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三章 聲現象聲波的應用第四節1知道聲能傳遞信息和能量。2能舉例說明超聲波和次聲波在生活中的應用。3了解語音識別技術。聲的作用音樂劇通過聲音可以給我們帶來美好的享受。一、超聲波的應用高定向很遠反射回來B超超聲波碎石閱讀教材第85~86頁,完成以下內容。1.超聲波的特點:頻率 ,容易會聚成一束 發射,在水中能夠傳播得 ,遇到物體又會被 。2.超聲波的應用(1)傳遞信息:①人們利用聲吶系統探知海洋的深度以及礁石、魚群的方位等信息;②倒車雷達;③蝙蝠利用超聲波確定目標的位置;④醫生利用 診斷病情等;(2)傳遞能量:① ;②超聲波加濕器;③超聲波清洗器。3.超聲波測速利用超聲波可以測量物體運動的 ,還可以測量流體的 。速度流速一、超聲波的應用步驟1:將蠟燭點燃,將揚聲器對準燭焰,觀察燭焰是否顫動;【活動1】 探究聲音能否傳遞能量步驟2:播放音樂,使揚聲器發出聲音,觀察燭焰是否顫動。實驗現象:發出聲音的揚聲器使燭焰 (選填“發生”或“不發生”)顫動。結論: 。發生聲音能夠傳遞能量一、超聲波的應用思考你還知道哪些聲音能夠傳遞信息的實例?通過敲門聲知道有人要進房間通過聽老師講課獲取知識聞其聲知其人倒車雷達海豚通過回聲定位尋找魚群一、超聲波的應用學以致用1.蜿蜒的鐵路線上,“鐵軌醫生”正在手持探傷儀給鐵軌做“B超”,探傷儀發出的超聲波無法為人耳所聽到,原因是超聲波的( )A.傳播速度太快B.響度太小C.頻率太低D.頻率太高D2.下列實例是利用聲傳遞能量的是( )A.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B.利用超聲波洗牙C.醫生通過聽診器給病人診病D.超聲波導盲儀幫助盲人出行B3.下列聲現象中,能說明聲可以傳遞能量的是( )AA.如圖甲,發聲的揚聲器旁燭焰晃動B.如圖乙,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C.如圖丙,蝙蝠靠超聲波發現昆蟲D.如圖丁,倒車雷達解析 發聲的揚聲器旁燭焰晃動,說明聲可以傳遞能量,故A符合題意;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故B不符合題意;蝙蝠靠超聲波發現昆蟲,說明聲可以傳遞信息,故C不符合題意;倒車雷達,說明聲可以傳遞信息,故D不符合題意。閱讀教材第86~87頁,完成以下內容。1.次聲波的特點:頻率 ,在空氣中傳播的距離 ,能量損失少,而且不容易被吸收。2.次聲波的來源:來源很廣泛,地震、 、臺風、雷電、 等。低遠火山爆發核爆炸二、次聲波的應用二、次聲波的應用3.次聲波的應用與危害(1)應用:預報 、雷暴、沙塵暴、龍卷風,監測 ;大象可以利用次聲波進行交流;次聲波武器等。(2)危害:能量很高的次聲波具有很大的破壞力,對人體有很大的危害,也會使飛機解體、建筑物被破壞。火山爆發核爆炸二、次聲波的應用【活動2】 請同學將利用聲傳遞信息的應用進行連線分類三、語音識別閱讀教材第87頁,完成以下內容。1.語音識別技術就是讓機器把 轉變為相應的 或 的技術。2.語音識別技術的應用:汽車的 、 、手機等。語音信號文本命令車載交互系統智能家居可利用語音控制的機器人1.下列事例中能說明聲音傳遞信息的是( )A.利用超聲波在液體中產生激烈的振動來清洗鐘表、眼鏡等B.外科醫生利用超聲波擊碎人體內的結石C.蝙蝠利用回聲定位捕捉各種食物,躲避障礙物D.利用超聲波將藥液擊碎后在空氣中形成霧狀C解析 利用超聲波在液體中產生激烈的振動來清洗鐘表、眼鏡等,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故A錯誤;外科醫生利用超聲波擊碎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故B錯誤;蝙蝠利用回聲定位捕捉各種食物,躲避障礙物,說明聲音能夠傳遞信息,故C正確;利用超聲波將藥液擊碎后在空氣中形成霧狀,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故D錯誤。2.(2024·貴陽模擬)智能手機中的語音識別系統,可以識別主人的聲音從而實現對手機的控制。手機能識別主人是依據聲音的( )A.音調 B.音色C.響度 D.聲速B3.(2023·南寧青秀區期中)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射聲波,4 s后收到回波。海水中聲的傳播速度為1 500 m/s,則此處海水的深度約為( )A.3 000 m B.6 000 mC.4 500 m D.300 mA解析 超聲波從海面到海底用的時間:t=t1=×4 s=2 s,由v=得,該處海水的深度:h=s=vt=1 500 m/s×2 s=3 000 m。4.(2024·陽春模擬)天壇的聲學三奇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如圖所示。(1)回音壁可以讓說話聲傳播很遠的距離,是因為它的表面能夠多次 聲波。 反射解析 (1)回音壁可以讓說話聲傳播很遠的距離,是因為它的表面能夠多次反射聲波; (2)響度指聲音的大小,當游客在圜丘臺頂的天心石說話時,聽到的聲音格外響亮,說明聲音的響度大;(2)當游客在圜丘臺頂的天心石說話時,聽到的聲音格外響亮,這里的“響亮”是指聲音的_______(選填“響度大”或“音調高”)。 響度大(3)某同學站在三音石上拍手,0.2 s后聽到第一次回聲,回音壁的半徑為 m(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 m/s)。 34解析 從發聲到聲波再回到三音石的時間只有0.2 s,由s=vt可得,聲音在0.2 s內走過的路程是s=vt=340 m/s×0.2 s=68 m;回音壁的半徑s'= s=×68 m=34 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