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邵陽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化學試題(2025九上·邵陽期末)共創全國文明城市,共享美麗幸福邵陽。請完成下面小題。1.新寧崀山風景秀美,空氣清新。如圖是空氣成分(按體積分數)的餅狀圖,由圖可知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2.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屆“世界水日”,我市積極參與“世界水日”活動。下列節約用水措施合理的是A.用淘米水洗碗或澆花 B.洗手后不隨手關水龍頭C.工業廢水直接灌溉農田 D.農業和園林澆灌為大水漫灌3.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提倡開私家車出行 B.推廣使用一次性筷子C.生活垃圾隨意丟棄 D.回收利用廢舊金屬【答案】1.B2.A3.D【知識點】綠色化學;空氣的組成;保護水資源【解析】(1)根據圖可知,氮氣占78%,是最多的,分析判斷。(2)根據節約水資源的措施分析。(3)根據保護環境的措施分析。1.A. 由圖可知,氧氣占21%,不是最多的,故不符合題意;B. 由圖可知,氮氣占78%,是最多的,故符合題意;C. 二氧化碳在圖上沒有被標出,說明二氧化碳被歸為其他成分,所以二氧化碳占比小于1%,不是最多的,故不符合題意;D. 稀有氣體在圖上沒有被標出,說明稀有氣體也被歸為其他成分,所以稀有氣體占比小于1%,不是最多的,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A. 用淘米水澆花或洗碗,是一水多用的例子,能夠節約水資源,故正確,符合題意;B. 洗手后應隨手關閉水龍頭,節約用水,故錯誤,不符合題意C. 工業廢水中含有各種污染物,如果灌溉農田,會對土壤造成污染,應經過處理達標后排放,可以確保水質安全,故錯誤,不符合題意;D. 大水漫灌不僅浪費水資源,而且可能導致土壤鹽堿化等問題,改為噴灌和滴灌等節水灌溉方式,可以顯著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節約水資源,故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A. 提倡開私家車出行,會對空氣產生更多的污染,故不符合題意;B. 推廣使用一次性筷子,會產生更多的污染,也要砍伐更多的樹木,故不符合題意;C. 生活垃圾隨意丟棄,會破壞生活環境,造成污染,與題目理念不符合;故不符合題意;D. 回收利用廢舊金屬,可以節約金屬資源,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4.(2025九上·邵陽期末)用酒精燈加熱試管中液體的操作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實驗用品的使用錯誤的是A.試管與水平面的夾角 B.試管夾夾持試管的位置C.試管內液體的體積 D.試管加熱的位置【答案】D【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解析】【解答】A. 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口向上傾斜,與桌面呈45°角,故正確,不符合題意;B. 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夾夾在試管中上方,距試管口三分之一處,故正確,不符合題意;C. 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內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故正確,不符合題意;D. 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應用酒精燈外焰進行加熱,故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操作的注意事項分析。5.(2025九上·邵陽期末)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與化學性質相關的是A.干冰——人工降雨 B.氧氣——支持燃燒C.鐵——作菜刀 D.銅——作導線【答案】B【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解析】【解答】A. 干冰為固體二氧化碳,干冰升華吸熱,可用于人工降雨,該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體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不符合題意;B. 氧氣具有助燃性,該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符合題意;C. 鐵可作菜刀,是因為鐵的硬度大,該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體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不符合題意;D. 銅可作導線,是因為銅具有導電性,該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體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例如,可燃性、穩定性、酸性、堿性、氧化性、還原性等、腐蝕性等。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例如,顏色、狀態、氣味、硬度、熔點、沸點、密度等都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6.(2025九上·邵陽期末)生活中常用的加“碘”食鹽能預防甲狀腺腫大,這里的“碘”是指A.元素 B.單質 C.原子 D.分子【答案】A【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解答】“加碘鹽”中的“碘”等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離子等形式存在,這里所指的“碘”是強調存在的元素,與具體形態無關;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宏觀上,元素組成物質分析。7.(2025九上·邵陽期末)下列文具的材料屬于合金的是A.橡皮 B.塑料水彩筆 C.膠帶 D.不銹鋼直尺【答案】D【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鑒別【解析】【解答】A. 橡皮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橡膠,屬于有機合成材料,不屬于合金,故不符合題意;B. 塑料水彩筆的主要成分是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不屬于合金,故不符合題意;C. 膠帶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橡膠,屬于有機合成材料,不屬于合金,故不符合題意;D. 不銹鋼直尺主要成分是鐵,還含有鉻、鎳,屬于合金,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純金屬、合金屬于金屬材料。合金是指由一種金屬與其他金屬或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8.(2025九上·邵陽期末)我國科學家在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他主持測定的銦,銥,銻,銪,鈰,鉺,鍺,鏑,鋅的相對原子質量數據被確認為國際標準,這位科學家是A.袁隆平 B.屠呦呦 C.張青蓮 D.侯德榜【答案】C【知識點】純堿的制??;化學相關人物及貢獻【解析】【解答】A. 袁隆平對雜交水稻有重大貢獻,故不符合題意;B. 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故不符合題意;C. 張青蓮對相對原子質量有重大貢獻,故符合題意;D. 侯德榜發現了聯合制堿法,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科學家的貢獻分析。9.(2025九上·邵陽期末)硅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廣泛應用于電子工業,光伏產業,合金制造等領域。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硅的元素符號為 B.硅元素位于第二周期C.硅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D.硅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4【答案】C【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信息可知,左上方的符號表示元素符號,符號書寫時一大二小,硅的元素符號為Si ,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B、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原子的電子層數決定元素的周期數,故硅元素核外有3個電子層,位于第三周期,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硅元素名稱帶 “石” 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數字表示核內質子數,硅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4,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符號,符號的書寫是一大而小,原子的電子層數決定元素的周期數, 在原子中電子數等于質子數來解答。(2025九上·邵陽期末)“宏觀—微觀—符號”相結合是化學學科獨有的思維方式。請完成下面小題。10.邵陽大曲是受本地市民歡迎的白酒品牌之一、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下列關于乙醇的說法錯誤的是A.乙醇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6B.乙醇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C.乙醇中碳元素與氧元素質量之比為D.1個乙醇分子由2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11.美麗資江,鳥語花香。聞到花香是因為A.分子之間有間隔 B.分子在不斷運動C.不同分子性質不同 D.分子體積和質量都很小12.下列關于化學用語中“2”的意義,說法正確的是A.——2個氧原子B.——鎂元素化合價為價C.——2個氫離子D.——一氧化碳中氧原子帶兩個單位的正電荷【答案】10.C11.B12.A【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解析】(1)A、相對分子質量等于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個數的乘積之和。B、在化學式中,元素的質量比中比值大的,其此元素的質量分數越大。C、在化學式中,元素的質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個數的乘積之比。D、在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含有該原子的個數。(2)根據分子在不斷運動分析。(3)A、元素符號前的數字表示該元素的原子個數。B、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1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C、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D、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化合價的數值。10.A. 乙醇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2)+(1×6)+(16×1)=46,故正確,不符合題意;B. 乙醇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2):(1×6):(16×1)=24:6:16=12:3:8,所以碳元素質量比最大,故正確,不符合題意;C. 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2):(16×1)=24:16=3:2,故錯誤,符合題意;D. 由乙醇的化學式可知,1個乙醇分子由2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1.A. 聞到花朵散發出來的花香,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故A錯誤;B. 到花朵散發出來的花香,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故B正確;C. 聞到花朵散發出來的花香,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故C錯誤;D. 聞到花朵散發出來的花香,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故D錯誤;故答案為:B。12.A. 元素符號前的數字表示該元素的原子個數,則2O表示兩個氧原子,故正確;B. 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1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Mg2+表示每個鎂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故錯誤;C. 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H2表示一個氫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故錯誤;D. 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化合價的數值,表示在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故錯誤;故答案為:A。13.(2025九上·邵陽期末)下列試劑或方法中,能區分氮氣和二氧化碳的是A.帶火星的木條 B.澄清石灰水C.聞氣體氣味 D.觀察氣體顏色【答案】B【知識點】物質的檢驗、鑒別【解析】【解答】A. 氮氣和二氧化碳都沒有助燃性‘可燃性,都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以帶火星的木條不能區分二者,故不符合題意;B. 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氮氣不能,澄清石灰水能區分氮氣和二氧化碳,故符合題意;C. 氮氣和二氧化碳都是無味的氣體,聞氣體氣味無法區分它們,故不符合題意;D. 氮氣和二氧化碳都是無色的氣體,觀察氣體顏色都無法區分它們,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通過不同的物質在與同一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所產生的現象不同,把它們鑒別開的方法,它是鑒別物質的常用方法。14.(2025九上·邵陽期末)如圖,將兩支燃著的蠟燭罩上玻璃杯,一會兒后,高的蠟燭先熄滅,低的蠟燭后熄滅,同時還觀察到玻璃杯內壁變黑。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發,從著火的高層住宅中逃離,下列方法錯誤的是A.乘坐電梯逃生B.拿濕毛巾捂住口鼻C.沿墻角伏低身子迅速跑離著火區域D.及時撥打119【答案】A【知識點】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A. 發生火災的同時易發生停電,電梯可能中途停止,且電梯井內易形成煙肉效應,因此不能乘坐電梯逃生,故錯誤,符合題意;B. 拿濕毛巾捂住鼻子既可以降低空氣的溫度,也可以防止煙塵進入呼吸道,故正確,不符合題意;C. 房間下方的二氧化碳、煙塵和一氧化碳較少,沿墻角伏低身子迅速跑離著火區域有利于防止因為吸入有毒氣體和煙塵而窒息,故正確,不符合題意;D. 高層住宅發生火災時,及時撥打火警電話119是正確的逃生方法之一,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在大火中逃生時應該盡量低點,而不能站立姿勢跑出,一般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行,是高層樓房著火,也不能乘坐電梯逃生,進行分析。15.(2025九上·邵陽期末)我國某科研團隊研制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在這種催化劑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轉化為汽油,主要轉化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具有可燃性B.如果是一種單質,則為氫氣C.催化劑的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沒有發生變化D.這項研究成果可節約化石燃料,減緩溫室效應【答案】A【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解析】【解答】A、不具有可燃性,說法錯誤,符合題意;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一氧化碳和X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CH2)n,選項給出條件為是一種單質,可知X一定含有氫元素,與氫元素有關的單質即為氫氣,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催化劑的概念是在在化學變化中改變其它物質的反應速度,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根據反應模型圖分析可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汽油,可節約化石燃料,減緩溫室效應,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A、根據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來解答;B、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來解答;C、根據催化劑的概念是改變其它物質的反應速度,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來解答;D、根據在催化劑作用下,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汽油來改善環境來解答。16.(2025九上·邵陽期末)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和試劑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實驗時,將溶液全部注入錐形瓶中,充分反應后,回答下列問題:(1)天平最終 (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2)錐形瓶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反應。【答案】(1)能(2);置換【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鐵粉與硫酸銅在密閉裝置中反應,反應前后裝置中物質的總質量保持不變,因此天平最終還是保持平衡。(2)實驗中的反應是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該反應符合置換反應“單換單”的特點,所以是置換反應。【分析】(1)根據鐵粉與硫酸銅在密閉裝置中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前后裝置中物質的總質量保持不變,進行分析。(2)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根據置換反應的特點分析。(1)由圖可知,鐵粉與硫酸銅在密閉裝置中反應,反應前后裝置中物質的總質量保持不變,因此天平最終還是保持平衡,故填:能;(2)實驗中的反應是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該反應符合置換反應“單換單”的特點,所以是置換反應,故填:置換。17.(2025九上·邵陽期末)用如圖所示的實驗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已知白磷的著火點40℃,紅磷的著火點260℃?;卮鹣铝袉栴}。(1)Y型管中白磷燃燒而紅磷未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是 。(2)實驗中使用氣球的目的是 。(3)由此我們得到的啟發,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其滅火原理是 。【答案】(1)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防止生成的逸散至空氣中,污染空氣(3)隔絕空氣或氧氣【知識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解析】【解答】(1)Y型管中白磷與氧氣接觸同時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故白磷燃燒;而紅磷與氧氣接觸,但是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故紅磷沒有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是溫度達到著火點。(2)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會污染空氣,實驗中使用氣球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污染空氣。(3)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其原理是隔絕植物油與氧氣的接觸來達到滅火的目的。【分析】(1)根據物質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來解答;(2)根據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會污染空氣來解答;(3)根據滅火原理是隔絕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或降溫到著火點以下來解答。(1)Y型管中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燃燒而紅磷(與氧氣接觸、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未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氣中,會污染空氣,實驗中使用氣球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逸散至空氣中,污染空氣;(3)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其滅火原理是隔絕空氣或氧氣,達到滅火的目的。18.(2025九上·邵陽期末)白砂糖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調味品,工業上用甘蔗制備白砂糖的流程如下,結合圖文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甘蔗在粉碎過程中發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2)壓榨機“壓榨”與化學基本實驗操作中的 (填操作名稱)有相似之處。(3)脫色池中可加入的固體脫色劑是 。【答案】(1)物理(2)過濾(3)活性炭【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解析】【解答】(1)甘蔗在粉碎過程中,只是形狀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2)壓榨機“壓榨”與化學基本實驗操作中的過濾有相似之處,均可實現固液分離。(3)脫色池中可加入的固體脫色劑是活性炭,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分析】(1)無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2)根據過濾操作的原理分析。(3)根據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分析。(1)甘蔗在粉碎過程中,只是形狀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2)壓榨機“壓榨”與化學基本實驗操作中的過濾有相似之處,均可實現固液分離;(3)脫色池中可加入的固體脫色劑是活性炭,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19.(2025九上·邵陽期末)閱讀下列材料。被譽為21世紀“黑色材料”的石墨烯(如圖),是從石墨中分離出來的一層或幾層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石墨片,其化學性質類似于石墨。石墨烯是人類已知強度最高的物質,它比鉆石還堅硬。且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厚度僅為。紡織領域是石,墨烯應用的新興領域,石墨烯面料具有導電性,有防靜電功能,保持肌膚持久干爽,透氣舒適。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功能化的石墨烯以及石墨烯的復合材料在智能生活,電子材料,生物醫學,環保監測等方面展現了巨大的應用前景。依據材料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石墨烯由 直接構成。(2)石墨烯具有的一條物理性質是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a.金剛石硬度比石墨烯大b.石,墨烯在常溫下化學性質活潑c.石墨和金剛石物理性質相差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答案】(1)碳原子(2)具有導電性(3)c【知識點】物質的元素組成;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碳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1)石墨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2)由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的物理性質:具有導電性。(3)a、由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是人類已知強度最高的物質,它比鉆石還堅硬,則石墨烯硬度比金剛石大,故錯誤,不符合題意;b、由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化學性質類似于石墨,則石墨烯在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故錯誤,不符合題意;c、石墨和金剛石物理性質相差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1)根據石墨烯為碳單質,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進行分析。(2)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具有導電性。(3)a、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是人類已知強度最高的物質,它比鉆石還堅硬分析。b、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化學性質類似于石墨,則石墨烯在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進行分析。c、根據石墨和金剛石物理性質相差很大,因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分析。(1)石墨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2)由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的物理性質:具有導電性;(3)a、由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是人類已知強度最高的物質,它比鉆石還堅硬,則石墨烯硬度比金剛石大,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由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化學性質類似于石墨,則石墨烯在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石墨和金剛石物理性質相差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選:c。20.(2025九上·邵陽期末)燃料的充分燃燒既能節約能源,又能保護環境。請回答下列問題。(1)1kg天然氣和1kg煤分別充分燃燒,產生的和的質量如圖所示,則 燃燒產生的氣體更易導致酸雨, 燃燒對環境影響較小。(2)某化合物8.7g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生成和,若該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8,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1)煤;天然氣(2)【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1kg天然氣和1kg煤分別充分燃燒,所產生的的質量基本相同,而煤燃燒產生的質量遠遠大于天然氣燃燒產生的質量,則煤燃燒產生的氣體更易導致酸雨,天然氣燃燒對環境影響較小。(2)某化合物8.7g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生成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及質量不變,則該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等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即,該化合物中氫元素的質量等于水中氫元素的質量,即,則該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根據化合物中原子的個數比等于元素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商之比,則該化合物中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的個數比為,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則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學方程式為。【分析】(1)根據圖可知,1kg天然氣和1kg煤分別充分燃燒,所產生的的質量基本相同,而煤燃燒產生的質量遠遠大于天然氣燃燒產生的質量,分析判斷。(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及質量不變,進行計算。根據化合物中原子的個數比等于元素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商之比,進行計算分析。(1)由圖可知,1kg天然氣和1kg煤分別充分燃燒,所產生的的質量基本相同,而煤燃燒產生的質量遠遠大于天然氣燃燒產生的質量,則煤燃燒產生的氣體更易導致酸雨,天然氣燃燒對環境影響較?。?br/>(2)某化合物8.7g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生成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及質量不變,則該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等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即,該化合物中氫元素的質量等于水中氫元素的質量,即,則該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根據化合物中原子的個數比等于元素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商之比,則該化合物中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的個數比為,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則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學方程式為。21.(2025九上·邵陽期末)下圖是實驗室制備氣體的常用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儀器①的名稱: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在實驗室里,常用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制取,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答案】(1)鐵架臺(2)E;(3)B【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儀器①的名稱:鐵架臺。(2)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比較純凈,故收集裝置可選E。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在實驗室里,常用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屬于固液不加熱反應,發生裝置可選B。【分析】(2)根據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比較純凈,進行分析。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3)根據實驗室里,常用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選擇發生裝置。(1)由圖可知,儀器①的名稱:鐵架臺;(2)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比較純凈,故收集裝置可選E;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在實驗室里,常用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屬于固液不加熱反應,發生裝置可選B。22.(2025九上·邵陽期末)我國高鐵創造的中國速度令世界矚目,學習小組對高鐵建設中的鐵制品生銹展開了項目式探究。【任務一】探究鐵生銹的條件實驗1:(1)小組同學設計如上圖的實驗1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當觀察到只有 (填字母序號)試管中的鐵釘出現了明顯生銹現象,可以得出鐵生銹的條件是需要氧氣和水同時存在。【任務二】探究鐵生銹速率的影響因素【查閱資料】炭粉可加快鐵的生銹,炭粉不與食鹽和醋酸反應實驗2:小組同學設計如上圖的實驗2進行分組實驗,利用氧氣傳感器監測該過程中氧氣濃度的變化判斷鐵生銹的情況。實驗記錄如下表:序號 其他試劑 初始時氧氣濃度/% 時氧氣濃度/%水/ 食鹽質量/ 醋酸/滴① 0 0 0 20.8 20.8② 1.0 0 0 20.8 15.2③ 1.0 0 5 20.8 12.7④ 1.0 1.0 0 20.8 8.0(2)①中時氧氣濃度沒有變化的原因是 。(3)對比②④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4)小組同學猜想鐵生銹的快慢還可能與氧氣的濃度有關,為判斷該猜想是否正確,請設計實驗進行驗證。簡述實驗步驟,現象和結論?!? 。【任務三】探究鐵生銹能量的變化小組同學設計如下圖的實驗3在室溫下進行實驗,利用溫度傳感器監測該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檢查氣密性后,將鐵粉,炭粉和食鹽加入集氣瓶中,時刻加入水。(5)時刻曲線變化的原因是 。【拓展交流】(6)根據鐵生銹的原理分析,鐵粉在生活中的相關用途有 (任寫一點)【答案】A;鐵粉未與水接觸,沒有生銹,氧氣濃度不變;食鹽能加快鐵的生銹;將大小相同的2根潔凈的鐵釘分別放入大小相同的試管中,再加入適量且等量的水,最后充入濃度不同的氧氣,一段時間后,觀察到氧氣濃度較高的試管中鐵釘生銹更嚴重。由此可得出氧氣濃度越高,鐵生銹越快;集氣瓶中溫度升高,是因為時刻加入水后,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發生鐵的生銹,且鐵生銹是放熱反應;集氣瓶中溫度下降并慢慢恢復至室溫,是因為時刻后鐵生銹接近停止,產生的熱量小于體系散失的熱量(合理即可);干燥劑【知識點】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解析】【解答】(1)小組同學設計如上圖的實驗1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當觀察到只有A管中的鐵釘與氧氣、水同時接觸,出現了明顯生銹現象,B管中的鐵釘只與水接觸,不生銹,C管中的鐵釘只與氧氣接觸,不生銹,由此可以得出鐵生銹的條件是需要氧氣和水同時存在,故填:A。(2)鐵生銹的條件是鐵同時接觸水和氧氣,實驗2的①中只有氧氣,沒有水,鐵粉不會生銹,所以氧氣的濃度沒有發生改變。(3)由表中數據可知,②中沒有加食鹽和稀醋酸,④中加了食鹽,沒有加稀醋酸,唯一的變量是是否加食鹽,④中200s時氧氣的濃度更低,說明鐵消耗氧氣的速率更快,由此可得出食鹽可以加快鐵生銹。(4)若想證明鐵銹蝕的快慢還可能與氧氣的濃度有關,其實驗方案為:將大小相同的2根潔凈的鐵釘分別放入大小相同的試管中,再加入適量且等量的水,最后充入濃度不同的氧氣,一段時間后,觀察到氧氣濃度較高的試管中鐵釘生銹更嚴重。由此可得出氧氣濃度越高,鐵生銹越快。(5)由圖可知,集氣瓶中溫度先升高,后降低,集氣瓶中溫度升高,是因為時刻加入水后,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發生鐵的生銹,且鐵生銹是放熱反應;集氣瓶中溫度下降并慢慢恢復至室溫,是因為時刻后鐵生銹接近停止,產生的熱量小于體系散失的熱量。(6)鐵生銹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等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且鐵生銹是放熱反應;利用鐵粉生銹的原理,可用作干燥劑、除氧劑、暖寶寶或發熱貼。【分析】(1)根據小組同學設計如上圖的實驗1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當觀察到只有A管中的鐵釘與氧氣、水同時接觸,出現了明顯生銹現象,B管中的鐵釘只與水接觸,不生銹,C管中的鐵釘只與氧氣接觸,不生銹,分析判斷。(2)根據鐵生銹的條件是鐵同時接觸水和氧氣,進行分析。(3)根據表中數據可知,②中沒有加食鹽和稀醋酸,④中加了食鹽,沒有加稀醋酸,唯一的變量是是否加食鹽,④中200s時氧氣的濃度更低,說明鐵消耗氧氣的速率更快,分析判斷。(4)根據控制變量法,變量是一種,若想證明鐵銹蝕的快慢還可能與氧氣的濃度有關,分析實驗方案。(5)根據圖可知,集氣瓶中溫度先升高,后降低,集氣瓶中溫度升高,是因為時刻加入水后,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發生鐵的生銹,且鐵生銹是放熱反應;集氣瓶中溫度下降并慢慢恢復至室溫,是因為時刻后鐵生銹接近停止,分析判斷。(6)根據鐵生銹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等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且鐵生銹是放熱反應,分析判斷。23.(2025九上·邵陽期末)自“十四五”開始,全國各省也陸續發布了氫能源發展規劃,注重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氣。若通過電解水制取氫氣,則電解水產生氫氣的質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答案】解:設電解水產生氫氣的質量是。答:電解水產生氫氣的質量是。【知識點】電解水實驗;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先設未知數,正確寫出水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再找準有關物質,已知量是參加反應水的質量,未知量是生成氫氣的質量;列比例式計算。1 / 1湖南省邵陽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化學試題(2025九上·邵陽期末)共創全國文明城市,共享美麗幸福邵陽。請完成下面小題。1.新寧崀山風景秀美,空氣清新。如圖是空氣成分(按體積分數)的餅狀圖,由圖可知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2.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屆“世界水日”,我市積極參與“世界水日”活動。下列節約用水措施合理的是A.用淘米水洗碗或澆花 B.洗手后不隨手關水龍頭C.工業廢水直接灌溉農田 D.農業和園林澆灌為大水漫灌3.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提倡開私家車出行 B.推廣使用一次性筷子C.生活垃圾隨意丟棄 D.回收利用廢舊金屬4.(2025九上·邵陽期末)用酒精燈加熱試管中液體的操作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實驗用品的使用錯誤的是A.試管與水平面的夾角 B.試管夾夾持試管的位置C.試管內液體的體積 D.試管加熱的位置5.(2025九上·邵陽期末)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與化學性質相關的是A.干冰——人工降雨 B.氧氣——支持燃燒C.鐵——作菜刀 D.銅——作導線6.(2025九上·邵陽期末)生活中常用的加“碘”食鹽能預防甲狀腺腫大,這里的“碘”是指A.元素 B.單質 C.原子 D.分子7.(2025九上·邵陽期末)下列文具的材料屬于合金的是A.橡皮 B.塑料水彩筆 C.膠帶 D.不銹鋼直尺8.(2025九上·邵陽期末)我國科學家在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他主持測定的銦,銥,銻,銪,鈰,鉺,鍺,鏑,鋅的相對原子質量數據被確認為國際標準,這位科學家是A.袁隆平 B.屠呦呦 C.張青蓮 D.侯德榜9.(2025九上·邵陽期末)硅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廣泛應用于電子工業,光伏產業,合金制造等領域。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硅的元素符號為 B.硅元素位于第二周期C.硅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D.硅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4(2025九上·邵陽期末)“宏觀—微觀—符號”相結合是化學學科獨有的思維方式。請完成下面小題。10.邵陽大曲是受本地市民歡迎的白酒品牌之一、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下列關于乙醇的說法錯誤的是A.乙醇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6B.乙醇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C.乙醇中碳元素與氧元素質量之比為D.1個乙醇分子由2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11.美麗資江,鳥語花香。聞到花香是因為A.分子之間有間隔 B.分子在不斷運動C.不同分子性質不同 D.分子體積和質量都很小12.下列關于化學用語中“2”的意義,說法正確的是A.——2個氧原子B.——鎂元素化合價為價C.——2個氫離子D.——一氧化碳中氧原子帶兩個單位的正電荷13.(2025九上·邵陽期末)下列試劑或方法中,能區分氮氣和二氧化碳的是A.帶火星的木條 B.澄清石灰水C.聞氣體氣味 D.觀察氣體顏色14.(2025九上·邵陽期末)如圖,將兩支燃著的蠟燭罩上玻璃杯,一會兒后,高的蠟燭先熄滅,低的蠟燭后熄滅,同時還觀察到玻璃杯內壁變黑。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發,從著火的高層住宅中逃離,下列方法錯誤的是A.乘坐電梯逃生B.拿濕毛巾捂住口鼻C.沿墻角伏低身子迅速跑離著火區域D.及時撥打11915.(2025九上·邵陽期末)我國某科研團隊研制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在這種催化劑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轉化為汽油,主要轉化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具有可燃性B.如果是一種單質,則為氫氣C.催化劑的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沒有發生變化D.這項研究成果可節約化石燃料,減緩溫室效應16.(2025九上·邵陽期末)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和試劑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實驗時,將溶液全部注入錐形瓶中,充分反應后,回答下列問題:(1)天平最終 (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2)錐形瓶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反應。17.(2025九上·邵陽期末)用如圖所示的實驗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已知白磷的著火點40℃,紅磷的著火點260℃。回答下列問題。(1)Y型管中白磷燃燒而紅磷未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是 。(2)實驗中使用氣球的目的是 。(3)由此我們得到的啟發,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其滅火原理是 。18.(2025九上·邵陽期末)白砂糖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調味品,工業上用甘蔗制備白砂糖的流程如下,結合圖文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甘蔗在粉碎過程中發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2)壓榨機“壓榨”與化學基本實驗操作中的 (填操作名稱)有相似之處。(3)脫色池中可加入的固體脫色劑是 。19.(2025九上·邵陽期末)閱讀下列材料。被譽為21世紀“黑色材料”的石墨烯(如圖),是從石墨中分離出來的一層或幾層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石墨片,其化學性質類似于石墨。石墨烯是人類已知強度最高的物質,它比鉆石還堅硬。且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厚度僅為。紡織領域是石,墨烯應用的新興領域,石墨烯面料具有導電性,有防靜電功能,保持肌膚持久干爽,透氣舒適。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功能化的石墨烯以及石墨烯的復合材料在智能生活,電子材料,生物醫學,環保監測等方面展現了巨大的應用前景。依據材料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石墨烯由 直接構成。(2)石墨烯具有的一條物理性質是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a.金剛石硬度比石墨烯大b.石,墨烯在常溫下化學性質活潑c.石墨和金剛石物理性質相差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0.(2025九上·邵陽期末)燃料的充分燃燒既能節約能源,又能保護環境。請回答下列問題。(1)1kg天然氣和1kg煤分別充分燃燒,產生的和的質量如圖所示,則 燃燒產生的氣體更易導致酸雨, 燃燒對環境影響較小。(2)某化合物8.7g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生成和,若該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8,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1.(2025九上·邵陽期末)下圖是實驗室制備氣體的常用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儀器①的名稱: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在實驗室里,常用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制取,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22.(2025九上·邵陽期末)我國高鐵創造的中國速度令世界矚目,學習小組對高鐵建設中的鐵制品生銹展開了項目式探究。【任務一】探究鐵生銹的條件實驗1:(1)小組同學設計如上圖的實驗1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當觀察到只有 (填字母序號)試管中的鐵釘出現了明顯生銹現象,可以得出鐵生銹的條件是需要氧氣和水同時存在。【任務二】探究鐵生銹速率的影響因素【查閱資料】炭粉可加快鐵的生銹,炭粉不與食鹽和醋酸反應實驗2:小組同學設計如上圖的實驗2進行分組實驗,利用氧氣傳感器監測該過程中氧氣濃度的變化判斷鐵生銹的情況。實驗記錄如下表:序號 其他試劑 初始時氧氣濃度/% 時氧氣濃度/%水/ 食鹽質量/ 醋酸/滴① 0 0 0 20.8 20.8② 1.0 0 0 20.8 15.2③ 1.0 0 5 20.8 12.7④ 1.0 1.0 0 20.8 8.0(2)①中時氧氣濃度沒有變化的原因是 。(3)對比②④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4)小組同學猜想鐵生銹的快慢還可能與氧氣的濃度有關,為判斷該猜想是否正確,請設計實驗進行驗證。簡述實驗步驟,現象和結論?!? 。【任務三】探究鐵生銹能量的變化小組同學設計如下圖的實驗3在室溫下進行實驗,利用溫度傳感器監測該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檢查氣密性后,將鐵粉,炭粉和食鹽加入集氣瓶中,時刻加入水。(5)時刻曲線變化的原因是 。【拓展交流】(6)根據鐵生銹的原理分析,鐵粉在生活中的相關用途有 (任寫一點)23.(2025九上·邵陽期末)自“十四五”開始,全國各省也陸續發布了氫能源發展規劃,注重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氣。若通過電解水制取氫氣,則電解水產生氫氣的質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A3.D【知識點】綠色化學;空氣的組成;保護水資源【解析】(1)根據圖可知,氮氣占78%,是最多的,分析判斷。(2)根據節約水資源的措施分析。(3)根據保護環境的措施分析。1.A. 由圖可知,氧氣占21%,不是最多的,故不符合題意;B. 由圖可知,氮氣占78%,是最多的,故符合題意;C. 二氧化碳在圖上沒有被標出,說明二氧化碳被歸為其他成分,所以二氧化碳占比小于1%,不是最多的,故不符合題意;D. 稀有氣體在圖上沒有被標出,說明稀有氣體也被歸為其他成分,所以稀有氣體占比小于1%,不是最多的,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A. 用淘米水澆花或洗碗,是一水多用的例子,能夠節約水資源,故正確,符合題意;B. 洗手后應隨手關閉水龍頭,節約用水,故錯誤,不符合題意C. 工業廢水中含有各種污染物,如果灌溉農田,會對土壤造成污染,應經過處理達標后排放,可以確保水質安全,故錯誤,不符合題意;D. 大水漫灌不僅浪費水資源,而且可能導致土壤鹽堿化等問題,改為噴灌和滴灌等節水灌溉方式,可以顯著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節約水資源,故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A. 提倡開私家車出行,會對空氣產生更多的污染,故不符合題意;B. 推廣使用一次性筷子,會產生更多的污染,也要砍伐更多的樹木,故不符合題意;C. 生活垃圾隨意丟棄,會破壞生活環境,造成污染,與題目理念不符合;故不符合題意;D. 回收利用廢舊金屬,可以節約金屬資源,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4.【答案】D【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解析】【解答】A. 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口向上傾斜,與桌面呈45°角,故正確,不符合題意;B. 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夾夾在試管中上方,距試管口三分之一處,故正確,不符合題意;C. 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內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故正確,不符合題意;D. 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應用酒精燈外焰進行加熱,故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操作的注意事項分析。5.【答案】B【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解析】【解答】A. 干冰為固體二氧化碳,干冰升華吸熱,可用于人工降雨,該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體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不符合題意;B. 氧氣具有助燃性,該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符合題意;C. 鐵可作菜刀,是因為鐵的硬度大,該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體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不符合題意;D. 銅可作導線,是因為銅具有導電性,該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體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例如,可燃性、穩定性、酸性、堿性、氧化性、還原性等、腐蝕性等。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例如,顏色、狀態、氣味、硬度、熔點、沸點、密度等都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6.【答案】A【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解答】“加碘鹽”中的“碘”等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離子等形式存在,這里所指的“碘”是強調存在的元素,與具體形態無關;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宏觀上,元素組成物質分析。7.【答案】D【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鑒別【解析】【解答】A. 橡皮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橡膠,屬于有機合成材料,不屬于合金,故不符合題意;B. 塑料水彩筆的主要成分是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不屬于合金,故不符合題意;C. 膠帶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橡膠,屬于有機合成材料,不屬于合金,故不符合題意;D. 不銹鋼直尺主要成分是鐵,還含有鉻、鎳,屬于合金,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純金屬、合金屬于金屬材料。合金是指由一種金屬與其他金屬或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8.【答案】C【知識點】純堿的制?。换瘜W相關人物及貢獻【解析】【解答】A. 袁隆平對雜交水稻有重大貢獻,故不符合題意;B. 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故不符合題意;C. 張青蓮對相對原子質量有重大貢獻,故符合題意;D. 侯德榜發現了聯合制堿法,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科學家的貢獻分析。9.【答案】C【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信息可知,左上方的符號表示元素符號,符號書寫時一大二小,硅的元素符號為Si ,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B、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原子的電子層數決定元素的周期數,故硅元素核外有3個電子層,位于第三周期,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硅元素名稱帶 “石” 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數字表示核內質子數,硅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4,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符號,符號的書寫是一大而小,原子的電子層數決定元素的周期數, 在原子中電子數等于質子數來解答。【答案】10.C11.B12.A【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解析】(1)A、相對分子質量等于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個數的乘積之和。B、在化學式中,元素的質量比中比值大的,其此元素的質量分數越大。C、在化學式中,元素的質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個數的乘積之比。D、在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含有該原子的個數。(2)根據分子在不斷運動分析。(3)A、元素符號前的數字表示該元素的原子個數。B、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1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C、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D、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化合價的數值。10.A. 乙醇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2)+(1×6)+(16×1)=46,故正確,不符合題意;B. 乙醇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2):(1×6):(16×1)=24:6:16=12:3:8,所以碳元素質量比最大,故正確,不符合題意;C. 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2):(16×1)=24:16=3:2,故錯誤,符合題意;D. 由乙醇的化學式可知,1個乙醇分子由2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1.A. 聞到花朵散發出來的花香,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故A錯誤;B. 到花朵散發出來的花香,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故B正確;C. 聞到花朵散發出來的花香,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故C錯誤;D. 聞到花朵散發出來的花香,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故D錯誤;故答案為:B。12.A. 元素符號前的數字表示該元素的原子個數,則2O表示兩個氧原子,故正確;B. 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1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Mg2+表示每個鎂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故錯誤;C. 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H2表示一個氫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故錯誤;D. 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化合價的數值,表示在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故錯誤;故答案為:A。13.【答案】B【知識點】物質的檢驗、鑒別【解析】【解答】A. 氮氣和二氧化碳都沒有助燃性‘可燃性,都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以帶火星的木條不能區分二者,故不符合題意;B. 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氮氣不能,澄清石灰水能區分氮氣和二氧化碳,故符合題意;C. 氮氣和二氧化碳都是無味的氣體,聞氣體氣味無法區分它們,故不符合題意;D. 氮氣和二氧化碳都是無色的氣體,觀察氣體顏色都無法區分它們,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通過不同的物質在與同一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所產生的現象不同,把它們鑒別開的方法,它是鑒別物質的常用方法。14.【答案】A【知識點】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A. 發生火災的同時易發生停電,電梯可能中途停止,且電梯井內易形成煙肉效應,因此不能乘坐電梯逃生,故錯誤,符合題意;B. 拿濕毛巾捂住鼻子既可以降低空氣的溫度,也可以防止煙塵進入呼吸道,故正確,不符合題意;C. 房間下方的二氧化碳、煙塵和一氧化碳較少,沿墻角伏低身子迅速跑離著火區域有利于防止因為吸入有毒氣體和煙塵而窒息,故正確,不符合題意;D. 高層住宅發生火災時,及時撥打火警電話119是正確的逃生方法之一,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在大火中逃生時應該盡量低點,而不能站立姿勢跑出,一般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行,是高層樓房著火,也不能乘坐電梯逃生,進行分析。15.【答案】A【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解析】【解答】A、不具有可燃性,說法錯誤,符合題意;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一氧化碳和X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CH2)n,選項給出條件為是一種單質,可知X一定含有氫元素,與氫元素有關的單質即為氫氣,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催化劑的概念是在在化學變化中改變其它物質的反應速度,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根據反應模型圖分析可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汽油,可節約化石燃料,減緩溫室效應,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A、根據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來解答;B、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來解答;C、根據催化劑的概念是改變其它物質的反應速度,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來解答;D、根據在催化劑作用下,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汽油來改善環境來解答。16.【答案】(1)能(2);置換【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鐵粉與硫酸銅在密閉裝置中反應,反應前后裝置中物質的總質量保持不變,因此天平最終還是保持平衡。(2)實驗中的反應是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該反應符合置換反應“單換單”的特點,所以是置換反應。【分析】(1)根據鐵粉與硫酸銅在密閉裝置中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前后裝置中物質的總質量保持不變,進行分析。(2)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根據置換反應的特點分析。(1)由圖可知,鐵粉與硫酸銅在密閉裝置中反應,反應前后裝置中物質的總質量保持不變,因此天平最終還是保持平衡,故填:能;(2)實驗中的反應是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該反應符合置換反應“單換單”的特點,所以是置換反應,故填:置換。17.【答案】(1)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防止生成的逸散至空氣中,污染空氣(3)隔絕空氣或氧氣【知識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解析】【解答】(1)Y型管中白磷與氧氣接觸同時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故白磷燃燒;而紅磷與氧氣接觸,但是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故紅磷沒有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是溫度達到著火點。(2)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會污染空氣,實驗中使用氣球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污染空氣。(3)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其原理是隔絕植物油與氧氣的接觸來達到滅火的目的。【分析】(1)根據物質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來解答;(2)根據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會污染空氣來解答;(3)根據滅火原理是隔絕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或降溫到著火點以下來解答。(1)Y型管中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燃燒而紅磷(與氧氣接觸、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未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氣中,會污染空氣,實驗中使用氣球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逸散至空氣中,污染空氣;(3)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其滅火原理是隔絕空氣或氧氣,達到滅火的目的。18.【答案】(1)物理(2)過濾(3)活性炭【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解析】【解答】(1)甘蔗在粉碎過程中,只是形狀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2)壓榨機“壓榨”與化學基本實驗操作中的過濾有相似之處,均可實現固液分離。(3)脫色池中可加入的固體脫色劑是活性炭,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分析】(1)無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2)根據過濾操作的原理分析。(3)根據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分析。(1)甘蔗在粉碎過程中,只是形狀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2)壓榨機“壓榨”與化學基本實驗操作中的過濾有相似之處,均可實現固液分離;(3)脫色池中可加入的固體脫色劑是活性炭,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19.【答案】(1)碳原子(2)具有導電性(3)c【知識點】物質的元素組成;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碳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1)石墨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2)由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的物理性質:具有導電性。(3)a、由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是人類已知強度最高的物質,它比鉆石還堅硬,則石墨烯硬度比金剛石大,故錯誤,不符合題意;b、由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化學性質類似于石墨,則石墨烯在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故錯誤,不符合題意;c、石墨和金剛石物理性質相差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1)根據石墨烯為碳單質,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進行分析。(2)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具有導電性。(3)a、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是人類已知強度最高的物質,它比鉆石還堅硬分析。b、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化學性質類似于石墨,則石墨烯在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進行分析。c、根據石墨和金剛石物理性質相差很大,因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分析。(1)石墨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2)由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的物理性質:具有導電性;(3)a、由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是人類已知強度最高的物質,它比鉆石還堅硬,則石墨烯硬度比金剛石大,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由題干信息可知,石墨烯化學性質類似于石墨,則石墨烯在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石墨和金剛石物理性質相差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選:c。20.【答案】(1)煤;天然氣(2)【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1kg天然氣和1kg煤分別充分燃燒,所產生的的質量基本相同,而煤燃燒產生的質量遠遠大于天然氣燃燒產生的質量,則煤燃燒產生的氣體更易導致酸雨,天然氣燃燒對環境影響較小。(2)某化合物8.7g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生成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及質量不變,則該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等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即,該化合物中氫元素的質量等于水中氫元素的質量,即,則該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根據化合物中原子的個數比等于元素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商之比,則該化合物中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的個數比為,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則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學方程式為。【分析】(1)根據圖可知,1kg天然氣和1kg煤分別充分燃燒,所產生的的質量基本相同,而煤燃燒產生的質量遠遠大于天然氣燃燒產生的質量,分析判斷。(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及質量不變,進行計算。根據化合物中原子的個數比等于元素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商之比,進行計算分析。(1)由圖可知,1kg天然氣和1kg煤分別充分燃燒,所產生的的質量基本相同,而煤燃燒產生的質量遠遠大于天然氣燃燒產生的質量,則煤燃燒產生的氣體更易導致酸雨,天然氣燃燒對環境影響較小;(2)某化合物8.7g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生成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及質量不變,則該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等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即,該化合物中氫元素的質量等于水中氫元素的質量,即,則該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根據化合物中原子的個數比等于元素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商之比,則該化合物中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的個數比為,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則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學方程式為。21.【答案】(1)鐵架臺(2)E;(3)B【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儀器①的名稱:鐵架臺。(2)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比較純凈,故收集裝置可選E。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在實驗室里,常用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屬于固液不加熱反應,發生裝置可選B。【分析】(2)根據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比較純凈,進行分析。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3)根據實驗室里,常用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選擇發生裝置。(1)由圖可知,儀器①的名稱:鐵架臺;(2)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比較純凈,故收集裝置可選E;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在實驗室里,常用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屬于固液不加熱反應,發生裝置可選B。22.【答案】A;鐵粉未與水接觸,沒有生銹,氧氣濃度不變;食鹽能加快鐵的生銹;將大小相同的2根潔凈的鐵釘分別放入大小相同的試管中,再加入適量且等量的水,最后充入濃度不同的氧氣,一段時間后,觀察到氧氣濃度較高的試管中鐵釘生銹更嚴重。由此可得出氧氣濃度越高,鐵生銹越快;集氣瓶中溫度升高,是因為時刻加入水后,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發生鐵的生銹,且鐵生銹是放熱反應;集氣瓶中溫度下降并慢慢恢復至室溫,是因為時刻后鐵生銹接近停止,產生的熱量小于體系散失的熱量(合理即可);干燥劑【知識點】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解析】【解答】(1)小組同學設計如上圖的實驗1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當觀察到只有A管中的鐵釘與氧氣、水同時接觸,出現了明顯生銹現象,B管中的鐵釘只與水接觸,不生銹,C管中的鐵釘只與氧氣接觸,不生銹,由此可以得出鐵生銹的條件是需要氧氣和水同時存在,故填:A。(2)鐵生銹的條件是鐵同時接觸水和氧氣,實驗2的①中只有氧氣,沒有水,鐵粉不會生銹,所以氧氣的濃度沒有發生改變。(3)由表中數據可知,②中沒有加食鹽和稀醋酸,④中加了食鹽,沒有加稀醋酸,唯一的變量是是否加食鹽,④中200s時氧氣的濃度更低,說明鐵消耗氧氣的速率更快,由此可得出食鹽可以加快鐵生銹。(4)若想證明鐵銹蝕的快慢還可能與氧氣的濃度有關,其實驗方案為:將大小相同的2根潔凈的鐵釘分別放入大小相同的試管中,再加入適量且等量的水,最后充入濃度不同的氧氣,一段時間后,觀察到氧氣濃度較高的試管中鐵釘生銹更嚴重。由此可得出氧氣濃度越高,鐵生銹越快。(5)由圖可知,集氣瓶中溫度先升高,后降低,集氣瓶中溫度升高,是因為時刻加入水后,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發生鐵的生銹,且鐵生銹是放熱反應;集氣瓶中溫度下降并慢慢恢復至室溫,是因為時刻后鐵生銹接近停止,產生的熱量小于體系散失的熱量。(6)鐵生銹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等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且鐵生銹是放熱反應;利用鐵粉生銹的原理,可用作干燥劑、除氧劑、暖寶寶或發熱貼。【分析】(1)根據小組同學設計如上圖的實驗1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當觀察到只有A管中的鐵釘與氧氣、水同時接觸,出現了明顯生銹現象,B管中的鐵釘只與水接觸,不生銹,C管中的鐵釘只與氧氣接觸,不生銹,分析判斷。(2)根據鐵生銹的條件是鐵同時接觸水和氧氣,進行分析。(3)根據表中數據可知,②中沒有加食鹽和稀醋酸,④中加了食鹽,沒有加稀醋酸,唯一的變量是是否加食鹽,④中200s時氧氣的濃度更低,說明鐵消耗氧氣的速率更快,分析判斷。(4)根據控制變量法,變量是一種,若想證明鐵銹蝕的快慢還可能與氧氣的濃度有關,分析實驗方案。(5)根據圖可知,集氣瓶中溫度先升高,后降低,集氣瓶中溫度升高,是因為時刻加入水后,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發生鐵的生銹,且鐵生銹是放熱反應;集氣瓶中溫度下降并慢慢恢復至室溫,是因為時刻后鐵生銹接近停止,分析判斷。(6)根據鐵生銹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等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且鐵生銹是放熱反應,分析判斷。23.【答案】解:設電解水產生氫氣的質量是。答:電解水產生氫氣的質量是。【知識點】電解水實驗;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先設未知數,正確寫出水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再找準有關物質,已知量是參加反應水的質量,未知量是生成氫氣的質量;列比例式計算。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南省邵陽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化學試題(學生版).docx 湖南省邵陽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化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