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二節(jié) 第2課時第一章 運動的世界勻速直線運動01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和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02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及計算。03能用圖像對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進行簡單分析。生活中,做機械運動的物體的運動情況相同嗎?機械運動是怎樣分類的?按照運動路線可以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1.請計算小汽車在平直公路上3段路程上的運動速度并填空。200 m 200 m 200 m10 s 10 s 10 sv1=________ v2=________ v3=_________20 m/s20 m/s20 m/s2.小汽車在三段路程中的速度是否相同?相同0010s20s30s200m400m600m3.請計算天鵝在空中沿直線飛翔3段路程的速度并填空。150 m 200 m 300 m15 s 15 s 15 sv1=________ v2=_________ v3=________10 m/s13.3 m/s20 m/s4.天鵝在三段路程中的速度是否相同?不相同說一說你判斷的結(jié)果觀察玩具小車的運動情況,判斷: 小車做直線運動?曲線運動?運動快慢如何變化?一、勻速直線運動從軌跡可以看出,小車做直線運動觀察小車的運動軌跡,小車做的是直線運動還是曲線運動呢?觀察小車中間段運動的軌跡,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2.5cm2.5cm2.5cm2.5cm2.5cm2.5cm中間段運動相同的時間間隔,在紙上標記小車運動位置!相同時間,通過路程相同,速度不變!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勻速直線運動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少存在,如果物體在運動過程中速度變化不大,并且軌跡近似為直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把物體的運動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溫馨提示常見的勻速直線運動列車在平直軌道上平穩(wěn)行使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平穩(wěn)下落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任意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都相等,速度是不變的。最簡單的機械運動前一段運動后一段運動觀察小車前一段和后一段運動的軌跡,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變速直線運動物體做直線且速度大小改變(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相等)的運動。列車進站或出站常見的變速直線運動物體的下落過程機械運動勻速直線運動直線運動曲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運動路線速度變化總結(jié):閱讀教材第16頁,完成以下內(nèi)容。1.直線運動的分類(1)物體運動軌跡為直線的運動稱為 。(2)在直線運動中,按速度變化可分為 直線運動和 直線運動。直線運動勻速變速2.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及特點(1)定義: 保持不變的直線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2)特點:①運動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不變。②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3)變速直線運動:速度 的直線運動,即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速度相等變化不相等思考:溫故知新中汽車和天鵝的運動速度有什么特點?答案 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天鵝做變速直線運動。學以致用1.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運動時間變長,物體通過的路程 ,速度 。(以上兩空均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變大不變2.關(guān)于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B.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與時間的比值C.任何時刻的瞬時速度都相等D.時間相同時,速度的大小與路程成正比D解析 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體運動越快,故A正確;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與時間的比值,故B正確;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大小、運動方向都是不變的,其在任何時刻的瞬時速度都相等,故C正確;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是個定值,即路程與時間的比值是個定值,與物體通過的路程和運動的時間無關(guān),故D錯誤。物體做變速運動時,速度有時快,有時慢,怎樣描述它的運動情況呢?對變速運動做粗略研究時,也可以根據(jù)v=來描述物體的運動快慢,表示物體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計算式:s 是指物體在時間 t 內(nèi)通過的總路程t 是指物體在通過路程 s 所用的總時間v是指物體在這段路程(或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日常說的速度,多數(shù)情況下指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物體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時間內(nèi)運動的快慢程度,用物體在這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 與所用 的比值表示。平均速度的物理意義:二、平均速度閱讀教材第17頁,完成以下內(nèi)容。路程時間思考:1.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嗎?答案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是物體通過一段路程跟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2.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可以聽到“兩地車程1小時”等類似的說法。從物理學的角度判斷,這種說法正確嗎?若不對,錯在哪里?答案 這種說法不正確,由v=可知,在兩地之間行駛所需時間與路程和速度都有關(guān),不知道車輛的速度不能直接判斷所需時間。已知:s2=50m,s=100m,t1=6s,t2=7s求:v2,v解:v2==≈7.1m/st=t1+t2=6s+7s=13s=≈7.7m/s答:小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7.1m/s,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7m/s。學以致用1.小明在跑百米時前半程用時6 s,后半程用時7 s,小明后半程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2.公交車從甲站經(jīng)過乙站到達丙站,甲、乙兩站相距1 200 m,乙、丙兩站相距2 160 m。汽車從甲站開到乙站用2 min。在乙站停車2 min后再開往丙站,經(jīng)過3 min到達丙站。求:(1)汽車從甲站開到乙站這一段的平均速度;答案 10 m/s解析 汽車從甲站開到乙站這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v1===10 m/s;(2)汽車從乙站開到丙站的平均速度;答案 12 m/s解析 汽車從乙站開到丙站的平均速度:v2===12 m/s;(3)汽車從甲站開到丙站的平均速度。答案 8 m/s解析 汽車從甲站開到丙站:路程為s=s1+s2=1 200 m+2 160 m=3 360 m,時間為t=t1+t2+t3=2 min+2 min+3 min=7 min=420 s,平均速度v===8 m/s。三、運動的圖像活動 討論一下,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是怎樣的例如:一物體以10 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請根據(jù)下表數(shù)據(jù)設計一下路程與時間關(guān)系圖像和速度與時間關(guān)系圖像。時間/s 0 1 2 3 ……路程/m 0 10 20 30 ……(1)路程與時間的關(guān)系圖像(2)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圖像答案(2)v-t圖像:圖像與t軸平行,v是定值。在同一坐標圖中,截距越大,速度越大(即vA>vB)。(1)s-t圖像:一條過原點的直線,s與t成正比,即的值不變。在同一坐標圖中,斜率越大,速度越大(即v甲>v乙)。運動的 s-t 和v-t 圖像結(jié)論: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成正比;速度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學以致用1.一輛汽車在公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汽車通過的路程s與所用時間t的關(guān)系圖像正確的是( )A2.甲、乙兩車在公路上分別從同一地點同時同向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甲、乙的速度分別為v甲、v乙,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車均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B.兩車均做變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C.兩車均做變速直線運動,且v甲D.兩車均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D1.(2023·射洪期末)下列有關(guān)于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概念描述中,說法錯誤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所以速度大的物體運動的一定快B.由v=可知v與s成正比,v與t成反比C.由 s=vt可知s與t成正比D.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定值,與路程和時間無關(guān)B解析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所以速度大的物體運動的一定快,故A正確;對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速度大小是不變的,與路程和時間無關(guān),故B錯誤;對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速度大小不變,由s=vt可知,s與t成正比,故C正確;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定值,與路程和時間無關(guān),故D正確。2.(2023·泰安期中)短跑運動員在某次百米賽跑中測得5 s末的速度為9.0 m/s,10 s末到達終點的速度為10.2 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前5 s內(nèi)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4.5 m/sB.在后5 s內(nèi)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9.6 m/sC.在本次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10.0 m/sD.在本次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9.1 m/sC解析 前5 s內(nèi)的路程未知,所以不能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前5 s內(nèi)的平均速度,故A錯誤;后5 s內(nèi)的路程未知,所以不能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后5 s內(nèi)的平均速度,故B錯誤;百米賽跑的路程是100 m,時間是10 s,所以平均速度v===10 m/s,故C正確,D錯誤。3.(2023·濰坊青州期末)如圖所示為某物體做直線運動時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在5~10 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20 mB.在0~20 s內(nèi)物體一直在做勻速直線運動C.在0~10 s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度為4 m/sD.在0~5 s內(nèi)與10~20 s內(nèi)物體的速度之比為2∶1D解析 由圖可知,在5~10 s內(nèi)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通過的路程為0,故A錯誤;由圖可知,物體在0~5 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5~10 s內(nèi)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10~20 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故在0~20 s內(nèi)物體不是一直在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由圖可知,0~10 s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度:v===2 m/s,故C錯誤;由圖可知,在0~5 s內(nèi)物體的速度:v1===4 m/s,10~20 s內(nèi)物體的速度:v2===2 m/s,則在0~5 s內(nèi)與10~20 s內(nèi)物體的速度之比為v1∶v2=4 m/s∶2 m/s=2∶1,故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