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南省2025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思想政治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試卷、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在一步步跨越中,歷史的“預言”不斷照進現實:上述“預言”的實現( )①離不開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接續奮斗②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③得益于黨帶領人民找到了適合我國國情的正確道路④表明人民對未來的美好愿望是實現民族復興的根本動力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2.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十余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發展質量不斷提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列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指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仍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這是因為( )①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②經濟體制改革對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響和傳導作用③經濟體制改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④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障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A3. 立足“大腹地、大樞紐、大市場”的條件稟賦,河南省加快融入、主動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以“米”字形高鐵網、內河航運連通工程建設為牽引,推動空、陸、網、海四條“絲綢之路”協同發展,同時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對接,承接產業轉移,引入更多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上述舉措旨在( )①優化交通網絡體系,拉動基礎設施投資②建設現代流通體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③促進產業合理布局,縮減傳統產業規模④推動供需有效銜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D4.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積極探索以橫向組團、縱向共鏈、資本合作等方式“抱團”出海。2025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開展中小企業出海服務專項行動的通知》,為中小企業出海提供政策入企、管理提升和權益保護等專業化服務保障。中小企業“抱團”出海有利于( )①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增強發展韌性②實現資源信息共享,減緩經濟波動③發揮企業協同效應,實現均等發展④拓展海外發展空間,提升競爭實力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5. 冰川是地球的“固態水庫”。隨著全球冰川整體加速消融,人類社會面臨嚴重的生態環境危機。2025年1月,聯合國正式啟動國際冰川保護年,協調聯合多個國際組織和國家,在擴大全球冰川監測系統、開發冰川相關災害早期預警系統、吸引青年參與等重點領域開展行動。由此可見,聯合國( )①凝聚國際共識,完善冰川治理制度②踐行多邊主義,倡導國際多邊合作③重視民眾參與,壯大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力量④鼓勵科研互動,維護冰川分布國國家核心利益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C6. 某地在鄉村振興中打造“黨建鏈”串聯“產業鏈”、共建“致富鏈”的新模式,劃分2043個黨群共富責任區,組建41個產業聯合黨委,構建“黨支部+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協同發展機制,發展特色農業,帶動了農民大幅增收。該模式的優勢在于( )①黨建賦能,為鄉村自治提供方向保證②民主決策,凝聚鄉村發展的強大合力③以民為本,實現發展成果由村民共享④解放思想,拓寬鄉村產業振興的路徑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D7. “煮米茶”是某鄉的傳統習俗,每當米茶煮起,群眾聚得最齊。該鄉人大因勢利導,組建“流動茶館”,群眾一邊喝著熱騰騰的米茶,一邊發表對地方立法草案的意見建議,人大代表將收集到的信息及時反饋,從而打通立法建議采集的“最后一公里”。組建“流動茶館”( )①激發了基層群眾參與立法的熱情②擴大了基層群眾參與立法的權利③豐富了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形式④加強了人大代表履職能力的建設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8. 河南省政協將省委交辦的“農業強省建設”課題作為一號協商議題,聚焦重要農產品供給、農村現代化建設等關鍵問題,聯合省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的人員力量,赴省內65個縣(區)深入調研,形成系列調研報告,提出的58條建議被吸納到相關規劃政策中。這表明省政協( )①立足地方發展實際,履行參政議政的職能②優化成果落實機制,讓政治協商更富實效③豐富協商民主形式,開辟多黨合作新路徑④發揮獨特優勢,推動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9. 2025年,已故作家丁某(1908-1973)的小說被甲公司改編拍攝成微短劇《跨越山海》。該劇市場反響熱烈,多家電視臺引用劇中精彩畫面進行報道。隨后,甲公司發現乙公司經營的小程序在免費播放該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公司應在該劇中注明作者丁某的姓名②甲公司的改編應取得丁某繼承人的同意③參與報道的電視臺無需向甲公司支付使用費④如果該劇未進行登記,則乙公司不構成侵權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10. 李某育有張甲、張乙兩個子女。2022年,李某立下自書遺囑,明確其所有遺產由張甲繼承。后李某患病,張乙悉心照料。2024年,李某將其名下房產贈與張乙,并辦理了過戶登記。后李某病故,留下2萬元財產和1萬元債務,張甲持遺囑要求繼承房產和其他財產。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李某贈與房產的行為在性質上屬于遺贈②該房產所有權已經轉移,張甲不能繼承③房產贈與發生于自書遺囑之后,故該遺囑失效④如果張甲繼承遺產,則還需要承擔1萬元債務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C11. 中國古代素有“筑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建城思想,但在二里頭遺址的前期考古中卻未能找到城墻。2024年,在與其隔河相望的古城村,新發現一道夯土墻,專家推測其極可能是人們苦苦尋找60余年的二里頭都邑城墻,這為研究夏商時期都城建設提供了重要線索。這一發現表明( )①復雜事物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②未經實踐檢驗的認識不能正確指導實踐③人們認知能力的提高是認識發展的重要動因④實踐不斷產生新問題推動人們進行新的探索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12. 每至歲末,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新年賀詞如期而至:我們要繼續努力,把人民的期待變成我們的行動,把人民的希望變成生活的現實。我們要繼續全面深化改革,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2015年)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面小康、擺脫貧困是我們黨給人民的交代,也是對世界的貢獻。(2022年) 對大家關心的就業增收、“一老一小”、教育醫療等問題,我一直掛念。一年來,基礎養老金提高了,房貸利率下調了,直接結算范圍擴大方便了異地就醫,消費品以舊換新提高了生活品質……大家的獲得感又充實了許多。(2025年)從中可以讀出(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②黨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價值標準③社會意識的變化反映出社會生活的變遷④反映社會存在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C13.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走進抗戰紀念場館,趙一曼寫給兒子的絕筆信、趙尚志主筆的《東北紅星壁報》、彭雪楓使用過的印章——一件件抗戰文物,雖歷經歲月洗禮,仍給人以心靈的震撼和啟迪。抗戰文物的生命力緣于它們( )①凝結著革命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精神標識②承載著偉大的抗戰精神,能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③見證了抗戰的光輝歷史,引領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④銘刻著革命先烈的信念,彰顯歷久彌新的育人價值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D14. 在古代文獻的研究中,對于疑難字詞,學者們往往采用“以義求義”的訓釋(對古書字句做解釋)方式,盡可能全面地展現需要解釋的字詞的相關例子,并反復推敲,從而得出一個字義。此研究過程所運用的推理( )①前提和結論之間具有保真關系②是或然推理,但能夠得出一般性結論③需對認識對象中的全部情況逐一進行考察④可在前提中涉及更多對象,以提高其可靠程度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C15. “黃風嶺,八百里,曾是關外富饒地……”一曲《黃風起兮》通過陜北說書獨具魅力的呈現,讓民族音樂大放異彩。有媒體評論:“民族音樂是民族文化的載體,是體現民族身份認同的藝術。作為民族音樂的原生態音樂,是原汁原味的民間音樂,為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靈感。”由以上判斷可必然推出( )①原汁原味的民間音樂是民族音樂②原生態音樂是體現民族身份認同的藝術③有些原生態音樂不是民族文化的載體④有些民族文化的載體不是非原生態音樂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科技創新枝繁葉茂,離不開優渥的法治土壤。某市堅持法治與科技共進,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形成“300余家科技創新領軍者+上萬家小微科創企業”的創新格局,大模型、機器人等“硬核”科技成為該市的“金名片”。該市科技創新生態的優化得益于法治與科技的“雙向奔赴”。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知識對此加以說明。【答案】①堅持科學立法,不斷完善法治體系。從本地實際出發,根據企業的需要制定相應的條例,不斷完善法律體系,堅持有法可依,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②堅持嚴格執法,通過AI智審,讓執法部門高效的保護企業的合法利益,打擊侵權行為,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③堅持科技賦能,提高公正司法的效率和水平。通過科技賦能,促進審判效率的提升,實現司法公正與便民。③建設法治社會,推動全民守法。借助智能機器人積極性性法律宣傳,提高群眾的法治意識,提高法律援助等,促進法治的普及。1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當前,我國各地積極推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鮮活經驗。一城宋韻半城水 夢華飄溢伴汴京河南·開封以宋文化聞名于世的開封,著眼古城保護,統籌考慮群眾居住、經營、交通環境的綜合改善,打造古城墻生態旅游帶、水系文化帶、歷史文化街區風光帶,讓人們在“一墻風采”中賞千年繁華,在“槳聲搖燈影”中品宋風宋韻;打造宋文化IP,將宋繡、宋戲等宋“潮”文化元素融入尋常街巷,建造歷史文化主題公園“清明上河園”,描繪出“以古聞名、以新出彩”的新時代“清明上河圖”。古城煙雨鎖姑蘇 小巷煙火百態生江蘇·蘇州作為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蘇州市姑蘇區積極推進老舊街巷改造,采用“一宅一方案”,恢復古色古香的蘇式建筑景觀,還原蘇式古宅“風叩門環、蕉窗聽雨”的意境;發布“古城保護更新伙伴計劃”,吸引社會力量,活化利用閑置老宅,建成“金融街坊”,發展“院落經濟”,讓古舊宅屋與現代生活相互融合,打造出一座“活態的古城”。黛瓦黃墻倚翠壁 木橋清溪繞農家福建·屏南擁有大量古韻綿長老村落的屏南縣,為解決人員外流、老屋荒廢的“空心化”問題,全面推行“老屋認租”模式,引入“新村民”,打造新型文化藝術空間,將曾經的“破木屋”變成一個個文化“黃金屋”;舉辦戲曲節、開酒節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動,推動“文創+品牌農業”融合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前來追尋“詩與遠方”。結合材料,運用《哲學與文化》知識,分析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如何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答案】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把事物本身固有的規律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各地在保護傳承中充分尊重了不同地區歷史文化遺產自身的特點和發展規律。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各地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新方式、新途徑。 ③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開封、蘇州、屏南等地在尊重自身歷史文化遺產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采取一系列既符合當地實際又富有創新性的舉措,實現了歷史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傳承,做到了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有機結合起來 。18.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網絡主播……我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已達8400萬人,占職工總數的21%。他們用辛勤付出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同時,也面臨著工作不穩定、勞動強度高、權益維護難、安全保障不足等困境。篇章一:困局小雨入職一家服裝公司,從事直播帶貨工作。雙方簽訂了為期兩年的勞動合同,約定小雨在合同期間不能結婚,否則公司可解除合同。小雨入職后,公司經常擅自安排其加班至深夜,日平均工作10小時以上。一年后,小雨結婚,為了保住工作,未告知公司。后來公司發現小雨結婚,認為其構成違約,將其辭退。小雨認為結婚并不影響工作,希望公司繼續留用自己,雙方協商未果。(1)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分析公司行為的不當之處并為小雨指明兩條依法維權的途徑。篇章二:破局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企業在行動。某平臺企業率先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為員工建設公寓及配套設施、提供購房無息貸款,還有一輪輪的漲薪……一系列提高員工工資福利待遇的舉措贏來陣陣叫好,不少企業紛紛跟進。但也有人認為,“這樣做會加重企業負擔,不利于行業的長遠發展”。(2)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知識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答案】(1)①合同中的對于限制結婚的條款,不符合法律規定,屬于無效條款。②公司侵犯了小雨的休息休假權,根據法律規定,職工每日工作八小時,每周工作四十小時。公司未經協商一致,經常讓小雨加班日均工作10小時。③公司不能以小雨結婚為由辭退小雨,應該支付相應的賠償。維權途徑:①可以尋找第三方進行調解。②可以先仲裁,如果不滿意,可以提起訴訟。(2)①平臺不斷提高員工的工資福利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企業的負擔,短期來看,會給企業的經營帶來一定的影響,該觀點具有合理之處。②勞動者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提高員工福利待遇有利于提高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進而會促進創新、提高產品質量等,從長遠來看,對于對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有深遠意義。③企業的做法會倒逼企業進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科技投入,進而提高生產效率,突進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④企業的做法會提高勞動者的收入,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進而提高社會的總體消費能力,為企業的生產提供動力,從長遠來看,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19.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篇章一:可親的中國與世界對話我國幅員遼闊、邊界線長,與周邊國家山水相連、命運與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秉持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與周邊國家致力于發展政治互信、妥控敏感議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同周邊關系步入近代以來最好的時期。2025年4月召開的中央周邊工作會議以全球視野審視周邊,對親誠惠容理念進行全領域豐富和全方位發展,強調要聚焦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以建設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為共同愿景,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主要平臺,與周邊國家鞏固戰略互信、深化發展融合、共同維護地區穩定、擴大交往交流。在百年變局加速演變、國際形勢重大調整、部分地區陷入沖突的大背景下,我國以真誠愿望和大國擔當攜手周邊國家共創美好未來,為動蕩不安的世界注入正能量。(1)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知識,闡明新形勢下我國周邊工作聚焦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的原因。篇章二:行進的中國與未來對話中國式現代化有目標、有規劃、有戰略,一定會實現。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上,我們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蛟龍”入海、“天眼”巡空,創新能力綜合排名躋身世界前十,科技實力節節攀升;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民生福祉持續改善;荒漠縮減、低碳轉型,世界最大清潔發電體系建成,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2)請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任選其一,運用超前思維的方法描繪10年后我國在該領域取得的一項具體成就,并說明你是如何作出這一構想的。【答案】(1)①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與周邊國家處理好相關關系,促進共同發展。②國家利益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共同利益是深化合作的基礎,各國在多極化格局中相互依存,中國與周邊國家通過產業鏈融合、經貿合作形成利益交匯點,構建共同體符合多方發展需求。③和平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強調和平共處,我國堅持睦鄰友好政策,維護地區穩定,契合周邊國家追求和平安全的普遍訴求。④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積極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通過多邊合作提升區域整體話語權,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2)從經濟方面來講: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國內生產總值買上新的大臺階,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新發展格局,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超前思維可以通過推理和想象的方法,根據我國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通過合理的想象和符合邏輯的推理,得出10年后,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情況。河南省2025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思想政治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試卷、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在一步步跨越中,歷史的“預言”不斷照進現實:上述“預言”的實現( )①離不開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接續奮斗②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③得益于黨帶領人民找到了適合我國國情的正確道路④表明人民對未來的美好愿望是實現民族復興的根本動力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十余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發展質量不斷提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列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指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仍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這是因為( )①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②經濟體制改革對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響和傳導作用③經濟體制改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④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障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立足“大腹地、大樞紐、大市場”的條件稟賦,河南省加快融入、主動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以“米”字形高鐵網、內河航運連通工程建設為牽引,推動空、陸、網、海四條“絲綢之路”協同發展,同時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對接,承接產業轉移,引入更多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上述舉措旨在( )①優化交通網絡體系,拉動基礎設施投資②建設現代流通體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③促進產業合理布局,縮減傳統產業規模④推動供需有效銜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4.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積極探索以橫向組團、縱向共鏈、資本合作等方式“抱團”出海。2025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開展中小企業出海服務專項行動的通知》,為中小企業出海提供政策入企、管理提升和權益保護等專業化服務保障。中小企業“抱團”出海有利于( )①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增強發展韌性②實現資源信息共享,減緩經濟波動③發揮企業協同效應,實現均等發展④拓展海外發展空間,提升競爭實力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 冰川是地球的“固態水庫”。隨著全球冰川整體加速消融,人類社會面臨嚴重的生態環境危機。2025年1月,聯合國正式啟動國際冰川保護年,協調聯合多個國際組織和國家,在擴大全球冰川監測系統、開發冰川相關災害早期預警系統、吸引青年參與等重點領域開展行動。由此可見,聯合國( )①凝聚國際共識,完善冰川治理制度②踐行多邊主義,倡導國際多邊合作③重視民眾參與,壯大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力量④鼓勵科研互動,維護冰川分布國國家核心利益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 某地在鄉村振興中打造“黨建鏈”串聯“產業鏈”、共建“致富鏈”的新模式,劃分2043個黨群共富責任區,組建41個產業聯合黨委,構建“黨支部+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協同發展機制,發展特色農業,帶動了農民大幅增收。該模式的優勢在于( )①黨建賦能,為鄉村自治提供方向保證②民主決策,凝聚鄉村發展的強大合力③以民為本,實現發展成果由村民共享④解放思想,拓寬鄉村產業振興的路徑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 “煮米茶”是某鄉的傳統習俗,每當米茶煮起,群眾聚得最齊。該鄉人大因勢利導,組建“流動茶館”,群眾一邊喝著熱騰騰的米茶,一邊發表對地方立法草案的意見建議,人大代表將收集到的信息及時反饋,從而打通立法建議采集的“最后一公里”。組建“流動茶館”( )①激發了基層群眾參與立法的熱情②擴大了基層群眾參與立法的權利③豐富了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形式④加強了人大代表履職能力的建設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8. 河南省政協將省委交辦的“農業強省建設”課題作為一號協商議題,聚焦重要農產品供給、農村現代化建設等關鍵問題,聯合省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的人員力量,赴省內65個縣(區)深入調研,形成系列調研報告,提出的58條建議被吸納到相關規劃政策中。這表明省政協( )①立足地方發展實際,履行參政議政的職能②優化成果落實機制,讓政治協商更富實效③豐富協商民主形式,開辟多黨合作新路徑④發揮獨特優勢,推動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9. 2025年,已故作家丁某(1908-1973)的小說被甲公司改編拍攝成微短劇《跨越山海》。該劇市場反響熱烈,多家電視臺引用劇中精彩畫面進行報道。隨后,甲公司發現乙公司經營的小程序在免費播放該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公司應在該劇中注明作者丁某的姓名②甲公司的改編應取得丁某繼承人的同意③參與報道的電視臺無需向甲公司支付使用費④如果該劇未進行登記,則乙公司不構成侵權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 李某育有張甲、張乙兩個子女。2022年,李某立下自書遺囑,明確其所有遺產由張甲繼承。后李某患病,張乙悉心照料。2024年,李某將其名下房產贈與張乙,并辦理了過戶登記。后李某病故,留下2萬元財產和1萬元債務,張甲持遺囑要求繼承房產和其他財產。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李某贈與房產的行為在性質上屬于遺贈②該房產所有權已經轉移,張甲不能繼承③房產贈與發生于自書遺囑之后,故該遺囑失效④如果張甲繼承遺產,則還需要承擔1萬元債務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1. 中國古代素有“筑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建城思想,但在二里頭遺址的前期考古中卻未能找到城墻。2024年,在與其隔河相望的古城村,新發現一道夯土墻,專家推測其極可能是人們苦苦尋找60余年的二里頭都邑城墻,這為研究夏商時期都城建設提供了重要線索。這一發現表明( )①復雜事物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②未經實踐檢驗的認識不能正確指導實踐③人們認知能力的提高是認識發展的重要動因④實踐不斷產生新問題推動人們進行新的探索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 每至歲末,國家主席習近平新年賀詞如期而至:我們要繼續努力,把人民的期待變成我們的行動,把人民的希望變成生活的現實。我們要繼續全面深化改革,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2015年)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面小康、擺脫貧困是我們黨給人民的交代,也是對世界的貢獻。(2022年) 對大家關心的就業增收、“一老一小”、教育醫療等問題,我一直掛念。一年來,基礎養老金提高了,房貸利率下調了,直接結算范圍擴大方便了異地就醫,消費品以舊換新提高了生活品質……大家的獲得感又充實了許多。(2025年)從中可以讀出(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②黨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價值標準③社會意識的變化反映出社會生活的變遷④反映社會存在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3.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走進抗戰紀念場館,趙一曼寫給兒子的絕筆信、趙尚志主筆的《東北紅星壁報》、彭雪楓使用過的印章——一件件抗戰文物,雖歷經歲月洗禮,仍給人以心靈的震撼和啟迪。抗戰文物的生命力緣于它們( )①凝結著革命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標識②承載著偉大的抗戰精神,能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③見證了抗戰的光輝歷史,引領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④銘刻著革命先烈的信念,彰顯歷久彌新的育人價值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4. 在古代文獻的研究中,對于疑難字詞,學者們往往采用“以義求義”的訓釋(對古書字句做解釋)方式,盡可能全面地展現需要解釋的字詞的相關例子,并反復推敲,從而得出一個字義。此研究過程所運用的推理( )①前提和結論之間具有保真關系②是或然推理,但能夠得出一般性結論③需對認識對象中的全部情況逐一進行考察④可在前提中涉及更多對象,以提高其可靠程度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5. “黃風嶺,八百里,曾是關外富饒地……”一曲《黃風起兮》通過陜北說書獨具魅力的呈現,讓民族音樂大放異彩。有媒體評論:“民族音樂是民族文化的載體,是體現民族身份認同的藝術。作為民族音樂的原生態音樂,是原汁原味的民間音樂,為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靈感。”由以上判斷可必然推出( )①原汁原味的民間音樂是民族音樂②原生態音樂是體現民族身份認同的藝術③有些原生態音樂不是民族文化載體④有些民族文化的載體不是非原生態音樂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科技創新枝繁葉茂,離不開優渥的法治土壤。某市堅持法治與科技共進,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形成“300余家科技創新領軍者+上萬家小微科創企業”的創新格局,大模型、機器人等“硬核”科技成為該市的“金名片”。該市科技創新生態的優化得益于法治與科技的“雙向奔赴”。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知識對此加以說明。1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當前,我國各地積極推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鮮活經驗。一城宋韻半城水 夢華飄溢伴汴京河南·開封以宋文化聞名于世的開封,著眼古城保護,統籌考慮群眾居住、經營、交通環境的綜合改善,打造古城墻生態旅游帶、水系文化帶、歷史文化街區風光帶,讓人們在“一墻風采”中賞千年繁華,在“槳聲搖燈影”中品宋風宋韻;打造宋文化IP,將宋繡、宋戲等宋“潮”文化元素融入尋常街巷,建造歷史文化主題公園“清明上河園”,描繪出“以古聞名、以新出彩”的新時代“清明上河圖”。古城煙雨鎖姑蘇 小巷煙火百態生江蘇·蘇州作為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蘇州市姑蘇區積極推進老舊街巷改造,采用“一宅一方案”,恢復古色古香的蘇式建筑景觀,還原蘇式古宅“風叩門環、蕉窗聽雨”的意境;發布“古城保護更新伙伴計劃”,吸引社會力量,活化利用閑置老宅,建成“金融街坊”,發展“院落經濟”,讓古舊宅屋與現代生活相互融合,打造出一座“活態的古城”。黛瓦黃墻倚翠壁 木橋清溪繞農家福建·屏南擁有大量古韻綿長老村落的屏南縣,為解決人員外流、老屋荒廢的“空心化”問題,全面推行“老屋認租”模式,引入“新村民”,打造新型文化藝術空間,將曾經的“破木屋”變成一個個文化“黃金屋”;舉辦戲曲節、開酒節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動,推動“文創+品牌農業”融合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前來追尋“詩與遠方”。結合材料,運用《哲學與文化》知識,分析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如何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18.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網絡主播……我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已達8400萬人,占職工總數的21%。他們用辛勤付出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同時,也面臨著工作不穩定、勞動強度高、權益維護難、安全保障不足等困境。篇章一:困局小雨入職一家服裝公司,從事直播帶貨工作。雙方簽訂了為期兩年的勞動合同,約定小雨在合同期間不能結婚,否則公司可解除合同。小雨入職后,公司經常擅自安排其加班至深夜,日平均工作10小時以上。一年后,小雨結婚,為了保住工作,未告知公司。后來公司發現小雨結婚,認為其構成違約,將其辭退。小雨認為結婚并不影響工作,希望公司繼續留用自己,雙方協商未果。(1)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分析公司行為的不當之處并為小雨指明兩條依法維權的途徑。篇章二:破局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企業在行動。某平臺企業率先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為員工建設公寓及配套設施、提供購房無息貸款,還有一輪輪的漲薪……一系列提高員工工資福利待遇的舉措贏來陣陣叫好,不少企業紛紛跟進。但也有人認為,“這樣做會加重企業負擔,不利于行業的長遠發展”。(2)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知識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19.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篇章一:可親的中國與世界對話我國幅員遼闊、邊界線長,與周邊國家山水相連、命運與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秉持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與周邊國家致力于發展政治互信、妥控敏感議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同周邊關系步入近代以來最好的時期。2025年4月召開的中央周邊工作會議以全球視野審視周邊,對親誠惠容理念進行全領域豐富和全方位發展,強調要聚焦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以建設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為共同愿景,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主要平臺,與周邊國家鞏固戰略互信、深化發展融合、共同維護地區穩定、擴大交往交流。在百年變局加速演變、國際形勢重大調整、部分地區陷入沖突的大背景下,我國以真誠愿望和大國擔當攜手周邊國家共創美好未來,為動蕩不安的世界注入正能量。(1)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知識,闡明新形勢下我國周邊工作聚焦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的原因。篇章二:行進的中國與未來對話中國式現代化有目標、有規劃、有戰略,一定會實現。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上,我們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蛟龍”入海、“天眼”巡空,創新能力綜合排名躋身世界前十,科技實力節節攀升;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民生福祉持續改善;荒漠縮減、低碳轉型,世界最大清潔發電體系建成,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2)請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任選其一,運用超前思維的方法描繪10年后我國在該領域取得的一項具體成就,并說明你是如何作出這一構想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河南高考政治試題(原卷版).docx 2025河南高考政治試題(答案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