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揚州市 2025 年初中畢業、升學統一考試化學三模試卷2025.6(試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a 40 Zn 65 Fe 56 Cu 64說明:1.本試卷共 8 頁,包含選擇題(第 1 題~第 20 題,共 20 題)、非選擇題(第 21 題~第25 題,共 5 題)兩部分。本卷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為 100 分鐘。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本人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同時務必在試卷的裝訂線內將本人的姓名、準考證號和畢業學校填寫好,在試卷第一面的右下角填寫好座位號。3.所有的試題都必須在專用的“答題卡”上作答,選擇題用 2B 鉛筆作答、非選擇題在指定位置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作答。在試卷或草稿紙上答題無效。選擇題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計 40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2025 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 12 個年頭。我國眾多矚目的新技術惠及全球。下列新技術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A.AI 程序的開發 B.靶向抗癌藥物的研制C.國產航母復合材料的研究 D.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升級2.實驗室幾種儀器和物品在聊天,你認為敘述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酒精燈:小鵬用完忘了蓋上燈帽,酒精揮發了B.細口瓶:有些同學操作不規范,我的標簽被腐蝕了C.日光燈:我通電后發光了,給大家帶來了光明D.陶土網:別小看我,我有隔熱作用3.生活中的下列物質一般顯酸性的是A.蔗糖水 B.雪碧飲料 C.食鹽水 D.肥皂水4.人類一直在探索和開發新能源,促進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下列不屬于新能源的是A.液化石油氣 B.水能 C.太陽能 D.地熱能5.下列制作面包的原料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牛奶 C.食鹽 D.黃油6.下列反應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是A.CaO+H2O═Ca(OH)2 B.3CO+Fe2O3 2Fe+3CO2C.CO2+2NaOH═Na2CO3+H2O D.CaCO3 CaO+CO2↑共 8 頁 第 1 頁2025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第三次模擬化學試卷7.葉片發黃說明植物缺乏氮元素,應立即施用的化肥是A.NaNO3 B.Ca3(PO4)2 C.KCl D.K2CO38.為了能及時發現煤氣泄漏,常在煤氣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氣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C2H5SH+9O2 4CO2+2X+6H2O,則 X 的化學式為A.S B.SO2 C.SO3 D.CO9.食鹽是各種美食必要的調料之一,主要成分為氯化鈉,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A.分子 B.原子 C.離子 D.元素10.下列標志屬于中國節能標志的是11.根據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煤氣泄漏,應立即打開排氣扇 B.電動車不能在屋內充電,以免發生火災C.加油站、面粉廠應嚴禁煙火 D.廚房里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12.實驗操作應嚴謹規范。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取用鋅粒 B.移走蒸發皿 C.稀釋濃硫酸 D.讀取液體體積13.在給定條件下,下列物質間的轉化能一步實現的是A.KMnO4 → O2 B.CuO CuSO4C.S SO3 D.CO Na2CO314.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必須按照一定規則進行。下列實驗的操作先后順序不正確的是A.點燃可燃性氣體前,應先檢驗氣體的純度,后點燃B.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酒精燈,后將導管移出水面C.實驗室制取 O2、H2等氣體時,應先檢查裝置氣密性,再向容器中裝藥品D.實驗室用 CO 還原氧化鐵時,先通一氧化碳,再點燃酒精噴燈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第 15﹣16 題:海水中蘊含 80 多種元素,是巨大的資源寶庫。從海水中可獲得都鹽,粗鹽中除不溶性固體外,還含有 Ca2+、Mg2+、SO 2-4 等雜質離子。粗鹽提此得到的 NaCl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堿、制藥等。從曬鹽后的鹵水中還可以提取溴和鎂等。共 8 頁 第 2 頁2025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第三次模擬化學試卷15.膜分離法可用于海水淡化,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膜分離法可用于分離混合物B.加壓可加快水分子通過分離膜的速率C.加壓后右側海水中氯化鈉的質量逐漸減少D.利用膜分離法的原理也可能實現硬水軟化16.以下是常見的海水綜合利用方法,其中說法正確的是A.海水曬鹽:海水曬鹽利用了降溫結晶的原理B.氯堿工業:電解食鹽水制燒堿時,化學能轉化為電能C.海水淡化:蒸餾法進行海水淡化,利用了各物質的凝固點不同D.海水提鎂:在鹵水中加入堿,可將 Mg2+轉化為 Mg(OH)2沉淀析出17.Na2CO3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Na2CO3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B.Na2CO3的溶解度一定比 NaCl 的大C.T℃時,30gNaCl 能完全溶解于 50g 水中D.T℃時,Na2CO3和 NaCl 兩種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18.下列實驗方案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鑒別 NaOH 溶液和 Na2CO3溶液:取樣,分別滴加酚酞,觀察是否變紅B.檢驗 Ca(OH)2固體中是否含有 CaCO3:取樣,加少量水,觀察是否完全溶解C.分離 MnO2和 KCl 固體:加足量水溶解,過濾,將濾渣洗滌烘干D.除去 CaCl2溶液中少量鹽酸:加入過量 CaCO3,過濾19.某同學在驗證溶液中次氯酸(HClO)光照分解產物數字化實驗中,HClO 所發生反應光照的化學方程式為 2HClO ==== 2HCl + O2↑,容器中 O2 的體積分數以及溶液的 pH 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忽略過程中水的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共 8 頁 第 3 頁2025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第三次模擬化學試卷A. 光照前,容器內已有 O2 B. HCl 的酸性強于 HClOC. 反應前后氯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D. 該實驗說明 HClO 化學性質不穩定20. 如圖 1 所示,在容積為 100 mL 的三頸燒瓶中集滿 CO ,將注射器中的 30 mL 蒸餾水全部壓入燒瓶,并立即夾緊止水夾。開始注水后,燒瓶內氣體壓強和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 2 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30mL 水加入,使瓶內氣體體積被壓縮,壓強變大B. CO 溶于水,與水反應,沒有明顯的溫度變化C. 該實驗條件下,30mL 水中所能溶解 CO 的體積小于 30mLD. 該三頸瓶中收集的 CO 不純圖 1 圖 2非選擇題21.(10 分)“新能源汽車”處處有化學的身影。完成問題。Ⅰ.車身、車胎、氣囊保障行車安全。(1)車身的表面噴一層油漆,目的是防止鐵與空氣中的 ▲ 和水反應而生銹。(2)汽車輪胎含以下材料,其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 (填字母)。a.橡膠 b.炭黑 c.鋼絲(3)安全氣囊內放入疊氮化鈉(NaN3),其中鈉元素和氮元素的質量比 ▲ 。共 8 頁 第 4 頁2025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第三次模擬化學試卷Ⅱ.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來源有多種。(1)鋰電池汽車:磷酸亞鐵鋰(LiFePO4)是鋰電池較理想的正極材料,已知 Li 元素的化合價為+1 價,則磷酸亞鐵鋰(LiFePO4)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 ▲ 。(2)油電混合汽車:低速行駛用電,高速行駛用油。在滿油滿電情況下,低速行駛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是 ▲ 能轉化為機械能。(3)燃料電池汽車:氫燃料電池發展前景被廣泛看好的原因是 ▲ 。Ⅲ.氮化鋁(AlN)是一種新型的無機非金屬材料,被應用于汽車導航定位系統。(1)氮元素和鋁元素的本質區別在于 ▲ 。a.質子數不同 b.中子數不同 c.最外層電子數不同(2)工業上在氮氣流中用氧化鋁與焦炭在高溫條件下制得氮化鋁,并生成一氧化碳。①工業上利用氮氣和氧氣的 ▲ 不同,分離液態空氣制得氮氣。②寫出制備 AlN 的化學方程式 ▲ 。22.(12 分)興趣小組測定 NaOH 溶液對 CO2的捕捉率。任務一、配制 100.0g 溶質質量分數為 4.0%的 NaOH 溶液(1)用托盤天平稱量時,應將 NaOH 固體放于 ▲ (填儀器名稱)中并置于左盤。(2)用量筒量取 ▲ mL 水,若仰視會導致配制的 NaOH溶液溶質質量分數 ▲ (填“偏大”或“偏小”)。任務二、制取 CO2用右圖裝置制取并收集 CO2。(3)實驗室制取 CO2 的試劑是 ▲ 和 ▲ (均填名稱)。(4)裝置 A 的優點是能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若要使反應停止,其操作是 ▲ 。(5)裝置 B 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 。(6)裝置 C 用于排空氣法收集 CO2,你將如何改進 ▲ 。任務三、測定 NaOH 溶液對 CO2的捕捉率已知:(7)如右圖所示,將注射器 1 中的 100mLCO2 緩慢注入NaOH 溶液中,待 CO2完全注入后,觀察到注射器 2 活塞移動至 10mL 處,測得 NaOH 溶液對 CO2的捕捉率為 ▲ 。(8)用 NaOH 溶液捕捉 CO2的化學方程式為 ▲ 。共 8 頁 第 5 頁2025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第三次模擬化學試卷23.(12 分)氧化鈣(CaO)被視為較好的“碳捕集”原料。利用蛋殼制得的 CaO 具有較高的 CO2吸收容量且能保持較好的循環使用性能。研究人員以蛋殼(主要成分為 CaCO3)為原料,用兩種方法制備 CaO,并分別用制得的 CaO 進行“碳捕集”性能測試。實驗一:高溫煅燒蛋殼法制備 CaO。取一定量蛋殼在 950℃下進行煅燒實驗,測得 CaO 的產率隨煅燒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右圖所示。( )(1)該溫度下最佳煅燒時間為 ▲ 小時。實驗二:高溫煅燒醋酸鈣法制備 CaO。向蛋殼中加入醋酸制備醋酸鈣,再高溫煅燒醋酸鈣制備 CaO。(2)往等量的蛋殼中加入 160mL 的醋酸(每次加 80mL,醋酸過量),探究溫度和加入醋酸的時間對醋酸鈣產率的影響。各組實驗結果如表所示:序號 溫度/℃ 第一次加醋酸反應時間/分 第二次加醋酸反應時間/分 醋酸鈣產率/%① 40 60 40 95② 40 90 40 96③ 40 120 40 93④ 40 90 60 92⑤ 30 90 60 92.9①根據表中數據,第一次加醋酸的最適宜反應時間是 ▲ 分鐘。②對比實驗 ▲ (填標號),推測“醋酸鈣產率可能和溫度有關”。③對比實驗②④,“醋酸鈣產率和第二次加醋酸的反應時間”的關系可能是 ▲ 。實驗三:比較不同實驗方法制備的 CaO 的“碳捕集”性能將實驗一、二制備的 CaO 各取 4.5mg,分別加熱到 650℃時,均通入足量的 CO2(此時 CaO 和 CO2反應生成 CaCO3),充分反應后繼續升溫,實驗過程中固體質量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右圖所示。(3)對 CO2的捕集效果更好的是實驗 ▲ 制備的 CaO;理由是 ▲ 。(4)當溫度超過 700℃后,固體質量開始逐漸減少的原因是 ▲ 。實驗四:CaO 的“碳捕集”再探究(5)CaO 吸收劑吸收 CO2反應過程一般分為快速反應和緩慢反應兩個階段,如下圖 1 所示。請據圖分析吸收二氧化碳由快變慢的原因是 ▲ 。(6)研究表明,氧化鈣“失活”與多次高溫重復使用有關。某課題小組在 H2氣氛、600~700共 8 頁 第 6 頁2025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第三次模擬化學試卷℃下可以實現低溫循環利用。反應原理如下圖 2 所示:其中①表示氧化鈣吸收二氧化碳;②反應的原理為 ▲ (寫化學方程式)。③氫氧化鈣受熱分解為氧化鈣和水,從而實現氧化鈣循環。該方案與高溫煅燒循環相比,優點是: ▲ 、 ▲ 。圖 1圖 224.(16 分)活性氧化鋅在橡膠工業、陶瓷工業中有著重要的應用。以廢氧化銅鋅礦(主要成分為 ZnO 和 CuO,其余成分不溶于硫酸)為原料制備活性氧化鋅的流程如圖 1 所示。資料:Zn2(OH)2CO3 △ 2ZnO + H2O + CO2↑(1)酸浸。為加快酸浸時反應速率,可采取的具體措施有 ▲ (寫一條即可)。(2)除銅。“除銅”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寫一個即可)。濾渣中的金屬有 ▲(填化學式)。(3)沉鋅。加入 NH4HCO3 將 Zn2+轉化為堿式碳酸鋅[Zn2(OH)2CO3]沉淀。一定條件下,浸出液 pH 和浸出溫度對堿式碳酸鋅產率的影響如圖 2 所示。結合曲線分析,適宜條件為▲ 。共 8 頁 第 7 頁2025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第三次模擬化學試卷(4)焙燒。取 50g 質量分數為 89.6%的 Zn2(OH)2CO3樣品(雜質不含鋅)高溫得到活性氧化鋅。計算分解得到 ZnO 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5)設計實驗證明新制氧化鋅的反應活性大于普通氧化鋅。補充完整實驗方案:取等質量的新制氧化鋅和普通氧化鋅于燒杯中, ▲ ,以相同速度攪拌,記錄 ▲ 所需時間,進行比較。(可供選擇的試劑有:10%稀硫酸、10%硫酸銅溶液)新制氧化鋅測定時間較短的原因是 ▲ 。(6)反思。“沉鋅”過程中,pH 過大,堿式碳酸鋅產率下降是因為生成了 ▲ (填化學式),溫度過高堿式碳酸鋅產率下降的原因是 ▲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5.(10 分)氫能是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消潔能源。Ⅰ.甲烷熱解制氫:高溫時以熔融金屬錫(Sn)為液態傳熱介質,細小的甲烷氣泡從鼓泡反應器底部注入并發生分解,得到固體石墨。反應原理示意圖如圖 1 所示。已知:物質的部分性質液態錫 石墨密度 g/cm3 7.0 2.2(1)甲烷熱解制氫的化學方程式 ▲ 。(2)該反應溫度 T3與金屬錫的熔點 T1、沸點 T2三者之同的大小關系為 ▲ 。(3)該方法可避免石墨在介質中大量附著,主要原因是 ▲ 。Ⅱ.海水電解制氫:海水無淡化直接電解制氫的原理和裝置如圖 2 所示。PTFE 膜兩側有水蒸氣壓力差,使膜外側的水轉化為水蒸氣,水蒸氣通過 PTFE 膜后液化。液態水和離子均不能直接通過 PTFE 膜。(4) PTFE 膜內側的溶液中,KOH 的作用是 ▲ 。(5) 在電解過程中,PTFE 膜內側 KOH 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可能的原因是▲ 。Ⅲ.熱化學循環制氫:利用 Zn/ZnO 循環制氫的原理如下。反應 1:ZnO 太 陽能2000 Zn+H O 5 00° C ZnO+H°C Zn+O2 反應 2: 2 2(6) 理論上產生氫氣與氧氣的質量比為 ▲ 。(7) 已知 ZnO 在 2000℃左右充分分解,但反應 1 分離得到的 Zn 很少,若往裝置中充入氬氣,則得到的 Zn 明顯增加。可能的原因是 ▲ 。共 8 頁 第 8 頁2025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第三次模擬化學試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