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目錄第二單元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三單元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第一單元 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1.時代精神的精華2.探究世界的本質3.把握世界的規律4.探索認識的奧秘5.尋覓社會的真諦6.實現人生的價值(認識論)(社會歷史觀)(人生價值觀)7.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8.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9.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辯證唯物主義(2-4課)歷史唯物主義(5-6課)(什么是哲學)(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1.1 追求智慧的學問第一單元: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哲學的起源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單元課框目哲學的起源——哲學離我們遠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鏈接古語中的哲學量變引起質變整體統率部分,要立足整體矛盾對立統一的關系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古希臘語:哲學的英文單詞philosophy源于希臘語philosophia。它由philo(愛、追求)和sophia(智慧)構成,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漢語:哲學就是智慧之學或追求智慧之學。馬克思: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注意:哲學≠智慧哲學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學。哲學有正確和錯誤之分。1.哲學的本義:哲學是一門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它致力于從總體上把握人與世界的關系。一、哲學的起源【哲學道理】:按規律辦事,不能違背規律。種地發現長得慢怎么辦拔高助長禾苗枯死總結經驗實踐產生問題思考實踐結果反思從拔苗助長的故事中,思考哲學是如何產生的?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3)人們創立哲學是否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2)是否有了好奇心,人們就能客觀地、正確的認識世界?(1)是否有了好奇心,哲學就能產生?人們創造哲學最終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為了滿足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人們對它的思考和回答并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所以有了好奇心,并不一定能客觀地、正確地認識世界。有了好奇心,不等于哲學就能產生。這些思考中,會觸及這樣或那樣的具有哲學性質的問題。閱讀與思考 P3西方:亞里士多德:“哲理探索,起于驚異。”柏拉圖:驚奇之外, 哲學沒有別的開端。中國:屈原《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2.哲學的產生①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②哲學起源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人類的兩項活動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哲學意義上的世界3.哲學的意義哲學與我們的生活、與自然和社會密切相關,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注意:哲學不是從人們的頭腦中憑空產生的相關鏈接:哲學和時代的關系P4思考:①哲學思想會不會一成不變?②不同的時代人們思考和探索的內容有什么不同?弗洛伊德叔本華王陽明所處的明代中葉,社會處在動蕩之中,他說:“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實衰,人出己見,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譽。”意思是明朝亂“亂”在“文盛實衰”人們只求“知”而不顧行。所以必須提出“知行合一”來醫治文盛實衰、知行脫節,只知不行的時弊。相關鏈接:哲學和時代的關系P4哲學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時代和社會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發展。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面對一定時代社會生活,哲學家可以反映它的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它的那一方面,可能正確或比較正確地反映,也可能不那么正確乃至歪曲、錯誤地反映。P4-5 “閱讀與思考”人們把握世界的方式有很多,有哪些?常識、神話、科學是如何把握世界的?與上述把握世界的方式相比,哲學是如何把握世界的?哲學是一種從總體上把握人類智慧,是通過一系列概念、范疇、命題和理論論證而形成的關于世界總體的思想體系,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常識:經驗,自發性、零散性和非反思性神話:想象,擬人化科學:理論實證,特定領域和層次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2023年7月的朋友圈都在談論一部制作精美、內涵豐富的動畫片——《長安三萬里》。影片中有儒家的廟堂之高,道家的江湖之遠,小農的悠然田園,兵戎的悲歌塞外……同樣的時代,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追夢人生。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高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王維是為朋友牽掛和擔心,擔心朋友往前走得更遠,沒有人認得朋友,可怎么得了。高適很樂觀,覺得朋友走得越遠,聲名傳得越高,傳得更遠。思考:面對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看法相同嗎?二、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1.世界觀的含義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2.世界觀和哲學的關系世界觀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發形成的世界觀不等于哲學。下列那些說法是世界觀?①小明戴著口罩上學②世界是普遍聯系的③我又吃了一個雪糕④新冠病毒通過空氣傳播⑤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⑥上帝創造了一切不是對某類事物的觀點,不是具體的看法。P5相關鏈接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哲學 世界觀區別 含義形成特點聯系 錯誤傾向 2.世界觀和哲學世界觀人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是哲學家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是人們對這個世界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哲學家自覺研究的結果世界觀自發或自覺形成哲學是系統化的、理論化的思想體系世界觀人人都有,有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也有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①哲學與世界觀的研究對象都是整個世界,是關于整個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問題②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①把哲學簡單化,把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當作哲學學說。②把哲學神秘化,認為哲學與普通人無關。所有的詩人們總是活在儒釋道文化所構建的夢想框架里,儒家入世進入功利的現實世界,佛家出世進入解脫的虛無世界,道家忘世進入超然的超現實世界。 從李白的一生中,我們能夠看到人生的廣度,以及由此誕生的思想的高度。他幾經起落,卻依然豁達樂觀,因為心中有儒、道兩種人生哲學。順境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他的理想,他心懷入仕之心,勇于追求機會,并且得到了皇帝的賞識。 逆境時,他也能夠安平樂道,追求內心的自由,漂游四方也能自在快活。一個人的思想觀念與其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之間是什么關系?P6 閱讀與思考13.世界觀和方法論世界觀 方法論區別(含義) 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用世界觀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聯系 ①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不存在脫離世界觀的方法論,也不存在脫離方法論的世界觀。②哲學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思考和判斷:1.哲學和世界觀都是科學的。2.哲學就是世界觀。3.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4.哲學是哲學家的事,與普通人無關。×——為什么說科學研究需要哲學智慧的滋養?理解哲學與具體科學三、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1.具體科學的分類世界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自然界人類社會思維意識思維科學知識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等心理學、邏輯學等具體科學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1.具體科學① 分類② 共同點: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2.哲學:對具體知識進行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的和最普遍的規律。如:自然領域----自然界中存在萬有引力規律、適者生存人類社會領域----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等等思維領域----遺忘規律哲學?任何事物的運動變化是有規律的閱讀與思考P7晚年的牛頓醉心于神學,寫出了150萬字的神學作品,花了20多年時間力圖證明上帝的存在,想和上帝對話,想從上帝那里尋找天體運行的“第一推動力”。晚年的牛頓至此不可能再有什么更偉大的發現。思考:你如何理解具體科學和哲學的關系?哲學 具體科學區別 研究對象 整個世界 某一具體領域揭示規律 整個世界最一般的本質的最普遍的規律 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聯系 錯誤傾向 ①把哲學看做“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 ②輕視哲學、否認哲學對具體科學研究指導作用的看法。 3. 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①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②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有正確和錯誤)③哲學與具體科學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不是多數與少數、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推動哲學家前進的,絕不像他們所想象的那樣,只是純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動他們前進的,主要是自然科學和工業的強大而日益迅猛的進步。”“ 隨著自然科學領域中每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恩格斯“自然研究家盡管可以采取他們所愿意采取的態度,他們還是得受哲學的支配。問題只在于:他們是愿意受某種蹩腳的時髦哲學的支配,還是愿意受某種以認識思維的歷史及其成就為基礎的理論思維形式的支配。”——恩格斯閱讀上述材料,說明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知識整合:什么是哲學?(全面把握哲學)(1)從本義看:(2)從起源看:(3)從與時代關系看:(4)從與世界觀的關系看:(5)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看:(6)從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看:哲學是一門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它致力于從總體上把握人與世界的關系。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起源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課堂小結哲學是什么直接或間接影響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本義產生、起源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含義世界觀與方法論關系哲學與其關系哲學與具體科學哲學的作用具體科學分類二者區別二者關系追求智慧的學問1.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科學。2.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因此與方法論無關。3.世界觀人人都有,因而都是正確的。4.哲學是科學之科學,為具體科學提供正確具體的指導。5.具體科學以哲學為基礎。×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是二者的統一。×世界觀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不是科學之科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不一定正確的,也不是具體的指導×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易錯點撥6.哲學是科學之科學,是具體知識的總和。×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是對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易錯點撥1.(2021·廣東·高考真題)不少有重大貢獻的自然科學家既是科學偉人,又是科學哲人。牛頓從經驗主義出發建立起古典力學,愛因斯坦從唯物論出發建立了廣義相對論,海森堡受柏拉圖哲學的啟發,決心尋找反映自然秩序的數學核心,建立了矩陣力學。能解釋上述科學史實的是①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②哲學的爭論引領具體科學的進步③哲學是一種能生產知識的知識④重大科學研究前沿需要哲學智慧的啟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總結和概括,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B2.(江蘇·高考真題)“哲學的推廣必須以科學成果為基礎。可是哲學一經建立并廣泛被人們接受之后,它們又常常促使科學的進一步發展。”愛因斯坦這句話說明( )①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②哲學是“科學之科學”③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④世界觀決定方法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