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徽省濉溪中學高二年級地理學科試卷(考試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務必擦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所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4 年7月某日,某學校(105°E,40°N)地理興趣小組成員觀測并記錄了學校廣場旗桿日影變化,該日北京時間 a 時發現桿影正好指向花壇①。下圖為該學校廣場平面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 該日學校廣場桿影正好指向花壇②的北京時間約是( )A. (a-12) 時 B. (24 - a)時 C. (25 - a)時 D. (26-a) 時2. 此日之后三個月內, 若該地理興趣小組成員持續觀測桿影日變化, 會發現( )A 正午桿影逐漸變短 B. 日內桿影轉過角度變大C. 日落時桿影漸偏北 D. 桿影每日均能經過③④據研究:隨氣候的變化,北極地區寬度超過100米的河流橫向遷移率從1972年到2020年整體下降了20%,河流水量和河岸狀態的變化是河流橫向遷移速率變化的主要原因。下圖為1966-2005年西伯利亞葉尼塞河流域氣溫、降水量、積雪覆蓋面積與入海徑流量多年月平均變化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甲一年徑流量曲線 B. 乙一氣溫曲線 C. 丙一降水量曲線 D. 丁一積雪覆蓋面積曲線4. 關于葉尼塞河水文水系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結冰期長,有凌汛②河流含沙量大③下游地區河道平直,航運價值高④河流以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為主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5. 該河流橫向遷移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①植被增多,根系發達,土層抗侵蝕能力增強②氣溫升高,蒸發增強,河流水量減少,河流侵蝕能力減弱③植被生長狀況變好,增加地表水下滲,導致河流水量增加④氣候變暖,凍土層變薄,解凍時間變長,地表徑流增加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珊瑚藻主要生長在溫暖石質海岸潮間帶,且海浪作用相對較弱的環境,其所在位置代表生長時期的海平面。研究發現,某島嶼目前不存在珊瑚藻,但存在珊瑚藻化石,其中乙地珊瑚藻化石層水平連續性比甲地好;砂巖層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圖1為某島嶼地理事物分布簡圖,圖2為該島現階段甲、乙兩地出露海平面的地層剖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6. 珊瑚藻時期甲乙兩地( )A. 甲地海水侵蝕弱 B. 海岸線較穩定 C. 乙地變質作用強 D. 火山地貌廣布7. 推測該島嶼附近海平面的變化過程是( )A. 先升后降 B. 先降后升 C. 穩定不變 D. 持續上升山體效應是指大型山地(高原)內部氣溫高于外圍同海拔大氣溫度的現象。山體效應常用山體內外同海拔區域的溫差表示。下圖為青藏高原山體效應的估算值隨海拔、經度和緯度變化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 青藏高原山體效應( )A. 隨海拔升高而減弱 B. 強度與各地降水量呈正相關C. 自東向西逐漸減弱 D. 空間差異受太陽輻射影響顯著9. 推測青藏高原山體效應較強的地區為( )A. 昆侖山脈 B. 柴達木盆地 C. 三江源地區 D. 喜馬拉雅山脈建設用地指標的規模影響著城市發展速度。城市群通過建設用地指標的分配實現城市之間的協調發展,但城市群在不同的階段往往受到“虹吸”和“輻射”效應的作用而呈現不同的發展特征。長三角城市群以區域內部的27個城市為核心區,輻射帶動整個區域高質量發展,是典型的“輻射”效應影響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 長三角城市群建設用地指標分配的主要依據是( )A. 區域發展戰略 B. 建設用地供應C 區域城市規劃 D. 城市發展特征11. 長三角城市群在“輻射”效應影響下( )A. 用地指標向核心城市傾斜 B. 外圍人口涌入核心城市C. “核心—外圍”結構增強 D. 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縮小海洋鋒區是海水表面溫度南北梯度大值區。位于太平洋的副極地海洋鋒區冬季位置偏南,受鋒區影響,海面之上低壓系統發育,天氣多變。下圖示意副極地海洋鋒區冬季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 圖中副極地海洋鋒區形成的直接動力是( )A. 北太平洋暖流 B. 冬夏季風交匯C. 東、西風交匯 D. 寒、暖流交匯13. 冬季該鋒區位置偏南的原因是( )A. 高低緯間水溫差異大 B. 海冰隔絕海氣熱量交換C. 太陽直射點位置南移 D. 偏北風加強南下的寒流14. 該鋒區海水表面溫度梯度( )A. 利于鋒面氣旋生成,多陰雨 B. 加快海水流動速度,多巨浪C. 利于鋒面氣旋生成,多霧霾 D. 加快海水流動速度,多海霧尼日河源于四川省南部小相嶺,為大渡河一級支流,干流長約125.6千米,流域面積約為4150.81平方千米。該流域海拔667~4756 米,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生態系統具有顯著的地形梯度分異。截至2021年末,尼日河流域內常住人口為61.34萬,城鎮化率為13.4%。下圖示意2000—2021年尼日河流域各土地利用類型面積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 導致流域內耕地面積明顯變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城鎮化進程推進快 B. 水土流失加劇C. 實施退耕還林工程 D. 撂荒面積增大16 土地利用類型變化可能會導致流域內( )A. 氣候轉為暖干 B. 生物多樣性減少C. 人口大量遷入 D. 糧食安全性下降二、非選擇題(本大題3小題,共52分)1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據報道,2025年1月,我國在云南省紅河地區發現超大規模稀土礦,潛在資源超100萬噸。本次發現的稀土礦主要是較為稀缺的中重稀土礦,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新能源、國防等領域。云南紅河地區有我國多個野生動物保護區,黑長臂猿、蜂猴等珍稀瀕危動物棲息地與云南稀土礦分布區有部分重疊。(1)說出地理信息技術在云南稀土礦勘探過程中的作用。(2)簡述稀土資源開采可能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產生的影響。(3)從國家安全角度,闡述云南稀土礦合理開發的重要意義。18. 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上游為桑干河,下游為海河,全長747公里,全流域面積4.7萬平方公里。左圖為“京津冀局部地區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右圖為“桑干河周邊地區地理事物分布圖”。桑干河流域內風大沙多,植被覆蓋較差,是眾所周知的多泥沙河道和京津風沙源的三大通道之一,生態環境脆弱。一直以來,山西、河北等地多在桑干河流域種植沙棘以修復流域生態環境,沙棘是多年生落葉灌木,耐鹽堿、耐干旱,根系發達,具有很強的萌蘗(萌發新芽)能力。近年來,長期斷流的永定河實現了兩次極其難得的全線通水,盡管時間短暫,也讓人們看到了永定河常年不斷流的曙光。(1)從氣候和位置的角度,分析桑干河流域生態環境脆弱,一旦破壞很難恢復的原因。(2)說明沙棘在流域生態系統修復中是如何發揮保持水土和涵養水源作用。(3)列舉能實現永定河全線常年通水的具體可行措施。19.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堪察加杜鵑花起源于堪察加半島,屬喜寒植物,但極端寒冷會對其造成傷害,目前廣泛分布在東北亞和北美西北部的山區。堪察加杜鵑花種子很小,能被風吹到1000米高空,一次傳播100米而不落地。由于水熱條件差異,堪察加杜鵑花分南北兩個物種,北部杜鵑花更加低矮,匍匐貼地生長。末次冰期時,海平面下降,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相連,兩個杜鵑花物種分別通過南北兩條路線擴散到北美。下圖示意堪察加杜鵑花末次冰期擴散路線及現代分布格局。(1)從適應自然環境角度,說明北部杜鵑花匍匐貼地生長的作用。(2)簡述北路線和南路線堪察加杜鵑花擴散到北美遇到的困難。(3)與亞洲相比,南部杜鵑花目前在北美洲分布的南界緯度更高,對此作出合理解釋。安徽省濉溪中學高二年級地理學科試卷(考試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務必擦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所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題答案】【答案】1. D 2. C【3~5題答案】【答案】3. A 4. C 5. A【6~7題答案】【答案】6. B 7. A【8~9題答案】【答案】8. D 9. D【10~11題答案】【答案】10. A 11. D【12~14題答案】【答案】12. D 13. D 14. A【15~16題答案】【答案】15. C 16. 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3小題,共52分)【17題答案】【答案】(1)遙感技術(RS):快速發現可能含稀土礦的區域,減少人工勘探范圍。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為工作人員和設備提供精確定位,優化勘探路線。地理信息系統(GIS):整合地理數據,分析礦藏分布規律,指導后續勘探。(2)施工修建基礎設施,棲息地分割與碎片化;開采排放廢水廢氣,環境污染威脅健康;露天開采剝離地表,植被破壞與食物鏈斷裂。(3)增加了我國稀土資源的儲量基礎,降低了對國外稀土進口的依賴程度,保障了我國相關產業的原材料供應穩定,維護了國家資源安全;為國內稀土產業提供穩定的原料支持,保障了稀土相關產業的安全,維護了國家經濟安全;充足且穩定的稀土供應,確保了我國國防軍工企業能夠獲得關鍵原材料,對于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提升國防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18題答案】【答案】(1)處于溫帶季風區與溫帶大陸性氣候區過渡地帶(處于半濕潤區與半干旱過渡地帶);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交界地帶。(2)種植沙棘,可減輕雨水對地表土壤的直接沖刷;沙棘生長吸收部分水分;攔截地表徑流,減慢流速,增加下滲,減少地表徑流,減輕水土流失;沙棘的根系能起到固土作用,保持水土。(3)成立內部協作組織,進行水量統一調度;優化調配南水北調水源;充分利用有效降水及本地再生水等水源補給;進行流域生態治理;水源地保護;發展節水農業;促進流域地下水回補等。【19題答案】【答案】(1)緯度高氣溫低,匍匐貼地利于保溫;風速大,匍匐貼地可以增強抗風能力。(2)北路線:受極地東風的影響,風向與擴散方向相反;末次冰期氣溫低,北線緯度較高,氣溫更低,地表長期冰封,難以繁殖。南路線:亞歐大陸和美洲大陸南路線傳播距離遠;海域面積大,海洋阻隔物種傳播;受阿留申群島火山活動威脅較大,擴散可能被火山活動切斷。(3)堪察加杜鵑花生長在寒冷環境,該緯度北美西岸暖流流經,亞洲東岸寒流流經;北美西海岸受溫暖西風影響較強;受高大山脈阻擋,北美西海岸受偏北風(冬季風)影響小。因此,北美西海岸氣溫高,南部杜鵑花在北美洲分布的南界緯度更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