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石嘴山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第二學期6月考化學試題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題3分,共42分)1.下列關于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敘述錯誤的是A.Fe2O3常用于制造紅色油漆和涂料 B.鐵能被磁鐵吸引可用于制作磁性材料C.補血劑中含有+3價鐵元素 D.保存氯化亞鐵溶液時,應加少量鐵粉2.下列電離方程式正確的是A.NaHSO4在熔融狀態電離:B.NaHCO3在水溶液中電離:C.Na2O在水溶液中電離:Na2O=2Na++O2﹣D.HF在水溶液中電離:3.用導線把鋅片與銅片連接好,然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鋅片是正極,Cu 片上有氣泡產生 B.電流方向是從鋅片流向銅C.Cu片上發生還原反應 D.該裝置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4.每年10月23日上午6:02到下午6:02被譽為“摩爾日”(MoleDay),這個時間的美式寫法為6:02/10/23,外觀與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6.02×1023相似。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NA個氧氣分子與NA個氖氣分子的質量比是4∶5B.17gOH-與19gH3O+所含電子數相等C.物質的量相等的水和氖氣中含有相同的原子數D.22gCO2與8.5gNH3所含分子數不相等5.下列物質在化學反應中常作還原劑的一組是A.HNO3、Cl2、FeCl3、KMnO4B.Al、CO、O2、H2C.Zn、C、H2、COD.KClO3、MnO2、C、Fe6.“原子”一詞源自古希臘,希臘語中ATOM是不可再分的意思,古希臘哲學家認為原子是世間萬物最小的粒子。直到20世紀初,人們終于認識到原子的復雜結構。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有五種主要模型:①湯姆遜模型②道爾頓模型③玻爾模型④電子云模型⑤盧瑟福模型。按認識時間的先后順序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⑤③④C.①②③⑤④D.②①③⑤④7.下列有關分散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大小對分散系進行分類B.分散質直徑大于1nm的分散系是膠體C.將植物油滴入水中,形成溶液D.懸濁液很穩定8.若將mgNaOH固體溶于水恰好配成200mL飽和溶液,其密度為ρ g·cm-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溶質的質量分數為B.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1C.溶質和溶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D.從該溶液中取出50 mL,含NaOH的物質的量為mol9.在一定條件下,將3 mol A和1 mol B兩種氣體混合于固定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 min末該反應達到平衡,測得生成0.8 mol D、0.4 mol C。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1B.2 min時,A的濃度為0.9 mol·L-1C.2 min時,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3 mol·L-1·min-1D.2 min時,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9 mol·L-1·min-110.下列有關氣體摩爾體積說法中正確的是A.在非標準狀況下不可能為B.物質的量相同的兩種不同氣體只有在標準狀況下體積才相等C.任何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均為D.一定溫度和壓強下,氣體體積的大小由氣體分子間距決定11.已知陽離子 M2+的原子核內有 n個中子,M 原子的質量數為 A,則 m g M2+中所含電子的物質的量是A.(A-n-2)/Am mol B.m(A-n)/n mol C.m(A-n-2)/A mol D.m(A-n+2)/A mol12.將鐵粉加入到 的氯化鐵溶液中充分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鐵粉有剩余,反應后的溶液呈淺綠色B.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入無色溶液,溶液仍呈無色C.反應后的溶液中和的物質的量之比為D.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FeCl2溶液中通入Cl2: Fe2++Cl2→Fe3++2Cl-B.澄清石灰水與少量小蘇打溶液混合:Ca2+十OH-+HCO3-→CaCO3↓+H2OC.FeS固體放入稀硝酸溶液中:FeS+2H+→Fe2++H2S↑D.NH4HCO3溶液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 NH4++OH-→NH3↑+H2O14.某電池以K2FeO4和Zn為電極材料,KOH溶液為電解溶質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子由Zn電極流出,經KOH溶液流向正極B.正極反應式為2Fe+=Fe2O3+5H2OC.該電池放電過程中電解質溶液濃度不變D.電池工作時OH-向負極遷移二、非選擇題(共58分)15.請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②是 。能用裝置E收集的氣體應具有的性質是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MnO2混合制O2時MnO2的作用是 。收集較純凈的氧氣,裝置可用 (填字母)。(3)實驗室可用銅片與濃硝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取少量二氧化氮(NO2)。通常狀況下,二氧化氮是紅棕色氣體,溶于水時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NO)。①制取NO2的發生裝置可用 (填字母)。②收集NO2不用裝置F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Ⅱ.銅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重要應用。某同學對銅及某些含銅物質進行探究。【溫故知新】(4)在①CuO②Cu(OH)2③CuCl2④Cu2(OH)2CO3[也可表示為CaCO3·Cu(OH)2]這4種物質中,屬于堿的有 (填序號);除①CuO外,其余3種物質在常溫下易溶于水有 (填序號)。(5)考古出土的春秋末期制造的青銅劍,歷經2500余年,其表面且有一層薄銹,但仍寒光逼人,劍刃鋒利。由此可知,銅器表面的薄銹是銅與空氣中的氧氣、水、 等物質發生反應所形成。【提出問題】除H2、CO能還原CuO外,是否還有其他氣體能夠還原CuO得到金屬銅?怎樣從含CuCl2、FeCl3的某工業廢液中回收金屬銅和FeCl2溶液?【查閱資料】a.通常狀況下,氨氣極易溶于水形成溶液;加熱時,氨氣能與CuO反應生成氮氣和金屬銅等,可用如圖所示裝置驗證。b.在溶液中能發生反應2FeCl3+Fe=3FeCl2。【進行實驗1】(6)按圖示連接裝置,檢查氣密性后,加(通)入相關藥品,后續操作均按規范要求進行,完成實驗。①實驗時,在試管B中能夠觀察到的現象是有液體出現,該液體是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②從環保角度看該裝置的不足之處是 。【進行實驗2】(7)取適量含CuCl2、FeCl3的某工業廢液樣品,向其中加入過量鐵粉并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濾渣和足量 (填“稀鹽酸”或“稀硫酸”)充分反應,再過濾、洗滌、干燥即可回收得到金屬銅;所得濾液中含有需要回收的FeCl2。【拓展延伸】(8)已知:加熱時,葡萄糖溶液與氫氧化銅懸濁液能發生反應。實驗室可用CuSO4溶液等物質檢驗葡萄糖的存在,具體實驗過程為:在試管中加入2mL10%NaOH溶液,滴加5%CuSO4溶液5滴(每滴溶液按0.04mL計算。兩種溶液的密度均按1g/mL計算),混合均勻,充分反應,得混合物A。再向上述試管中加入幾滴10%葡萄糖溶液,并在酒精燈上加熱至沸騰,片刻后生成紅色沉淀B。檢驗完成。則混合物A顯 (填“中性”或“堿性”);紅色沉淀B是 [填“CuO”或“Cu2O”或“Cu(OH)2”]。16.常溫下,A是可用來對自來水進行消毒的黃綠色單質氣體,A、B、C、D、E都含X元素,其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1)請分別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如為溶液請填溶質的化學式):A 、B 、D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請注明反應條件):A+H2O(離子方程式): ;A+NaOH(離子方程式): ;D→A(化學方程式): 。17.綠礬(FeSO4·7H2O)可作還原劑、著色劑、制藥等,在不同溫度下易分解得各種鐵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已知SO3是一種無色晶體,熔點16.8℃,沸點44.8℃,氧化性及脫水性較濃硫酸強,能漂白某些有機染料,如品紅等。回答下列問題: (1)甲組同學按照上圖所示的裝置,通過實驗檢驗綠礬的分解產物。裝置B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甲組由此得出綠礬的分解產物中含有SO2。裝置C的作用是 。(2)乙組同學認為甲組同學的實驗結論不嚴謹,認為需要補做實驗。乙對甲組同學做完實驗的裝置的試管加熱,發現褪色的品紅溶液未恢復紅色,則可證明綠礬分解的產物中 。A.不含SO2 B.可能含SO2 C.一定含有SO3(3)丙組同學查閱資料發現綠礬受熱分解還可能有O2放出,為此,丙組同學選用甲組同學的部分裝置和下圖部分裝置設計出了一套檢驗綠礬分解氣態產物的裝置: 丙組同學的實驗裝置中,依次連接的合理順序為A→ ;其中儀器F的名稱 。18.某實驗小組用下列裝置進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實驗。已知:乙醛可被氧化為乙酸。(1)實驗過程中銅網出現紅色和黑色交替的現象,請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2)在不斷鼓入空氣的情況下,熄滅酒精燈,反應仍能繼續進行,說明該乙醇催化氧化反應是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進一步研究表明,鼓入空氣的速率與反應體系的溫度關系曲線如下圖所示。試解釋出現圖中現象的原因 。(3)甲和乙兩個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 。(4)若試管a中收集到的液體用紫色石蕊試紙檢驗,試紙顯紅色,說明液體中還含有 。要除去該物質,可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寫字母)。A.氯化鈉溶液B.苯C.碳酸氫鈉溶液D.四氯化碳然后,再通過 (填實驗操作名稱)即可除去。化學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B C B A C D C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C C B D15.(1) 集氣瓶 密度比空氣大,且與空氣中物質不反應(2) 催化作用(催化劑) F(3) B或C 3NO2+H2O=2HNO3+NO(4) ② ③(5)二氧化碳(CO2)(6) 混合物 沒有尾氣處理裝置(7)稀鹽酸(8) 堿性 Cu2O16. Cl2 HClO HCl Cl2+H2O=H++Cl-+HClO Cl2+2OH-=Cl-+ClO-+H2O 4HCl(濃)+MnO2MnCl2+Cl2↑+2H2O17. 品紅溶液褪色 吸收尾氣,防止SO2(SO3)等氣體擴散到空氣中污染環境 BC FGBDH 球形干燥管或干燥管均可18. 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 放熱 流速過快的氣體將體系中的熱量帶走 加熱乙醇,便于乙醇的揮發 冷卻,便于乙醛的收集 乙酸 C 蒸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