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秋高考化學復習第5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第22講氮及其氧化物氨和銨鹽課件+學案+練習含答案(教師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秋高考化學復習第5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第22講氮及其氧化物氨和銨鹽課件+學案+練習含答案(教師用)

資源簡介

(共44張PPT)
第22講 氮及其氧化物 
氨和銨鹽
01
考點梳理 高效演練
考點一 氮氣及氮的氧化物

1.氮的固定
游離
自然
人工
化合
2.氮氣
(1)物理性質(zhì):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________溶于水。
(2)化學性質(zhì)。
寫出有關(guān)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氮的氧化物
(1)氮有多種價態(tài)的氧化物,如N2O、NO、N2O3、NO2、N2O4、N2O5等,其中屬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和 ________。
(2)NO和NO2性質(zhì)的比較。
物質(zhì) NO NO2
色、味、態(tài) ____________的氣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氣體
溶解性 ______溶于水 易溶于水
毒性 有毒,大氣污染物之一
與水反應(yīng) 不反應(yīng) 3NO2+H2O===2HNO3+NO
與氧氣反應(yīng) 2NO+O2===2NO2 不反應(yīng)
N2O3
N2O5
無色、無味
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

4.氮氧化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人體的危害及防治
(1)常見的污染類型及對人體的危害。
①光化學煙霧:NOx在紫外線作用下,與碳氫化合物發(fā)生一系列光化學反應(yīng),產(chǎn)生一種有毒的煙霧。
②酸雨:NOx排入大氣中后,與水反應(yīng)生成HNO3和HNO2,隨雨水降到地面。
③破壞臭氧層:NO2可使平流層中的臭氧減少,導致地面紫外線輻射量增加。
④NO與血紅蛋白結(jié)合使人中毒。
(2)常見的NOx尾氣處理方法。
①堿液吸收法: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
NO2、NO的混合氣體能被足量燒堿溶液完全吸收的條件是n(NO2)≥n(NO),一般適用于工業(yè)尾氣中NOx的處理。
②催化轉(zhuǎn)化法:
在催化劑、加熱條件下,氨可將氮氧化物轉(zhuǎn)化為無毒氣體(N2)或NOx與CO在一定溫度下催化轉(zhuǎn)化為無毒氣體(N2和CO2,一般適用于汽車尾氣中NOx的處理)。
[易錯秒判]
(1)N2分子的結(jié)構(gòu)穩(wěn)定,因而氮氣不支持任何物質(zhì)的燃燒(  )
(2)固氮反應(yīng)一定屬于氧化還原反應(yīng)(  )
(3)NO2與水反應(yīng)生成硝酸,故NO2是酸性氧化物(  )
(4)制取二氧化氮時,可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氣(  )
(5)利用AgNO3、CCl4和蒸餾水均可鑒別NO2和溴蒸氣(  )
(6)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是由化合態(tài)氮轉(zhuǎn)化來的(  )
×
×
×

×


1.下列關(guān)于N2的敘述正確的是(  )
A.N2是一種無色、無味且易溶于水的氣體
B.在雷雨天,空氣中的N2和O2可直接反應(yīng)生成NO2
C.在N2與Mg反應(yīng)生成Mg3N2的過程中,N2為還原劑
D.一定條件下,N2與H2合成NH3屬于氮的固定

2.下列有關(guān)氮的氧化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NO和NO2混合氣體的尾氣可以用水吸收
B.4.6 g 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目小于0.2NA(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
C.用濕潤的淀粉KI試紙可鑒別Br2(g)和NO2
D.除去NO中混有的少量NO2氣體時,可以用水洗滌后再干燥
解析:NO與水不反應(yīng),且NO2與H2O反應(yīng)生成NO,故不能用水吸收NO和NO2混合氣體,A錯誤;根據(jù)原子守恒,可按NO2計算,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目為0.2NA,B錯誤;Br2(g)和NO2都能使?jié)駶櫟牡矸跭I試紙變藍,不能鑒別,C錯誤;二氧化氮能與水反應(yīng)生成NO,用水洗滌后再干燥可除雜,D正確。
3.將40 mL NO2和NO的混合氣體通入倒立于水槽且盛滿水的試管中,充分反應(yīng)后試管中剩余20 mL氣體。原混合氣體中NO2和NO的體積之比為________。
解析:3NO2+H2O===2HNO3+NO ΔV
3 1 2
30 mL 20 mL
V(NO)=40 mL-30 mL=10 mL, V(NO2)∶V(NO)=30 mL∶10 mL=3∶1。
3∶1
4.將盛有12 mL NO2和O2的混合氣體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應(yīng)后,還剩余2 mL無色氣體。剩余無色氣體的成分可能是什么?原混合氣體中NO2、O2的體積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若剩余的無色氣體是O2,則NO2、O2的體積分別是8 mL、4 mL;(2)若剩余的無色氣體是NO,則NO2、O2的體積分別是10.8 mL、1.2 mL。
[反思歸納]
解答氮氧化物溶于水的計算問題首先應(yīng)明確原理,無論是單一氣體(NO2),還是NO、NO2、O2中的二者或三者的混合氣體,反應(yīng)的實質(zhì)是3NO2+H2O===2HNO3+NO,2NO+O2===2NO2,故若有氣體剩余只能是NO或O2,不可能是NO2。故強調(diào)牢記以下兩個總方程式:
(1)若NO和O2通入水中,總方程式為4NO+3O2+2H2O===4HNO3。
(2)若NO2和O2通入水中,總方程式為4NO2+O2+2H2O===4HNO3。
5.煤燃燒時,煙氣中NO含量隨溫度和氧氣含量的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燃煤過程中發(fā)生了氮的固定
B.燃煤溫度越高NOx污染越重
C.含氧量越高越容易生成NO
D.煤燃燒不影響自然界氮循環(huán)

解析:A.燃煤過程中氮氣轉(zhuǎn)化為一氧化氮,發(fā)生了氮的固定,A正確;B.由題圖可知,隨著溫度升高,一氧化氮的含量升高,污染加重,B正確;C.由題圖可知,隨氧氣含量升高,一氧化氮含量升高,故含氧量越高越容易生成NO,C正確;D.由題圖可知,煤燃燒將氮氣轉(zhuǎn)化為一氧化氮,污染環(huán)境,影響了氮循環(huán),D錯誤。
4∶3
(3)工業(yè)尾氣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堿液吸收法處理。
①NO2被燒堿溶液吸收時,生成兩種鈉鹽,且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寫出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O與NO2按物質(zhì)的量之比1∶1被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只得到一種鈉鹽,該鈉鹽的化學式是________。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aNO2
小 
刺激性
2.氨的化學性質(zhì)
3 
白 
4.氨的實驗室制法
(1)固態(tài)銨堿混合加熱法。
簡易
裝置
干燥 用______________
驗滿 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變________;
將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置于試管口,有________產(chǎn)生
堿石灰
 藍
白煙


×
×
×

2.(2025·廣州模擬)利用氨的催化氧化原理制備硝酸并進行噴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省略夾持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 mol NH3完全轉(zhuǎn)化為硝酸,轉(zhuǎn)移4 mol電子
B.一段時間后,可以在圓底燒瓶觀察到無色
噴泉
C.實驗過程中,硬質(zhì)玻璃管中可以觀察到紅
棕色氣體
D.氨的催化氧化反應(yīng)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4∶5

(1)利用上述原理,實驗室制取氨應(yīng)選用________(填字母)發(fā)生裝置進行實驗。
(2)B裝置中的干燥劑可選用________。
(3)氣體通過C、D裝置時,試紙顏色會發(fā)生變化的是________(填“C”或“D”)裝置。
a
堿石灰
D
產(chǎn)生白煙
防止倒吸
還原性
用作制冷劑、制氮肥、制硝酸等(任答一點,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02
真題研做 高考通關(guān)
1.(2023·新高考廣東卷)1827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進行了NH3噴泉實驗。在此啟發(fā)下,興趣小組利用以下裝置,進行如下實驗。其中,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

2.(2022·新高考天津卷)燃油汽車行駛中會產(chǎn)生CO、NO等多種污染物。上圖為汽車發(fā)動機及催化轉(zhuǎn)化器中發(fā)生的部分化學反應(yīng)。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甲是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最大的成分
B.乙是引起溫室效應(yīng)的氣體之一
C.反應(yīng)(Ⅰ)在常溫下容易發(fā)生
D.反應(yīng)(Ⅱ)中NO是氧化劑

解析:甲和氧氣反應(yīng)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應(yīng)生成甲和乙,根據(jù)元素守恒可知,甲為氮氣,乙為二氧化碳。A.氮氣是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最大的成分,故A正確;B.二氧化碳是引起溫室效應(yīng)的氣體之一,故B正確;C.反應(yīng)(Ⅰ)在高溫或放電條件下發(fā)生,在常溫下不容易發(fā)生,故C錯誤;D.反應(yīng)(Ⅱ)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應(yīng)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價降低,是氧化劑,故D正確。
3.(2022·新高考海南卷)磷酸氫二銨[(NH4)2HPO4]常用于干粉滅火劑。某研究小組用磷酸吸收氨制備(NH4)2HPO4,裝置如圖所示(夾持和攪拌裝置已省略)。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用NH4Cl(s)和Ca(OH)2(s)制備氨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裝置中活塞K2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過程中,當出現(xiàn)________現(xiàn)象時,應(yīng)及時關(guān)閉K1,打開K2。
(3)當溶液pH為8.0~9.0時,停止通NH3,即可制得(NH4)2HPO4溶液。若繼續(xù)通入NH3,當pH>10.0時,溶液中OH-、________(填離子符號,下同)和________濃度明顯增加。
(4)若本實驗不選用pH傳感器,還可選用________作為指示劑,當溶液顏色由________變?yōu)開_______時,停止通NH3。
平衡氣壓,防止發(fā)生倒吸
倒吸
酚酞
無色
淺紅色
(4)當溶液pH為8.0~9.0時,可制得(NH4)2HPO4,說明(NH4)2HPO4溶液顯堿性,因此若不選用pH傳感器,還可以選用酚酞作為指示劑,當溶液顏色由無色變?yōu)闇\紅色時,停止通入NH3,即可制得(NH4)2HPO4溶液。第22講 氮及其氧化物 氨和銨鹽
INCLUDEPICTURE "復習目標LLL.TIF"
1.了解氮氣和氮氧化物的性質(zhì);了解氮氧化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人體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2.掌握氨和銨鹽的性質(zhì)、氨的實驗室制法、銨鹽及NH的檢驗。
3.掌握噴泉實驗的原理、裝置、操作及產(chǎn)物的濃度計算。
INCLUDEPICTURE "考點梳理高效演練.TIF"
考點一 氮氣及氮的氧化物
INCLUDEPICTURE "必備知識.tif"
1.氮的固定
2.氮氣
(1)物理性質(zhì):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________溶于水。
(2)化學性質(zhì)。
寫出有關(guān)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氮的氧化物
(1)氮有多種價態(tài)的氧化物,如N2O、NO、N2O3、NO2、N2O4、N2O5等,其中屬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和 ________。
(2)NO和NO2性質(zhì)的比較。
物質(zhì) NO NO2
色、味、態(tài) ____________的氣體 ____________的氣體
溶解性 ______溶于水 易溶于水
毒性 有毒,大氣污染物之一
與水反應(yīng) 不反應(yīng) 3NO2+H2O===2HNO3+NO
與氧氣反應(yīng) 2NO+O2===2NO2 不反應(yīng)
4.氮氧化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人體的危害及防治
(1)常見的污染類型及對人體的危害。
①光化學煙霧:NOx在紫外線作用下,與碳氫化合物發(fā)生一系列光化學反應(yīng),產(chǎn)生一種有毒的煙霧。
②酸雨:NOx排入大氣中后,與水反應(yīng)生成HNO3和HNO2,隨雨水降到地面。
③破壞臭氧層:NO2可使平流層中的臭氧減少,導致地面紫外線輻射量增加。
④NO與血紅蛋白結(jié)合使人中毒。
(2)常見的NOx尾氣處理方法。
①堿液吸收法: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
NO2、NO的混合氣體能被足量燒堿溶液完全吸收的條件是n(NO2)≥n(NO),一般適用于工業(yè)尾氣中NOx的處理。
②催化轉(zhuǎn)化法:
在催化劑、加熱條件下,氨可將氮氧化物轉(zhuǎn)化為無毒氣體(N2)或NOx與CO在一定溫度下催化轉(zhuǎn)化為無毒氣體(N2和CO2,一般適用于汽車尾氣中NOx的處理)。
[答案自填] 游離 自然 人工 化合 難 3Mg+N2Mg3N2 N2+3H22NH3 N2+O22NO N2O3 N2O5 無色、無味 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 不
[易錯秒判]
(1)N2分子的結(jié)構(gòu)穩(wěn)定,因而氮氣不支持任何物質(zhì)的燃燒( × )
(2)固氮反應(yīng)一定屬于氧化還原反應(yīng)( √ )
(3)NO2與水反應(yīng)生成硝酸,故NO2是酸性氧化物( × )
(4)制取二氧化氮時,可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氣( × )
(5)利用AgNO3、CCl4和蒸餾水均可鑒別NO2和溴蒸氣( √ )
(6)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是由化合態(tài)氮轉(zhuǎn)化來的( × )
INCLUDEPICTURE "關(guān)鍵能力.tif"
1.下列關(guān)于N2的敘述正確的是( D )
A.N2是一種無色、無味且易溶于水的氣體
B.在雷雨天,空氣中的N2和O2可直接反應(yīng)生成NO2
C.在N2與Mg反應(yīng)生成Mg3N2的過程中,N2為還原劑
D.一定條件下,N2與H2合成NH3屬于氮的固定
解析:N2是一種無色、無味且難溶于水的氣體,故A錯誤;放電條件下氮氣和氧氣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生成NO,化學方程式為N2+O22NO,不能直接生成NO2,故B錯誤;在N2與Mg反應(yīng)生成Mg3N2的過程中,氮元素的化合價降低,N2為氧化劑,故C錯誤;N2與H2合成NH3是將游離態(tài)的氮轉(zhuǎn)化為化合態(tài)的氮的過程,屬于氮的固定,故D正確。
2.下列有關(guān)氮的氧化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D )
A.NO和NO2混合氣體的尾氣可以用水吸收
B.4.6 g 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目小于0.2NA(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
C.用濕潤的淀粉KI試紙可鑒別Br2(g)和NO2
D.除去NO中混有的少量NO2氣體時,可以用水洗滌后再干燥
解析:NO與水不反應(yīng),且NO2與H2O反應(yīng)生成NO,故不能用水吸收NO和NO2混合氣體,A錯誤;根據(jù)原子守恒,可按NO2計算,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目為0.2NA,B錯誤;Br2(g)和NO2都能使?jié)駶櫟牡矸跭I試紙變藍,不能鑒別,C錯誤;二氧化氮能與水反應(yīng)生成NO,用水洗滌后再干燥可除雜,D正確。
3.將40 mL NO2和NO的混合氣體通入倒立于水槽且盛滿水的試管中,充分反應(yīng)后試管中剩余20 mL氣體。原混合氣體中NO2和NO的體積之比為________。
解析:3NO2+H2O===2HNO3+NO ΔV
3 1 2
30 mL 20 mL
V(NO)=40 mL-30 mL=10 mL, V(NO2)∶V(NO)=30 mL∶10 mL=3∶1。
答案:3∶1
4.將盛有12 mL NO2和O2的混合氣體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應(yīng)后,還剩余2 mL無色氣體。剩余無色氣體的成分可能是什么?原混合氣體中NO2、O2的體積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若剩余的無色氣體是O2,則NO2、O2的體積分別是8 mL、4 mL;
(2)若剩余的無色氣體是NO,則NO2、O2的體積分別是10.8 mL、1.2 mL。
[反思歸納]
解答氮氧化物溶于水的計算問題首先應(yīng)明確原理,無論是單一氣體(NO2),還是NO、NO2、O2中的二者或三者的混合氣體,反應(yīng)的實質(zhì)是3NO2+H2O===2HNO3+NO,2NO+O2===2NO2,故若有氣體剩余只能是NO或O2,不可能是NO2。故強調(diào)牢記以下兩個總方程式:
(1)若NO和O2通入水中,總方程式為4NO+3O2+2H2O===4HNO3。
(2)若NO2和O2通入水中,總方程式為4NO2+O2+2H2O===4HNO3。
5.煤燃燒時,煙氣中NO含量隨溫度和氧氣含量的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 )
A.燃煤過程中發(fā)生了氮的固定
B.燃煤溫度越高NOx污染越重
C.含氧量越高越容易生成NO
D.煤燃燒不影響自然界氮循環(huán)
解析:A.燃煤過程中氮氣轉(zhuǎn)化為一氧化氮,發(fā)生了氮的固定,A正確;B.由題圖可知,隨著溫度升高,一氧化氮的含量升高,污染加重,B正確;C.由題圖可知,隨氧氣含量升高,一氧化氮含量升高,故含氧量越高越容易生成NO,C正確;D.由題圖可知,煤燃燒將氮氣轉(zhuǎn)化為一氧化氮,污染環(huán)境,影響了氮循環(huán),D錯誤。
6.(1)汽車尾氣中的CO、NOx在適宜溫度下采用催化轉(zhuǎn)化法處理,使它們相互反應(yīng)生成參與大氣循環(huán)的無毒氣體。寫出NO被CO還原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氨可將氮氧化物轉(zhuǎn)化為無毒氣體,如4NH3+6NO5N2+6H2O。寫出氨將NO2轉(zhuǎn)化為無毒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yīng)中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質(zhì)量之比為________。
(3)工業(yè)尾氣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堿液吸收法處理。
①NO2被燒堿溶液吸收時,生成兩種鈉鹽,且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寫出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O與NO2按物質(zhì)的量之比1∶1被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只得到一種鈉鹽,該鈉鹽的化學式是________。
答案:(1)2CO+2NON2+2CO2
(2)8NH3+6NO27N2+12H2O 4∶3
(3)①2NO2+2NaOH===NaNO3+NaNO2+H2O
②NaNO2
考點二 氨和銨鹽
INCLUDEPICTURE "必備知識.tif"
1.氨的分子結(jié)構(gòu)和物理性質(zhì)
電子式 空間結(jié)構(gòu) 密度 氣味 水溶性
三角錐形 比空氣____ 有____氣味 極易溶于水(常溫常壓下,1∶700)
2.氨的化學性質(zhì)
3.銨鹽及NH的檢驗
(1)銨鹽的物理性質(zhì)。
銨鹽通常是________色固體,絕大多數(shù)銨鹽易溶于水。
(2)銨鹽的化學性質(zhì)。
(3)NH的檢驗。
4.氨的實驗室制法
(1)固態(tài)銨堿混合加熱法。
簡易裝置
干燥 用______________
驗滿 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變________;將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置于試管口,有________產(chǎn)生
(2)實驗室制取NH3的其他簡易方法
方法 化學方程式(或原理) 發(fā)生裝置
加熱濃氨水 NH3·H2ONH3↑+H2O
濃氨水+固體NaOH NaOH溶于水放熱,促使NH3·H2O分解,且OH-濃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
濃氨水+固體CaO CaO與水反應(yīng)生成OH-,使溶劑(水)減少;且反應(yīng)放熱,促使NH3·H2O分解。化學方程式為NH3·H2O+CaO===NH3↑+Ca(OH)2
[答案自填] 小 刺激性 3 Al(OH)3↓+3NH 4NH3+5O24NO+6H2O 白 NH4ClNH3↑+HCl↑ NH4HCO3NH3↑+CO2↑+H2O NH+OH-NH3↑+H2O 堿石灰 藍 白煙
[易錯秒判]
(1)在1 mol·L-1氨水中,NH3·H2O、NH、NH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和為1 mol·L-1( √ )
(2)濃氨水可檢驗氯氣管道是否漏氣( √ )
(3)用濃NH4Cl溶液處理過的舞臺幕布不易著火是因為NH4Cl隔絕了空氣( × )
(4)銨鹽都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 )
(5)可用無水P2O5、堿石灰等干燥NH3( × )
INCLUDEPICTURE "關(guān)鍵能力.tif"
1.某同學探究氨氣和銨鹽的性質(zhì),對相關(guān)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A )
A.室溫下測定等濃度的氨水和NaOH溶液的pH,比較NH3·H2O和NaOH的堿性強弱
B.向試管中滴加稀NaOH溶液,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若試紙不變藍,則原溶液中無NH
C.液氨作為清潔能源的反應(yīng)原理是4NH3+5O24NO+6H2O
D.加熱可除去NH4Cl中的少量NaHCO3
解析:NH3·H2O是弱電解質(zhì),NaOH是強電解質(zhì),前者部分電離,后者完全電離,故通過室溫下測定等濃度的氨水和NaOH溶液的pH,可比較NH3·H2O和NaOH的堿性強弱,A正確;NH3極易溶于水,稀溶液中不加熱,NH3不能逸出,故無法確定原溶液是否含NH,B錯誤;NH3不易燃燒,產(chǎn)生的NO是大氣污染物,故液氨不能作為清潔能源,C錯誤;NaHCO3受熱分解產(chǎn)生Na2CO3,NH4Cl受熱也會分解,故不可采用加熱法除雜,D錯誤。
2.(2025·廣州模擬)利用氨的催化氧化原理制備硝酸并進行噴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省略夾持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1 mol NH3完全轉(zhuǎn)化為硝酸,轉(zhuǎn)移4 mol電子
B.一段時間后,可以在圓底燒瓶觀察到無色噴泉
C.實驗過程中,硬質(zhì)玻璃管中可以觀察到紅棕色氣體
D.氨的催化氧化反應(yīng)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4∶5
解析:由得失電子守恒,1 mol NH3完全轉(zhuǎn)化為硝酸,轉(zhuǎn)移8 mol電子,A錯誤;NH3被O2催化氧化轉(zhuǎn)化為NO,NO與氧氣反應(yīng)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與水反應(yīng)生成硝酸,溶液呈酸性,可以在圓底燒瓶觀察到紅色噴泉,B錯誤;NH3NONO2,故實驗過程中,硬質(zhì)玻璃管中可以觀察到紅棕色氣體,C正確;NH3與O2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4NO+6H2O,NH3為還原劑,O2為氧化劑,故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5∶4,D錯誤。
3.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制取并探究氨的性質(zhì),用下圖所示的裝置(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進行實驗[制取氨的反應(yīng)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1)利用上述原理,實驗室制取氨應(yīng)選用________(填字母)發(fā)生裝置進行實驗。
(2)B裝置中的干燥劑可選用________。
(3)氣體通過C、D裝置時,試紙顏色會發(fā)生變化的是________(填“C”或“D”)裝置。
(4)當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擠壓E裝置中的膠頭滴管,滴入1~2滴濃鹽酸,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裝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氨的用途很廣,如可用氨處理二氧化氮:8NH3+6NO27N2+12H2O,該反應(yīng)中氨體現(xiàn)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還原性”)。請你列舉出氨的另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2)堿石灰
(3)D
(4)產(chǎn)生白煙
(5)防止倒吸
(6)還原性 用作制冷劑、制氮肥、制硝酸等(任答一點,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INCLUDEPICTURE "真題研做高考通關(guān).TIF"
1.(2023·新高考廣東卷)1827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進行了NH3噴泉實驗。在此啟發(fā)下,興趣小組利用以下裝置,進行如下實驗。其中,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B )
2.(2022·新高考天津卷)燃油汽車行駛中會產(chǎn)生CO、NO等多種污染物。上圖為汽車發(fā)動機及催化轉(zhuǎn)化器中發(fā)生的部分化學反應(yīng)。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C )
A.甲是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最大的成分
B.乙是引起溫室效應(yīng)的氣體之一
C.反應(yīng)(Ⅰ)在常溫下容易發(fā)生
D.反應(yīng)(Ⅱ)中NO是氧化劑
解析:甲和氧氣反應(yīng)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應(yīng)生成甲和乙,根據(jù)元素守恒可知,甲為氮氣,乙為二氧化碳。A.氮氣是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最大的成分,故A正確;B.二氧化碳是引起溫室效應(yīng)的氣體之一,故B正確;C.反應(yīng)(Ⅰ)在高溫或放電條件下發(fā)生,在常溫下不容易發(fā)生,故C錯誤;D.反應(yīng)(Ⅱ)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應(yīng)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價降低,是氧化劑,故D正確。
3.(2022·新高考海南卷)磷酸氫二銨[(NH4)2HPO4]常用于干粉滅火劑。某研究小組用磷酸吸收氨制備(NH4)2HPO4,裝置如圖所示(夾持和攪拌裝置已省略)。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用NH4Cl(s)和Ca(OH)2(s)制備氨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裝置中活塞K2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過程中,當出現(xiàn)________現(xiàn)象時,應(yīng)及時關(guān)閉K1,打開K2。
(3)當溶液pH為8.0~9.0時,停止通NH3,即可制得(NH4)2HPO4溶液。若繼續(xù)通入NH3,當pH>10.0時,溶液中OH-、________(填離子符號,下同)和________濃度明顯增加。
(4)若本實驗不選用pH傳感器,還可選用________作為指示劑,當溶液顏色由____________________變?yōu)開_______時,停止通NH3。
解析:(1)實驗室用NH4Cl(s)和Ca(OH)2(s)在加熱的條件下制備氨,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2)由于NH3極易溶于水,因此可選擇打開活塞K2以平衡氣壓,防止發(fā)生倒吸,所以實驗過程中,當出現(xiàn)倒吸現(xiàn)象時,應(yīng)及時關(guān)閉K1,打開K2。
(3)繼續(xù)通入NH3,(NH4)2HPO4繼續(xù)反應(yīng)生成(NH4)3PO4,當pH>10.0時,溶液中OH-、NH、PO的濃度明顯增加。
(4)當溶液pH為8.0~9.0時,可制得(NH4)2HPO4,說明(NH4)2HPO4溶液顯堿性,因此若不選用pH傳感器,還可以選用酚酞作為指示劑,當溶液顏色由無色變?yōu)闇\紅色時,停止通入NH3,即可制得(NH4)2HPO4溶液。
答案:(1)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2)平衡氣壓,防止發(fā)生倒吸 倒吸
(3)NH PO
(4)酚酞 無色 淺紅色
課時跟蹤練22
[基礎(chǔ)鞏固]
1.下列含氮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用途具有對應(yīng)關(guān)系的是( B )
A.NH3具有還原性,可用作制冷劑
B.N2具有氧化性,可用作工業(yè)合成氨
C.NH3具有堿性,可用于制備硝酸銨
D.NH4Cl易溶于水,可用作化肥
解析:A.NH3的沸點低,易液化,液氨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環(huán)境溫度降低,故可用作制冷劑,A錯誤;B.N2具有氧化性,與H2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NH3,B正確;C.NH3和水反應(yīng)生成的一水合氨具有堿性,可用于制備硝酸銨,NH3本身不具有堿性,C錯誤;D.NH4Cl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氮元素,可用作化肥,D錯誤。
2.(2025·深圳福田區(qū)統(tǒng)考)下列關(guān)于氨的實驗裝置正確的是( D )
A.裝置甲用于實驗室制取氨
B.裝置乙用于制備NaHCO3
C.裝置丙用于干燥氨
D.裝置丁用于氨的尾氣處理
3.在如右圖所示的裝置中,干燥燒瓶內(nèi)盛有某種氣體,燒杯和膠頭滴管內(nèi)盛放某種液體。擠壓膠頭滴管的膠頭,下列與實驗事實不相符的是( A )
選項 氣體 液體 噴泉顏色
A Cl2 飽和食鹽水 黃綠色
B NH3 含有酚酞的蒸餾水 紅色
C HCl AgNO3溶液 白色
D CO2 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 紅色
解析:A項,Cl2在飽和食鹽水中的溶解度較小,不會形成黃綠色噴泉,與事實不相符;B項,氨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堿性,能使酚酞變紅,可形成紅色噴泉,與事實相符;C項,HCl和AgNO3溶液反應(yīng)生成AgCl沉淀,反應(yīng)后燒瓶內(nèi)壓強減小,能形成白色噴泉,與事實相符;D項,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顯紅色,CO2能和NaOH溶液反應(yīng),形成紅色噴泉,與事實相符。
4.有氧條件下,在Fe基催化劑表面,NH3還原NO的反應(yīng)機理如下圖所示。該反應(yīng)能夠有效脫除煙氣中的N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在酸性配位點上,NH3與H+通過離子鍵形成NH
B.增大壓強有利于NO與O2吸附在Fe3+配位點上形成NO2
C.反應(yīng)物NH3和生成物H2O中N、O原子的雜化類型分別為sp3、sp2
D.催化劑表面發(fā)生的總反應(yīng)為4NH3+6NO===5N2+6H2O
解析:A.在酸性配位點上,NH3中N原子提供孤電子對,H+提供空軌道,二者通過配位鍵形成NH,A不正確;B.增大壓強能增大微粒間的作用力,有利于NO與O2吸附在Fe3+配位點上發(fā)生化合反應(yīng)形成NO2,B正確;C.反應(yīng)物NH3和生成物H2O的中心原子N、O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都為4,雜化類型都為sp3,C不正確;D.由題圖可知,反應(yīng)物為NH3、NO、O2,生成物為N2、H2O,在催化劑表面發(fā)生的總反應(yīng)為4NH3+4NO+O2===4N2+6H2O,D不正確。
5.標準狀況下,將一盛有等體積NO、NO2的試管倒立在水槽中,充分反應(yīng)后,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設(shè)試管中的溶質(zhì)不往試管外擴散)( A )
A.溶液體積占試管容積的
B.此反應(yīng)中水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
C.試管內(nèi)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mol/L
D.若將試管中的氣體換為氯化氫或氨,則水充滿試管
解析:A項,將一盛有等體積NO、NO2的試管倒立在水槽中,發(fā)生的反應(yīng)為3NO2+H2O===2HNO3+NO,溶液體積占試管容積的×=,A錯誤;B項,由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可知,水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B正確;C項,試管內(nèi)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硝酸,設(shè)試管容積為V L,c(HNO3)== mol/L,C正確;D項,若將試管中的氣體換為氯化氫或氨,二者均易溶于水,則水充滿試管,D正確。
6.用氨可制備一系列物質(zhì)(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表述正確的是( C )
A.可加熱分解NH4Cl制NH3
B.NH4Cl和NaHCO3都是常見的化肥
C.NH3和NO2在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反應(yīng)
D.NH4Cl、HNO3和Na2CO3受熱時都易分解
解析:A項,NH4Cl受熱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氫,二者冷卻后又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銨,不能用來制備氨,故A錯誤;B項,NH4Cl是常見的化肥,而NaHCO3不是,故B錯誤;C項,NO2和NH3可以發(fā)生反應(yīng):6NO2+8NH3===7N2+12H2O,故C正確;D項,NH4Cl受熱易分解生成HCl和NH3,HNO3受熱分解生成NO2、O2和H2O,Na2CO3性質(zhì)穩(wěn)定,受熱不分解,故D錯誤。
7.(2025·深圳模擬)氨既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chǎn)品,又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圖為合成氨以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
A.合成塔內(nèi)發(fā)生的反應(yīng)中有非極性鍵的斷裂和極性鍵的生成
B.氧化爐內(nèi)發(fā)生的反應(yīng)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5∶4
C.使用NaOH溶液吸收尾氣中的氮氧化物,NO和NO2是酸性氧化物
D.向吸收塔中通入O2的作用是氧化NO
解析:A項,合成塔內(nèi)氮氣和氫氣反應(yīng)生成氨,有氮氣和氫氣中非極性鍵的斷裂和氨中極性鍵的生成,A正確;B項,氧化爐內(nèi)發(fā)生的反應(yīng)為4NH3+5O24NO+6H2O,氨為還原劑,氧氣為氧化劑,故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5∶4,B正確;C項,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都不是酸性氧化物,C錯誤;D項,吸收塔中通入氧氣是為了使一氧化氮和氧氣反應(yīng)生成二氧化氮,促進氮的吸收,D正確。
8.現(xiàn)代傳感信息技術(shù)在化學實驗中有廣泛的應(yīng)用。某小組通過用傳感技術(shù)測定噴泉實驗中的壓強變化來認識噴泉實驗的原理(如下圖所示),并測定NH3·H2O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b。
(1)實驗室可用濃氨水和X固體制取NH3,X固體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
A.生石灰 B.無水氯化鈣
C.五氧化二磷 D.堿石灰
(2)檢驗三頸燒瓶集滿NH3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關(guān)閉a,將帶有裝滿水的膠頭滴管的橡皮塞塞緊c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發(fā)噴泉實驗,電腦繪制三頸燒瓶內(nèi)氣壓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圖中________點時噴泉最劇烈。
(4)從三頸燒瓶中用____________(填儀器名稱)量取20.00 mL氨水至錐形瓶中,用0.050 00 mol·L-1 HCl溶液滴定。用pH計采集數(shù)據(jù)、電腦繪制滴定曲線并測定NH3·H2O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b。
答案:(1)AD (2)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瓶口c,試紙變藍色,證明NH3已集滿(或?qū)⒄河袧恹}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c,有白煙生成,證明NH3已集滿) (3)打開b,擠壓膠頭滴管使水進入燒瓶 C (4)堿式滴定管(或20 mL移液管)
[素養(yǎng)提升]
9.為探究氨及銨鹽的性質(zhì),將NH4Cl晶體裝入T形三通管兩端,進行微型實驗(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
A.輕輕擠壓任一乳膠頭,若蒸餾水中有氣泡冒出,則裝置氣密性良好
B.同時點燃兩個酒精燈后,兩端濕潤的pH試紙均變藍
C.實驗過程中豎直支管上方會出現(xiàn)白煙
D.停止加熱后可以交替擠壓兩邊乳膠頭,使氣體被充分吸收,減少污染
10.(2025·深圳四校聯(lián)考)某小組探究NH3的催化氧化,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③中無明顯現(xiàn)象,④中收集到紅棕色氣體,一段時間后產(chǎn)生白煙。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D )
A.②中固體藥品可為NH4Cl
B.③中的反應(yīng)是4NH3+7O24NO2+6H2O
C.④中白煙的主要成分是NH4HCO3
D.一段時間后,⑤中溶液可能變藍
解析:加熱NH4Cl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氫,但氨和氯化氫在試管口遇冷又化合生成氯化銨,故A錯誤;③中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此時并未產(chǎn)生NO2,④中收集到紅棕色氣體,說明NO在④中轉(zhuǎn)化為NO2,故B錯誤;④中NO2與生成的水反應(yīng)生成硝酸,硝酸再與未反應(yīng)完全的氨反應(yīng)生成硝酸銨,因此白煙的主要成分為硝酸銨,故C錯誤;稀硫酸與銅不反應(yīng),NO2通入⑤中,銅被氧化為Cu2+,因此溶液變?yōu)樗{色,故D正確。
11.用石灰乳吸收硝酸工業(yè)的尾氣(含NO、NO2)可獲得Ca(NO2)2,部分工藝流程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
A.吸收時主要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NO+NO2+Ca(OH)2===Ca(NO2)2+H2O
B.采用氣液逆流接觸有利于尾氣中NO、NO2的充分吸收
C.將石灰乳改為澄清石灰水吸收效率將會增大
D.若尾氣中n(NO2)∶n(NO)<1∶1,則吸收后排放的氣體中NO含量升高
解析:將石灰乳改為澄清石灰水,Ca(OH)2的濃度變小,吸收效率減小,C項錯誤。
12.熔鹽級硝酸鈉大量應(yīng)用于太陽能儲熱介質(zhì),一種以工業(yè)純堿(純度為98%,雜質(zhì)為NaCl)和生產(chǎn)硝酸產(chǎn)生的NOx廢氣(含NO、NO2)為原料分離亞硝酸鈉并制取熔鹽級硝酸鈉的工藝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純堿“吸收”NO、NO2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和液”所含溶質(zhì)除NaCl及少量Na2CO3外,還有______________ (填化學式)。
(2)母液A中加入稀硝酸生成NO。寫出“轉(zhuǎn)化”時加入稀硝酸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洗滌”時可以使用母液________(填“A”或“B”),晶體“純化”的方法為________(填操作名稱)。
(4)“步驟3”需要高溫分離NaCl固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冷母液D可返回步驟________(填“2”或“3”)循環(huán)使用。
(5)若得到NaNO2、NaNO3兩種產(chǎn)品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假定Na2CO3恰好完全反應(yīng),則生產(chǎn)1.38 t NaNO2時,工業(yè)純堿的理論用量為______ t(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根據(jù)工藝流程圖,用純堿溶液吸收氮氧化物,反應(yīng)生成CO2和NaNO2,中和液經(jīng)步驟1得到NaNO2晶體和含有NaNO2的母液A,加入稀硝酸生成NO和NaNO3,再加入適量的純堿中和稀硝酸,經(jīng)步驟2得到含有NaNO3的母液B和NaNO3晶體,母液B經(jīng)步驟3高溫分離出NaCl和熱母液C,再經(jīng)步驟4得到含NaNO3的冷母液D和NaNO3晶體,最終經(jīng)洗滌、純化得到熔鹽級硝酸鈉。
(1)根據(jù)上述分析,純堿“吸收”NO、NO2轉(zhuǎn)化為NaNO2和CO2,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NO+NO2===2NaNO2+CO2;用純堿吸收NO、NO2時,還可能發(fā)生反應(yīng)Na2CO3+2NO2===NaNO2+NaNO3+CO2,故“中和液”所含溶質(zhì)除NaCl及少量Na2CO3外,還含有生成的NaNO2及部分NaNO3。
(2)“轉(zhuǎn)化”過程中,含有NaNO2的母液A中加入稀硝酸生成NO和NaNO3,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3NO+2H+===NO+2NO↑+H2O。
(3)母液B中含有大量的NaNO3,因此在“洗滌”時可使用母液B,“純化”NaNO3晶體時,可采用重結(jié)晶的方法,提高晶體的純度。
(4)Na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而NaCl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小,因此為了防止NaNO3析出,需要在高溫條件下分離NaCl固體,冷母液D中含有NaNO3,可返回步驟3循環(huán)使用。
(5)生產(chǎn)1.38 t NaNO2時,n(NaNO2)==2×104 mol,已知NaNO2、NaNO3兩種產(chǎn)品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故n(NaNO3)=1×104 mol,由Na元素守恒可知,n(Na2CO3)=[n(NaNO2)+n(NaNO3)]=1.5×104 mol,m(Na2CO3)=1.5×104 mol×106 g/mol=1.59×106 g,需要工業(yè)純堿的用量為1.59×106 g÷98%≈1.62×106g=1.62 t。
答案:(1)Na2CO3+NO+NO2===2NaNO2+CO2 NaNO2、NaNO3
(2)3NO+2H+===NO+2NO↑+H2O
(3)B 重結(jié)晶
(4)防止NaNO3析出 3
(5)1.62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課時跟蹤練22
[基礎(chǔ)鞏固]
1.下列含氮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用途具有對應(yīng)關(guān)系的是( B )
A.NH3具有還原性,可用作制冷劑
B.N2具有氧化性,可用作工業(yè)合成氨
C.NH3具有堿性,可用于制備硝酸銨
D.NH4Cl易溶于水,可用作化肥
解析:A.NH3的沸點低,易液化,液氨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環(huán)境溫度降低,故可用作制冷劑,A錯誤;B.N2具有氧化性,與H2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NH3,B正確;C.NH3和水反應(yīng)生成的一水合氨具有堿性,可用于制備硝酸銨,NH3本身不具有堿性,C錯誤;D.NH4Cl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氮元素,可用作化肥,D錯誤。
2.(2025·深圳福田區(qū)統(tǒng)考)下列關(guān)于氨的實驗裝置正確的是( D )
A.裝置甲用于實驗室制取氨
B.裝置乙用于制備NaHCO3
C.裝置丙用于干燥氨
D.裝置丁用于氨的尾氣處理
3.在如右圖所示的裝置中,干燥燒瓶內(nèi)盛有某種氣體,燒杯和膠頭滴管內(nèi)盛放某種液體。擠壓膠頭滴管的膠頭,下列與實驗事實不相符的是( A )
選項 氣體 液體 噴泉顏色
A Cl2 飽和食鹽水 黃綠色
B NH3 含有酚酞的蒸餾水 紅色
C HCl AgNO3溶液 白色
D CO2 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 紅色
解析:A項,Cl2在飽和食鹽水中的溶解度較小,不會形成黃綠色噴泉,與事實不相符;B項,氨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堿性,能使酚酞變紅,可形成紅色噴泉,與事實相符;C項,HCl和AgNO3溶液反應(yīng)生成AgCl沉淀,反應(yīng)后燒瓶內(nèi)壓強減小,能形成白色噴泉,與事實相符;D項,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顯紅色,CO2能和NaOH溶液反應(yīng),形成紅色噴泉,與事實相符。
4.有氧條件下,在Fe基催化劑表面,NH3還原NO的反應(yīng)機理如下圖所示。該反應(yīng)能夠有效脫除煙氣中的N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在酸性配位點上,NH3與H+通過離子鍵形成NH
B.增大壓強有利于NO與O2吸附在Fe3+配位點上形成NO2
C.反應(yīng)物NH3和生成物H2O中N、O原子的雜化類型分別為sp3、sp2
D.催化劑表面發(fā)生的總反應(yīng)為4NH3+6NO===5N2+6H2O
解析:A.在酸性配位點上,NH3中N原子提供孤電子對,H+提供空軌道,二者通過配位鍵形成NH,A不正確;B.增大壓強能增大微粒間的作用力,有利于NO與O2吸附在Fe3+配位點上發(fā)生化合反應(yīng)形成NO2,B正確;C.反應(yīng)物NH3和生成物H2O的中心原子N、O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都為4,雜化類型都為sp3,C不正確;D.由題圖可知,反應(yīng)物為NH3、NO、O2,生成物為N2、H2O,在催化劑表面發(fā)生的總反應(yīng)為4NH3+4NO+O2===4N2+6H2O,D不正確。
5.標準狀況下,將一盛有等體積NO、NO2的試管倒立在水槽中,充分反應(yīng)后,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設(shè)試管中的溶質(zhì)不往試管外擴散)( A )
A.溶液體積占試管容積的
B.此反應(yīng)中水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
C.試管內(nèi)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mol/L
D.若將試管中的氣體換為氯化氫或氨,則水充滿試管
解析:A項,將一盛有等體積NO、NO2的試管倒立在水槽中,發(fā)生的反應(yīng)為3NO2+H2O===2HNO3+NO,溶液體積占試管容積的×=,A錯誤;B項,由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可知,水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B正確;C項,試管內(nèi)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硝酸,設(shè)試管容積為V L,c(HNO3)== mol/L,C正確;D項,若將試管中的氣體換為氯化氫或氨,二者均易溶于水,則水充滿試管,D正確。
6.用氨可制備一系列物質(zhì)(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表述正確的是( C )
A.可加熱分解NH4Cl制NH3
B.NH4Cl和NaHCO3都是常見的化肥
C.NH3和NO2在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反應(yīng)
D.NH4Cl、HNO3和Na2CO3受熱時都易分解
解析:A項,NH4Cl受熱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氫,二者冷卻后又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銨,不能用來制備氨,故A錯誤;B項,NH4Cl是常見的化肥,而NaHCO3不是,故B錯誤;C項,NO2和NH3可以發(fā)生反應(yīng):6NO2+8NH3===7N2+12H2O,故C正確;D項,NH4Cl受熱易分解生成HCl和NH3,HNO3受熱分解生成NO2、O2和H2O,Na2CO3性質(zhì)穩(wěn)定,受熱不分解,故D錯誤。
7.(2025·深圳模擬)氨既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chǎn)品,又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圖為合成氨以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
A.合成塔內(nèi)發(fā)生的反應(yīng)中有非極性鍵的斷裂和極性鍵的生成
B.氧化爐內(nèi)發(fā)生的反應(yīng)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5∶4
C.使用NaOH溶液吸收尾氣中的氮氧化物,NO和NO2是酸性氧化物
D.向吸收塔中通入O2的作用是氧化NO
解析:A項,合成塔內(nèi)氮氣和氫氣反應(yīng)生成氨,有氮氣和氫氣中非極性鍵的斷裂和氨中極性鍵的生成,A正確;B項,氧化爐內(nèi)發(fā)生的反應(yīng)為4NH3+5O24NO+6H2O,氨為還原劑,氧氣為氧化劑,故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5∶4,B正確;C項,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都不是酸性氧化物,C錯誤;D項,吸收塔中通入氧氣是為了使一氧化氮和氧氣反應(yīng)生成二氧化氮,促進氮的吸收,D正確。
8.現(xiàn)代傳感信息技術(shù)在化學實驗中有廣泛的應(yīng)用。某小組通過用傳感技術(shù)測定噴泉實驗中的壓強變化來認識噴泉實驗的原理(如下圖所示),并測定NH3·H2O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b。
(1)實驗室可用濃氨水和X固體制取NH3,X固體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
A.生石灰B.無水氯化鈣
C.五氧化二磷D.堿石灰
(2)檢驗三頸燒瓶集滿NH3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關(guān)閉a,將帶有裝滿水的膠頭滴管的橡皮塞塞緊c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發(fā)噴泉實驗,電腦繪制三頸燒瓶內(nèi)氣壓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圖中________點時噴泉最劇烈。
(4)從三頸燒瓶中用____________(填儀器名稱)量取20.00 mL氨水至錐形瓶中,用0.050 00 mol·L-1 HCl溶液滴定。用pH計采集數(shù)據(jù)、電腦繪制滴定曲線并測定NH3·H2O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b。
答案:(1)AD (2)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瓶口c,試紙變藍色,證明NH3已集滿(或?qū)⒄河袧恹}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c,有白煙生成,證明NH3已集滿) (3)打開b,擠壓膠頭滴管使水進入燒瓶 C (4)堿式滴定管(或20 mL移液管)
[素養(yǎng)提升]
9.為探究氨及銨鹽的性質(zhì),將NH4Cl晶體裝入T形三通管兩端,進行微型實驗(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
A.輕輕擠壓任一乳膠頭,若蒸餾水中有氣泡冒出,則裝置氣密性良好
B.同時點燃兩個酒精燈后,兩端濕潤的pH試紙均變藍
C.實驗過程中豎直支管上方會出現(xiàn)白煙
D.停止加熱后可以交替擠壓兩邊乳膠頭,使氣體被充分吸收,減少污染
10.(2025·深圳四校聯(lián)考)某小組探究NH3的催化氧化,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③中無明顯現(xiàn)象,④中收集到紅棕色氣體,一段時間后產(chǎn)生白煙。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D )
A.②中固體藥品可為NH4Cl
B.③中的反應(yīng)是4NH3+7O24NO2+6H2O
C.④中白煙的主要成分是NH4HCO3
D.一段時間后,⑤中溶液可能變藍
解析:加熱NH4Cl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氫,但氨和氯化氫在試管口遇冷又化合生成氯化銨,故A錯誤;③中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此時并未產(chǎn)生NO2,④中收集到紅棕色氣體,說明NO在④中轉(zhuǎn)化為NO2,故B錯誤;④中NO2與生成的水反應(yīng)生成硝酸,硝酸再與未反應(yīng)完全的氨反應(yīng)生成硝酸銨,因此白煙的主要成分為硝酸銨,故C錯誤;稀硫酸與銅不反應(yīng),NO2通入⑤中,銅被氧化為Cu2+,因此溶液變?yōu)樗{色,故D正確。
11.用石灰乳吸收硝酸工業(yè)的尾氣(含NO、NO2)可獲得Ca(NO2)2,部分工藝流程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
A.吸收時主要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NO+NO2+Ca(OH)2===Ca(NO2)2+H2O
B.采用氣液逆流接觸有利于尾氣中NO、NO2的充分吸收
C.將石灰乳改為澄清石灰水吸收效率將會增大
D.若尾氣中n(NO2)∶n(NO)<1∶1,則吸收后排放的氣體中NO含量升高
解析:將石灰乳改為澄清石灰水,Ca(OH)2的濃度變小,吸收效率減小,C項錯誤。
12.熔鹽級硝酸鈉大量應(yīng)用于太陽能儲熱介質(zhì),一種以工業(yè)純堿(純度為98%,雜質(zhì)為NaCl)和生產(chǎn)硝酸產(chǎn)生的NOx廢氣(含NO、NO2)為原料分離亞硝酸鈉并制取熔鹽級硝酸鈉的工藝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純堿“吸收”NO、NO2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和液”所含溶質(zhì)除NaCl及少量Na2CO3外,還有______________ (填化學式)。
(2)母液A中加入稀硝酸生成NO。寫出“轉(zhuǎn)化”時加入稀硝酸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洗滌”時可以使用母液________(填“A”或“B”),晶體“純化”的方法為________(填操作名稱)。
(4)“步驟3”需要高溫分離NaCl固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冷母液D可返回步驟________(填“2”或“3”)循環(huán)使用。
(5)若得到NaNO2、NaNO3兩種產(chǎn)品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假定Na2CO3恰好完全反應(yīng),則生產(chǎn)1.38 t NaNO2時,工業(yè)純堿的理論用量為______ t(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根據(jù)工藝流程圖,用純堿溶液吸收氮氧化物,反應(yīng)生成CO2和NaNO2,中和液經(jīng)步驟1得到NaNO2晶體和含有NaNO2的母液A,加入稀硝酸生成NO和NaNO3,再加入適量的純堿中和稀硝酸,經(jīng)步驟2得到含有NaNO3的母液B和NaNO3晶體,母液B經(jīng)步驟3高溫分離出NaCl和熱母液C,再經(jīng)步驟4得到含NaNO3的冷母液D和NaNO3晶體,最終經(jīng)洗滌、純化得到熔鹽級硝酸鈉。
(1)根據(jù)上述分析,純堿“吸收”NO、NO2轉(zhuǎn)化為NaNO2和CO2,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NO+NO2===2NaNO2+CO2;用純堿吸收NO、NO2時,還可能發(fā)生反應(yīng)Na2CO3+2NO2===NaNO2+NaNO3+CO2,故“中和液”所含溶質(zhì)除NaCl及少量Na2CO3外,還含有生成的NaNO2及部分NaNO3。
(2)“轉(zhuǎn)化”過程中,含有NaNO2的母液A中加入稀硝酸生成NO和NaNO3,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3NO+2H+===NO+2NO↑+H2O。
(3)母液B中含有大量的NaNO3,因此在“洗滌”時可使用母液B,“純化”NaNO3晶體時,可采用重結(jié)晶的方法,提高晶體的純度。
(4)Na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而NaCl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小,因此為了防止NaNO3析出,需要在高溫條件下分離NaCl固體,冷母液D中含有NaNO3,可返回步驟3循環(huán)使用。
(5)生產(chǎn)1.38 t NaNO2時,n(NaNO2)==2×104 mol,已知NaNO2、NaNO3兩種產(chǎn)品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故n(NaNO3)=1×104 mol,由Na元素守恒可知,n(Na2CO3)=[n(NaNO2)+n(NaNO3)]=1.5×104 mol,m(Na2CO3)=1.5×104 mol×106 g/mol=1.59×106 g,需要工業(yè)純堿的用量為1.59×106 g÷98%≈1.62×106g=1.62 t。
答案:(1)Na2CO3+NO+NO2===2NaNO2+CO2 NaNO2、NaNO3
(2)3NO+2H+===NO+2NO↑+H2O
(3)B 重結(jié)晶
(4)防止NaNO3析出 3
(5)1.62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湄潭县| 平泉县| 阿图什市| 黑河市| 叙永县| 丽水市| 康乐县| 祁东县| 临漳县| 安徽省| 兴山县| 喜德县| 嘉祥县| 黑水县| 德格县| 当涂县| 峡江县| 延吉市| 周口市| 武夷山市| 兴隆县| 渑池县| 临猗县| 兰考县| 宜宾县| 土默特右旗| 呼伦贝尔市| 荔浦县| 三台县| 富源县| 芮城县| 唐山市| 新河县| 福清市| 象山县| 宁城县| 介休市| 池州市| 信宜市| 东乌珠穆沁旗| 岫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