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三章 物態變化液化第3節 第2課時4能運用液化知識說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2知道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3知道液化是一個放熱的過程。1知道什么是液化。1.汽化是物質由 態變為 態的過程,汽化有 和 兩種形式,汽化是一個 熱的過程。2.液化是物質由 態變為 態的過程。液氣沸騰蒸發吸氣液你見過早晨窗玻璃上因出現一層水霧而變得模糊的現象嗎?(里邊還是外邊?)活動1 觀察生活中的液化現象,并思考問題。觀察內容:將一塊玻璃板放在水壺壺嘴的上方。一、液化小心不要被燙傷!我們發現水蒸氣遇到玻璃板后,有水珠在玻璃板上生成,這就是物質由 態變成 態,是一個 (填物態變化名稱)的過程;水蒸氣在壺口 (選填“有”或“沒有”)立刻液化出現白霧,是因為壺口溫度 (選填“較高”或“較低”),水蒸氣液化得很少。而玻璃板的溫度相對 (選填“較高”或“較低”),所以液化現象更明顯。一、液化氣活動1 觀察生活中的液化現象,并思考問題。液液化沒有較高較低一、液化思考思考:根據上面的現象分析,使氣體液化可以采取什么措施?答案 降低溫度一、液化閱讀教材第74頁,完成以下內容。1.使氣體液化的方法主要有 和 。2.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氣是利用 的方法使可燃氣體液化后儲存在鋼瓶內的。3.清晨樹葉上的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 (填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小水滴。降低溫度壓縮體積壓縮體積液化一、液化——學以致用1.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晾在室內的濕衣服變干C.秋天,晨霧朦朧 D.冬天,湖面的水結成冰C解析 冰雪消融是由固態變為液態,屬于熔化現象;濕衣服變干是由液態變為氣態,屬于汽化現象;水結冰是由液態變為固態,屬于凝固現象;霧的形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一、液化——學以致用2.(2024·惠州惠城區模擬)氣體打火機中的液態燃料丁烷,是通過_____________(選填“壓縮體積”或“降低溫度”)的方法使丁烷氣體 成液體的;冬天坐車時,我們常發現在車窗的 (選填“外”或“內”)壁出現水霧。 壓縮體積液化內解析 丁烷在常溫下使用,即采用常溫下壓縮體積的方法使丁烷液化后儲存在打火機里。冬天坐車時,看到車子的玻璃窗出現小水珠,是車內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玻璃,在其內表面液化形成的。二、液化放熱1.氣體液化時要 熱。2.100 ℃的水蒸氣比100 ℃的開水燙傷要 (選填“更嚴重”或“更輕微”),是因為水蒸氣液化時要 (選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熱。放更嚴重放出二、液化放熱3.根據前面學過的知識,推理一下,括號內應填寫什么內容?吸放吸放二、液化放熱活動2 模擬大自然中雨的形成。1.實驗器材:鐵架臺(鐵夾、鐵圈)石棉網燒瓶(開水)酒精燈金屬盤火柴二、液化放熱活動2 模擬大自然中雨的形成。2.活動步驟:(1)組裝實驗裝置時,先根據酒精燈外焰固定鐵圈,放上石棉網;再將燒瓶用鐵夾固定;(2)往燒瓶中注入適量的熱水,點燃酒精燈給燒瓶加熱(切勿碰翻燒瓶,小心燙傷)。(3)往瓶口的上方,傾斜著放置一金屬盤。二、液化放熱活動2 模擬大自然中雨的形成。3.觀察現象并分析自然界形成降雨的原理:(1)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金屬盤的底部出現小水滴,握金屬盤的手感覺金屬盤的溫度 (選填“上升”或“下降”),這是因為此過程要 熱。(2)加熱時燒瓶里的水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先 后 。(3)大自然雨的形成與實驗展示的水的變化類似:水蒸氣與熱空氣一起上升,在高空遇 (選填“冷”或“熱”)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成小水滴,隨著小水滴量的增加,最終形成降雨。上升放汽化液化冷液化二、液化放熱思考:炎熱的夏天,從冰箱里取出冰塊,在冰塊四周出現了“白氣”,“白氣”是如何形成的?答案 夏天,從冰箱里取出的冰塊溫度非常低,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冰塊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就是我們看到的“白氣”,屬于液化現象。思考二、液化放熱——學以致用1.(2024·重慶沙坪壩區期中)回南天,又名返潮。回南天出現時,到處濕漉漉的,可能導致墻壁掛上很多小水珠,清理起來很不容易。關于小水珠的形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液化現象,會放出熱量 B.屬于熔化現象,會放出熱量C.屬于液化現象,會吸收熱量 D.屬于熔化現象,會吸收熱量A解析 墻壁上小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此過程放熱,故A正確,B、C、D錯誤。二、液化放熱——學以致用2.2024年4月25日,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北京時間2024年4月28日,神舟十七號、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在軌舉行交接儀式,兩個乘組移交了中國空間站的鑰匙。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使用的是冷藏液氫、液氧低溫燃料,液氫、液氧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液化的。在塔架上未起飛前,這些燃料在與外界空氣接觸時,火箭側壁會冒出“白霧”,“白霧”是由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產生的。 降低溫度并壓縮體積液化解析 運載火箭發射所用的燃料是液氫液氧,它們是通過降低溫度并壓縮體積的方式來實現液化的;“白霧”是液態小水珠,是由水蒸氣遇冷放熱而液化產生的。1.(2024·貴州模擬)嚴冬,人們口中不斷呼出“白氣”,它是水蒸氣經歷下列哪種物態變化形成的?( )A.汽化 B.熔化C.液化 D.凝固C2.(2023·西安期末)為了便于運輸液化氣,應使液化氣液化,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A.降低溫度 B.提高溫度C.壓縮體積 D.增大體積C解析 液化氣是在常溫下運輸和使用的,所以是通過壓縮體積的方法使其液化的,C正確。3.(2024·天長模擬)作者老舍在散文《濟南的冬天》中寫道:“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著點兒熱氣?!逼渲小盁釟狻毙纬蓵r發生的物態變化為 。 液化解析 “熱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4.(2024·珠海香洲區模擬)如圖是一款療傷噴霧劑,醫學上針對外傷的疼痛常用“冷療法”治療。噴霧劑的主要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裝瓶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在常溫下液化,這一過程需要 熱量。寒冷的冬天,房間窗子 (選填“內”或“外”)側會起一層“白霧”。 壓縮體積放出內解析 采取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氯乙烷在常溫下液化,這一過程要放出熱量;寒冷的冬天,房子內溫度較高,屋內的水蒸氣遇到冷的房間窗子,液化形成小水滴,附著在房間窗子的內側。5.(2024·廈門模擬)物理就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現在就請你放下手中的筆,雙手靠近嘴巴,用嘴向手掌上“哈氣”,手掌會感到暖和;將手掌移開一些,再用勁向手上快速“吹氣”,手掌不但不會暖和,反會覺得冷。都是從嘴里出來的“氣”,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感覺呢?請用學過的知識分別解釋這兩種現象。答案 當用嘴向手掌哈氣,口中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冷的手掌馬上放熱液化成小水珠,熱量被手掌吸收,所以手掌會感到暖和;當用勁向手掌吹氣,加快手掌表面附近空氣流速,從而加快手掌水分蒸發,蒸發要吸熱,所以手掌會感覺更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