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富裕二中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化學期末試題一、選擇題1.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有著卓越的智慧和創造力。下列各項發明或創造中,主要體現化學變化的是A.糧食釀酒 B.水車灌溉 C.甲骨刻字 D.紡紗織布2.填涂答題卡需要用2B鉛筆,鉛筆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屬于石墨化學性質的是A.灰黑色 B.質軟 C.可燃性 D.潤滑性3.下列關于鋁單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A.銀白色金屬 B.具有導電性 C.具有導熱性 D.能與氧氣反應4.空氣是人類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A.空氣的成分按質量計算,氮氣大約占78%B.將氮氣充入食品包裝袋中可起到防腐作用C.氧氣能支持燃燒,可以作燃料D.計入空氣質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5.下圖表表示空氣中各成分的含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縱坐標代表的是質量分數 B.X表示的氣體為氧氣C.Y的化學性質很不活潑 D.稀有氣體可做保護氣6.如圖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改進裝置,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集氣瓶中水液封導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B.本實驗不可以用木炭代替紅磷C.燃燒匙中的紅磷需足量,否則測定結果偏小D.集氣瓶的容積是,最終量筒中有水進入集氣瓶7.下列關于空氣及其成分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空氣的成分按質量計算,氮氣占78%,氧氣占21%B.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來作保護氣C.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污染空氣的氣體D.稀有氣體能用于航標燈、霓虹燈,照明燈等8.2025年春季,受冷空氣影響,四川盆地多次出現沙塵天氣,導致空氣污染指數升高。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沙塵天氣可能導致空氣中的PM10、PM2.5濃度上升B.為減少沙塵天氣,應加強綠化,種植防風固沙植物C.沙塵天氣時,盡量佩戴口罩防護D.為減少沙塵天氣,應禁止使用化石燃料9.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下列關于燃燒現象敘述錯誤的是A.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B.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10.下列物質能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的是A.木炭 B.鐵絲 C.白磷 D.硫粉11.下列反應中不是化合反應,而是氧化反應的是A.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 B.氯化銨→氯化氫+氨氣C.氫氣+氧氣水 D.三氧化硫+水→硫酸12.如圖是實驗室制備、收集、驗滿和驗證氧氣性質的操作,有關操作不正確的是A.產生氧氣 B.收集氧氣C.驗滿氧氣 D.氧氣性質13.現有甲、乙兩種質量相等的固體,其中甲是純凈的氯酸鉀,乙是氯酸鉀和少量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將甲、乙固體分別放入試管中,并在兩個相同規格的酒精燈上同時加熱制取氧氣。當甲、乙均完全反應后,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得到氧氣的質量m與所用時間t的關系的是A.B.C.D.14.興趣小組利用生活用品自制了一個簡易制氧機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試劑A可能是過氧化氫溶液,B可能是二氧化錳B.裝置甲可用于實驗室制氫氣C.該裝置可調控反應的發生與停止D.通過乙瓶中的氣泡可觀察氧氣的流速15.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中,下列圖象對應關系敘述錯誤的是A.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在試管內的反應 B.用一定量的和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 C.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固體 D.用相同濃度和質量的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A.A B.B C.C D.D16.下列關于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A.二氧化錳可以作任何反應的催化劑B.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性質保持不變C.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的物質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D.不加入二氧化錳,過氧化氫也能分解產生氧氣17.下列不屬于分子的基本性質的是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間有間隔C.分子的大小可以發生變化 D.分子在不斷運動18.有關分子和原子說法正確的是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原子一定不可分C.分子的間隔一定比原子的間隔大 D.鐵原子也可以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19.對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A.水沸騰時,能掀起壺蓋——分子的大小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B.液體酒精和固體酒精都能燃燒——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C.氧化汞受熱分解生成汞和氧氣——化學反應中分子發生改變D.成熟的菠蘿蜜會散發出濃濃的香味——分子在不斷地運動20.下列物質的微觀示意圖,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A B.B C.C D.A和B21.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A.氦氣 B.鎂 C.氯化鈉 D.臭氧22.下圖中與甲粒子化學性質相似的是A. B. C. D.23.在化學反應中,可能發生變化的是原子的A.質子數 B.中子數 C.核外電子數 D.核電荷數24.下列有關原子的結構不正確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B.原子是實心球體C.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 D.原子中,原子核所占的體積很小25.月球南極蘊藏著豐富的氦-3,是一種理想的核聚變發電燃料。氦-3原子核由2個質子和1個中子構成,下列關于氦-3原子的說法正確的A.核外電子數為3 B.原子結構示意圖為C.核電荷數為2 D.相對原子質量為226.在“天宮課堂”中,航天員王亞平展示了“鋯金屬熔化與凝固”實驗。下圖呈現了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結構示意圖,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鋯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容易得到電子 B.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1.22gC.鋯原子的中子數為40 D.鋯元素是金屬元素27.五千架無人機點亮重慶夜空,開啟城市文旅新范式。制造無人機使用了碳纖維復合材料、鈦合金、鋰聚合物電池等。碳、鈦、鋰是三種不同的元素,決定元素種類的是A.質子數 B.中子數 C.核外電子數 D.相對原子質量28.制作嫦娥六號月背展示國旗的原材料是玄武巖。玄武巖的組成元素有硅、鋁、鐵、鈣等,其中屬于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的是A.鋁 B.鈣 C.鐵 D.硅29.防蛀牙的牙膏中含有氟化物,故被稱為“含氟牙膏”。“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單質 B.原子 C.離子 D.元素30.技術的發展需要高性能的半導體材料,如硅()、鍺()等。元素周期表部分截圖如圖所示,相關描述錯誤的是A.鍺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32 B.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C.以上六種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半導體材料可以為金屬也可以為非金屬31.元素為碳元素,依據所學知識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元素的元素符號為,是非金屬元素B.X元素的一個原子的核內有6個質子,核外有6個電子C.一個某分子的質子數為44D.X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兩個電子層32.2025年“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是“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水安全”。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A.農業澆灌推廣使用噴灌、滴灌技術B.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減少水體污染C.積極開發海水淡化技術,緩解水資源短缺D.水體有自凈能力,生活污染可任意排放33.為了保護水資源,下列做法中提倡的是A.任意排放工業廢水 B.景觀用水大量使用自來水C.防治海洋垃圾污染 D.農業上過量施用化學肥料34.飲料中的果味大多來自酯類。丁酸乙酯(C6H12O2)是無色具有菠蘿香味的液體,常用作食品、飲料的調香劑。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丁酸乙酯是由20個原子構成的 B.一個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一個氧分子C.丁酸乙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16g D.丁酸乙酯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8:3:835.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A.端午粽飄香——分子在不斷地運動B.溫度降低,汽油密度增大——分子的體積變小C.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D.電解水實驗玻璃管內分別生成和——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36.下列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檢驗氧氣性質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檢查裝置氣密性 B.加熱高錳酸鉀C.排空氣法收集氧氣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37.關于純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B.由同種原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C.構成純凈物的分子中只能含有一種原子 D.混合物也能寫出化學式38.進入考場,同學們心中難免緊張,現在請你深呼吸幾次,平靜心情,再思考一下,你剛才呼出的氣體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是A.氧氣 B.二氧化碳 C.稀有氣體 D.氮氣39.下列說法你認為錯誤的是A.化學變化和化學反應是同一個概念B.化學變化的特征就是一定會有沉淀生成C.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同時發生物理變化D.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物質的變化反映了物質的性質40.某興趣小組在跨學科實踐課上制作了如圖簡易化學“制氧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甲中試劑應選用H2O2溶液和MnO2B.氧氣從乙中逸出是因為其不易溶于水C.乙中的水能使產生的氧氣具有一定濕度D.該裝置可持久、平穩地制得氧氣試卷第1頁,共3頁富裕二中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化學期末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D B D D A D D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C A C D D C D A B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B C B C D A A D C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C D C D B A A D B D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