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 中國的土地資源基礎達標一、人多地少 教材活動變式 中國陸地總面積略多于美國,耕地總面積卻少于美國,人均耕地面積更少于美國。如圖為2020年中國、美國耕地總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比較圖。據此完成1~2題。1.圖中表示中國耕地總面積的是(C)A.甲 B.乙 C.丙 D.丁2.中國人均耕地面積遠低于美國的原因是(D)A.中國的陸地面積多于美國B.中國平原面積廣闊C.美國“人多地少”D.中國耕地總面積少于美國,人口數量遠大于美國二、類型齊全 針對我國土地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國家頒布了《土地管理法》以加強對土地的管理和保護。結合所學知識,完成3~4題。3.關于土地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A)A.我國土地資源總量大,人均占有量小B.土地資源屬于非可再生資源C.我國各種土地利用類型中耕地比重最大D.我國土地資源類型齊全,可開墾的后備土地多4.下列地形區與其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搭配正確的是(A)A.東北平原—耕地B.大興安嶺—草地C.內蒙古高原—林地D.長江中下游平原—以旱地為主的耕地三、區域差異明顯 下圖為中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簡圖。讀圖,完成5~6題。5.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C)A.我國土地資源構成中,①和②資源所占比重最大B.③主要分布在西北和東南地區C.④適合發展畜牧業D.⑤利用程度高6.農業諺語是農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麥子開花要風刮”中的農作物主要生長在圖中的(A)A.① B.② C.③ D.④四、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7.下列生產活動符合“節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原則的是(D)A.橫斷山區發展林業B.長江中下游平原推廣有機水稻種植C.青藏高原擴大小麥種植區域D.珠江三角洲發展立體農業能力提升新考法 概念解讀耕地占補平衡是指《土地管理法》規定的國家實行占用耕地補償制度。建設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應補充劃入多少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如圖為我國可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年限(即可平衡年限)的空間分布圖。據此完成8~9題。8.可平衡年限越長,意味著耕地后備資源越充足。據圖可知,我國耕地后備資源最為豐富的區域是(C)A.華北地區 B.西南地區C.西北、東北地區 D.東南沿海9.與其他地區相比,浙江、福建占補平衡制度落實困難,主要是因為(C)A.生態環境脆弱 B.耕地數量少C.經濟發展快 D.距海近土地質量低10. 項目式學習 每年6月25日是全國土地日,2024年全國土地日的主題為“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據此完成下列問題。中國耕地分布中國地形類型構成 分田[讀數據找問題](1)我國地形復雜多樣, 山區 面積廣大,這種地形特點造成我國 平原 面積不足,不利于耕作業發展。 [看分布找規律](2)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地區的主要地形類型是 平原 ,從降水分布規律上來看,該分布區主要位于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東。 [護耕地找對策](3)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保護耕地是重中之重。漫畫《分田》體現了我國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是 亂占耕地現象十分嚴重 。對此,我國把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 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以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和保護。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 中國的土地資源基礎達標一、人多地少 教材活動變式 中國陸地總面積略多于美國,耕地總面積卻少于美國,人均耕地面積更少于美國。如圖為2020年中國、美國耕地總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比較圖。據此完成1~2題。1.圖中表示中國耕地總面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中國人均耕地面積遠低于美國的原因是( )A.中國的陸地面積多于美國B.中國平原面積廣闊C.美國“人多地少”D.中國耕地總面積少于美國,人口數量遠大于美國二、類型齊全 針對我國土地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國家頒布了《土地管理法》以加強對土地的管理和保護。結合所學知識,完成3~4題。3.關于土地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土地資源總量大,人均占有量小B.土地資源屬于非可再生資源C.我國各種土地利用類型中耕地比重最大D.我國土地資源類型齊全,可開墾的后備土地多4.下列地形區與其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搭配正確的是( )A.東北平原—耕地B.大興安嶺—草地C.內蒙古高原—林地D.長江中下游平原—以旱地為主的耕地三、區域差異明顯 下圖為中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簡圖。讀圖,完成5~6題。5.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土地資源構成中,①和②資源所占比重最大B.③主要分布在西北和東南地區C.④適合發展畜牧業D.⑤利用程度高6.農業諺語是農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麥子開花要風刮”中的農作物主要生長在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四、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7.下列生產活動符合“節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原則的是( )A.橫斷山區發展林業B.長江中下游平原推廣有機水稻種植C.青藏高原擴大小麥種植區域D.珠江三角洲發展立體農業能力提升新考法 概念解讀耕地占補平衡是指《土地管理法》規定的國家實行占用耕地補償制度。建設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應補充劃入多少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如圖為我國可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年限(即可平衡年限)的空間分布圖。據此完成8~9題。8.可平衡年限越長,意味著耕地后備資源越充足。據圖可知,我國耕地后備資源最為豐富的區域是( )A.華北地區 B.西南地區C.西北、東北地區 D.東南沿海9.與其他地區相比,浙江、福建占補平衡制度落實困難,主要是因為( )A.生態環境脆弱 B.耕地數量少C.經濟發展快 D.距海近土地質量低10. 項目式學習 每年6月25日是全國土地日,2024年全國土地日的主題為“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據此完成下列問題。中國耕地分布中國地形類型構成 分田[讀數據找問題](1)我國地形復雜多樣, 面積廣大,這種地形特點造成我國 面積不足,不利于耕作業發展。 [看分布找規律](2)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地區的主要地形類型是 ,從降水分布規律上來看,該分布區主要位于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東。 [護耕地找對策](3)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保護耕地是重中之重。漫畫《分田》體現了我國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是 。對此,我國把 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以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和保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 中國的土地資源 - 學生版.docx 3.1 中國的土地資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