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七年級科學試題卷考生須知:1.本科目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2.答題前,必須在答題卷上填寫姓名和考號。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3,所有答案都必須寫在答題卷的對應位置上,寫在其它地方無效。4.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0-16Na-23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每年火柿豐收季,到西溪采摘柿子已成為杭州市民的熱門活動。西溪火柿粉糯甘甜,其通過下列哪類組織運輸水分()BD點視2.茶小綠葉蟬是危害西湖龍井茶樹的一種害蟲,其發育過程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茶小綠葉蟬的說法正確的是()A.發育過程與蝗蟲相似B,發育過程與桑蠶相似C.受精方式是體外受精D,生殖方式是無性生殖3.用“●”表示氧原子,用“O”表示氫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水分子的是(A.COB.0C.oD.904.如圖所示,小科將一根細線松松地系在一個鐵絲框架的相對的兩邊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來,框架上便會出現一層肥皂膜。用燒熱的針刺破細線一側的肥皂膜,另一側的肥皂膜會把細線拉過去。以上實驗現象說明()A.水分子間有引力B.水分子間有斥力C.水分子靜止不動D.水分子間沒有間隙5,自地球形成以來,地殼變動一直在廣泛地、持續不斷地進行著。下列信息,不屬于地殼變動的是()A.懸崖上彎B.新疆北部C.懸崖上斷D.青藏高原上曲的巖層的風蝕城堡裂的巖層海洋生物化石6.下列有關物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A.干手器烘手能使濕手上的水升華成為水蒸氣B.冷凍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氣中水蒸氣凝華而成C.通常采用降溫的方法將石油氣液化儲存在鋼罐內D,干冰保鮮食物時出現的云霧是干冰升華形成的二氧化碳氣體七年級科學試愿卷·第1頁〔共8頁)7.科學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類比法”、“轉換法”等科學方法。下述幾個研究實例中采用了控制變量法的是()①制作動植物細胞模型②探究水、溫度、空氣對種子萌發的影響③測量石塊的密度④探究莖的運輸作用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結構決定性質”是重要的科學觀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有的細菌長有鞭毛,對細菌起到保護作用B,植物的根毛很多,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機物C.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層電子數,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D,楨物根尖的根冠細胞排列呈外密內疏的特點,有利于根系向地下生長9.如圖所示,某觀賞植物4月開花,10月結果,果實輕小且有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植物通過種子繁殖,屬于無性生殖 果實B.果實屬于植物的營養組織C.果實由子房發育而來翅D.該植物屬于裸子植物10.酸菜是深受大眾喜愛的食物,其制作原理是利用乳酸菌在無氧環境下進行發酵產生乳酸。下列關于乳酸菌的說法正確的是()A.乳酸菌具有成形的細胞核B,乳酸菌和酵母菌具有相同的細胞結構C.乳酸菌是通過細胞分裂進行繁殖D.制作酸菜的植物體具有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系統→植物體11.研究發現,某種鑭和鎳的合金可以用來制作儲氫材料,具有重要的開發價值。如圖是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一個鑭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8257LaB.一個鑭原子的質量是138.9g鑭C.一個鑭原子核內有57個中子138.9D,鑭的元素符號是La12.已知鈉離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其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a的值為9B.鈉離子符號為NaC.鈉離子是鈉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形成的D.氧化鈉的化學式為NaO13.小科利用圖中所示的實驗器材探究液體的沸騰現象,實驗中燒杯內盛有水,試管內盛有一種液體。在標準大氣壓下,若對燒杯底部持續加熱,最終發現試管內的液體先發生沸騰,則試管內盛的液體是()物質沸點/℃A.水酒精78B.煤油水100C.水或煤油石棉網煤油150D.酒精拉14.如圖所示為幾種常見物質的密度值(常溫常壓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物質密度/(gcm3)物質密度/(gcm3)蜂蜜1.4冰0.9酒精0.8鋁2.7水銀13.6銅8.9七年級科學試題卷,第2頁(共8頁請回答下列問題:(1)一個過碳酸鈉分子中含有▲個原子。(2)過碳酸鈉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61g過碳酸鈉中鈉元素的質量為多少?(列式計算)30.水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之一,在一定條件下,水的存在形態會發生變化。(1)下列場景與液化現象有關的是▲:①晾曬濕衣服;②梅雨季節墻磚上掛滿水珠:③冬天眼鏡起霧:④舞臺使用干冰營造“仙霧繚繞”場景;⑤打開冰箱時看到白霧:⑥鹽場曬鹽。(2)科學家發現:水在超低溫下能形成比蜂蜜還黏稠的“高密度液態水”;在一定環境中,常溫常壓下的水可以瞬間結成冰,俗稱“熱冰”。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組成“高密度液態水”、“熱冰”和普通水的元素各不相同B.“高密度液態水”、“熱冰”的存在表明水的化學性質與溫度有關C.水在常溫常壓下瞬間結成冰,是因為水分子因受到阻得停止運動D.“高密度液態水”、“熱冰”的化學性質和普通水相同(3)我國的航天事業隨著科技的發展蒸蒸日上,2025年4月24日,搭載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4月25日1時許,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成功入駐中國空間站,與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實現中國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會師”。如圖,在火箭發射塔的底部往往安裝大大的水槽,火箭發射時,我們可以看到在發射塔下會升起一團巨大的白霧。請結合所學知識,解釋白霧產生的原因。31.小科配制了一杯食鹽水,并利用天平和量簡進行實驗,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序號1234倒出液體的體積cm30306090剩余液體與燒杯的總質量m/g1601259055(1)請在坐標圖中畫出液體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圖像。14個m/g1057035306090120ycm3(2)該液體密度為多少?(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3)若初始時燒杯內液體體積為100cm3,則空燒杯質量為多少?32.小科想了解中國瓷器的發展歷史,他綜合使用AI工具“Deep Seek”和“騰訊元寶”進行信息檢索,得到下列信息:中國瓷器起源于新石器時代陶器,商周出現原始青瓷。東漢時期,浙江上虞窯以1200℃高溫燒制出成熟青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格局,越窯青瓷類玉、邢窯白瓷如雪。宋代五大名窯(汝、七年級科學試愿卷第7頁(共8頁)官、哥、鈞、定)將瓷器工藝推向巔峰,刻花與釉色美學登峰造極,瓷器經海上絲路遠銷海外。元代景德鎮創燒青花瓷,以進口鈷料繪紋,開啟釉下彩新紀元。明清彩瓷大放異彩,斗彩、琺瑯彩等工藝融合中西,瓷器成為中華文明的世界符號,深刻影響全球藝術與貿易史。(1).下列古法制瓷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鎮漿制泥B.拉坯造型C.高溫燒制D.磨光上釉(2)小科想采用壓片成型的方式制作一個帶把手的陶藝杯子,下圖為杯子制坯過程的幾個主要步驟,正確的步驟排序應是:材料準備→揉制陶泥→搟制泥片→▲+▲→▲+坯體成型(填寫步驟名稱)。制作杯底表面修整制作把手制作杯身(3)現需要制定一份作品的驗收標準,請你完善以下評價量表。評價指標評價內容自評互評穩適兼備杯子符合人體工程學,方便使用且可穩固站立尺寸偏差實物各尺寸與草圖各尺寸偏差均在1cm以內泥料濕度適中,不存在太濕不成型、太干泥料濕度開裂現象杯體、杯底及把手各部位厚薄均勻,協調厚薄協調統一牢固程度(4)近年來,人們制造了更精密的陶瓷材料,廣泛應用于機械與汽車工業、微電子與電氣工業、醫療器材制造、通信工程與軍事國防工業。右圖是醫院常用的陶瓷關節,請分析其主要利用了陶瓷材料的哪些優點▲一。A.耐高溫性B.耐腐蝕性C.生物相容性D.高耐磨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