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政治學科教學案 No.___課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課型新授主備殷勤審核祖艷靜授課時間教21世紀教育網學目21世紀教育網標課標21世紀教育網考綱21世紀教育網(1)運用中華文化發展的典型事例,說明文化的力量深深溶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學習目標(1)了解文學藝術、科學技術重要性、理解中華文化的區域特征、分析各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理解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及中華文化的力量。 (2)解讀信息的能力、綜合分析的能力。(3)增強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教學重點(1)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現(2)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關系(3)中華文化的包容性(4)中華文化的力量教學難點(1)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現(2)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關系板書設計計教學環節教學內容個性設計【基礎梳理】一、獨樹一幟,獨領風騷1.文學藝術①作用:②風格:③地位:2.科學技術①地位:②特點:③意義: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1.成因:2.關系:3.表現:三、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1.我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①雕刻建筑藝術:②民族文學:2.民族文化對中華文化的意義:①關系(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②地位:③關系(民族文化之間):④意義:【拓展探究】探究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現有哪些?探究二: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關系是什么?探究三:如何理解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探究四:中華文化的力量是如何體現的?【當堂檢測】源:21世紀教育網]1.下列對中國文學藝術評價不正確的是()A.中華文學藝術歷史悠久B.中華文學藝術內涵豐富,形式絢爛多彩C.中華文學藝術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創造力D.中華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中獨樹一幟,占居首位2.下列關于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對中華文化重要性的看法正確的是()A.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B.我國的“神舟”系列載人航天成功體現了我國科技處世界前列C.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具有實用性和整體性特點D.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3.下列對“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理解正確的有()A.這是由我國各地的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造成的B.這體現了我國文化的博大、多彩、精深C.吳越文化是典型的水鄉文化,滇黔文化具有邊陲山寨文化特征21世紀教育網D.不同區域文化保持各自的特色,不相融合4.中華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對民族文化認識錯誤的是()A.民族文化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無認同感C.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特性,又有中華文化的共性D.都是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5.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出自維吾爾族人民,是一部著名套曲。二十四史中的《遼史》、《金史》和《宋史》是許多少數民族史學家參加編寫的。藏族的《格薩爾王傳》、蒙古族的《江格爾》和柯爾孜族的《瑪納斯》被譽為三大英雄史詩。維吾爾族的《福樂智慧》和彝族的《阿詩瑪》也是譽滿中外的敘事詩。同時,早在唐朝,白族張勝溫繪出的梵畫長卷,長達十丈,共有628個菩薩像,工細生動,是我國古代繪畫精品。上述材料體現了中華文化發展的什么特點或道理?作業探究題寫作業本上反思1、D2、D3、A4、B5、(1)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著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們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21世紀教育網--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