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深圳市2025年6月多校初三第三次適應性聯合測試化學試卷1.(2025九下·深圳月考)氫能作為最清潔的能源,近年來在我國的重視下得到突破性進展,現有“光伏制氫”、“生物質制氫”以及“海水制氫”等技術。回答 問題。(1)全球首臺單機規模最大的海水制氫裝置在深圳媽灣電廠成功投入運營,該裝置最大的亮點在于無需對海水進行淡化處理,直接利用海水制氫。下列關于“無淡化海水直接電解制氫”技術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制氫過程發生了化學反應B.該技術不需要淡化海水,大大降低了能耗和成本C.制氫技術的發展可緩解化石燃料短缺D.該技術在電源負極得到的是氧氣(2)下列與氫元素有關的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氫氣中氫元素的化合價: B.碳酸氫鈉:Na2HCO3C.氫離子: D.2 個氫分子:2H2(3)用濃硫酸配制一定濃度的稀硫酸并制取干燥氫氣。下列操作規范的是( )A.稀釋濃硫酸B.干燥H2C.制取H2D.收集H22.(2025九下·深圳月考)每年春天是槐花盛開的季節。槐花花朵淡雅,散發著怡人的清香,而且還能食用。槐花不僅口感甘甜,營養也頗為豐富。回答問題。(1)槐花中鐵元素含量較高,約是菠菜的 1.2 倍,適量食用槐花可預防缺鐵性貧血。如圖是鐵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B.鐵原子的中子數為 26C.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55.85 g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鐵(2)槐花中富含維生素 C,約是蘋果的 10 倍。維生素 C 的化學式為 C6H8O6,下列關于維生素 C 的說法正確的是( )A.維生素C 屬于氧化物B.維生素C.由碳原子構成C. 維生素C 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D.維生素C 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13.(2025九下·深圳月考) 天然氣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和能源,主要成分為甲烷(CH4),還含有少量硫化氫(H2S)等氣體。硫化氫可在催化劑作用下與甲烷反應而除去,其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S+ CH4CS2+4H2↑B.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性質都不變C.天然氣屬于純凈物D.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原子種類不變4.(2025九下·深圳月考) 下列跨學科實踐活動涉及的化學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選項 實踐活動 化學知識A 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 未來的家用燃料要清潔、易調控、熱值高B 改良土壤的酸堿性 農業上使用氫氧化鈉改良酸性土壤C 用橡皮泥制作氫原子的原子模型 氫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質子和中子構成D 微型空氣質量“監測站”的使用 測定空氣中 SO2、CO2、NO2等污染性氣體的含量A.A B.B C.C D.D5.(2025九下·深圳月考) 小深用碳酸鈉、水和紫羅蘭花(變色規律與紫色石蕊溶液類似)進行了如圖 1 所示的實驗,并連續觀察幾天。碳酸鈉的溶解度曲線如圖 2 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Ⅰ中 21.8g 碳酸鈉能全部溶解B.碳酸鈉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上升不斷增大C.Ⅲ中有碳酸鈉晶體析出D.紫羅蘭花放在Ⅲ中,一段時間后變為藍色6.(2025九下·深圳月考) 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生活中鑒別白醋和酒 聞氣味B 除去 ZnSO4 溶液中少量的 CuSO4 加入過量的鐵粉,過濾C 檢驗肥皂水具有堿性 取樣,滴加酚酞溶液D 鑒別固體氫氧化鈉和硝酸銨 加水溶解,比較溫度變化A.A B.B C.C D.D7.(2025九下·深圳月考) 利用數字化手持技術探究金屬鋁和稀鹽酸反應,其容器內的壓強和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0~50s 內 AB 段壓強變化不明顯,原因可能是鋁表面的金屬氧化物與酸發生反應B.由溫度變化曲線可知,該反應屬于放熱反應C.BC 段壓強上升只是因為反應生成氣體D.CD 段壓強下降是因為反應結束,溫度下降8.(2025九下·深圳月考)為應對 CO2 等溫室氣體引起的氣候變化問題,我國提出爭取 2030 年前達到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碳替代、碳減排、碳封存、碳循環是實現碳中和的 4 種主要途徑。科學家預測,到 2050 年,4 種途徑對全球碳中和的貢獻率如圖 1。在工業領域,CO2 資源化利用備受關注,其中將 CO2 轉化為甲醇 (CH3OH) 是重要方向之一。CO2 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甲醇和一種常見的液體氧化物;為探究不同條件對該反應的影響,科研人員研究了在有分子篩膜和無分子篩膜兩種情況下、反應溫度對甲醇產率的影響,相關數據變化趨勢如圖 2 所示。深圳,作為科技之城、創新之城、生態之城,更是一座用新能源重構發展邏輯的“減碳”先鋒城市。2024 年末,深圳港大鏟灣碼頭首座重卡充換電站建成投產,其具有全自動快速換電、智能交互、靈活投建、多重消防等優點,并預計 2025 年底前將現有柴油拖車全部更換為電動拖車,屆時港區每年減少柴油消耗 150 萬升,相當于為深圳種下 3.6 萬棵樹的固碳量。(1)實現碳中和的 4 種主要途徑中,到 2050 年,對全球碳中和貢獻率最大的途徑是 ,深圳港大鏟灣碼頭首座重卡充換電站的優點有 (寫出一點即可)。(2)寫出利用 CO2生成甲醇的化學方程式: ;由圖 2 可知,為提高甲醇的產率,合成甲醇應選擇的最佳條件為 。(3)海洋封存是碳封存的一種重要方式,但 CO2 會引起海水酸化,其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4)請寫出一個你在生活中能助力深圳“減碳”先鋒城市的措施: 。9.(2025九下·深圳月考)深圳積極探索破解“垃圾問題”,走出了一條“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垃圾處理之路。為深入了解垃圾處理流程與環保理念,某學校組織同學們參觀深圳某垃圾分類處理廠,并完成以下任務。任務一:認識垃圾的分類(1)同學們參觀深圳某垃圾分類處理廠,獲悉城市生活垃圾可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下列垃圾屬于可回收物的是____。(填字母序號)A.塑料 B.果皮 C.舊電池(2)任務二:了解垃圾處理方式小深同學在參觀完垃圾分類處理廠后,繪制了各類垃圾處理方式的流程圖(如圖 1 所示):生銹鐵制品是最常見的可回收物,可通過與稀鹽酸反應除銹,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廚余垃圾堆肥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學習小組設計的小型堆肥桶如圖 2 所示,堆肥桶加蓋是提供 (選填“有氧”或“無氧”)環境,有利于發酵。查閱資料,不同溫度和發酵液濃度對廚余垃圾發酵產生沼氣性能的影響如圖 3 所示。分析圖中數據可知發酵液濃度與池溶產氣率的關系: 。(4)部分垃圾中存在有害物質,如破損的體溫計里有重金屬 (填化學式),會通過水、土、空氣進入人體,引起各種疾病。(5)任務三:探究塑料垃圾焚燒后所產生氣體的成分組成【查閱資料】 a. 塑料焚燒時會產生多種有害氣體,其中含氯元素的塑料焚燒后會產生HCl 氣體;b. 若往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說明該溶液含有 Cl-。【提出問題】某塑料垃圾焚燒后產生的氣體中是否含有 HCl?【實驗驗證】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①取少量該垃圾置于焚燒爐中進行焚燒,將焚燒產生的氣體通入水中 該垃圾焚燒產生的 氣體中含有HCl②取步驟①所得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變為紅色③另取步驟①所得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適量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 (6)【交流探討】結合日常生活經驗進行交流,寫出一條防止塑料污染的措施: 。10.(2025九下·深圳月考)碳酸鈣是常見的補鈣劑之一。小圳查閱資料發現雞蛋殼中含有碳酸鈣,于是嘗試通過利用生活中常見的雞蛋殼自制碳酸鈣“鈣片”,實現蛋殼中鈣源的回收利用,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經研究,目前存在家庭、實驗室及工業場景下利用蛋殼制備碳酸鈣的四種實驗方案,具體如下圖所示。查閱資料:雞蛋殼中含有碳酸鈣及其他雜質,其他雜質不溶于水且不參與反應。(1)蛋殼要進行粉碎操作的目的是 。(2)操作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操作 1 的名稱是 。(4)蛋殼粉在高溫條件下分解為氧化鈣及另一種氧化物,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要檢驗燃氣灶高溫煅燒雞蛋殼得到的粉末中是否含有氧化鈣,請填寫如下表格:操作 將高溫煅燒后的粉末溶解于水中,靜置,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 現象 結論 燃氣灶高溫煅燒雞蛋殼得到的粉末中含有氧化鈣11.(2025九下·深圳月考)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北宋詩人曾對“敲冰紙”寫下“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舉簾勻割脂”的贊美詩句。該造紙的部分生產情景如圖所示。(1)“寒溪浸楮”意思為“在寒冷的 ( 表面結冰 ) 溪水中浸泡楮樹皮”。用純度較高的水浸泡有利于制得質量上佳的紙張,說明冬天氣溫低,水中可溶性雜質溶解度 (選填“大”或“小”)。(2)“楮”指樹皮,樹皮屬于 (選填“天然”或“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舂搗”的過程屬于 (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3)紙漿在竹簾中均勻鋪開,水從竹簾縫隙流出,紙漿留在竹簾上。據此推測竹簾的縫隙應 (選填“大于”或“小于”)紙漿大小。(4)現代工業造紙會用到元明粉(主要成分為 Na2SO4)。現獲得一定量的該樣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利用下述反應測定 Na2SO4的質量:Na2SO4 + BaCl2= BaSO4 ↓+ 2NaCl。樣品充分反應后得到沉淀 23.3 g,請計算該樣品中 Na2SO4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D(2)D(3)C【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稀釋濃硫酸;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解析】【解答】(1)A、海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屬于化學變化,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無淡化海水直接電解制氫 的技術可以降低成本,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該技術產生的氫氣具有可燃性,且是理想的能源,可以緩解化石燃料的短缺,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電解水實驗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A、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故氫氣中的氫元素的化合價為0價,giant化學用語錯誤,不符合題意;B、碳酸氫鈉中的鈉元素為+1價,氫元素為+1價,碳酸根為-2價,則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該化學式為: NaHCO3 ,該化學用語錯誤,不符合題意;C、元素符號右上方的數字表示該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帶有1個電荷數的數字1不寫,只寫正負號,故氫離子的符號為:H+,該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D、氫氣由氫分子構成,氫分子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個數,故2個氫分子表示為: 2H2 ,該化學用語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3)A、濃硫酸的稀釋是將濃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攪拌加快溶解速度,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氫氣不與濃硫酸反應且氫氣不溶于水,故氫氣應該從侵漠液體下的導管進入,短管出氣體,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C、實驗室常用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該反應是固體和液體反應不加熱,該操作正確,符合題意;D、氫氣的密度小于空氣密度,應該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故氫氣應該左進右出空氣,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1)根據電解海水負極生成氫氣,正極產生氧氣,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氫氣是理想的能源來解答;(2)根據元素符號表示該元素和該元素的一個原子,元素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的化合價,右上方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個數,化合物中子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3)A、根據濃硫酸的稀釋是將濃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斷攪拌來加快散熱速度來解答;B、根據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氣體,氣體應該長進短出來解答;C、根據實驗室制取氫氣是固體和液體反應不加熱來選擇發生裝置來解答;D、根據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來解答。2.【答案】(1)A(2)C【知識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解析】【解答】(1)A、鐵是金屬由原子直接構成,故鐵是由鐵原子構成,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B、利用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質子數,在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原子的相對質量等于質子數加中子數,故鐵原子的質子數是26,而中子數是56-26=30,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信息可知,下方的數字表示該原子的相對質量,鐵的相對質量為55.85,國際單位是“一”而不是“克”,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而不是氧化鐵,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A、 維生素 C (C6H8O6)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而氧化物的概念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維生素C不是氧化物,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維生素C是由分子構成,不是有原子構成,故該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維生素C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則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維生素C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1)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質子數,下方數字表示原子的相對質量,原子的相對質量等于質子數加中子數,鐵由鐵原子構成,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來解答;(2)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氧化物的概念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來解答。3.【答案】D【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純凈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利用該反應的模型圖分析可知,硫化氫和甲烷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硫化碳和氫氣,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2H2S+ CH4CS2+4H2,該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B、催化劑的概念是改變反應速度,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而物理性質可能變化,故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氣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反應模型圖分析可知硫化氫和甲烷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硫化碳和氫氣來解答;B、根據催化劑的概念是改變其它物質的反應速度,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來解答;C、根據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來解答;D、根據化學變化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來解答。4.【答案】A【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的組裝與使用【解析】【解答】A、家用燃料一般是清潔、易調控且熱值高、價格合適,安全無毒,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B、氫氧化鈣是堿顯堿性,常用氫氧化鈣來中和酸性土壤,從而改良土壤的酸堿性;氫氧化鈉的堿性太強且價格昂貴,一般是工業的原料,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數和中子構成,化學課中常用橡皮泥來制作氫原子的結構模型使其形象直觀,而氫原子核沒有中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空氣的污染物有粉塵和氣體,氣體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以及臭氧,二氧化碳是空氣的組成成分,不是空氣的污染物,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A、根據家用燃料常用甲烷是一種清潔易調控且熱值高的燃料來解答;B、根據氫氧化鈣是堿顯堿性,常用作中和酸性土壤來解答;C、根據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而氫原子沒有中子來解答;D、根據空氣的污染物有粉塵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是空氣的組成成分不是空氣污染物來解答。5.【答案】B【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解析】【解答】A、利用碳酸鈉的溶解度曲線可知,在400C時碳酸鈉的溶解度是48.8克,而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碳酸鈉達到飽和狀態,故Ⅰ中 21.8g碳酸鈉能全部溶解在50克水中形成該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碳酸鈉的溶解度在小于400C時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大于400C時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C、200C時碳酸鈉的溶解度是21.8克,而在該溫度下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達到飽和狀態,而在圖1時放入21.8克碳酸鈉,則從400C降到200C時有晶體析出,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碳酸鈉溶液顯堿性,pH值大于7,石蕊遇堿性物質變藍色;故紫羅蘭花放在Ⅲ中,一段時間后變為藍色,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碳酸鈉溶液顯堿性能使石蕊變藍色;碳酸鈉的溶解度在400C時最大,一定溫度下的物質的溶解度的含義來計算該溫度下的一定質量的水中溶解一定質量的物質是否是飽和溶液來解答。6.【答案】B【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物質的鑒別、推斷【解析】【解答】A、白酒具有特殊的酒精的氣味,白醋具有酸性的氣味,二者的顏色相同但是氣味不同,可以通過聞氣味來鑒別白酒和白醋,該方案能達到目的,不符合題意;B、在金屬活潑性順序表中,鋅比鐵活潑,鐵比銅活潑,強者可以置換弱者;故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雖然除去硫酸鋅中的硫酸銅,但是又引入了新的雜質硫酸亞鐵,故該方案錯誤,符合題意;C、酚酞遇到堿性物質變紅色,那么檢驗肥皂水是否顯堿性可以用酚酞溶液來鑒別,該方案正確,不符合題意;D、氫氧化鈉是強堿,溶于水放熱溫度升高;而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可以制作降溫劑,該方案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白酒和白醋具有不同的特殊的氣味來解答;B、根據混合物的分離和除雜原則不能引入新的雜質,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硫酸鋅中含有硫酸亞鐵來解答;C、根據酚酞遇到堿性物質變紅色來解答;D、根據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來解答。7.【答案】C【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解析】【解答】A、鋁的化學性質活潑,鋁表面的氧化鋁先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金屬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有氣體產生時壓強增大;而 0~50s 內AB段壓強變化不明顯的原因是鋁表面的金屬氧化物與酸發生反應沒有氣體產生,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金屬和酸反應生成氫氣和鹽的同時放出熱量,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當金屬鋁表面的氧化鋁完全反應后里面的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氫氣,壓強增大,并且放熱溫度升高壓強也會增大,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D、當金屬鋁和鹽酸完全反應后不再反應時,溫度降低恢復到室溫時壓強減小也恢復到常壓,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鋁的表面有一層氧化鋁薄膜,氧化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并且放熱溫度升高壓強增大,完全反應后溫度恢復到室溫壓強恢復到常壓來解答。8.【答案】(1)碳替代;全自動快速換電/智能交互/靈活投建/多重消防(2)CO2+ 3H2CH3OH + H2O;有分子篩膜、210℃(3)CO2+ H2O = H2CO3(4)綠色出行/植樹造林【知識點】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碳中和、碳達峰【解析】【解答】(1)根據圖1分析可知,對全球碳中和貢獻率最大的途徑是碳替代, 深圳港大鏟灣碼頭首座重卡充換電站的優點有全自動快速換電,智能交互、靈活投建、多重消防 ;(2)利用體干信息可知,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CO2+ 3H2CH3OH + H2O; 由圖2可知相同溫度時有分子篩膜和無分子篩膜產生甲醇的產率不同,故為提高甲醇的產率,合成甲醇應選擇的最佳條件為有分子篩膜且溫度為210℃時甲醇的合成率最高;(3)海洋封存二氧化碳的實質是二氧化碳和海水反應生成碳酸,使海水酸化,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CO2+ H2O = H2CO3 ;(4)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措施有低碳出行,植樹造林,減少化石燃料燃燒來到達到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分析】(1)根據圖1分析,碳替代可以大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深圳港大鏟灣碼頭首座重卡充換電站的優點有全自動快速換電,智能交互,靈活投建,多重消防來解答;(2)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圖2分析有分子膜且溫度在210℃時甲醇的合成率最高來解答;(3)根據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來進行海水封存二氧化碳來解答;(4)根據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措施是低碳出行,植樹造林,減少化石燃料燃燒來解答。9.【答案】(1)A(2)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3)無氧;其他條件相同時/溫度相同時,發酵液濃度越大,池溶產氣率越高。(4)Hg(5)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6)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提高塑料回收利用率/尋找替代塑料的新材料/使用可降解塑料【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白色污染與防治;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解析】【解答】(1)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可回收的垃圾有塑料、廢舊紙張,而廢舊電池中含有有毒的重金屬物質,果皮發酵可作為肥料,不可回收;故符合題意的是A,不符合題意的是BC。故答案為:A.(2)利用反應流程圖分析可知,生鐵的主要成分是單質鐵,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故生銹的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廚房垃圾基本是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在密閉空間內發酵生成肥料,故圖2所示堆肥桶加蓋是提供無氧環境,利于發酵;經查閱資料,不同溫度和發酵液濃度對廚余垃圾發酵產生沼氣性能的影響如圖3所示分析圖中數據可知發酵液濃度與池溶產氣率的關系:其他條件相同時以及溫度相同時,發酵液濃度越大,池溶產氣率越高;(4)垃圾中含有有害物質,如破損的體溫計里有重金屬汞,汞會揮發,通過人體的皮膚進入人體造成水俁病,汞是由原子構成,其化學式用元素符號表示,其化學式為: Hg ;(5) 實驗驗證: ②取步驟①所得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色,則該溶液顯酸性,向①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銀和硝酸,若觀看到有大量白色沉淀產生且沉淀不溶于硝酸則是氯化銀沉淀,原因是氯離子和陰離子結合生成了氯化銀沉淀且溶液又先酸性,則該溶液是鹽酸,垃圾焚燒產生的氣體是氯化氫氣體。(6)愛護環境防止白色垃圾的污染措施有: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提高塑料回收利用率,尋找替代塑料的新材料,使用可降解塑料。【分析】(1)根據垃圾有塑料垃圾、金屬垃圾、廚房垃圾、廢舊紙張,而可回收的垃圾是塑料、金屬、紙張來解答;(2)根據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來解答;(3)根據廚房垃圾在無氧的環境中發酵產生肥料,且發酵速度與溫度和發酵濃度有關來解答;(4)根據汞在常溫下是液體,常用作溫度計,由原子構成來解答;(5)根據陽離子全部是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是酸,酸能使石蕊變紅色;氯離子和陰離子結合生成氯化銀沉淀不溶于酸來解答;(6)根據防止白色污染就是塑料污染,減少塑料垃圾的污染措施有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提高塑料回收利用率,尋找替代塑料的新材料,使用可降解塑料來解答。10.【答案】(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2)Ca(OH)2+CO2 =CaCO3↓+ H2O(3)過濾(4)CaCO3CaO + CO2↑(5)滴加 2 滴/適量無色酚酞溶液(或通入CO2、或滴加適量紫色石蕊溶液、或加入適量 Na2CO3/K2CO3溶液);溶液由無色變紅色/溶液變紅(或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變渾濁、或溶液變為藍色、或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知識點】酸堿鹽的應用;鹽的化學性質;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解析】【解答】(1)粉碎固體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來加快反應速度使其充分反應;(2) 根據流程圖分析可知,操作③是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2+CO2 ==CaCO3↓+ H2O;(3) 流程圖中操作1 是固體和液體分離,該分離方法是過濾,則操作1的名稱是過濾;(4) 蛋殼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由碳、氧、鈣元素組成;而在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碳酸鈣高溫分解為氧化鈣及另一種氧化物,氧化鈣由鈣氧元素組成,而反應物中還有一種碳元素,則生成的另一種氧化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則該氧化物是二氧化碳;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CaO + CO2↑ ;(5)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變紅色,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故雞蛋殼煅燒后是否生成氧化鈣的鑒別實質就是氫氧化鈣的鑒別,則將高溫煅燒后的粉末溶解于水中,靜置,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并滴加2滴無色酚酞溶液 ,觀看到酚酞變紅色,則該溶液顯堿性則是氫氧化鈣溶液,燃氣灶高溫煅燒雞蛋殼得到的粉末中含有氧化鈣 。【分析】(1)根據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來加快反應速度使其充分反應來解答;(2)根據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來解答;(3)根據過濾分離不溶的固體和液體來解答;(4)根據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來解答;(5)根據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是堿能使酚酞變紅色,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來解答。11.【答案】(1)小(2)天然;物理(3)小于(4)解:設該樣品中 Na2SO4的質量為 x。Na2SO4 + BaCl2= BaSO4↓+ 2NaCl142 233X 23.3x=14.2g答:該樣品中Na2SO4的質量為 14.2g。【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鑒別;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解答】(1)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大部分均是是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 故冬天氣溫低,水中可溶性雜質溶解度減小;(2)“楮”指樹皮,樹皮是天然生成的物質,故屬于天然材料;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故“舂搗”的過程是將固體塊狀弄成粉末狀,該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3)紙漿在竹簾中均勻鋪開,水從竹簾縫隙流出,紙漿留在竹簾上;據此推測竹簾的縫隙應“小于”紙漿大小;(4) 解:設該樣品中 Na2SO4的質量為 x。Na2SO4 + BaCl2= BaSO4↓+ 2NaCl142 233X 23.3x=14.2g答:該樣品中Na2SO4的質量為 14.2g。【分析】(1)根據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成正比來解答;(2)根據材料有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來解答;(3)根據過濾分離溶和不溶物,且竹簾比紙漿小來解答;(4)根據硫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的方程式中已知硫酸鋇沉淀的質量和式量來計算硫酸鈉的質量來解答。1 / 1深圳市2025年6月多校初三第三次適應性聯合測試化學試卷1.(2025九下·深圳月考)氫能作為最清潔的能源,近年來在我國的重視下得到突破性進展,現有“光伏制氫”、“生物質制氫”以及“海水制氫”等技術。回答 問題。(1)全球首臺單機規模最大的海水制氫裝置在深圳媽灣電廠成功投入運營,該裝置最大的亮點在于無需對海水進行淡化處理,直接利用海水制氫。下列關于“無淡化海水直接電解制氫”技術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制氫過程發生了化學反應B.該技術不需要淡化海水,大大降低了能耗和成本C.制氫技術的發展可緩解化石燃料短缺D.該技術在電源負極得到的是氧氣(2)下列與氫元素有關的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氫氣中氫元素的化合價: B.碳酸氫鈉:Na2HCO3C.氫離子: D.2 個氫分子:2H2(3)用濃硫酸配制一定濃度的稀硫酸并制取干燥氫氣。下列操作規范的是( )A.稀釋濃硫酸B.干燥H2C.制取H2D.收集H2【答案】(1)D(2)D(3)C【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稀釋濃硫酸;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解析】【解答】(1)A、海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屬于化學變化,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無淡化海水直接電解制氫 的技術可以降低成本,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該技術產生的氫氣具有可燃性,且是理想的能源,可以緩解化石燃料的短缺,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電解水實驗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A、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故氫氣中的氫元素的化合價為0價,giant化學用語錯誤,不符合題意;B、碳酸氫鈉中的鈉元素為+1價,氫元素為+1價,碳酸根為-2價,則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該化學式為: NaHCO3 ,該化學用語錯誤,不符合題意;C、元素符號右上方的數字表示該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帶有1個電荷數的數字1不寫,只寫正負號,故氫離子的符號為:H+,該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D、氫氣由氫分子構成,氫分子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個數,故2個氫分子表示為: 2H2 ,該化學用語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3)A、濃硫酸的稀釋是將濃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攪拌加快溶解速度,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氫氣不與濃硫酸反應且氫氣不溶于水,故氫氣應該從侵漠液體下的導管進入,短管出氣體,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C、實驗室常用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該反應是固體和液體反應不加熱,該操作正確,符合題意;D、氫氣的密度小于空氣密度,應該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故氫氣應該左進右出空氣,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1)根據電解海水負極生成氫氣,正極產生氧氣,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氫氣是理想的能源來解答;(2)根據元素符號表示該元素和該元素的一個原子,元素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的化合價,右上方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個數,化合物中子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3)A、根據濃硫酸的稀釋是將濃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斷攪拌來加快散熱速度來解答;B、根據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氣體,氣體應該長進短出來解答;C、根據實驗室制取氫氣是固體和液體反應不加熱來選擇發生裝置來解答;D、根據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來解答。2.(2025九下·深圳月考)每年春天是槐花盛開的季節。槐花花朵淡雅,散發著怡人的清香,而且還能食用。槐花不僅口感甘甜,營養也頗為豐富。回答問題。(1)槐花中鐵元素含量較高,約是菠菜的 1.2 倍,適量食用槐花可預防缺鐵性貧血。如圖是鐵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B.鐵原子的中子數為 26C.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55.85 g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鐵(2)槐花中富含維生素 C,約是蘋果的 10 倍。維生素 C 的化學式為 C6H8O6,下列關于維生素 C 的說法正確的是( )A.維生素C 屬于氧化物B.維生素C.由碳原子構成C. 維生素C 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D.維生素C 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1【答案】(1)A(2)C【知識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解析】【解答】(1)A、鐵是金屬由原子直接構成,故鐵是由鐵原子構成,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B、利用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質子數,在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原子的相對質量等于質子數加中子數,故鐵原子的質子數是26,而中子數是56-26=30,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信息可知,下方的數字表示該原子的相對質量,鐵的相對質量為55.85,國際單位是“一”而不是“克”,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而不是氧化鐵,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A、 維生素 C (C6H8O6)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而氧化物的概念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維生素C不是氧化物,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維生素C是由分子構成,不是有原子構成,故該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維生素C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則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維生素C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1)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質子數,下方數字表示原子的相對質量,原子的相對質量等于質子數加中子數,鐵由鐵原子構成,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來解答;(2)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氧化物的概念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來解答。3.(2025九下·深圳月考) 天然氣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和能源,主要成分為甲烷(CH4),還含有少量硫化氫(H2S)等氣體。硫化氫可在催化劑作用下與甲烷反應而除去,其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S+ CH4CS2+4H2↑B.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性質都不變C.天然氣屬于純凈物D.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原子種類不變【答案】D【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純凈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利用該反應的模型圖分析可知,硫化氫和甲烷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硫化碳和氫氣,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2H2S+ CH4CS2+4H2,該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B、催化劑的概念是改變反應速度,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而物理性質可能變化,故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氣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反應模型圖分析可知硫化氫和甲烷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硫化碳和氫氣來解答;B、根據催化劑的概念是改變其它物質的反應速度,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來解答;C、根據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來解答;D、根據化學變化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來解答。4.(2025九下·深圳月考) 下列跨學科實踐活動涉及的化學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選項 實踐活動 化學知識A 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 未來的家用燃料要清潔、易調控、熱值高B 改良土壤的酸堿性 農業上使用氫氧化鈉改良酸性土壤C 用橡皮泥制作氫原子的原子模型 氫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質子和中子構成D 微型空氣質量“監測站”的使用 測定空氣中 SO2、CO2、NO2等污染性氣體的含量A.A B.B C.C D.D【答案】A【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的組裝與使用【解析】【解答】A、家用燃料一般是清潔、易調控且熱值高、價格合適,安全無毒,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B、氫氧化鈣是堿顯堿性,常用氫氧化鈣來中和酸性土壤,從而改良土壤的酸堿性;氫氧化鈉的堿性太強且價格昂貴,一般是工業的原料,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數和中子構成,化學課中常用橡皮泥來制作氫原子的結構模型使其形象直觀,而氫原子核沒有中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空氣的污染物有粉塵和氣體,氣體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以及臭氧,二氧化碳是空氣的組成成分,不是空氣的污染物,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A、根據家用燃料常用甲烷是一種清潔易調控且熱值高的燃料來解答;B、根據氫氧化鈣是堿顯堿性,常用作中和酸性土壤來解答;C、根據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而氫原子沒有中子來解答;D、根據空氣的污染物有粉塵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是空氣的組成成分不是空氣污染物來解答。5.(2025九下·深圳月考) 小深用碳酸鈉、水和紫羅蘭花(變色規律與紫色石蕊溶液類似)進行了如圖 1 所示的實驗,并連續觀察幾天。碳酸鈉的溶解度曲線如圖 2 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Ⅰ中 21.8g 碳酸鈉能全部溶解B.碳酸鈉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上升不斷增大C.Ⅲ中有碳酸鈉晶體析出D.紫羅蘭花放在Ⅲ中,一段時間后變為藍色【答案】B【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解析】【解答】A、利用碳酸鈉的溶解度曲線可知,在400C時碳酸鈉的溶解度是48.8克,而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碳酸鈉達到飽和狀態,故Ⅰ中 21.8g碳酸鈉能全部溶解在50克水中形成該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碳酸鈉的溶解度在小于400C時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大于400C時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C、200C時碳酸鈉的溶解度是21.8克,而在該溫度下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達到飽和狀態,而在圖1時放入21.8克碳酸鈉,則從400C降到200C時有晶體析出,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碳酸鈉溶液顯堿性,pH值大于7,石蕊遇堿性物質變藍色;故紫羅蘭花放在Ⅲ中,一段時間后變為藍色,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碳酸鈉溶液顯堿性能使石蕊變藍色;碳酸鈉的溶解度在400C時最大,一定溫度下的物質的溶解度的含義來計算該溫度下的一定質量的水中溶解一定質量的物質是否是飽和溶液來解答。6.(2025九下·深圳月考) 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生活中鑒別白醋和酒 聞氣味B 除去 ZnSO4 溶液中少量的 CuSO4 加入過量的鐵粉,過濾C 檢驗肥皂水具有堿性 取樣,滴加酚酞溶液D 鑒別固體氫氧化鈉和硝酸銨 加水溶解,比較溫度變化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物質的鑒別、推斷【解析】【解答】A、白酒具有特殊的酒精的氣味,白醋具有酸性的氣味,二者的顏色相同但是氣味不同,可以通過聞氣味來鑒別白酒和白醋,該方案能達到目的,不符合題意;B、在金屬活潑性順序表中,鋅比鐵活潑,鐵比銅活潑,強者可以置換弱者;故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雖然除去硫酸鋅中的硫酸銅,但是又引入了新的雜質硫酸亞鐵,故該方案錯誤,符合題意;C、酚酞遇到堿性物質變紅色,那么檢驗肥皂水是否顯堿性可以用酚酞溶液來鑒別,該方案正確,不符合題意;D、氫氧化鈉是強堿,溶于水放熱溫度升高;而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可以制作降溫劑,該方案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白酒和白醋具有不同的特殊的氣味來解答;B、根據混合物的分離和除雜原則不能引入新的雜質,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硫酸鋅中含有硫酸亞鐵來解答;C、根據酚酞遇到堿性物質變紅色來解答;D、根據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來解答。7.(2025九下·深圳月考) 利用數字化手持技術探究金屬鋁和稀鹽酸反應,其容器內的壓強和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0~50s 內 AB 段壓強變化不明顯,原因可能是鋁表面的金屬氧化物與酸發生反應B.由溫度變化曲線可知,該反應屬于放熱反應C.BC 段壓強上升只是因為反應生成氣體D.CD 段壓強下降是因為反應結束,溫度下降【答案】C【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解析】【解答】A、鋁的化學性質活潑,鋁表面的氧化鋁先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金屬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有氣體產生時壓強增大;而 0~50s 內AB段壓強變化不明顯的原因是鋁表面的金屬氧化物與酸發生反應沒有氣體產生,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金屬和酸反應生成氫氣和鹽的同時放出熱量,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當金屬鋁表面的氧化鋁完全反應后里面的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氫氣,壓強增大,并且放熱溫度升高壓強也會增大,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D、當金屬鋁和鹽酸完全反應后不再反應時,溫度降低恢復到室溫時壓強減小也恢復到常壓,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鋁的表面有一層氧化鋁薄膜,氧化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并且放熱溫度升高壓強增大,完全反應后溫度恢復到室溫壓強恢復到常壓來解答。8.(2025九下·深圳月考)為應對 CO2 等溫室氣體引起的氣候變化問題,我國提出爭取 2030 年前達到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碳替代、碳減排、碳封存、碳循環是實現碳中和的 4 種主要途徑。科學家預測,到 2050 年,4 種途徑對全球碳中和的貢獻率如圖 1。在工業領域,CO2 資源化利用備受關注,其中將 CO2 轉化為甲醇 (CH3OH) 是重要方向之一。CO2 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甲醇和一種常見的液體氧化物;為探究不同條件對該反應的影響,科研人員研究了在有分子篩膜和無分子篩膜兩種情況下、反應溫度對甲醇產率的影響,相關數據變化趨勢如圖 2 所示。深圳,作為科技之城、創新之城、生態之城,更是一座用新能源重構發展邏輯的“減碳”先鋒城市。2024 年末,深圳港大鏟灣碼頭首座重卡充換電站建成投產,其具有全自動快速換電、智能交互、靈活投建、多重消防等優點,并預計 2025 年底前將現有柴油拖車全部更換為電動拖車,屆時港區每年減少柴油消耗 150 萬升,相當于為深圳種下 3.6 萬棵樹的固碳量。(1)實現碳中和的 4 種主要途徑中,到 2050 年,對全球碳中和貢獻率最大的途徑是 ,深圳港大鏟灣碼頭首座重卡充換電站的優點有 (寫出一點即可)。(2)寫出利用 CO2生成甲醇的化學方程式: ;由圖 2 可知,為提高甲醇的產率,合成甲醇應選擇的最佳條件為 。(3)海洋封存是碳封存的一種重要方式,但 CO2 會引起海水酸化,其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4)請寫出一個你在生活中能助力深圳“減碳”先鋒城市的措施: 。【答案】(1)碳替代;全自動快速換電/智能交互/靈活投建/多重消防(2)CO2+ 3H2CH3OH + H2O;有分子篩膜、210℃(3)CO2+ H2O = H2CO3(4)綠色出行/植樹造林【知識點】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碳中和、碳達峰【解析】【解答】(1)根據圖1分析可知,對全球碳中和貢獻率最大的途徑是碳替代, 深圳港大鏟灣碼頭首座重卡充換電站的優點有全自動快速換電,智能交互、靈活投建、多重消防 ;(2)利用體干信息可知,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CO2+ 3H2CH3OH + H2O; 由圖2可知相同溫度時有分子篩膜和無分子篩膜產生甲醇的產率不同,故為提高甲醇的產率,合成甲醇應選擇的最佳條件為有分子篩膜且溫度為210℃時甲醇的合成率最高;(3)海洋封存二氧化碳的實質是二氧化碳和海水反應生成碳酸,使海水酸化,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CO2+ H2O = H2CO3 ;(4)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措施有低碳出行,植樹造林,減少化石燃料燃燒來到達到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分析】(1)根據圖1分析,碳替代可以大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深圳港大鏟灣碼頭首座重卡充換電站的優點有全自動快速換電,智能交互,靈活投建,多重消防來解答;(2)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圖2分析有分子膜且溫度在210℃時甲醇的合成率最高來解答;(3)根據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來進行海水封存二氧化碳來解答;(4)根據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措施是低碳出行,植樹造林,減少化石燃料燃燒來解答。9.(2025九下·深圳月考)深圳積極探索破解“垃圾問題”,走出了一條“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垃圾處理之路。為深入了解垃圾處理流程與環保理念,某學校組織同學們參觀深圳某垃圾分類處理廠,并完成以下任務。任務一:認識垃圾的分類(1)同學們參觀深圳某垃圾分類處理廠,獲悉城市生活垃圾可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下列垃圾屬于可回收物的是____。(填字母序號)A.塑料 B.果皮 C.舊電池(2)任務二:了解垃圾處理方式小深同學在參觀完垃圾分類處理廠后,繪制了各類垃圾處理方式的流程圖(如圖 1 所示):生銹鐵制品是最常見的可回收物,可通過與稀鹽酸反應除銹,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廚余垃圾堆肥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學習小組設計的小型堆肥桶如圖 2 所示,堆肥桶加蓋是提供 (選填“有氧”或“無氧”)環境,有利于發酵。查閱資料,不同溫度和發酵液濃度對廚余垃圾發酵產生沼氣性能的影響如圖 3 所示。分析圖中數據可知發酵液濃度與池溶產氣率的關系: 。(4)部分垃圾中存在有害物質,如破損的體溫計里有重金屬 (填化學式),會通過水、土、空氣進入人體,引起各種疾病。(5)任務三:探究塑料垃圾焚燒后所產生氣體的成分組成【查閱資料】 a. 塑料焚燒時會產生多種有害氣體,其中含氯元素的塑料焚燒后會產生HCl 氣體;b. 若往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說明該溶液含有 Cl-。【提出問題】某塑料垃圾焚燒后產生的氣體中是否含有 HCl?【實驗驗證】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①取少量該垃圾置于焚燒爐中進行焚燒,將焚燒產生的氣體通入水中 該垃圾焚燒產生的 氣體中含有HCl②取步驟①所得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變為紅色③另取步驟①所得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適量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 (6)【交流探討】結合日常生活經驗進行交流,寫出一條防止塑料污染的措施: 。【答案】(1)A(2)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3)無氧;其他條件相同時/溫度相同時,發酵液濃度越大,池溶產氣率越高。(4)Hg(5)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6)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提高塑料回收利用率/尋找替代塑料的新材料/使用可降解塑料【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白色污染與防治;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解析】【解答】(1)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可回收的垃圾有塑料、廢舊紙張,而廢舊電池中含有有毒的重金屬物質,果皮發酵可作為肥料,不可回收;故符合題意的是A,不符合題意的是BC。故答案為:A.(2)利用反應流程圖分析可知,生鐵的主要成分是單質鐵,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故生銹的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廚房垃圾基本是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在密閉空間內發酵生成肥料,故圖2所示堆肥桶加蓋是提供無氧環境,利于發酵;經查閱資料,不同溫度和發酵液濃度對廚余垃圾發酵產生沼氣性能的影響如圖3所示分析圖中數據可知發酵液濃度與池溶產氣率的關系:其他條件相同時以及溫度相同時,發酵液濃度越大,池溶產氣率越高;(4)垃圾中含有有害物質,如破損的體溫計里有重金屬汞,汞會揮發,通過人體的皮膚進入人體造成水俁病,汞是由原子構成,其化學式用元素符號表示,其化學式為: Hg ;(5) 實驗驗證: ②取步驟①所得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色,則該溶液顯酸性,向①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銀和硝酸,若觀看到有大量白色沉淀產生且沉淀不溶于硝酸則是氯化銀沉淀,原因是氯離子和陰離子結合生成了氯化銀沉淀且溶液又先酸性,則該溶液是鹽酸,垃圾焚燒產生的氣體是氯化氫氣體。(6)愛護環境防止白色垃圾的污染措施有: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提高塑料回收利用率,尋找替代塑料的新材料,使用可降解塑料。【分析】(1)根據垃圾有塑料垃圾、金屬垃圾、廚房垃圾、廢舊紙張,而可回收的垃圾是塑料、金屬、紙張來解答;(2)根據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來解答;(3)根據廚房垃圾在無氧的環境中發酵產生肥料,且發酵速度與溫度和發酵濃度有關來解答;(4)根據汞在常溫下是液體,常用作溫度計,由原子構成來解答;(5)根據陽離子全部是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是酸,酸能使石蕊變紅色;氯離子和陰離子結合生成氯化銀沉淀不溶于酸來解答;(6)根據防止白色污染就是塑料污染,減少塑料垃圾的污染措施有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提高塑料回收利用率,尋找替代塑料的新材料,使用可降解塑料來解答。10.(2025九下·深圳月考)碳酸鈣是常見的補鈣劑之一。小圳查閱資料發現雞蛋殼中含有碳酸鈣,于是嘗試通過利用生活中常見的雞蛋殼自制碳酸鈣“鈣片”,實現蛋殼中鈣源的回收利用,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經研究,目前存在家庭、實驗室及工業場景下利用蛋殼制備碳酸鈣的四種實驗方案,具體如下圖所示。查閱資料:雞蛋殼中含有碳酸鈣及其他雜質,其他雜質不溶于水且不參與反應。(1)蛋殼要進行粉碎操作的目的是 。(2)操作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操作 1 的名稱是 。(4)蛋殼粉在高溫條件下分解為氧化鈣及另一種氧化物,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要檢驗燃氣灶高溫煅燒雞蛋殼得到的粉末中是否含有氧化鈣,請填寫如下表格:操作 將高溫煅燒后的粉末溶解于水中,靜置,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 現象 結論 燃氣灶高溫煅燒雞蛋殼得到的粉末中含有氧化鈣【答案】(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2)Ca(OH)2+CO2 =CaCO3↓+ H2O(3)過濾(4)CaCO3CaO + CO2↑(5)滴加 2 滴/適量無色酚酞溶液(或通入CO2、或滴加適量紫色石蕊溶液、或加入適量 Na2CO3/K2CO3溶液);溶液由無色變紅色/溶液變紅(或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變渾濁、或溶液變為藍色、或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知識點】酸堿鹽的應用;鹽的化學性質;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解析】【解答】(1)粉碎固體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來加快反應速度使其充分反應;(2) 根據流程圖分析可知,操作③是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2+CO2 ==CaCO3↓+ H2O;(3) 流程圖中操作1 是固體和液體分離,該分離方法是過濾,則操作1的名稱是過濾;(4) 蛋殼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由碳、氧、鈣元素組成;而在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碳酸鈣高溫分解為氧化鈣及另一種氧化物,氧化鈣由鈣氧元素組成,而反應物中還有一種碳元素,則生成的另一種氧化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則該氧化物是二氧化碳;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CaO + CO2↑ ;(5)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變紅色,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故雞蛋殼煅燒后是否生成氧化鈣的鑒別實質就是氫氧化鈣的鑒別,則將高溫煅燒后的粉末溶解于水中,靜置,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并滴加2滴無色酚酞溶液 ,觀看到酚酞變紅色,則該溶液顯堿性則是氫氧化鈣溶液,燃氣灶高溫煅燒雞蛋殼得到的粉末中含有氧化鈣 。【分析】(1)根據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來加快反應速度使其充分反應來解答;(2)根據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來解答;(3)根據過濾分離不溶的固體和液體來解答;(4)根據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來解答;(5)根據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是堿能使酚酞變紅色,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來解答。11.(2025九下·深圳月考)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北宋詩人曾對“敲冰紙”寫下“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舉簾勻割脂”的贊美詩句。該造紙的部分生產情景如圖所示。(1)“寒溪浸楮”意思為“在寒冷的 ( 表面結冰 ) 溪水中浸泡楮樹皮”。用純度較高的水浸泡有利于制得質量上佳的紙張,說明冬天氣溫低,水中可溶性雜質溶解度 (選填“大”或“小”)。(2)“楮”指樹皮,樹皮屬于 (選填“天然”或“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舂搗”的過程屬于 (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3)紙漿在竹簾中均勻鋪開,水從竹簾縫隙流出,紙漿留在竹簾上。據此推測竹簾的縫隙應 (選填“大于”或“小于”)紙漿大小。(4)現代工業造紙會用到元明粉(主要成分為 Na2SO4)。現獲得一定量的該樣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利用下述反應測定 Na2SO4的質量:Na2SO4 + BaCl2= BaSO4 ↓+ 2NaCl。樣品充分反應后得到沉淀 23.3 g,請計算該樣品中 Na2SO4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小(2)天然;物理(3)小于(4)解:設該樣品中 Na2SO4的質量為 x。Na2SO4 + BaCl2= BaSO4↓+ 2NaCl142 233X 23.3x=14.2g答:該樣品中Na2SO4的質量為 14.2g。【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鑒別;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解答】(1)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大部分均是是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 故冬天氣溫低,水中可溶性雜質溶解度減小;(2)“楮”指樹皮,樹皮是天然生成的物質,故屬于天然材料;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故“舂搗”的過程是將固體塊狀弄成粉末狀,該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3)紙漿在竹簾中均勻鋪開,水從竹簾縫隙流出,紙漿留在竹簾上;據此推測竹簾的縫隙應“小于”紙漿大小;(4) 解:設該樣品中 Na2SO4的質量為 x。Na2SO4 + BaCl2= BaSO4↓+ 2NaCl142 233X 23.3x=14.2g答:該樣品中Na2SO4的質量為 14.2g。【分析】(1)根據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成正比來解答;(2)根據材料有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來解答;(3)根據過濾分離溶和不溶物,且竹簾比紙漿小來解答;(4)根據硫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的方程式中已知硫酸鋇沉淀的質量和式量來計算硫酸鈉的質量來解答。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深圳市2025年6月多校初三第三次適應性聯合測試化學試卷(學生版).docx 深圳市2025年6月多校初三第三次適應性聯合測試化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