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市八中教育集團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市八中教育集團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資源簡介

2025年雷州市八中集團中考模擬考試
化學試卷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下列化學家與其成就不相符的是
A.徐壽——合譯《化學鑒原》 B.拉瓦錫——發現元素周期律
C.閔恩澤——研發石油化工生產的催化劑 D.徐光憲——研發稀土分離技術
2.2024年環境日中國以“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主題。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植樹造林,營造“綠水青山” B.大量開采化石燃料,緩解“能源危機”
C.積極使用降解塑料 D.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3.下列物質能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產生火星四射現象的是
A.蠟燭 B.紅磷 C.木炭 D.鐵絲
4.規范操作是實驗安全和成功的保證,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A.測定溶液的pH B.稀釋濃硫酸
C.檢查裝置氣密性 D.讀取液體體積
5.下列物質的用途錯誤的是
A.發酵粉用于焙制糕點 B.金剛石切割玻璃
C.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大棚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6.下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制作過程中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泰山剪紙 B.東平湖咸鴨蛋腌制 C.濰坊風箏糊紙 D.淄博琉璃熔化塑型
7.有“鋰”走遍天下,無“鋰”寸步難行。科學不斷進步,鋰電池應用日益廣泛。下圖是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鋰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
C.氯化鋰的化學式為
D.鋰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
8.下圖分別為某微觀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圖1)和元素周期表部分內容(圖2),結合圖示信息判斷,下列有關圖1所示微觀粒子的說法中,合理的是

A.該粒子是陽離子 B.該粒子最外層有8個電子
C.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00 D.該粒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9.從含有濃度相近的和的廢水中回收和有關金屬。取樣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所得濾液為無色,則濾液中溶質只有
B.若所得濾液為淺綠色,則濾渣只有銅
C.若向濾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渣中至少含有兩種金屬
D.若向濾渣中加入稀硫酸,無氣泡產生,則濾液中至少含有兩種溶質
在工業生產中,丙烯()氣體與丙烷()氣體很難分離。浙江大學科研團隊利用分子篩材料,采用吸附的方式,允許小分子通過,阻擋了較大的分子,實現和的分離。回答下列小題。
10.關于丙烯和丙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和均由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 B.是由3個碳原子和6個氫原子構成
C.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D.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比中的小
11.下圖是丙烯完全燃燒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點燃前不需要檢驗純度 B.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C.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 D.參與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比為1
12.下列除雜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 原物質 雜質 除雜方法
A CaCl2溶液 稀鹽酸 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鈣溶液
B CO2 CO 點燃
C FeCl2溶液 CuCl2溶液 加入適量的Zn粉
D NaCl固體 MnO2固體 加水溶解,過濾,取濾液蒸發結晶
A.A B.B C.C D.D
13.下列有關敘述對應的化學方程式、所屬基本反應類型都正確的是(  )
A.鐘乳石的形成:Ca(HCO3)2=CaCO3↓+H2O+CO2↑分解反應
B.純堿制取燒堿:Na2CO3+Ca(OH)2=CaCO3+2NaOH置換反應
C.碳與灼熱氧化銅反應:C+2CuOCO↑+2Cu 還原反應
D.用硫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OSO 化合反應
14.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B.的溶解度一定比NaCl的大
C.T℃時,30g NaCl能完全溶解于50g水中
D.T℃時,和NaCl兩種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15.“侯氏制堿法”大幅提高了的利用率。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的溶解度一定小于的溶解度
B.將的飽和溶液升高,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
C.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可能小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D.時,將溶于水中,可獲得飽和溶液
二、填空與簡答
16.閱讀科普短文。(4分)
硒(Se)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抗氧化、延緩機體衰老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含硒豐富的食物有水產品、動物內臟、蘑菇、富硒大米、白菜心等。攝入硒過少可能會導致克山病的發生,而過高會引起中毒,導致腹瀉、失明、脫發、甚至死亡。
人體中硒主要通過土壤—植物—機體食物鏈攝入。我國土壤中硒含量嚴重不均衡,因此國內對富硒食品進 行了許多開發與研究。施用含硒肥料,可提高植物中硒的含量。
食物中硒主要以硒酸鈉(Na2SeO4)、亞硒酸鈉(Na2SeO3)、植物活性硒形式存在。硒含量的檢測可采取熒光光譜法,在相同條件下,將待測液熒光強度與標準曲線(圖乙)對比,即可快速獲取結果。將10 g某富硒大米、河蝦樣品分別制成1 L待測液,進行5次實驗,測得數據如圖丙。
(1)富硒食品中“硒”指的是 (填“元素”或“單質”)。
(2)亞硒酸鈉(Na2SeO3)中硒元素的化合價為 。
(3)圖丙測定的數據中,第 次實驗可能存在較大誤差。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
A.每日攝入“硒”越多,越有利于身體健康
B.施用含硒肥料,可使植物中硒含量增加
C.實驗測定的富硒大米硒含量比河蝦的高
D.實驗測定的河蝦待測液中硒元素含量大約為3 μg/L
17.“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文物考古彰顯我國古今科技文明。(8分)
Ⅰ.科技助力文物發掘
(1)用作測定文物年代的碳-14,衰變時核內質子數發生改變,則衰變后元素種類 (填“改變”或“不變”)。
Ⅱ.璀璨文明再現
(2)石青[主要成分為]是彩繪陶俑的一種礦物顏料,銅元素化合價為+2,則 。
(3)“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生鐵在空氣中加熱,反復捶打,成為韌性十足的“百煉鋼”,該過程中,生鐵的含碳量 (填“升高”或“降低”)。
(4)古籍記載“凡煎煉亦用洪爐,入(錫)砂數百斤,叢架木炭亦數百斤,鼓鞲(指鼓入空氣)熔化。火力已到,砂不即熔,用鉛少許勾引,方始沛然流注”。高溫下木炭還原錫砂()的化學方程式為 ;錫鉛合金的熔點比純錫 (填“高”或“低”)。
Ⅲ.文物修復與保護
(5)熟石膏()可用于文物修復,當其與適量水混合時會逐漸變硬、膨脹,生成生石膏(),該過程發生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6)發掘的某些珍貴文物可放入氮氣保護箱中,是因為氮氣 。
18.鐵黃(FeOOH)是一種顏料,以某硫鐵礦廢渣(主要成分,含有少量的,其余成分不考慮)為原料,制取鐵黃,以下是制取工藝流程。(7分)
注:鐵黃不與水反應,不與水和反應
(1)過程Ⅰ的化學方程式為 ,濾渣Ⅰ中的物質有 (填化學式);
(2)過程Ⅱ的操作名稱為 ;
(3)過程Ⅲ中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4)①FeOOH隨著溫度的升高,可以加熱分解成,寫出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②溫度不同時,生成的顏色如下表:
溫度/℃ 400 700 750 800
顏色 橘紅 鮮紅 鮮紅 暗紅
如果思考樂希希同學想獲得鮮紅的,應把溫度控制在 。
三、綜合應用題
19.化肥在農業生產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11分)
I.化肥的分類與作用
(1)某化肥商店有下列4種化肥,其中屬于復合肥的是 (填字母,下同);某農田的玉米苗葉色發黃、植株矮小,專家建議盡量施加含氮量高的氮肥,下列化肥中最合適的是 。
A. B. C. D.
(2)某校同學們測得勞動基地的土壤pH約為6,查閱資料得知,適合黃瓜生長的土壤pH范圍是。在庫存三種化肥中,碳酸氫銨pH約為,尿素pH約為7,氯化銨pH約為5.6.如果要在該地種植黃瓜,以上化肥較合適的是 。還有的同學建議,也可以同時施加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理由是 。
II.化肥的生產
近年來,隨著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對硫酸鎂()肥料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以氧化鎂礦粉(主要成分氧化鎂,還含有少量氧化鐵、燒堿等雜質)和濃硫酸為原料,生產的部分生產流程如圖1所示。分析制備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3)實驗室中稀釋濃硫酸的操作是 。
(4)進入混合器之前氧化鎂要先加工成粉末,并不斷攪拌,目的是 。生產中,生成硫酸鎂的化學方程式為 。
(5)回轉化成室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會 (填“吸收熱量”或“放出熱量”)。
(6)分析圖2,使用硫酸的最佳濃度為 。
(7)生產過程中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這樣做的好處是 。
20.鎂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8分)
【發現鎂】
(1)1792年,科學家首次發現通過加熱苦土(MgO)和木炭的混合物可制得金屬鎂,同時生成一種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目前,工業上常用電解氯化鎂的方法生產鎂,其原理:。該反應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認識鎂】
(3)如圖1為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和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鎂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鎂元素的質子數為12
C.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31g
D.鎂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
(4)鎂條能在氮氣中燃燒生成氮化鎂()固體。取2.4g鎂條在和的混合氣體中完全燃燒,所得固體質量為ag。則a的取值范圍是 。
【應用鎂】
氫氧化鎂可作為無機阻燃劑,廣泛應用于工農業生產。一種利用光鹵石-氨水法制備氫氧化鎂阻燃劑的工藝流程如圖2。
已知:①光鹵石主要成分為,含有少量及其他不溶性雜質。
②碳酸鎂微溶于水,。
(5)溶解池中攪拌的目的是 。
(6)操作1后可得粗制鹵水。操作1的名稱是 ,濾渣X的主要成分是 。
(7)制備過程中,需不斷向反應池中加入氨水至過量,其目的是 。
(8)地鐵隧道施工中常用氫氧化鎂固體作為阻燃劑。氫氧化鎂受熱分解產生水蒸氣,同時生成耐高溫的氧化鎂固體。根據滅火原理初步分析氫氧化鎂能作阻燃劑的原因 。
四、科學探究題
21.是治療胃酸過多癥的一種抗酸藥。某學習小組在室溫下,對是否適合作為抗酸藥進行了如下探究。(9分)
【查閱資料】
(1)①俗稱 ,俗稱 。
②人體胃液(含有鹽酸)通常約約1.5。體溫約。
③抗酸藥的標準之一:藥物發生療效時,胃液的保持在之間最宜,過高會導致胃痛等不適癥狀。
【提出猜想】
(2)猜想甲:適合作為抗酸藥。其理由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猜想乙:不適合作為抗酸藥。其原因可能是堿性較強。
【實驗探究1】探究與堿性的強弱
(3)依次測量等濃度的溶液和溶液的,結果分別為11和9。溶液的堿性比溶液 (填“強”或“弱”)。
【實驗探究2】探究作為抗酸藥的適應性
先向燒杯中加入的鹽酸,用自動注射器向燒杯中以的速度滴入的鹽酸模擬人體分泌胃液,再加入固體,并持續攪拌。用傳感器記錄溶液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將上述實驗中換成,重復實驗過程。所得兩條曲線如圖所示。
【分析數據】
(4)由圖可知,與相比:①反應時造成胃液遠大于5:② 。
【得出結論】不適合作為抗酸藥,猜想乙正確。
【反思評價】
(5)有小組成員提出,從控制變量和對比實驗的角度看,“實驗探究2”設計不夠嚴謹,你認為不嚴謹之處是 。
【拓展延伸】
(6)也是一種常用的抗酸藥,其原理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 。相比,從與胃酸反應的產物分析,抗酸藥存在的不足是 。
五、計算題(8分)
22.測定某氧化鐵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雜質不含鐵元素、不溶于水,也不與其它物質發生反應),進行了如下實驗: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98%的濃硫酸配制上述所用稀硫酸,所需濃硫酸的質量為 。
(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此氧化鐵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4)將兩次所得不飽和溶液混合,求混合后蒸發16g水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 。
(5)200g該氧化鐵樣品用氫氣還原可得到含雜質的鐵的質量為 g。2025年雷州市八中集團中考模擬考試
化學試卷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B C B D C B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A D C
1.B
【知識點】化學發展史
【詳解】A、徐壽翻譯了《化學鑒原》等并創造出鋁、鉀、鈉等化學元素漢語名稱,是我國近代化學啟蒙者,故A不符合題意;
B、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測定了空氣的成分,得出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故B符合題意;
C、閔恩澤是中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者,研發了多種用于石油化工生產的催化劑,故C不符合題意;
D、徐光憲提出了稀土分離的全新理論,被譽為“中國稀土之父”,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B
【知識點】有機材料對環境的影響及應對措施、常見幾種燃料使用對環境的影響、綠色化學、水體的污染及保護
【詳解】A、植樹造林,營造“綠水青山”,可以改善環境、保持水土、吸收二氧化碳等,做法合理,不符合題意;
B、大量開采化石燃料會導致資源枯竭,并且化石燃料燃燒會帶來環境污染等問題,做法不合理,符合題意;
C、積極使用降解塑料,防止白色污染,做法合理,不符合題意;
D、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有利于防止水體污染,做法合理,不符合題意。故選B。
3.D
【知識點】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的過程、鐵在氧氣中燃燒及其實驗、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及其實驗、氧氣與石蠟的反應
【詳解】A、蠟燭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故A錯誤;
B、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生成一種白色固體,故B錯誤;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故C錯誤;
D、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故D正確。
故選D。
4.B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的判斷與pH的測定、量筒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固液加熱型裝置氣密性的檢驗、濃硫酸的稀釋
【詳解】A、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pH,不能將試紙浸入到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選項錯誤;
B、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散失;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飛濺,選項正確;
C、該裝置未構成封閉體系,即左邊的長頸漏斗與大氣相通;無論該裝置氣密性是否良好,導管口都不會有氣泡產生,不能判斷氣密性是否良好,選項錯誤;
D、使用量筒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選項錯誤;
故選B。。
5.C
【知識點】金剛石的相關知識、幾種常見堿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常見鹽的俗名、用途、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
【詳解】A、發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碳酸氫鈉受熱分解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糕點疏松多孔,可用于焙制糕點,故A不符合題意;
B、金剛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故B不符合題意;
C、聚氯乙烯有毒,受熱會釋放出有毒物質,不能用于做大棚薄膜,故C符合題意;
D、熟石灰(氫氧化鈣)顯堿性,能與土壤中的酸性物質反應,則其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6.B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判斷
【詳解】A、泰山剪紙:僅改變紙張形狀,無新物質生成,屬物理變化。
B、東平湖咸鴨蛋腌制:鹽與蛋內物質反應導致蛋白質變性,生成新物質(如風味物質),屬化學變化。
C、濰坊風箏糊紙:通過黏合劑粘合紙張,未生成新物質,屬物理變化。
D、淄博琉璃熔化塑型:僅改變琉璃形態(固態→液態→固態),成分未變,屬物理變化。
故選:B。
7.D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含義及應用、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類、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圖、化學式書寫及讀法
【詳解】A、由“金”字旁可知,鋰元素屬于金屬元素,不符合題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故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941,不符合題意;
C、鋰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最外層1個電子,從而帶上1個單位的正電荷,故鋰元素在化合物中顯+1價,氯元素通常顯-1價,故氯化鋰的化學式為:LiCl,不符合題意;
D、鋰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符合題意。
故選D。
8.C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含義及應用、最外層電子在化學變化中的作用、離子中各類微粒間數值關系、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圖
【詳解】A、從圖1可知,該粒子質子數8=核外電子數(2+6=8),是原子,不是陽離子。不符合題意;
B、從圖1可知,弧線上的數字為該層電子數,該粒子最外層有6個電子。不符合題意;
C、原子中質子數=原子序數,所以該粒子是8號元素氧元素,元素周期表最下方數字為相對原子質量,所以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00。符合題意;
D、從圖1可知,該粒子最外層有6個電子,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不符合題意;
故選C。
9.B
【知識點】金屬與酸反應原理、金屬與鹽溶液反應、溶液、溶質和溶劑概念
【分析】金屬活動性:Zn>Fe>Cu,向廢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鋅先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待硫酸銅完全反應后,鋅和硫酸亞鐵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鐵。
【詳解】A、若所得濾液為無色,說明硫酸銅、硫酸亞鐵已經完全反應,鋅與硫酸銅、硫酸亞鐵反應生成了硫酸鋅,則濾液中溶質只含硫酸鋅,不符合題意;
B、若所得濾液為淺綠色,說明濾液中一定含硫酸亞鐵,則鋅已經完全反應,鋅一定與硫酸銅反應生成了硫酸鋅和銅,硫酸亞鐵可能部分參與反應,則濾渣中一定含銅,可能含鐵,符合題意;
C、若向濾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一定含鐵,鋅一定與硫酸銅反應生成了硫酸鋅和銅,濾渣中也一定含銅,故濾渣中一定含鐵、銅,可能含鋅,不符合題意;
D、若向濾渣中加入稀硫酸,無氣泡產生,則濾渣中不含鋅、鐵,則硫酸亞鐵沒有參與反應,濾液中一定含硫酸鋅、硫酸亞鐵,硫酸銅可能部分參與反應,故濾液中可能含硫酸銅,故濾液中至少含有兩種溶質,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0.C 11.A
【知識點】微粒圖像的分析及應用、化學式、分子式及涵義、根據化學式計算元素質量比、根據化學式計算元素質量分數
【解析】10.A、由分子式知,和均由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故A說法正確;
B、是由丙烯分子構成,故B說法不正確;
C、丙烷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3):(1×8)=9:2,故C說法不正確;
D、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則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比中的大,故D說法不正確。
故選A。
11.A、丙烯可以燃燒,點燃前要先檢驗純度,故A說法不正確;
B、反應前氧氣中氧元素顯0價,反應后生成的水中氧元素顯-2價,故B說法不正確;
C、由質量守恒定律知,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故C說法正確;
D、由圖示可知,丙烯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化學方程式為:,參與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比為2:9,故D說法不正確。
故選C。
12.D
【知識點】溶解過濾、和還原性物質反應、和氧化性物質反應、轉化為提純物
【詳解】A 、過量的氫氧化鈣溶液會帶入新雜質氫氧化鈣,應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溶液或者加入過量的碳酸鈣除去雜質稀鹽酸,因為碳酸鈣不溶于水,過量的碳酸鈣可通過過濾的方式除去,故選項A不正確;
B、除去CO2中的CO不能用點燃的方法,因為一氧化碳的含量較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又比較多時,無法點燃,應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故選項B不正確;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不能加入鋅粉,因為鋅粉不僅可以和CuCl2反應,還會和FeCl2反應,同時帶入新的雜質氯化鋅,故選項C不正確;
D、NaCl固體溶于水,MnO2不溶于水,加水溶解,過濾,MnO2留在濾紙上,NaCl在濾液中,取濾液蒸發結晶就可除去NaCl固體中的MnO2,故選項D正確;
故選:D
13.A
【知識點】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的過程、碳單質與某些氧化物的反應
【詳解】A、鐘乳石的形成是碳酸氫鈣生成碳酸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HCO3)2=CaCO3↓+H2O+CO2↑,反應符合一變多,屬于分解反應,故A正確;
B、反應符合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兩種化合物,屬于復分解伏,故B不正確;
C、碳與灼熱氧化銅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銅,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C+2CuOCO2↑+2Cu,還原反應不是基本反應類型,故C不正確;
D、不能使用硫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S+O2SO2,故D不正確。故選A。
14.D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的應用、溶解度的相關計算、圖像分析溶質質量分數的變化
【詳解】A、由圖可知,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先增大后減小,不符合題意;
B、溶解度比較應指明溫度,否則無法比較,不符合題意;
C、由圖可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小于40g,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鈉的質量小于40g,則該溫度下,將30g氯化鈉加入50g水中,只能部分溶解,不符合題意;
D、由圖可知,T℃時,碳酸鈉和氯化鈉的溶解度相等,則該溫度下,碳酸鈉和氯化鈉兩種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符合題意。
故選D。
15.C
【知識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判斷、固體溶解度曲線的應用
【詳解】A、沒有指明具體溫度,不能比較、的溶解度大小,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將的飽和溶液升高,氯化鈉的溶解度增大,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變,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40℃時的溶解度比大,但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可能小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4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30g,則4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鈉的質量大于15g,因此時,將溶于水中,可獲得不飽和溶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6.(1)元素
(2)+4
(3)4
(4)BCD
【知識點】化合價代數和的計算與應用、其他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對人體的作用、某些元素的食物來源
【詳解】(1)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富硒食品中“硒”指的是元素。
(2)亞硒酸鈉中,鈉元素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設硒元素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
(3)圖丙測定的數據中,第4次實驗數據和其它組偏差較大,可能存在較大誤差。
(4)A、攝入硒過少可能會導致克山病的發生,而過高會引起中毒,導致腹瀉、失明、脫發、甚至死亡,故A不符合題意;
B、根據題干中“施用含硒肥料,可提高植物中硒的含量”可知,施用含硒肥料,可提高植物中硒的含量,故B符合題意;
C、由圖丙可知,實驗測定的富硒大米熒光強度比河蝦的高,由圖乙可知熒光強度越大,硒含量越高,富硒大米硒含量比河蝦的高,故C符合題意;
D、由圖丙可知,實驗測定的河蝦熒光強度大約為1000,當熒光強度為1000時,由圖乙 可知硒元素含量大約為3μg/L,故D符合題意。
故填:BCD。
17.(1)改變
(2)3
(3)降低
(4) 低
(5)化學
(6)化學性質穩定
【知識點】化合價代數和的計算與應用、空氣中各成分的用途、合金的認識、常見合金
【詳解】(1)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故衰變時核內質子數發生改變,則衰變后元素種類改變;
(2)Cun(CO3)2(OH)2 中銅元素顯+2價,碳酸根離子顯-2價,氫氧根離子顯-1價,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得:,n=3;
(3)生鐵的含碳量為2%-4.3%,鋼的含碳量為0.03%-2%,生鐵在空氣中加熱,反復捶打,成為韌性十足的“百煉鋼”,該過程中,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故生鐵的含碳量降低;
(4)木炭和SnO2在高溫下反應生成Sn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合金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熔點低,故錫鉛合金的熔點比純錫低;
(5)熟石膏可用于文物修復,當其與適量水混合時會逐漸變硬、膨脹,生成生石膏,該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6)發掘的某些珍貴文物可放入氮氣保護箱中,是因為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可作保護氣。
18.(1) SiO2
(2)過濾
(3)復分解
(4) 700℃~750℃
【知識點】復分解反應的定義、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酸的通性、過濾
【詳解】(1)根據資料,鐵黃不與水反應,SiO2不與水和H2SO4反應。某硫鐵礦廢渣(主要成分Fe2O3,含有少量的SiO2,其余成分不考慮),過程Ⅰ加入過量H2SO4,Fe2O3與H2SO4反應生成Fe2(SO4)3、H2O,化學方程式為:。
SiO2不與水和H2SO4反應,所以濾渣Ⅰ中的物質有SiO2。
(2)根據流程圖,經過過程Ⅱ,得到了濾液Ⅱ和濾渣Ⅱ,說明該過程是過濾。
(3)過程Ⅲ中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復分解反應。
(4)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反應物FeOOH含有Fe、O、H這三種元素,產物Fe2O3含有Fe、O這兩種元素,則反應一定生成一種含有氫元素的產物,由于FeOOH含有Fe、O、H這三種元素,推知另一種產物是H2O,則FeOOH加熱分解成Fe2O3、H2O,化學方程式為:。
②根據表格信息,想獲得鮮紅的Fe2O3,應把溫度控制在700℃~750℃。
19.(1) D A
(2) 碳酸氫銨 溶液顯堿性,可以改良土壤的酸性,同時提供植物生長需要的鉀元素(合理即可)
(3)將濃硫酸緩慢倒入盛水的燒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4) 增加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5)放出熱量
(6)66%
(7) 酸霧和水蒸氣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合理即可)
【知識點】中和反應的實際應用、鹽類參與的反應、常見化肥的種類及性質、濃硫酸的稀釋
【詳解】(1)中含有兩種營養元素,屬于復合肥,故選D;
和都屬于氮肥,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含氮量高,故選A;
(2)勞動基地的土壤pH約為6,顯酸性,而適合黃瓜生長的土壤pH范圍是,接近中性,故需要施加一種顯堿性的化肥來中和土壤的酸性,故選碳酸氫銨;
溶液顯堿性,可以改良土壤的酸性,同時提供植物生長需要的鉀元素;
(3)濃硫酸稀釋時,一定將酸倒入水中,否則容易造成液體飛濺,造成危險,并且避免稀釋過程中熱量的聚集,需要不斷攪拌;
(4)進入混合器之前氧化鎂要先加工成粉末,并不斷攪拌,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氧化鎂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回轉化成室產物有水蒸氣,表明經過回轉化成室后水會變為水蒸氣,說明回轉化成室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會放出熱量;
(6)根據圖2的數據可知,在硫酸的濃度為時,硫酸鎂的質量分數最高,因此硫酸的最佳濃度是;
(7)從流程圖中可知,回轉化成室中產生的酸霧和水蒸氣通過水吸收循環系統又進入石墨配酸塔;實現循環利用,節約資源,同時防止酸霧污染空氣。
20.(1)
(2)分解
(3)B
(4)
(5)加快光鹵石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6) 過濾 碳酸鈣
(7)使氯化鎂完全反應轉化為氫氧化鎂
(8)氫氧化鎂受熱分解時吸收熱量且生成的氧化鎂覆蓋在燃燒物表面,使燃燒物與氧氣隔絕,從而阻止燃燒
【知識點】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計算、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鹽類參與的反應、滅火原理與方法
【詳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氧化鎂與碳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鎂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填:;
(2)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故填:分解;
(3)A、鎂為“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A錯誤;
B、由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鎂元素的質子數為12,故B正確;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元素名稱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通常省略不寫,不是“g”,即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31,故C錯誤;
D、由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其最外層電子數是2,小于4,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電子,故D錯誤。
故選B;
(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若2.4g鎂與氧氣完全反應生成氧化鎂,則鎂元素的質量=氧化鎂中鎂元素的質量,則生成氧化鎂的質量為;若2.4g鎂與氮氣完全反應生成氮化鎂,則鎂元素的質量=氮化鎂中鎂元素的質量,則生成氮化鎂的質量為;則2.4g鎂條在O2和N2的混合氣體中完全燃燒,所得固體質量為ag,則a的取值范圍是,故填:;
(5)溶解池中攪拌可以加快光鹵石在水中的溶解速率,使光鹵石與水充分接觸,讓光鹵石能更快、更充分地溶解,故填:加快光鹵石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6)操作1后得到粗制鹵水,是將不溶性雜質與溶液分離,該操作的名稱是過濾;
沉淀池中加入適量碳酸鎂發生的反應為,則濾渣X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
故填:過濾;碳酸鈣;
(7)反應池中是氯化鎂與氨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氯化銨,則制備過程中,需不斷向反應池中加入氨水至過量,其目的是使氯化鎂完全反應轉化為氫氧化鎂,故填:使氯化鎂完全反應轉化為氫氧化鎂;
(8)氫氧化鎂固體作為阻燃劑,其作用機制在于:首先,它受熱分解吸熱,使溫度不能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從而達到阻止燃燒的目的;其次,分解產生的水蒸氣稀釋氧氣的濃度,減少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最后,生成的耐高溫氧化鎂形成覆蓋層,進一步隔絕氧氣阻止燃燒蔓延,因此氫氧化鎂能夠有效阻燃,故填:氫氧化鎂受熱分解時吸收熱量且生成的氧化鎂覆蓋在燃燒物表面,使燃燒物與氧氣隔絕,從而阻止燃燒。
21.(1) 小蘇打 純堿/蘇打
(2)
(3)強
(4)反應時造成胃液的時間過長
(5)未模擬體溫
(6) 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 與胃酸反應產生氣體,可能會引起胃脹
【知識點】中和反應的概念及微觀本質、溶液酸堿性及pH相關關系、常見鹽的俗名、用途、鹽類參與的反應
【詳解】(1)的俗稱為小蘇打;的俗稱為純堿、蘇打;
(2)能與胃酸中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當pH值大于7時,溶液呈堿性,越大于7,堿性越強,等濃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別為11和9,故碳酸鈉溶液堿性比碳酸氫鈉溶液強;
(4)由圖可知,反應時造成胃液pH>5的持續時間過長,會導致胃部不適;
(5)該實驗模擬人體分泌胃液進行實驗,實驗沒有模擬人體的溫度;
(6)氫氧化鋁能與胃酸中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為中和反應,反應的微觀實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抗酸藥存在的不足是因為碳酸氫鈉會與胃酸中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二氧化碳,產生氣體會造成腹脹。
22.(1)30g
(2)
(3)56%
(4)20%
(5)152
【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有關溶液濃縮、稀釋的計算、溶質質量分數結合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酸的通性
【詳解】(1)氧化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溶液增重是氧化鐵的質量;加入50g稀硫酸得到不飽和溶液54g,則參加反應的氧化鐵質量是54g-50g=4g;第二次加入150g稀硫酸恰好反應,得到不飽和溶液162g,則有氧化鐵質量是162g-150g=12g,則氧化鐵總質量是4g+12g=16g,氧化鐵樣品=16g+4g=20g;共用去稀硫酸50g+150g=200g。設反應的硫酸的質量為x,,,解得x=29.4g;由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設濃硫酸質量為m,m×98%=29.4g,m=30g。
(2)氧化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方程式:。
(3)則16gFe2O3中Fe元素質量=16g×=11.2g ,氧化鐵樣品=16g+4g=20g,樣品鐵元素質量分數:×100%=56% 。
(4)計算生成Fe2(SO4)3的總質量:設生成的硫酸鐵的質量為y,,,解得y=40g;兩次不飽和溶液質量分別為54g和162g,混合后總質量=54g+162g=216g,蒸發16g水后,溶液質量=216g 16g=200g;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00%=20%。
(5)氫氣還原氧化鐵得到鐵和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單質鐵的質量就是氧化鐵中鐵元素的質量,則根據3問的分析,樣品鐵元素質量分數:×100%=56% ,200g氧化鐵樣品中鐵元素質量:200g×56%=112g ;200g樣品中雜質質量=200g×=40g;含雜質的鐵的總質量: 112g+40g=152g 。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葵青区| 墨竹工卡县| 元氏县| 林西县| 孝感市| 大邑县| 明星| 海原县| 台安县| 新昌县| 安福县| 科尔| 湘潭市| 陕西省| 阜宁县| 奇台县| 海宁市| 乐业县| 崇信县| 伊金霍洛旗| 南木林县| 惠安县| 巫山县| 宝兴县| 扶风县| 微博| 台东县| 比如县| 陕西省| 南安市| 尤溪县| 日照市| 双辽市| 安新县| 赣榆县| 读书| 邹城市| 木里| 图木舒克市|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