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紹興市2025年城關中學聯盟“六校聯考”模擬試卷九年級科學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紹興市2025年城關中學聯盟“六校聯考”模擬試卷九年級科學

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2025年城關中學聯盟“六校聯考”模擬試卷九年級科學
1.(2025·紹興模擬)實驗室制取氧氣時,下列相關操作正確的是(  )
A.檢查氣密性 B.裝試劑
C.制備氧氣 D.收集氧氣
【答案】A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加熱固體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試管,導致試管破裂。
【解答】A、用手握住試管,導管口出現連續、均勻的氣泡,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故A正確;
B、添加粉末狀藥品時,要先將試管傾斜,藥匙伸入試管底部,再將藥品倒出,故B錯誤;
C、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要將試管口略向下傾斜,故C錯誤;
D、收集氧氣時,要將管道插到集氣瓶底部,減少對流,得出更純的氧氣,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2.(2025·紹興模擬)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點的常見疾病。下列激素中,分泌不足會引起糖尿病的是(  )
A.生長激素 B.胰島素 C.腎上腺素 D.甲狀腺激素
【答案】B
【知識點】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甲狀腺激素的作用是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生長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胰島素的主要作用是調節糖的代謝,具體說,它能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從而降低血糖濃度;生長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調節生長發育。
【解答】A、幼年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癥,A不符合題意。
B、胰島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引起糖尿病,B符合題意。
C、腎上腺素分泌不足主要表現為疲乏無力、食欲減退、腹脹、腹痛、體重明顯下降等癥狀,C不符合題意。
D、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癥,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3.(2025·紹興模擬)2024年3月 20日,我國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鵲橋二號中繼星。長征系列火箭使用液態氫作燃料,主要是由于該燃料
A.熱值較大 B.密度較大 C.著火點高 D.比熱容大
【答案】A
【知識點】燃料的熱值
【解析】【分析】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在完全燃燒相同質量的不同燃料時,熱值越大的燃料燃燒釋放出的熱量越多。
【解答】熱值是燃料的屬性,火箭使用液態氫作燃料是因為液態氫的熱值大,相同情況下放出的熱量多,故D正確,ABC不正確。
故答案為:A。
4.(2025·紹興模擬)體液的pH能夠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下表是四種體液的正常pH范圍。據表可知,體液在正常pH 范圍都呈堿性的是(  )
體液 唾液 胃液 血液 尿液
正常pH 范圍 6.6~7.1 0.8~1.5 7.35~7.45
A.唾液 B.胃液 C.血液 D.尿液
【答案】C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分析】常溫下pH大于7的溶液呈堿性,且數字越大,說明溶液的堿性越強,常溫下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且數字越小,酸性越強,常溫下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
【解答】常溫下pH大于7的溶液呈堿性,結合表中數據可知,呈堿性的是血液。
故答案為:C。
5.(2025·紹興模擬)2025年3月28日,在緬甸發生7.9級地震,我國云南也有明顯震感。地震常發生在板塊的交界處,本次地震發生在印度洋板塊和(  )
A.非洲板塊交界處 B.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C.美洲板塊交界處 D.亞歐板塊交界處
【答案】D
【知識點】板塊構造學說的要點
【解析】【分析】板塊交界處較活躍,容易導致地震、火山等。
【解答】我國在亞洲,屬于亞歐板塊,可知云南地震是由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碰撞導致的。
故答案為:D。
6.(2025·紹興模擬)如圖是工業上合成氨氣的微觀示意圖。若“”表示氮原子, “”表示氫原子,圖中甲的微觀模型是()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一個氮分子中含有兩個氮原子。
【解答】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保持不變,由圖可知,甲中只含有氮元素,氮氣由氮氣分子構成。
故答案為:C。
7.(2025·紹興模擬)為了證明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濃溶液已變質,某同學分別取2mL 試樣于試管中,而后進行如下實驗,其中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通適量CO2氣體,觀察現象 B.加入無色酚酞試液,觀察現象
C.加入少量鹽酸,觀察現象 D.加入氯化鋇溶液,觀察現象
【答案】D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鹽的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氫氧化鈉變質的原理。
【解答】氫氧化鈉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變質成碳酸鈉,探究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實際上探究是否含有碳酸鈉。
A、碳酸鈉不與二氧化碳反應,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沒有現象,故A錯誤;
B、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均呈堿性,都能使酚酞變紅,故B錯誤;
C、酸堿優先反應,所以滴加少量稀鹽酸,會被氫氧化鈉反應,造成干擾,故C錯誤;
D、氯化鋇不與氫氧化鈉反應,但能與碳酸鈉反應產生沉淀,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8.(2025·紹興模擬)如圖所示為小張構建的人體生理活動的概念模型,其中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相應的結構,箭頭表示血流方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②為骨骼肌,則③中的氧氣含量增加
B.若②為腎臟,則③中的尿素含量減少
C.若②為肺,則③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若②為小腸,則餐后1小時③中的葡萄糖含量減少
【答案】B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血液;血液循環;泌尿系統
【解析】【分析】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氣含量降低。
【解答】A、血液經過骨骼肌,氧氣被消耗,血液中的氧氣含量將降低,即③中的氧氣含量減少,故A錯誤;
B、血液經過腎臟,尿素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可知③中的尿素含量減少,故B正確;
C、血液經過肺,肺將氧氣給血液,血液中二氧化碳進入 肺泡,可知經過肺泡,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故C錯誤;
D、進餐1小時后,食物中的糖類經消化系統消化并吸收進入血液,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升高,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9.(2025·紹興模擬)將“窗簾伴侶”掛在窗簾導軌上后,只需在遙控器上按下“打開”,窗簾伴侶會在電動機作用下移動,并推動窗簾掛環將窗簾拉開。下列選項中,與窗簾伴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發電機的構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區分電動機原理圖和發電機原理圖的方法是觀察電路中是否有電源,有電源的是電動機原理圖。
【解答】由“只需在遙控器上按下“打開”,窗簾伴侶會在電動機作用下移動,并推動窗簾掛環將窗簾拉開”可知,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A、電動機原理圖,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故A正確;
B、發電機原理圖,原理是電磁感應,故B錯誤;
C、通電螺線管周圍存在磁場,原理是電流的磁效應,故C錯誤;
D、奧斯特實驗,原理是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0.(2025·紹興模擬)某校開展“投影燈的設計和制作”活動,如圖甲為投影燈結構,包括光源、透明圖標、凸透鏡,通過凸透鏡將透明圖標上的圖案呈現在地面上。由于圖標本身不發光,需要光源照射到圖標上。圖乙為圖標所成的像,則圖標的放置方式為(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像距大于兩倍焦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等于像距等于兩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物距大于兩倍焦距,像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解答】由圖可知,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上下左右都顛倒。
故答案為:C。
11.(2025·紹興模擬)一款“仿真小狗”玩具,其內部電路工作原理為:閉合開關S1,電源指示燈亮,再觸摸玩具時,開關S2閉合, “小狗”發出聲音;當斷開開關S1時,電源指示燈不亮,無論是否觸摸玩具, “小狗”都不會發出聲音。下列電路符合設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
【解析】【分析】由題中信息可知,燈能單獨工作,說明燈與鈴并聯,要閉合鈴才能工作,說明在干路上。
【解答】A、電路為并聯電路,接在干路上,閉合,燈亮,再閉合S2,發出聲音,只閉合,鈴不能響,故A正確;
B、只閉合S2,發出聲音,與當斷開開關S1時,電源指示燈不亮,無論是否觸摸玩具, “小狗”都不會發出聲音不符,故B錯誤;
C、閉合,鈴響,與閉合開關S1電源指示燈亮,不符,故C錯誤;
D、需要同時閉合兩個開關燈才能亮,同時鈴也會響,不符合題意,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2.(2025·紹興模擬)如圖所示,加熱燒瓶中的水使之沸騰,水蒸氣從銅管噴出,把火柴靠近管口B處,火柴被加熱,迅速移開火柴,火柴開始燃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沸騰后,水的質量和體積都增大
B.該實驗能說明火柴的著火點一定不超過 100℃
C.火柴移離水蒸氣,與氧氣充分接觸,從而燃燒
D.在B處時火柴不燃燒是因為濕潤的水蒸氣降低了火柴的著火點
【答案】C
【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燃燒的條件:有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足夠的助燃劑。
【解答】A、水沸騰,所含物質不變,可知質量不變,水分子之間的間隙變大,可知水的體積變大,故A錯誤;
B、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水沸騰時溫度不變,火柴的著火點可能為100℃,故B錯誤;
C、燃燒需要足夠的助燃劑,離開水蒸氣,與氧氣接觸,開始燃燒,故C正確;
D、火柴的著火點是火柴的屬性,不會降低,在B處火柴不燃燒,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助燃劑,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3.(2025·紹興模擬)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有體積相等的水和鹽水。將橘子和香蕉先放入甲容器中,取出后擦干,再放入乙容器中,前后兩次靜止時的情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橘子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B.橘子在鹽水中受到一對平衡力
C.香蕉在水和鹽水中所受浮力相等
D.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相等
【答案】B
【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沉浮條件:物體處于漂浮或懸浮時,浮力等于重力;上浮時,浮力大于重力;下沉時,浮力小于重力。
【解答】A、橘子在水中漂浮,說明橘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A錯誤;
B、橘子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故B正確;
C、香蕉在兩種液體中均完全浸沒,鹽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由可知,香蕉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更大,故C錯誤;
D、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液體的重力和物體受到的浮力之和,橘子漂浮,浮力大小不變,香蕉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更大,水和鹽水的體積相同,由可知,鹽水的重力更大,可知鹽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更大,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14.(2025·紹興模擬)電導率是衡量溶液導電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條件下,電導率與離子濃度(單位體積內的離子數)成正比。如圖所示為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裝置以及電導率與時間變化的曲線,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P到M溶液中的離子濃度不斷增加
B.M點時溶液呈酸性
C.N點能導電是因為溶液中存在Na+,H+和Cl-
D.本實驗說明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均能導電
【答案】D
【知識點】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
【解析】【分析】反應的方程式為,隨著反應進行,溶液中離子濃度降低,電導率減小。
【解答】A、由圖可知,P到M,電導率降低,即導電能力減弱,說明離子濃度降低,故A錯誤;
B、M點溶液的電導率最小,說明溶液中離子濃度最低,可知此時恰好完全反應,溶質為氯化鈉,故B錯誤;
C、N點氫氧化鈉過量,說明溶液中導電的離子是鈉離子、氯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故C錯誤;
D、由電導率圖像可知,只有稀鹽酸時電導率較大,氫氧化鈉過量時,電導率增強,說明氫氧化鈉和稀鹽酸溶液均能導電,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5.(2025·紹興模擬)某同學通過單擺實驗探究能量、運動和力的關系(如圖),A、C是等高且最高的兩點,B是最低點(忽略摩擦力和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在A、C兩點均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從A 運動到B的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增加
C.從運動到C的過程中,重力對小球做功了
D.若小球運動到C 點時繩子突然斷裂,則將靜止在C處
【答案】C
【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力與運動的關系;力是否做功的判斷;機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做功的條件:物體在力的方向上有移動距離。
【解答】A、從A到C,小球做曲線運動,說明受力不平衡,故A錯誤;
B、不計空氣阻力和摩擦,機械能守恒,從A到B,小球的機械能不變,故B錯誤;
C、從A到C,小球在豎直方向上有移動距離,可知重力做了功,故C正確;
D、C點速度為零,繩子斷裂,小球只受重力,將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做加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6.(2025·紹興模擬)2025年3月29日,今年全球首場日食現象——日偏食上演。
(1)圖甲為地球公轉示意圖,當天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圖中的   (填序號)。當天,紹興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
(2)如圖乙所示是“三球運動模型”,C球繞B球轉動,B球繞A 球轉動。當   (填字母)球轉動至另兩球之間,且三球成一條直線時可以模擬日食時日地月的相對位置。
【答案】(1)②;晝長夜短
(2)C
【知識點】地球公轉;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
冬至日(12月21日左右),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
春分(3月21日左右)和秋分(9月21日左右),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
(2)A是太陽,B是地球,C是月球,日食的成因是光的直線傳播。
【解答】(1)位置②太陽直射赤道,為春分,時間在3月21日左右,可知當天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圖中的②。
③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間為6月22日左右,這天北半球白晝最長,春分晝夜等長,3月29日在春分和夏至之間,可知晝長夜短。
(2)日食是因為月球運行地球之間,擋住了太陽,可知是C球(月球)運行到了AB之間。
17.(2025·紹興模擬)如圖是某學生設計的一種有洗氣、檢驗、貯氣等用途的裝置。
(1)若用該裝置收集氣體,當收集的氣體從B處導管進入,則下列氣體可以用該裝置收集的是(  )
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氫氣
(2)要除去氧氣中混有的水蒸氣,瓶中盛有的試劑是   ,混合氣體應從   (填“A”或“B”)處導管進入。
【答案】(1)C
(2)濃硫酸;A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酸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1)使用萬能瓶收集氣體時,若氣體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則氣體從長管進,氣體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則氣體從短管進。
(2)使用萬能瓶檢驗、除雜、干燥時,氣體應長進短出。
【解答】(1)氣體從B端進,空氣將從A端出去,說明氣體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氫氣的密度小于空氣,可知該氣體為氫氣。
故答案為:C。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氧氣中的水蒸氣,可知瓶內盛放的試劑是濃硫酸。氣體從A端進,氧氣密度小于濃硫酸,將從B端出去。
18.(2025·紹興模擬)在“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中:
(1)在載玻片上滴加生理鹽水,其目的是()。
A.殺死細胞 B.便于染色 C.保持細胞正常形態
(2)觀察時,起初使用的目鏡是5×,物鏡是10×,若想在視野中觀察到更多的細胞。應選擇物鏡放大倍數為   (選填“8×”或“15×”)的鏡頭。
(3)觀察到的口腔上皮細胞結構與紅細胞最大的區別是紅細胞沒有   。 (填細胞結構)
【答案】(1)C
(2)8×
(3)細胞核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血液
【解析】【分析】(1)制作植物細胞裝片時,滴加的是清水。
(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物鏡的放大倍數乘以目鏡的放大倍數。
(3)成熟的紅細胞與其他細胞最大的區別是紅細胞沒有細胞核。
【解答】(1)滴生理鹽水可以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便于觀察。
故答案為:C。
(2)想在視野中觀察到更多的細胞,則應減小放大倍數,可知應將物鏡換成放大倍數更小的“8×”的鏡頭。
(3)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而口腔上皮細胞有細胞核。
19.(2025·紹興模擬)清晨,小張發現:個別植物的葉片邊緣有水珠,大顆大顆的水珠晶瑩剔透,特別有趣。如圖所示。
(1)很多人認為這些水珠是露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   形成的。 (填寫物態變化名稱)
(2)小張分析:當土壤溶液質量分數   植物的根毛細胞液質量分數時(填“大干”“小于”或“等于”)根毛細胞會吸水。水會沿著導管向上運輸,他猜測:植物“吐出的水”來自土壤。
(3)這些植物“吐水”現象不是偶然,是長期的   的結果。
【答案】(1)液化
(2)小于
(3)自然選擇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與規律;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1)由氣態轉化為液態的過程稱為液化。
(2)植物吸水的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區。
(3)自然選擇是定向的,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解答】(1)露水是液態的,由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
(2)細胞吸水的條件是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即植物吸水,說明土壤溶液的質量分數小于植物根毛細胞液質量分數。
(3)植物的特殊現象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是植物適應環境的表現。
20.(2025·紹興模擬)人工心臟泵可短時間替代心臟泵血,其基本結構如圖。當電流從B端流入時,電磁鐵左端為   極,此時模擬心臟   (選填“收縮”或“舒張”)。為增強此“心臟”的泵血能力,可采用的方法是   。
.
【答案】N;舒張;增大線圈中的電流
【知識點】心臟和血管;右手螺旋定則;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
【解析】【分析】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及線圈匝數有關,電流越大、匝數越多,電磁鐵的磁性越強。
【解答】由右手螺旋定則可知,電流從B端流入時,電磁鐵左端為N極,與左側的磁體相互吸引,活塞向左運動,腔室的體積變大,壓強減小,可知此時模擬的是心臟舒張是的狀態。
要增強此“心臟"的泵血能力,應增強電磁鐵的磁性,可以增大電源電壓,從而增大線圈中的電流,或者增加線圈匝數。
21.(2025·紹興模擬)粗鹽的主要成分為 NaCl, 還含有CaCl2、MgCl2、泥沙等雜質。某同學取少量粗鹽,溶于水后,取上層清液置于試管中進行以下實驗。
(1)加入 NaOH溶液目的是除去清液中的   雜質。
(2) X 為   。
(3)加熱蒸發過程,為防止固體飛濺,當蒸發皿中出現   時,即可停止加熱。
【答案】(1)MgCl2
(2)Na2CO3
(3)較多固體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混合物的分離方法(過濾、蒸發、結晶)
【解析】【分析】(1)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的方程式。
(2)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的方程式:。
(3)蒸發時,為防止局部過熱,造成液體飛濺,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解答】(1)氫氧化鈉能與氯化鎂反應產生氫氧化鎂沉淀,可知加入氫氧化鈉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鎂。
(2)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產生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可知碳酸鈉既可以除去氯化鈣,又能產生更多的氯化鈉,可知X為碳酸鈉。
(3)加熱蒸發過程,為防止固體飛濺,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即可停止加熱,利用余溫將剩余液體蒸干。
22.(2025·紹興模擬)如圖甲所示,力傳感器A與計算機系統相連,可獲得力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將力傳感器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測力端通過輕質細繩與滑塊相連,調節傳感器高度使細繩水平,滑塊放在較長的小車上,一根輕質細繩跨過光滑的輕質滑輪,其一端連接小車,另一端系一只空沙桶,調節滑輪可使桌面上部細繩水平,整個裝置先處于靜止狀態。現打開傳感器,同時緩慢向沙桶里倒入沙子,當小車剛好開始運動時,立即停止倒沙子。若力傳感器采集的 F-t圖像如圖乙所示,則:
(1)2S~2.5s內,滑塊與小車間的摩擦力為   (填“動”或“靜”)摩擦力。
(2)整個過程中加入沙子的質量等于   Kg。
【答案】(1)靜
(2)0.15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重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存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壓力和粗糙程度不變,則摩擦力不變。
(2)物體靜止,受力平衡,拉力等于靜摩擦。
【解答】(1)由圖可知,2-2.5s,2.5s后摩擦力不變,由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可知 ,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可知在2-2.5s時物體還未開始運動,則受到的摩擦力為靜摩擦。
(2)最大靜摩擦為3.5N,可知最大拉力為3.5N,未放置沙子時,拉力為2N,可知沙子的重力為3.5N-2N=1.5N,沙子的質量為。
23.(2025·紹興模擬)霧霾會造成陽光被遮擋。某興趣小組為探究“霧霾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進行如下實驗
①在三個玻璃瓶中分別加入等量2%碳酸氫鈉溶液(維持溶液中二氧化碳濃度不變);
②用打孔器在菠菜葉上打出直徑1厘米的葉圓片30片,進行抽氣處理(抽出葉圓片細胞間隙的空氣,使其能沉入水底)。將葉圓片平均分為三組,放入三個玻璃瓶中,密封處理;
③如圖所示,將玻璃瓶分別放入甲、乙、丙3個密閉玻璃罩中。甲中不放衛生香,乙中點燃1根衛生香,丙中點燃2根衛生香;
④打開臺燈照射30分鐘后,觀察并記錄甲、
乙、丙裝置內葉圓片浮起的數量分別是10片、4片、2片,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通過   反映葉圓片的光合作用強度。
(2)步驟④中“菠菜葉圓片上浮”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產生的   (填物質)附著在葉圓片表面,增大了排開水的體積,導致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3)本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4)若要在甲裝置中研究光照強度對植物光合作用影響,請寫出一種操作方法:   。
【答案】(1)葉圓片浮起的數量
(2)氧氣
(3)霧霾濃度越高,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越低
(4)調整燈泡與玻璃瓶之間的距離
【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1)實驗采用了轉換法,用浮起圓片的數量來反映光合作用的強度。
(2)光合作用釋放氧氣,氧氣不易溶于水,附著在圓片表面。
(3)根據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可知霧霾濃度越高,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越低。
(4)光照強度與燈的功率和圓片與燈之間的距離有關,據此判斷改變光照強度的方案。
【解答】(1)由實驗過程可知,統計的是浮起圓片的數量,可知是通過圓片浮起的數量來反映圓片的光合作用強度的。
(2)光合作用產生氧氣,附著在圓片表面,圓片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浮力變大,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上浮。
(3)由實驗結果可知,霧霾濃度最大的丙組浮起的圓片數量最少,可知:霧霾濃度越高,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越低。
(4)改變光照強度可通過改變燈泡與玻璃瓶之間的距離來實現,也可通過改變燈泡的功率來實現。
24.(2025·紹興模擬)穩度就是物體穩定的程度。為探究物體的穩度與什么因素有關,某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三塊相同的橡皮泥分別固定在三個相同的圓柱體的底部、中部和頂部(如圖甲所示)。將圓柱體放在水平木板的同一位置上慢慢轉動木板(如圖乙),直至圓柱體翻倒,記錄此時木板轉過的角度θ,記錄結果如下表所示。
實驗次數 1 2 3
重心離支持面高度 低 中 高
物體剛好翻倒時轉過的角度θ 大 較大 小
(1)如圖乙所示,若此時圓柱體靜止,則其所受到摩擦力的情況是()(填字母).
A.受到沿木板向下的摩擦力
B.受到沿木板向上的摩擦力
C.不受摩擦力
(2)物體剛好翻倒時木板轉過的角度θ越大,反映物體的穩度越   (選填“大”或“小”)。
(3)分析實驗數可據在知卡車裝貨時,為使卡車不易翻倒,對于形狀相同、質量不同的貨物,裝在下層的應該是   。
(4)有同學認為該實驗的裝置可以換成一個礦泉水瓶,通過不斷改變瓶中的水量改變其整體重心,請回答這樣的設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
【答案】(1)B
(2)大
(3)質量大的貨物
(4)不合理,因為重心在改變的同時,重力大小也在改變,存在兩個變量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重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存在摩擦力的情況:物體間存在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2)實驗通過比較剛好翻倒時定的角度大小來反映物體的穩度,角度越大,物體的穩度越大。
(3)根據表中的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可知,重心低、穩度大,所以要將質量大的物體放在下面,降低車 的重心。
(4)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每次探究時要確保變量的唯一性。
【解答】(1)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間相對運動或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物體有沿木板向下滑的趨勢,可知摩擦力沿木板向上。
故答案為:B。
(2)角度越大,說明越不易傾倒,則反映物質的穩度越大。
(3)由表中數據可知,重心越低,穩度越大,可知為了使卡車不易傾倒,應將質量大的貨物放在下層。
(4)加水可以使重心變高,但同時會導致重力發生改變,存在多個變量,可知設計不合理。
25.(2025·紹興模擬)我國是世界上鋅冶煉最早的國家。明代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中有關“火法”煉鋅的記載:“每爐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鋅)十斤裝載入一泥罐內……然后逐層用煤炭餅(反應后生成 CO)墊盛,其底鋪薪,發火煅紅……冷定毀罐取出……即倭鉛(鋅)也。”此工藝過程分解模擬如圖。(已知:Zn的冶煉溫度為904℃,Zn 的沸點為906℃。)請結合圖文信息,分析思考,解決問題:
(1)裝入原料器之前,將爐甘石敲碎的目的是   。
(2)高溫爐內,碳酸鋅( 在高溫條件下與煤(主要成分是C)發生反應生成 Zn和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冷凝器中發生的變化屬于   (選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4)我國古代冶鋅晚于鐵和銅,分析說明其中的原因是   。
【答案】(1)增加反應物接觸面積, 加快反應速率
(2)ZnCO3+2CZn+3CO↑
(3)物理變化
(4)鋅比鐵和銅活潑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金屬的冶煉
【解析】【分析】(1)增大固體的表面積可以加快反應速率。
(2)書寫方程式時,要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配平方程式。
(3)鋅在冷凝室內由氣態轉化為固態,物態變化沒有新物質產生,屬于物理變化。
(4)越活潑的金屬,冶煉的難度往往越大,使用越晚。
【解答】(1)將爐甘石敲碎,可以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的速率。
(2)由題中所述書寫方程式,注意要標注氣體符號,方程式為:ZnCO3+2CZn+3CO↑。
(3)產品在冷凝室內凝華,屬于物理變化。
(4)金屬的使用一般與活動性有關,鋅的活動性強于銅和鐵,冶煉的難度更大,所以冶鋅晚于鐵和銅。
26.(2025·紹興模擬)小張同學欲測量一只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器材如下:待測小燈泡(額定電壓為2.5V)、電源(電壓為6V)、電流表 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若干。請回答:
(1)如圖甲所示是小金尚未連接完整的電路,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在原圖上補全。
(2)當小燈泡正常發光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小燈泡的額定電流為   A。
(3)下面是小金同學在沒有電流表的情況下測定電功率的幾種方案。
方案一:如圖丙,步驟①將開關S1閉合,S2與a接線柱接通,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U額;步驟②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保持與步驟①中相同,將開關S1閉合,S2與b接線柱接通,調節電阻箱Rx,使電壓表的示數保持U額,記錄此時電阻箱阻值為Rx1,計算小燈泡的額定功率額=U 額2/Rx1。該方案中主要用到的科學方法是   (填字母)。
A.控制變量法 B.類比法 C.等效替換法 D.累積法
方案二:如圖丁,步驟①將開關S1閉合,S2、S3斷開,P滑至最左端,讀出電壓表示數6V;②將開關S1、S2閉合,S3斷開,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5V; 步驟③滑動變器滑片位置保持與步驟②中相同,并將開關S1、S3閉合,S2斷開,讀出電壓表示數3.5V,已知R0的阻值為35Ω;計算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P 額=   W。
【答案】(1)圖略
(2)0.34
(3)C;0.35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小燈泡電功率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電路為串聯電路,只有一個回路,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的電壓,并聯在燈泡兩端,滑動變阻器一上一下接進電路。
(2)讀取電流表示數時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
(3)實驗用電阻箱代替燈泡,可知使用了等效替代法。
(3)串聯電路電源電壓等于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電流處處相等。
【解答】(1)電路為串聯電路,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電壓,如圖所示

(2)電流表連接的是小量程,分度值為0.02A,示數為0.34A,可知燈泡的額定電流為0.34A。
(3)由實驗過程可知,實驗中用電阻箱替代燈泡,電阻箱連入電路的電阻表示燈泡的電阻,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故答案為:C。
①將開關S1閉合,S2、S3斷開,P滑至最左端,讀出電壓表示數6V,可知電源電壓為6V;
②將開關S1、S2閉合,S3斷開,此時燈泡與滑動變阻器串聯,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5V,燈泡正常發光;
③滑動變器滑片位置保持與步驟②中相同,并將開關S1、S3閉合,S2斷開,此時定值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讀出電壓表示數3.5V,已知R0的阻值為35Ω,可知電路中電流為,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滑片位置不變,可知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不變,與燈泡串聯時,電路中的電流為,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27.(2025·紹興模擬)小科為了驗證二氧化碳是否是溫室氣體,進行了以下活動:
(1)小科設計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來驗證二氧化碳是否是溫室氣體。
①實驗裝置中玻璃瓶的外形和體積相同,光照前水柱應位于玻璃管的   處;
②把裝置置于陽光下,如果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則一段時間后水柱將向   (填“左邊”或“右邊”)移動。
(2)小科保持其他裝置不變,改變右瓶空氣與CO2的比例,重復上述實驗,則他要研究的是溫室效應與   的關系。
(3)小科查閱資料,獲得地球表面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趨勢如圖乙所示。圖中可作為“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會導致地球表面溫度上升”證據的是   。
【答案】(1)中間;左邊
(2)CO2濃度
(3)地球表面溫度基本隨CO2濃度的上升而上升
【知識點】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酸雨、溫室效應、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1)壓強更大的一側會將紅墨水向壓強小的一側壓,所以通過觀察紅墨水移動的方向可知哪一側的溫度更高。
(2)由控制變量法可知,唯一變量即為實驗探究的影響因素。
(3)根據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曲線趨勢相同可知,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會導致地球表面溫度上升。
【解答】(1)實驗開始前,應將紅墨水置于玻璃管中間,放置在陽光下,若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溫度更高,受熱膨脹程度更大,壓強更大,將會將紅墨水向左壓。
(2)改變空氣與二氧化碳的比例,即改變的是二氧化碳的濃度,可知探究的是溫室效應與二氧化碳濃度的關系。
(3)由圖乙可知 ,從左到右,二氧化碳的濃度逐漸增大,地球表面的溫度也在不斷升高,可作為“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會導致地球表面溫度上升”證據。
28.(2025·紹興模擬)如圖為某地區稻田生態系統示意圖,與傳統稻田管理相比,引鴨入田,實現了稻鴨共育,增加了農業生態經濟效益。
(1)寫出圖中的一條食物鏈   。
(2)昆蟲和青蛙的生物關系是   。
(3)該生態系統中能量最終來源于   。
【答案】(1)雜草→鴨
(2)捕食
(3)太陽能
【知識點】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生物體能量的來源和轉化
【解析】【分析】(1)食物鏈由綠色植物開始,指向營養級更高的消費者。
(2)青蛙以昆蟲為食,存在捕食關系。
(3)食物鏈中的能量沿食物鏈傳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解答】(1)食物鏈由生產者和消費者組成,例如:雜草→鴨;水稻→昆蟲→鴨子;水稻→昆蟲→青蛙。
(2)青蛙是昆蟲的天敵,可知兩者存在捕食關系。
(3)生態系統的流動的能量最終來自于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29.(2025·紹興模擬)某學習小組開展了“制作棒棒糖”的項目化學習,過程如下:
(1)“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體”是通過   的方法結晶的。
(2)制作棒棒糖時,小明將蔗糖加入熱水中,用筷子稍作攪拌,觀察到杯底還留有蔗糖固體,接著就進行過濾等后續操作,5天后卻沒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沒有晶體析出。棒棒糖制作失敗的原因: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   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
(3)該小組同學改進實驗后,成功制得棒棒糖。當時室溫下,蔗糖的溶解度為150克,則杯中剩余蔗糖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
【答案】(1)蒸發溶劑
(2)不飽和
(3)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結晶的概念與方法
【解析】【分析】(1)獲得晶體的兩種方式:蒸發結晶、冷卻熱飽和溶液。
(2有晶體析出,可能是因為溶液已達飽和,也可能是因為溶質沒有充分溶解。
(3)。
【解答】(1)”晾干“通過水分蒸發來實現,可知是通過蒸發溶劑的方式獲得晶體。
(2)沒有晶體析出,說明溶液不飽和,可知最先配制的溶液為不飽和溶液,有晶體析出是因為沒有充分溶解。
30.(2025·紹興模擬)小米SU7電動汽車采用鋰電池作為動力來源,其部分技術參數如下:
電池容量 80kW·h(即80千瓦時)
續航里程 700km(CLTC標準)
快充電壓 800V
(1)小米SU7的電動機工作時,將   能轉化為機械能,車輛使用鋰電池,充電時要將外殼與地線保持良好接觸,否則充不了電,這是為了防止   (選填“斷電”或“漏電”)。
(2)若小米SU7百公里耗電量為12.5 kW·h,則電池充滿電后理論上可行駛    km。
(3)車主快充30分鐘將電量從10%充至80%,求快充時的充電電流為多少。
【答案】(1)電;漏電
(2)640
(3)充電電流
【知識點】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安全用電原則;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電動機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2)根據表中的電池容量,和百公里能耗計算行駛距離。
(3)。
【解答】(1)電動機消耗電能,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外殼與地線相連,可以避免漏電導致外殼帶電,最終導致觸電事故的發生。
(2)電池容量為80kW·h,百公里耗電量為12.5 kW·h,可知電池充滿電后理論上可行駛的距離為。
31.(2025·紹興模擬)如圖所示是高空修剪樹枝的工具———高枝剪。當樹枝進入兩剪片形成的刀口中,拉動拉繩就能輕松剪斷樹枝。
(1)為了剪斷較粗較硬的枝條,除了增大拉力外,還應盡量將枝條靠近   (選填“A點”或“O點”)。
(2)用50N的拉力作用在繩子自由端時,B點受到繩子a的拉力是多少    .
(3)某時刻,彈簧處于原長,若修剪刀的刀口 A點對樹枝施加的力為450牛,此時繩子端需施加的力F為多大 (已知OA=6厘米,OB=9厘米,滑輪中各股繩子視為平行,不計繩重、滑輪自重及摩擦)
【答案】(1)O點
(2)150N
(3)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代入數據可得
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
【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杠桿平衡條件進行分析,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等于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
(2)根據圖像進行分析,可知繩子a的拉力等于3倍自由端的拉力。
(3)根據杠桿平衡條件進行計算,結合(2)中繩子a與自由端拉力的關系進行分析。
【解答】(1)枝條靠近O點,枝條的力臂減小,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拉力一定時,可以剪斷更粗的枝條。
(2)由圖可知,B上端有一股繩子,下端有三股繩子,可知B上端的拉力為。
32.(2025·紹興模擬)今年央視春晚舞臺上,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H1進行了精彩的表演。已知每H1機器人質量約為50千克,在表演過程中,機器人雙腳站立在水平舞臺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00厘米2。請回答:
(1)機器人遇到障礙物會及時躲避,這需要中央處理器快速處理攝像頭 捕捉到的光電信號,中央處理器相當于人體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神經中樞 C.效應器 D.傳出神經
(2)H1機器人雙腳站立時對水平舞臺的壓強為   Pa。
(3)人形機器人的制作需要用到 PEEK 復合材料,該材料只含碳、氫、氧三種元素,現將4.5克該材料放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產生的氣體緩慢通入裝有足量飽和澄清石灰水洗氣瓶,瓶內產生的沉淀質量隨通氣時間的變化情況見下表:
時間(秒) 0 5 10 30 40
沉淀質量(克) 0 10 20 30 30
求該材料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答案】(1)B
(2)2.5×104Pa
(3)沉淀為碳酸鈣,質量為30g。由碳元素守恒可知,碳元素的質量為
碳元素的質量分數。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反射弧的結構:感受器(感受刺激)、傳入神經、神經中樞(處理信息)、傳出神經、效應器(執行動作)。
(2)根據計算壓強,注意單位換算。
(3)碳酸鈣中的碳元素來自于復合材料,碳元素的質量等于碳酸鈣的質量與碳酸鈣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的乘積。
【解答】(1)中央處理器可以處理信息,可知相當于神經中樞。
故答案為:B。
(2)壓強。
1 / 1浙江省紹興市2025年城關中學聯盟“六校聯考”模擬試卷九年級科學
1.(2025·紹興模擬)實驗室制取氧氣時,下列相關操作正確的是(  )
A.檢查氣密性 B.裝試劑
C.制備氧氣 D.收集氧氣
2.(2025·紹興模擬)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點的常見疾病。下列激素中,分泌不足會引起糖尿病的是(  )
A.生長激素 B.胰島素 C.腎上腺素 D.甲狀腺激素
3.(2025·紹興模擬)2024年3月 20日,我國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鵲橋二號中繼星。長征系列火箭使用液態氫作燃料,主要是由于該燃料
A.熱值較大 B.密度較大 C.著火點高 D.比熱容大
4.(2025·紹興模擬)體液的pH能夠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下表是四種體液的正常pH范圍。據表可知,體液在正常pH 范圍都呈堿性的是(  )
體液 唾液 胃液 血液 尿液
正常pH 范圍 6.6~7.1 0.8~1.5 7.35~7.45
A.唾液 B.胃液 C.血液 D.尿液
5.(2025·紹興模擬)2025年3月28日,在緬甸發生7.9級地震,我國云南也有明顯震感。地震常發生在板塊的交界處,本次地震發生在印度洋板塊和(  )
A.非洲板塊交界處 B.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C.美洲板塊交界處 D.亞歐板塊交界處
6.(2025·紹興模擬)如圖是工業上合成氨氣的微觀示意圖。若“”表示氮原子, “”表示氫原子,圖中甲的微觀模型是()
A. B. C. D.
7.(2025·紹興模擬)為了證明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濃溶液已變質,某同學分別取2mL 試樣于試管中,而后進行如下實驗,其中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通適量CO2氣體,觀察現象 B.加入無色酚酞試液,觀察現象
C.加入少量鹽酸,觀察現象 D.加入氯化鋇溶液,觀察現象
8.(2025·紹興模擬)如圖所示為小張構建的人體生理活動的概念模型,其中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相應的結構,箭頭表示血流方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②為骨骼肌,則③中的氧氣含量增加
B.若②為腎臟,則③中的尿素含量減少
C.若②為肺,則③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若②為小腸,則餐后1小時③中的葡萄糖含量減少
9.(2025·紹興模擬)將“窗簾伴侶”掛在窗簾導軌上后,只需在遙控器上按下“打開”,窗簾伴侶會在電動機作用下移動,并推動窗簾掛環將窗簾拉開。下列選項中,與窗簾伴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10.(2025·紹興模擬)某校開展“投影燈的設計和制作”活動,如圖甲為投影燈結構,包括光源、透明圖標、凸透鏡,通過凸透鏡將透明圖標上的圖案呈現在地面上。由于圖標本身不發光,需要光源照射到圖標上。圖乙為圖標所成的像,則圖標的放置方式為(  )
A. B.
C. D.
11.(2025·紹興模擬)一款“仿真小狗”玩具,其內部電路工作原理為:閉合開關S1,電源指示燈亮,再觸摸玩具時,開關S2閉合, “小狗”發出聲音;當斷開開關S1時,電源指示燈不亮,無論是否觸摸玩具, “小狗”都不會發出聲音。下列電路符合設計要求的是(  )
A. B.
C. D.
12.(2025·紹興模擬)如圖所示,加熱燒瓶中的水使之沸騰,水蒸氣從銅管噴出,把火柴靠近管口B處,火柴被加熱,迅速移開火柴,火柴開始燃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沸騰后,水的質量和體積都增大
B.該實驗能說明火柴的著火點一定不超過 100℃
C.火柴移離水蒸氣,與氧氣充分接觸,從而燃燒
D.在B處時火柴不燃燒是因為濕潤的水蒸氣降低了火柴的著火點
13.(2025·紹興模擬)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有體積相等的水和鹽水。將橘子和香蕉先放入甲容器中,取出后擦干,再放入乙容器中,前后兩次靜止時的情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橘子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B.橘子在鹽水中受到一對平衡力
C.香蕉在水和鹽水中所受浮力相等
D.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相等
14.(2025·紹興模擬)電導率是衡量溶液導電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條件下,電導率與離子濃度(單位體積內的離子數)成正比。如圖所示為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裝置以及電導率與時間變化的曲線,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P到M溶液中的離子濃度不斷增加
B.M點時溶液呈酸性
C.N點能導電是因為溶液中存在Na+,H+和Cl-
D.本實驗說明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均能導電
15.(2025·紹興模擬)某同學通過單擺實驗探究能量、運動和力的關系(如圖),A、C是等高且最高的兩點,B是最低點(忽略摩擦力和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在A、C兩點均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從A 運動到B的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增加
C.從運動到C的過程中,重力對小球做功了
D.若小球運動到C 點時繩子突然斷裂,則將靜止在C處
16.(2025·紹興模擬)2025年3月29日,今年全球首場日食現象——日偏食上演。
(1)圖甲為地球公轉示意圖,當天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圖中的   (填序號)。當天,紹興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
(2)如圖乙所示是“三球運動模型”,C球繞B球轉動,B球繞A 球轉動。當   (填字母)球轉動至另兩球之間,且三球成一條直線時可以模擬日食時日地月的相對位置。
17.(2025·紹興模擬)如圖是某學生設計的一種有洗氣、檢驗、貯氣等用途的裝置。
(1)若用該裝置收集氣體,當收集的氣體從B處導管進入,則下列氣體可以用該裝置收集的是(  )
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氫氣
(2)要除去氧氣中混有的水蒸氣,瓶中盛有的試劑是   ,混合氣體應從   (填“A”或“B”)處導管進入。
18.(2025·紹興模擬)在“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中:
(1)在載玻片上滴加生理鹽水,其目的是()。
A.殺死細胞 B.便于染色 C.保持細胞正常形態
(2)觀察時,起初使用的目鏡是5×,物鏡是10×,若想在視野中觀察到更多的細胞。應選擇物鏡放大倍數為   (選填“8×”或“15×”)的鏡頭。
(3)觀察到的口腔上皮細胞結構與紅細胞最大的區別是紅細胞沒有   。 (填細胞結構)
19.(2025·紹興模擬)清晨,小張發現:個別植物的葉片邊緣有水珠,大顆大顆的水珠晶瑩剔透,特別有趣。如圖所示。
(1)很多人認為這些水珠是露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   形成的。 (填寫物態變化名稱)
(2)小張分析:當土壤溶液質量分數   植物的根毛細胞液質量分數時(填“大干”“小于”或“等于”)根毛細胞會吸水。水會沿著導管向上運輸,他猜測:植物“吐出的水”來自土壤。
(3)這些植物“吐水”現象不是偶然,是長期的   的結果。
20.(2025·紹興模擬)人工心臟泵可短時間替代心臟泵血,其基本結構如圖。當電流從B端流入時,電磁鐵左端為   極,此時模擬心臟   (選填“收縮”或“舒張”)。為增強此“心臟”的泵血能力,可采用的方法是   。
.
21.(2025·紹興模擬)粗鹽的主要成分為 NaCl, 還含有CaCl2、MgCl2、泥沙等雜質。某同學取少量粗鹽,溶于水后,取上層清液置于試管中進行以下實驗。
(1)加入 NaOH溶液目的是除去清液中的   雜質。
(2) X 為   。
(3)加熱蒸發過程,為防止固體飛濺,當蒸發皿中出現   時,即可停止加熱。
22.(2025·紹興模擬)如圖甲所示,力傳感器A與計算機系統相連,可獲得力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將力傳感器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測力端通過輕質細繩與滑塊相連,調節傳感器高度使細繩水平,滑塊放在較長的小車上,一根輕質細繩跨過光滑的輕質滑輪,其一端連接小車,另一端系一只空沙桶,調節滑輪可使桌面上部細繩水平,整個裝置先處于靜止狀態。現打開傳感器,同時緩慢向沙桶里倒入沙子,當小車剛好開始運動時,立即停止倒沙子。若力傳感器采集的 F-t圖像如圖乙所示,則:
(1)2S~2.5s內,滑塊與小車間的摩擦力為   (填“動”或“靜”)摩擦力。
(2)整個過程中加入沙子的質量等于   Kg。
23.(2025·紹興模擬)霧霾會造成陽光被遮擋。某興趣小組為探究“霧霾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進行如下實驗
①在三個玻璃瓶中分別加入等量2%碳酸氫鈉溶液(維持溶液中二氧化碳濃度不變);
②用打孔器在菠菜葉上打出直徑1厘米的葉圓片30片,進行抽氣處理(抽出葉圓片細胞間隙的空氣,使其能沉入水底)。將葉圓片平均分為三組,放入三個玻璃瓶中,密封處理;
③如圖所示,將玻璃瓶分別放入甲、乙、丙3個密閉玻璃罩中。甲中不放衛生香,乙中點燃1根衛生香,丙中點燃2根衛生香;
④打開臺燈照射30分鐘后,觀察并記錄甲、
乙、丙裝置內葉圓片浮起的數量分別是10片、4片、2片,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通過   反映葉圓片的光合作用強度。
(2)步驟④中“菠菜葉圓片上浮”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產生的   (填物質)附著在葉圓片表面,增大了排開水的體積,導致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3)本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4)若要在甲裝置中研究光照強度對植物光合作用影響,請寫出一種操作方法:   。
24.(2025·紹興模擬)穩度就是物體穩定的程度。為探究物體的穩度與什么因素有關,某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三塊相同的橡皮泥分別固定在三個相同的圓柱體的底部、中部和頂部(如圖甲所示)。將圓柱體放在水平木板的同一位置上慢慢轉動木板(如圖乙),直至圓柱體翻倒,記錄此時木板轉過的角度θ,記錄結果如下表所示。
實驗次數 1 2 3
重心離支持面高度 低 中 高
物體剛好翻倒時轉過的角度θ 大 較大 小
(1)如圖乙所示,若此時圓柱體靜止,則其所受到摩擦力的情況是()(填字母).
A.受到沿木板向下的摩擦力
B.受到沿木板向上的摩擦力
C.不受摩擦力
(2)物體剛好翻倒時木板轉過的角度θ越大,反映物體的穩度越   (選填“大”或“小”)。
(3)分析實驗數可據在知卡車裝貨時,為使卡車不易翻倒,對于形狀相同、質量不同的貨物,裝在下層的應該是   。
(4)有同學認為該實驗的裝置可以換成一個礦泉水瓶,通過不斷改變瓶中的水量改變其整體重心,請回答這樣的設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
25.(2025·紹興模擬)我國是世界上鋅冶煉最早的國家。明代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中有關“火法”煉鋅的記載:“每爐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鋅)十斤裝載入一泥罐內……然后逐層用煤炭餅(反應后生成 CO)墊盛,其底鋪薪,發火煅紅……冷定毀罐取出……即倭鉛(鋅)也。”此工藝過程分解模擬如圖。(已知:Zn的冶煉溫度為904℃,Zn 的沸點為906℃。)請結合圖文信息,分析思考,解決問題:
(1)裝入原料器之前,將爐甘石敲碎的目的是   。
(2)高溫爐內,碳酸鋅( 在高溫條件下與煤(主要成分是C)發生反應生成 Zn和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冷凝器中發生的變化屬于   (選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4)我國古代冶鋅晚于鐵和銅,分析說明其中的原因是   。
26.(2025·紹興模擬)小張同學欲測量一只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器材如下:待測小燈泡(額定電壓為2.5V)、電源(電壓為6V)、電流表 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若干。請回答:
(1)如圖甲所示是小金尚未連接完整的電路,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在原圖上補全。
(2)當小燈泡正常發光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小燈泡的額定電流為   A。
(3)下面是小金同學在沒有電流表的情況下測定電功率的幾種方案。
方案一:如圖丙,步驟①將開關S1閉合,S2與a接線柱接通,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U額;步驟②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保持與步驟①中相同,將開關S1閉合,S2與b接線柱接通,調節電阻箱Rx,使電壓表的示數保持U額,記錄此時電阻箱阻值為Rx1,計算小燈泡的額定功率額=U 額2/Rx1。該方案中主要用到的科學方法是   (填字母)。
A.控制變量法 B.類比法 C.等效替換法 D.累積法
方案二:如圖丁,步驟①將開關S1閉合,S2、S3斷開,P滑至最左端,讀出電壓表示數6V;②將開關S1、S2閉合,S3斷開,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5V; 步驟③滑動變器滑片位置保持與步驟②中相同,并將開關S1、S3閉合,S2斷開,讀出電壓表示數3.5V,已知R0的阻值為35Ω;計算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P 額=   W。
27.(2025·紹興模擬)小科為了驗證二氧化碳是否是溫室氣體,進行了以下活動:
(1)小科設計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來驗證二氧化碳是否是溫室氣體。
①實驗裝置中玻璃瓶的外形和體積相同,光照前水柱應位于玻璃管的   處;
②把裝置置于陽光下,如果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則一段時間后水柱將向   (填“左邊”或“右邊”)移動。
(2)小科保持其他裝置不變,改變右瓶空氣與CO2的比例,重復上述實驗,則他要研究的是溫室效應與   的關系。
(3)小科查閱資料,獲得地球表面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趨勢如圖乙所示。圖中可作為“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會導致地球表面溫度上升”證據的是   。
28.(2025·紹興模擬)如圖為某地區稻田生態系統示意圖,與傳統稻田管理相比,引鴨入田,實現了稻鴨共育,增加了農業生態經濟效益。
(1)寫出圖中的一條食物鏈   。
(2)昆蟲和青蛙的生物關系是   。
(3)該生態系統中能量最終來源于   。
29.(2025·紹興模擬)某學習小組開展了“制作棒棒糖”的項目化學習,過程如下:
(1)“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體”是通過   的方法結晶的。
(2)制作棒棒糖時,小明將蔗糖加入熱水中,用筷子稍作攪拌,觀察到杯底還留有蔗糖固體,接著就進行過濾等后續操作,5天后卻沒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沒有晶體析出。棒棒糖制作失敗的原因: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   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
(3)該小組同學改進實驗后,成功制得棒棒糖。當時室溫下,蔗糖的溶解度為150克,則杯中剩余蔗糖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
30.(2025·紹興模擬)小米SU7電動汽車采用鋰電池作為動力來源,其部分技術參數如下:
電池容量 80kW·h(即80千瓦時)
續航里程 700km(CLTC標準)
快充電壓 800V
(1)小米SU7的電動機工作時,將   能轉化為機械能,車輛使用鋰電池,充電時要將外殼與地線保持良好接觸,否則充不了電,這是為了防止   (選填“斷電”或“漏電”)。
(2)若小米SU7百公里耗電量為12.5 kW·h,則電池充滿電后理論上可行駛    km。
(3)車主快充30分鐘將電量從10%充至80%,求快充時的充電電流為多少。
31.(2025·紹興模擬)如圖所示是高空修剪樹枝的工具———高枝剪。當樹枝進入兩剪片形成的刀口中,拉動拉繩就能輕松剪斷樹枝。
(1)為了剪斷較粗較硬的枝條,除了增大拉力外,還應盡量將枝條靠近   (選填“A點”或“O點”)。
(2)用50N的拉力作用在繩子自由端時,B點受到繩子a的拉力是多少    .
(3)某時刻,彈簧處于原長,若修剪刀的刀口 A點對樹枝施加的力為450牛,此時繩子端需施加的力F為多大 (已知OA=6厘米,OB=9厘米,滑輪中各股繩子視為平行,不計繩重、滑輪自重及摩擦)
32.(2025·紹興模擬)今年央視春晚舞臺上,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H1進行了精彩的表演。已知每H1機器人質量約為50千克,在表演過程中,機器人雙腳站立在水平舞臺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00厘米2。請回答:
(1)機器人遇到障礙物會及時躲避,這需要中央處理器快速處理攝像頭 捕捉到的光電信號,中央處理器相當于人體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神經中樞 C.效應器 D.傳出神經
(2)H1機器人雙腳站立時對水平舞臺的壓強為   Pa。
(3)人形機器人的制作需要用到 PEEK 復合材料,該材料只含碳、氫、氧三種元素,現將4.5克該材料放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產生的氣體緩慢通入裝有足量飽和澄清石灰水洗氣瓶,瓶內產生的沉淀質量隨通氣時間的變化情況見下表:
時間(秒) 0 5 10 30 40
沉淀質量(克) 0 10 20 30 30
求該材料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加熱固體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試管,導致試管破裂。
【解答】A、用手握住試管,導管口出現連續、均勻的氣泡,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故A正確;
B、添加粉末狀藥品時,要先將試管傾斜,藥匙伸入試管底部,再將藥品倒出,故B錯誤;
C、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要將試管口略向下傾斜,故C錯誤;
D、收集氧氣時,要將管道插到集氣瓶底部,減少對流,得出更純的氧氣,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2.【答案】B
【知識點】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甲狀腺激素的作用是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生長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胰島素的主要作用是調節糖的代謝,具體說,它能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從而降低血糖濃度;生長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調節生長發育。
【解答】A、幼年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癥,A不符合題意。
B、胰島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引起糖尿病,B符合題意。
C、腎上腺素分泌不足主要表現為疲乏無力、食欲減退、腹脹、腹痛、體重明顯下降等癥狀,C不符合題意。
D、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癥,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3.【答案】A
【知識點】燃料的熱值
【解析】【分析】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在完全燃燒相同質量的不同燃料時,熱值越大的燃料燃燒釋放出的熱量越多。
【解答】熱值是燃料的屬性,火箭使用液態氫作燃料是因為液態氫的熱值大,相同情況下放出的熱量多,故D正確,ABC不正確。
故答案為:A。
4.【答案】C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分析】常溫下pH大于7的溶液呈堿性,且數字越大,說明溶液的堿性越強,常溫下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且數字越小,酸性越強,常溫下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
【解答】常溫下pH大于7的溶液呈堿性,結合表中數據可知,呈堿性的是血液。
故答案為:C。
5.【答案】D
【知識點】板塊構造學說的要點
【解析】【分析】板塊交界處較活躍,容易導致地震、火山等。
【解答】我國在亞洲,屬于亞歐板塊,可知云南地震是由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碰撞導致的。
故答案為:D。
6.【答案】C
【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一個氮分子中含有兩個氮原子。
【解答】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保持不變,由圖可知,甲中只含有氮元素,氮氣由氮氣分子構成。
故答案為:C。
7.【答案】D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鹽的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氫氧化鈉變質的原理。
【解答】氫氧化鈉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變質成碳酸鈉,探究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實際上探究是否含有碳酸鈉。
A、碳酸鈉不與二氧化碳反應,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沒有現象,故A錯誤;
B、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均呈堿性,都能使酚酞變紅,故B錯誤;
C、酸堿優先反應,所以滴加少量稀鹽酸,會被氫氧化鈉反應,造成干擾,故C錯誤;
D、氯化鋇不與氫氧化鈉反應,但能與碳酸鈉反應產生沉淀,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8.【答案】B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血液;血液循環;泌尿系統
【解析】【分析】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氣含量降低。
【解答】A、血液經過骨骼肌,氧氣被消耗,血液中的氧氣含量將降低,即③中的氧氣含量減少,故A錯誤;
B、血液經過腎臟,尿素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可知③中的尿素含量減少,故B正確;
C、血液經過肺,肺將氧氣給血液,血液中二氧化碳進入 肺泡,可知經過肺泡,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故C錯誤;
D、進餐1小時后,食物中的糖類經消化系統消化并吸收進入血液,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升高,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9.【答案】A
【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發電機的構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區分電動機原理圖和發電機原理圖的方法是觀察電路中是否有電源,有電源的是電動機原理圖。
【解答】由“只需在遙控器上按下“打開”,窗簾伴侶會在電動機作用下移動,并推動窗簾掛環將窗簾拉開”可知,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A、電動機原理圖,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故A正確;
B、發電機原理圖,原理是電磁感應,故B錯誤;
C、通電螺線管周圍存在磁場,原理是電流的磁效應,故C錯誤;
D、奧斯特實驗,原理是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0.【答案】C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像距大于兩倍焦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等于像距等于兩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物距大于兩倍焦距,像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解答】由圖可知,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上下左右都顛倒。
故答案為:C。
11.【答案】A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
【解析】【分析】由題中信息可知,燈能單獨工作,說明燈與鈴并聯,要閉合鈴才能工作,說明在干路上。
【解答】A、電路為并聯電路,接在干路上,閉合,燈亮,再閉合S2,發出聲音,只閉合,鈴不能響,故A正確;
B、只閉合S2,發出聲音,與當斷開開關S1時,電源指示燈不亮,無論是否觸摸玩具, “小狗”都不會發出聲音不符,故B錯誤;
C、閉合,鈴響,與閉合開關S1電源指示燈亮,不符,故C錯誤;
D、需要同時閉合兩個開關燈才能亮,同時鈴也會響,不符合題意,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2.【答案】C
【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燃燒的條件:有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足夠的助燃劑。
【解答】A、水沸騰,所含物質不變,可知質量不變,水分子之間的間隙變大,可知水的體積變大,故A錯誤;
B、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水沸騰時溫度不變,火柴的著火點可能為100℃,故B錯誤;
C、燃燒需要足夠的助燃劑,離開水蒸氣,與氧氣接觸,開始燃燒,故C正確;
D、火柴的著火點是火柴的屬性,不會降低,在B處火柴不燃燒,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助燃劑,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3.【答案】B
【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沉浮條件:物體處于漂浮或懸浮時,浮力等于重力;上浮時,浮力大于重力;下沉時,浮力小于重力。
【解答】A、橘子在水中漂浮,說明橘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A錯誤;
B、橘子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故B正確;
C、香蕉在兩種液體中均完全浸沒,鹽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由可知,香蕉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更大,故C錯誤;
D、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液體的重力和物體受到的浮力之和,橘子漂浮,浮力大小不變,香蕉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更大,水和鹽水的體積相同,由可知,鹽水的重力更大,可知鹽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更大,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14.【答案】D
【知識點】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
【解析】【分析】反應的方程式為,隨著反應進行,溶液中離子濃度降低,電導率減小。
【解答】A、由圖可知,P到M,電導率降低,即導電能力減弱,說明離子濃度降低,故A錯誤;
B、M點溶液的電導率最小,說明溶液中離子濃度最低,可知此時恰好完全反應,溶質為氯化鈉,故B錯誤;
C、N點氫氧化鈉過量,說明溶液中導電的離子是鈉離子、氯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故C錯誤;
D、由電導率圖像可知,只有稀鹽酸時電導率較大,氫氧化鈉過量時,電導率增強,說明氫氧化鈉和稀鹽酸溶液均能導電,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5.【答案】C
【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力與運動的關系;力是否做功的判斷;機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做功的條件:物體在力的方向上有移動距離。
【解答】A、從A到C,小球做曲線運動,說明受力不平衡,故A錯誤;
B、不計空氣阻力和摩擦,機械能守恒,從A到B,小球的機械能不變,故B錯誤;
C、從A到C,小球在豎直方向上有移動距離,可知重力做了功,故C正確;
D、C點速度為零,繩子斷裂,小球只受重力,將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做加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6.【答案】(1)②;晝長夜短
(2)C
【知識點】地球公轉;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
冬至日(12月21日左右),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
春分(3月21日左右)和秋分(9月21日左右),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
(2)A是太陽,B是地球,C是月球,日食的成因是光的直線傳播。
【解答】(1)位置②太陽直射赤道,為春分,時間在3月21日左右,可知當天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圖中的②。
③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間為6月22日左右,這天北半球白晝最長,春分晝夜等長,3月29日在春分和夏至之間,可知晝長夜短。
(2)日食是因為月球運行地球之間,擋住了太陽,可知是C球(月球)運行到了AB之間。
17.【答案】(1)C
(2)濃硫酸;A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酸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1)使用萬能瓶收集氣體時,若氣體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則氣體從長管進,氣體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則氣體從短管進。
(2)使用萬能瓶檢驗、除雜、干燥時,氣體應長進短出。
【解答】(1)氣體從B端進,空氣將從A端出去,說明氣體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氫氣的密度小于空氣,可知該氣體為氫氣。
故答案為:C。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氧氣中的水蒸氣,可知瓶內盛放的試劑是濃硫酸。氣體從A端進,氧氣密度小于濃硫酸,將從B端出去。
18.【答案】(1)C
(2)8×
(3)細胞核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血液
【解析】【分析】(1)制作植物細胞裝片時,滴加的是清水。
(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物鏡的放大倍數乘以目鏡的放大倍數。
(3)成熟的紅細胞與其他細胞最大的區別是紅細胞沒有細胞核。
【解答】(1)滴生理鹽水可以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便于觀察。
故答案為:C。
(2)想在視野中觀察到更多的細胞,則應減小放大倍數,可知應將物鏡換成放大倍數更小的“8×”的鏡頭。
(3)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而口腔上皮細胞有細胞核。
19.【答案】(1)液化
(2)小于
(3)自然選擇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與規律;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1)由氣態轉化為液態的過程稱為液化。
(2)植物吸水的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區。
(3)自然選擇是定向的,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解答】(1)露水是液態的,由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
(2)細胞吸水的條件是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即植物吸水,說明土壤溶液的質量分數小于植物根毛細胞液質量分數。
(3)植物的特殊現象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是植物適應環境的表現。
20.【答案】N;舒張;增大線圈中的電流
【知識點】心臟和血管;右手螺旋定則;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
【解析】【分析】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及線圈匝數有關,電流越大、匝數越多,電磁鐵的磁性越強。
【解答】由右手螺旋定則可知,電流從B端流入時,電磁鐵左端為N極,與左側的磁體相互吸引,活塞向左運動,腔室的體積變大,壓強減小,可知此時模擬的是心臟舒張是的狀態。
要增強此“心臟"的泵血能力,應增強電磁鐵的磁性,可以增大電源電壓,從而增大線圈中的電流,或者增加線圈匝數。
21.【答案】(1)MgCl2
(2)Na2CO3
(3)較多固體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混合物的分離方法(過濾、蒸發、結晶)
【解析】【分析】(1)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的方程式。
(2)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的方程式:。
(3)蒸發時,為防止局部過熱,造成液體飛濺,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解答】(1)氫氧化鈉能與氯化鎂反應產生氫氧化鎂沉淀,可知加入氫氧化鈉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鎂。
(2)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產生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可知碳酸鈉既可以除去氯化鈣,又能產生更多的氯化鈉,可知X為碳酸鈉。
(3)加熱蒸發過程,為防止固體飛濺,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即可停止加熱,利用余溫將剩余液體蒸干。
22.【答案】(1)靜
(2)0.15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重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存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壓力和粗糙程度不變,則摩擦力不變。
(2)物體靜止,受力平衡,拉力等于靜摩擦。
【解答】(1)由圖可知,2-2.5s,2.5s后摩擦力不變,由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可知 ,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可知在2-2.5s時物體還未開始運動,則受到的摩擦力為靜摩擦。
(2)最大靜摩擦為3.5N,可知最大拉力為3.5N,未放置沙子時,拉力為2N,可知沙子的重力為3.5N-2N=1.5N,沙子的質量為。
23.【答案】(1)葉圓片浮起的數量
(2)氧氣
(3)霧霾濃度越高,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越低
(4)調整燈泡與玻璃瓶之間的距離
【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1)實驗采用了轉換法,用浮起圓片的數量來反映光合作用的強度。
(2)光合作用釋放氧氣,氧氣不易溶于水,附著在圓片表面。
(3)根據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可知霧霾濃度越高,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越低。
(4)光照強度與燈的功率和圓片與燈之間的距離有關,據此判斷改變光照強度的方案。
【解答】(1)由實驗過程可知,統計的是浮起圓片的數量,可知是通過圓片浮起的數量來反映圓片的光合作用強度的。
(2)光合作用產生氧氣,附著在圓片表面,圓片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浮力變大,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上浮。
(3)由實驗結果可知,霧霾濃度最大的丙組浮起的圓片數量最少,可知:霧霾濃度越高,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越低。
(4)改變光照強度可通過改變燈泡與玻璃瓶之間的距離來實現,也可通過改變燈泡的功率來實現。
24.【答案】(1)B
(2)大
(3)質量大的貨物
(4)不合理,因為重心在改變的同時,重力大小也在改變,存在兩個變量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重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存在摩擦力的情況:物體間存在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2)實驗通過比較剛好翻倒時定的角度大小來反映物體的穩度,角度越大,物體的穩度越大。
(3)根據表中的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可知,重心低、穩度大,所以要將質量大的物體放在下面,降低車 的重心。
(4)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每次探究時要確保變量的唯一性。
【解答】(1)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間相對運動或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物體有沿木板向下滑的趨勢,可知摩擦力沿木板向上。
故答案為:B。
(2)角度越大,說明越不易傾倒,則反映物質的穩度越大。
(3)由表中數據可知,重心越低,穩度越大,可知為了使卡車不易傾倒,應將質量大的貨物放在下層。
(4)加水可以使重心變高,但同時會導致重力發生改變,存在多個變量,可知設計不合理。
25.【答案】(1)增加反應物接觸面積, 加快反應速率
(2)ZnCO3+2CZn+3CO↑
(3)物理變化
(4)鋅比鐵和銅活潑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金屬的冶煉
【解析】【分析】(1)增大固體的表面積可以加快反應速率。
(2)書寫方程式時,要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配平方程式。
(3)鋅在冷凝室內由氣態轉化為固態,物態變化沒有新物質產生,屬于物理變化。
(4)越活潑的金屬,冶煉的難度往往越大,使用越晚。
【解答】(1)將爐甘石敲碎,可以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的速率。
(2)由題中所述書寫方程式,注意要標注氣體符號,方程式為:ZnCO3+2CZn+3CO↑。
(3)產品在冷凝室內凝華,屬于物理變化。
(4)金屬的使用一般與活動性有關,鋅的活動性強于銅和鐵,冶煉的難度更大,所以冶鋅晚于鐵和銅。
26.【答案】(1)圖略
(2)0.34
(3)C;0.35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小燈泡電功率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電路為串聯電路,只有一個回路,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的電壓,并聯在燈泡兩端,滑動變阻器一上一下接進電路。
(2)讀取電流表示數時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
(3)實驗用電阻箱代替燈泡,可知使用了等效替代法。
(3)串聯電路電源電壓等于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電流處處相等。
【解答】(1)電路為串聯電路,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電壓,如圖所示

(2)電流表連接的是小量程,分度值為0.02A,示數為0.34A,可知燈泡的額定電流為0.34A。
(3)由實驗過程可知,實驗中用電阻箱替代燈泡,電阻箱連入電路的電阻表示燈泡的電阻,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故答案為:C。
①將開關S1閉合,S2、S3斷開,P滑至最左端,讀出電壓表示數6V,可知電源電壓為6V;
②將開關S1、S2閉合,S3斷開,此時燈泡與滑動變阻器串聯,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5V,燈泡正常發光;
③滑動變器滑片位置保持與步驟②中相同,并將開關S1、S3閉合,S2斷開,此時定值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讀出電壓表示數3.5V,已知R0的阻值為35Ω,可知電路中電流為,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滑片位置不變,可知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不變,與燈泡串聯時,電路中的電流為,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27.【答案】(1)中間;左邊
(2)CO2濃度
(3)地球表面溫度基本隨CO2濃度的上升而上升
【知識點】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酸雨、溫室效應、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1)壓強更大的一側會將紅墨水向壓強小的一側壓,所以通過觀察紅墨水移動的方向可知哪一側的溫度更高。
(2)由控制變量法可知,唯一變量即為實驗探究的影響因素。
(3)根據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曲線趨勢相同可知,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會導致地球表面溫度上升。
【解答】(1)實驗開始前,應將紅墨水置于玻璃管中間,放置在陽光下,若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溫度更高,受熱膨脹程度更大,壓強更大,將會將紅墨水向左壓。
(2)改變空氣與二氧化碳的比例,即改變的是二氧化碳的濃度,可知探究的是溫室效應與二氧化碳濃度的關系。
(3)由圖乙可知 ,從左到右,二氧化碳的濃度逐漸增大,地球表面的溫度也在不斷升高,可作為“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會導致地球表面溫度上升”證據。
28.【答案】(1)雜草→鴨
(2)捕食
(3)太陽能
【知識點】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生物體能量的來源和轉化
【解析】【分析】(1)食物鏈由綠色植物開始,指向營養級更高的消費者。
(2)青蛙以昆蟲為食,存在捕食關系。
(3)食物鏈中的能量沿食物鏈傳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解答】(1)食物鏈由生產者和消費者組成,例如:雜草→鴨;水稻→昆蟲→鴨子;水稻→昆蟲→青蛙。
(2)青蛙是昆蟲的天敵,可知兩者存在捕食關系。
(3)生態系統的流動的能量最終來自于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29.【答案】(1)蒸發溶劑
(2)不飽和
(3)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結晶的概念與方法
【解析】【分析】(1)獲得晶體的兩種方式:蒸發結晶、冷卻熱飽和溶液。
(2有晶體析出,可能是因為溶液已達飽和,也可能是因為溶質沒有充分溶解。
(3)。
【解答】(1)”晾干“通過水分蒸發來實現,可知是通過蒸發溶劑的方式獲得晶體。
(2)沒有晶體析出,說明溶液不飽和,可知最先配制的溶液為不飽和溶液,有晶體析出是因為沒有充分溶解。
30.【答案】(1)電;漏電
(2)640
(3)充電電流
【知識點】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安全用電原則;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電動機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2)根據表中的電池容量,和百公里能耗計算行駛距離。
(3)。
【解答】(1)電動機消耗電能,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外殼與地線相連,可以避免漏電導致外殼帶電,最終導致觸電事故的發生。
(2)電池容量為80kW·h,百公里耗電量為12.5 kW·h,可知電池充滿電后理論上可行駛的距離為。
31.【答案】(1)O點
(2)150N
(3)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代入數據可得
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
【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杠桿平衡條件進行分析,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等于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
(2)根據圖像進行分析,可知繩子a的拉力等于3倍自由端的拉力。
(3)根據杠桿平衡條件進行計算,結合(2)中繩子a與自由端拉力的關系進行分析。
【解答】(1)枝條靠近O點,枝條的力臂減小,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拉力一定時,可以剪斷更粗的枝條。
(2)由圖可知,B上端有一股繩子,下端有三股繩子,可知B上端的拉力為。
32.【答案】(1)B
(2)2.5×104Pa
(3)沉淀為碳酸鈣,質量為30g。由碳元素守恒可知,碳元素的質量為
碳元素的質量分數。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反射弧的結構:感受器(感受刺激)、傳入神經、神經中樞(處理信息)、傳出神經、效應器(執行動作)。
(2)根據計算壓強,注意單位換算。
(3)碳酸鈣中的碳元素來自于復合材料,碳元素的質量等于碳酸鈣的質量與碳酸鈣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的乘積。
【解答】(1)中央處理器可以處理信息,可知相當于神經中樞。
故答案為:B。
(2)壓強。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遵义县| 平远县| 渭南市| 安岳县| 普陀区| 原平市| 兰西县| 上杭县| 通江县| 夹江县| 搜索| 黔江区| 昌吉市| SHOW| 蒙阴县| 长顺县| 乡宁县| 永城市| 开远市| 新和县| 凤庆县| 贵南县| 新野县| 长治市| 延吉市| 武鸣县| 调兵山市| 慈溪市| 高要市| 通河县| 晋州市| 徐水县| 五家渠市| 凭祥市| 桐梓县| 赣州市| 高碑店市| 蓬莱市| 黎川县| 平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