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中考二?;瘜W模擬試題本試題共 8 頁,分選擇題部分和非選擇題部分,選擇題部分 40 分,非選擇題部分 60 分,全卷滿分 100 分,考試用時 60 分鐘。答題前,請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座號、準考證號寫在答題卡的規定位置,并同時將考點、姓名、準考證號、座號寫在試題的規定位置。答題時,選擇題部分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非選擇題部分,用 0.5 毫米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題號所提示的答題區域作答。直接在試題上作答無效。本考試不允許使用計算器,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 12 H 1 O 16 Na 23 Cl 35.5 S 32 Ca 40 Fe 56第 Ⅰ 卷(選擇題 共 40 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成語是中華化學民族語言的瑰寶,下列成語全部包含化學變化的一組是( )A. 百煉成鋼 聚沙成塔 B. 風吹草動 火上澆油C. 火樹銀花 爐火純青 D. 集腋成裘 木已成舟2.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 “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精神的是( )A. 秸稈粉碎還田,增加農田肥料 B. 堅持綠色出行,踐行低碳生活C. 垃圾分類回收,減少資源浪費 D. 深埋廢棄電池,防止造成污染3.如圖所示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4.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Li、Li+不屬于同種元素B. 一個鋰原子的質量為6.941gC. 磷酸亞鐵鋰LiFePO4中磷元素化合價為+3價D. 在化學反應中,鋰原子能失去1個電子形成Li+5.下列歸納和推理正確的是( )A. 離子是帶電荷的粒子,帶電荷的粒子一定是離子B. 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點燃氫氣前一定要驗純C. 酸堿中和反應一定有水生成,生成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D. 堿溶液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一定是堿溶液6.鈦合金常用于制作載人飛船的某些部件。結合已有知識和圖像信息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將鈦單質制成合金后,硬度增大B. 圖中x的數值為+4C. Ti2O3在圖中對應的點是b點D. 工業制取圖中a點對應物質的化學方程式為7.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展現了化學課程對學生發展的重要價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科學思維:Al與稀硫酸反應生成Al2(SO4)3,故Fe也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Fe2(SO4)3B. 化學觀念: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C. 科學探究與實踐:將土壤樣品與適量的蒸餾水在燒杯中混合、攪拌、靜置,測上層清液的pH,判斷土壤的酸堿性D. 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和廢棄塑料回收再生、循環利用等措施,減少 “白色污染”8.下圖是甲轉化為丁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轉化②是化合反應 B. 轉化①是實現碳中和的一種途徑C. 轉化中原子種類、個數不變 D. 丁中碳、氫、氧的質量比為6:1:89.下列方案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①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B. ②比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C. ③探究溶劑種類對物質溶解性的影響 D. ④探究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所有條件10.向一定質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鐵粉。反應過程中,測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質量與加入鐵粉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a點,向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無白色沉淀生成B. c點,溶液中的溶質為Fe(NO3)2 C.d點,溶液顏色為淺綠色D. e點,向過濾后得到的固體中滴加稀鹽酸,無氣泡產生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20 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的要求)11.CO2含量增多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CO2的低能捕集、轉化和利用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如圖是以CO2為原料制取炭黑(C)的太陽能工藝簡易流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該工藝實現了由化學能向太陽能的轉化B. 反應 Ⅰ 中Fe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改變C. 該方法有利于減弱全球氣候變暖D. 反應 Ⅱ 為分解反應12.下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主要操作A 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固體 分別加熱,觀察是否有氣泡B 檢驗某固體是否為碳酸鹽 取樣加入稀鹽酸,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C 分離NaCl和MnO2固體 溶解、過濾,濾渣洗滌、干燥;濾液蒸發結晶D 除去氫氣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先通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再通入濃硫酸13.學習酸、堿的知識后,小芳構建了物質之間的反應關系圖,甲、乙、丙是三種初中常見物質,其中甲為黑色固體,乙、丙為氧化物,圖中連線兩端的物質均能發生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物質為二氧化錳B. 乙物質可能為紅色C. 若乙物質中有鐵元素,乙與稀鹽酸反應得到溶液可能呈黃色D. 甲可通過化合或置換反應轉化為丙14.下列圖示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15.一定溫度下,向a g FeCl2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溶液的質量與加入NaOH固體的質量變化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Fe(OH)2沉淀完全時消耗NaOH的質量為ng B. M點對應溶液中NaOH達到飽和狀態C. m=c a D. 生成的Fe(OH)2的質量為(n+b a)g第 Ⅱ 卷(非選擇題 共 60 分)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5 小題,共 60 分)16.(10 分)(1) 按要求從氫氣、氧氣、氯化鈉、碳酸鈉、鹽酸、碳酸、氫氧化鈣、氫氧化銅中選取合適的物質,將其化學式填寫在下列橫線上。一種可燃性氣體單質 ______; 一種難溶性堿 ______;一種不穩定的酸 ______; 可做調味品的鹽 ______。(2)《本草經集注》記載:“強燒之,紫青煙起… 云是真硝石也”?!跋跏?主要成分是KNO3,KNO3在肥料中屬于 ______(選填 “復合肥料” 或 “農家肥”)。(3) 李蘭娟院士團隊發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達蘆那韋化學式為C27H37N3O7S,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達蘆那韋分子由 ______種元素組成,達蘆那韋中 ______元素(填名稱)的質量分數最大。(4) 過氧乙酸是一種常用的消毒劑,其說明書的一部分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①保存和配制過氧乙酸不宜使用 ______(填 “鐵”“玻璃” 或 “陶瓷”)材料制成的容器。②雙氧水和乙酸反應可得到過氧乙酸,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OOH+H2O2=CH3COOOH+X,則X的化學式為 ______。③用質量分數為40%的過氧乙酸溶液配制8000g質量分數為0.5%的過氧乙酸溶液來浸泡消毒,需要取水 ______mL(水的密度為1g/mL)。17.(13 分) (1) 某年春晚創意舞蹈節目《躍 BOT》引發產業界對人形機器人的廣泛關注。①人形機器人的機械臂常用鋁合金材料制成,與純鋁相比鋁合金的熔點更 ______(填 “高” 或 “低”)。②人形機器人密封常用到硅橡膠、丁腈橡膠等材料,這類材料具有耐熱、耐寒、耐酸堿等特點,丁腈橡膠屬于 ______(填 “金屬” 或 “有機合成”)材料。③人形機器人通常配備先進的機器視覺系統,其職能處理芯片的核心材料是高純硅。工業制硅的反應之一是2H2+SiCl4=Si+4HCl,則SiCl4中Si的化合價為 ______。(2) 淮安是一座歷史悠久又極具現代氣息的文化名城。①陸游留下了 “天賜名手,地賜名泉,高溝美酒,名不虛傳” 的佳句,淀粉水解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為酒精(C2H5OH)和二氧化碳,寫出葡萄糖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②陳毅曾慷慨高歌:“美酒香飄云天外,南征北戰壯我行。我軍痛飲高溝酒,定叫中華屬人民?!?請從微觀角度分析 “美酒香飄” 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③綠水青山,描繪淮安畫卷。填 “焰影臨水更清” 描繪了 “燈影臨水” 的唯美夜景,“燈”(霓虹燈)中充入的氣體可能是 ______(填 “氧氣” 或 “稀有氣體”)。④高鐵使用的無縫鋼軌一般以鋁熱焊接:將粉末狀的Al和Fe2O3放在坩堝內稍加熱就能持續反應,將產生的鐵水注入鑄型進行焊接,生成的熔渣主要為Al2O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應類型為 ______反應。(3) 某電鍍廠為減少水污染及節約成本,從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廢水中回收硫酸鋅和有關金屬,實驗過程如下:①固體A的成分是 ______(填化學式)。②廢液的質量 ______(填 “大于”“小于” 或 “等于”)濾液Ⅰ的質量。③濾液1和濾液2中含有相同的溶質是 ______。18.(13 分) (1) 數型圖象是研究化學問題的一種常見描述方法,根據下列圖象進行回答:①圖一是用鹽酸和氫氧化鈉進行中和反應時,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曲線。向鹽酸中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為n g時,所得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有 ______(填離子符號);②圖二是20℃時,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燒杯中,逐滴加入10%的鹽酸,隨著鹽酸的加入,燒杯中溶液溫度與加入鹽酸體積的變化關系。由圖可知中和反應是 ______反應。甲同學用氫氧化鈉固體與稀鹽酸反應也能得到相同結論,乙同學認為不嚴密,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③圖三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t1℃時,接近飽和的a物質溶液,在不改變溶液質量的條件下,可用 ______的方法達到飽和狀態;將t2℃時,150ga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可以析出 ______g a物質。(2) 已知某固體樣品A可能含有KCl、K2SO4、NH4NO3三種物質中的一種或多種,另有一固體樣品B可能含有MgO、Mg(OH)2、Na2CO3三種物質中的兩種或三種。按下圖所示進行實驗,出現的現象如圖中所述。(過程中所有發生的反應都是恰好完全反應)結合上述信息進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問題:①步驟 Ⅱ 中生成氣體F的化學式為 ______。②過程 Ⅲ 發生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③在無色溶液G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金屬陽離子有 ______。④在固體樣品A里,所述三種物質中, ______(填化學式,下同)不能確定是否存在,要進一步確定其是否存在,另取少許樣品A加水配成溶液,先向試管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______溶液,產生白色沉淀,靜置,過濾,再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的 ______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固體樣品A中含有該物質。19.(13 分) (1) 【任務一】實驗室制備CO2并驗證CO2的性質。實現 2030 年碳達峰、2060 年碳中和,是我國政府對國際社會的重要承諾。為此某小組對二氧化碳的制備、性質產生興趣,開啟了探究之旅。如圖是實驗室制備CO2并驗證CO2性質的實驗裝置圖,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①儀器②的名稱是 ______。②關閉活塞N,打開活塞M,向儀器②中加入稀鹽酸,寫出裝置C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裝置B中的現象是 ______。③關閉活塞M、打開活塞N,用C、D制取并收集CO2,觀察到E中 ______(填 “高” 或 “低”)處蠟燭熄滅時,就可以說明D中已收集滿CO2。④也可用裝置F代替裝置C制取CO2,該裝置使用銅絲網而不使用鐵絲網盛放石灰石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⑤裝置G有多種用途,實驗中若用裝置G收集氫氣,應將氫氣從 ______(填 “m” 或 “n”)端通入。(2) 【任務二】跨學科實踐活動興趣小組開展 “自制凈水器及水質檢測” 實踐活動。①自制凈水器:如圖,凈水流程依標號順序進行。吸附劑為活性炭,因其具有 ______的結構。②水質檢測:TDS值是水質的一項重要指標,某水樣經自制凈水器凈化后的TDS值如右上圖,凈化后的水質純度為 ______。(3) 【任務三】粗鹽提純和配制溶液①如圖 1 進行粗鹽中難溶性雜質去除的實驗。操作順序是 ______(填字母)。②若圖 1 中B操作沒有用玻璃棒攪拌,會使精鹽的產率偏 ______(填 “高” 或 “低”)。③配制11%的氯化鈉溶液100g。如圖 2 進行稱量和量取,其它操作均規范無誤,最終導致配制的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______(填 “大于” 或 “小于”)11%。20.(11 分)興趣小組對一瓶久置的NaOH固體的變質情況進行了實驗探究。【提出問題】NaOH固體變質了嗎?【作出猜想】①沒有變質 ②已經變質(1) 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NaOH變質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任務一 定性實驗 探究該NaOH固體是否變質】(2) 興趣小組設計方案進行如下實驗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少量該NaOH固體樣品完全溶于水,加入足量BaCl2溶液 猜想②成立【反思評價】有的同學提出此實驗無法確定NaOH固體變質程度。【任務二 定量實驗 探究該NaOH固體變質程度】(3) 興趣小組利用控制變量的方法進行實驗,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a的數值為 ______。【實驗結論】(4) 小組同學分析溫度升高值數據,確定該NaOH固體變質程度是 ______(填 “完全變質” 或 “部分變質”),請推測m的取值范圍是 ______。【任務三 計算該NaOH固體樣品中NaOH的質量】實驗步驟:稱量1.0g該NaOH固體樣品于小燒杯中備用;量取10.0mL12%的稀鹽酸;用電子秤稱量反應前儀器和藥品的質量,記錄數據;將稀鹽酸加入小燒杯內,待完全反應,再次稱量儀器和反應后溶液的質量,記錄數據。反應前的質量/g 反應后的質量/g105.32 105.10(5) 興趣小組結合實驗數據,計算出該NaOH固體中NaOH的質量是多少?(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寫出詳細過程)。【反思評價】興趣小組充分認識到定量研究在化學實驗中的重要作用。【拓展延伸】(6) 生活中的管道疏通劑和爐具清潔劑成分中都含有NaOH,應 ______保存。答案1.C:“百煉成鋼” 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聚沙成塔” 無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A 錯誤?!帮L吹草動” 是物理變化,“火上澆油” 涉及燃燒,是化學變化,B 錯誤?!盎饦溷y花” 涉及煙花燃燒,“爐火純青” 涉及燃料燃燒,均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C 正確。“集腋成裘”“木已成舟” 都無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D 錯誤。2.D:秸稈粉碎還田、綠色出行、垃圾分類回收都有利于環保,符合要求;深埋廢棄電池會污染土壤和水源,不符合要求,選 D。3.D:A 選項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個酒精燈,易引發火災;B 選項檢驗氧氣應將帶火星木條放在集氣瓶口;C 選項取用液體時瓶塞應倒放,標簽向手心;D 選項過濾操作中用玻璃棒引流,操作正確。4.D:Li和Li+質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A 錯誤。6.941是鋰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是一個鋰原子的實際質量,B 錯誤。磷酸亞鐵鋰LiFePO4 中磷元素化合價為+5價,C 錯誤。鋰原子最外層有1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1個電子形成Li+,D 正確。5.B:帶電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離子,如質子、電子等,A 錯誤。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氫氣是可燃性氣體,點燃前一定要驗純,B 正確。生成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氫氣燃燒生成水,是化合反應,C 錯誤。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顯堿性,但不一定是堿溶液,如碳酸鈉溶液顯堿性,屬于鹽溶液,D 錯誤。6.C:合金硬度一般比純金屬大,將鈦單質制成合金后,硬度增大 ,A 正確。在TiO2中,氧元素顯 2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Ti的化合價為+4價,B 正確。Ti2O3中Ti元素化合價為+3價,在圖中對應的點是a點,C 錯誤。工業上可用鎂和TiCl4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制取鈦,化學方程式為,D 正確。7.A:Al與稀硫酸反應生成Al2(SO4)3,但Fe與稀硫酸反應生成FeSO4和H2,不是Fe2(SO4)3,A 錯誤。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如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B 正確。將土壤樣品與適量蒸餾水混合、攪拌、靜置,測上層清液pH,可判斷土壤酸堿性,C 正確。減少使用不必要塑料制品、回收再生和循環利用廢棄塑料等措施,可減少 “白色污染”,D 正確。8.A:轉化②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物兩種,生成物一種,是化合反應 ;轉化①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生成乙烯和水,能消耗二氧化碳,是實現碳中和的一種途徑;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個數不變;丁(C2H4O2)中碳、氫、氧的質量比為(12×2):(1×4):(16×2)=6:1:8,A 選項說轉化②不是化合反應,說法錯誤。9.C:①中紅磷量少,不能將集氣瓶內氧氣耗盡,不能準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②中過氧化氫溶液濃度不同,不能比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③中碘在水和汽油中溶解情況不同,可探究溶劑種類對物質溶解性的影響;④中實驗只能探究物質燃燒需要氧氣,不能探究所有條件,選 C。10.C:鐵先和硝酸銀反應,a點硝酸銀未反應完,滴加稀鹽酸會有白色沉淀生成;c點硝酸銅未反應完,溶液中溶質為Fe(NO3)2和Cu(NO3)2;d點硝酸銅恰好反應完,溶液為Fe(NO3)2溶液,顏色為淺綠色;e點鐵過量,向固體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選 C。二、多項選擇題11.AD:該工藝實現了太陽能向化學能的轉化,A 錯誤。反應 Ⅰ 中Fe元素化合價從+3價變為+2價,發生了改變,B 正確。該方法消耗二氧化碳,有利于減弱全球氣候變暖,C 正確。反應 Ⅱ 反應物有兩種,不是分解反應,D 錯誤。12.CD: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加熱都不一定有氣泡產生,A 不能達到目的。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的不一定是碳酸鹽,也可能是活潑金屬等,B 不能達到目的。NaCl易溶于水,MnO2難溶于水,通過溶解、過濾,濾渣洗滌、干燥得MnO2,濾液蒸發結晶得NaCl,C 能達到目的。氫氣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再通過濃硫酸干燥,可除去氫氣中混有的二氧化碳,D 能達到目的。13.BCD:甲為黑色固體,乙、丙為氧化物,甲不一定是二氧化錳,也可能是氧化銅等;若乙是氧化鐵,為紅色;若乙物質中有鐵元素,乙可能是氧化鐵,與稀鹽酸反應得到氯化鐵溶液,呈黃色;若甲是碳,可通過化合反應(與氧氣反應)或置換反應(與氧化銅反應)轉化為丙(二氧化碳) ,選 BCD。14.CD:A 中沒有對比實驗,不能證明CO2能與水反應;B 中沒有溫度計測量溫度變化,不能探究中和反應是否放熱;C 中氫氣吹起肥皂泡上升,可驗證氫氣密度比空氣?。籇 中干冷燒杯內壁出現水霧,可驗證蠟燭燃燒產物中有水,選 CD。15.BD:Fe(OH)2沉淀完全時消耗NaOH的質量為mg,A 錯誤。M點后繼續加NaOH固體,溶液質量不再增加,說明M點對應溶液中NaOH達到飽和狀態 ,B 正確。根據質量守恒定律,m=b a,C 錯誤。生成Fe(OH)2的質量為(n+b a)g,D 正確。16.(1)H2;Cu(OH)2;H2CO3;NaCl(2) 復合肥料(3)5;碳(4)①鐵 ②H2O ③790017.(1)①低 ②有機合成 ③+4(2)①②分子在不斷運動 ③稀有氣體④;置換(3)①Fe、Cu ②大于 ③ZnSO418.(1)①Na+、Cl ②放熱;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會干擾實驗結論 ③降溫;30(2)①CO2 ②Ba(NO3)2+K2SO4=BaSO4↓+2KNO3③Na+、K+④KCl;Ba(NO3)2;AgNO319.(1)①錐形瓶 ②CaCO3+2HCl=CaCl2+H2O+CO2↑;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③低 ④鐵能與稀鹽酸反應,而銅不與稀鹽酸反應 ⑤n(2)①疏松多孔 ②99.7%(3)①ACB ②低 ③小于20.(1)2NaOH+CO2=Na2CO3+H2O(2) 產生白色沉淀(3)1.0(4) 部分變質;11.92(5) 解:反應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05.32g 105.10g=0.22g。設1.0g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44x 0.22g=解得x=0.53g。則樣品中NaOH的質量為1.0g 0.53g=0.47g。答:該NaOH固體中NaOH的質量是0.47g。(6) 密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