙版納各民族共同歡慶的節日。增加潑水節假期①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②體現該州政府行使自治權,促進民族文化繁榮③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民族主線④基于共同富裕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該法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實際,適應能源發展新形勢,就能源領域基礎性重大問題在法律層面作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的制定體現了A.通過科學立法夯實能源發展和安全的法治基礎B.全國人大常委會加強法律監督以維護能源安全C.良善管用之法利于發揮社會主義法的政治職能D.全國人大創新立法程序捍衛法律的權威與尊嚴6.有人認為,唯物主義者就是一味地追求物質財富的滿足、專門迷戀于物質享受的人,唯心主義者則是追求心靈世界的滿足、追求遠大理想、相信社會進步的人。由此,唯心主義比唯物主義更高級。該觀點A.錯誤把握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根本區分標準B.沒有看到任何哲學都是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正確揭示了哲學基本問題與生活價值取向的關系D.說明唯心主義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更具有優越性7.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十年來,累計調水超767億立方米。它不僅為北方及沿線地區提供了穩定的飲水和灌溉資源,還極大地促進了區域生態環境的改善。這一工程的成功體現了A.科學規劃是辦事情取得成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B.是否尊重規律是規律能否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C.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D.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推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8.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在中央和祖國內地大力支持下,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接續奮斗,澳門從回歸前的經濟連續多年負增長,發展成為人均GDP大幅提升、社會福利不斷完善、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的國際知名都市。澳門的發展表明①要善于根據自身需要建立新聯系②普遍聯系為事物發展提供了條件③辦事情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④內外因共同推動事物的變化發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高一政治試卷第2頁(共6頁)掃描全能王創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