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第二章 聲的世界聲音的特性第二節01了解聲音的特性。02知道聲音的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03知道聲音的音調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04知道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05知道生活中常見聲音音調和響度的區別。根據已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完成以下內容:1.聲音是由物體 產生的,當你用較大的力敲鼓時,鼓面的振動幅度較 ,聽到的鼓聲較 ,用較小的力敲鼓時,鼓面的振動幅度較 ,聽到的鼓聲較 。當你逐漸遠離聲源的時候,你聽到的聲音會變 。2.男低音歌唱家和女高音歌唱家演唱同一首歌,男低音發出的聲音_____,女高音歌唱家發出的聲音 。(均選填“低沉渾厚”或“清脆尖細”)振動大大小小小低沉渾厚清脆尖細3.如圖所示,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當慢劃時,可以聽到紙片發出的聲音 ;當快劃時,紙片發出聲音會變得 。(均選填“低沉”或“尖細”)低沉尖細4.幾個同學在玩“聽音辨樂器”的游戲,讓一個同學用手帕蒙住眼睛,找幾個同學分別用口琴、笛子和小號演奏同一首樂曲,蒙住眼睛的同學總能又快又準地分辨出是哪種樂器在演奏,他主要是依據不同樂器發出聲音的 (選填“大小”“高低”或“品質與特征”)不同來判斷的。品質與特征振動會發出聲音,為什么我們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卻能聽到討厭的蚊子聲?一、響度閱讀教材第43~44頁,完成以下內容。1.物理學上把聲音的 稱為響度。單位常用 (dB)表示。2.響度與物體 有關, 越大,響度越 。3.人聽到的聲音強弱,還跟 和 有關。強弱分貝振動的幅度振動幅度大聲音的傳播距離分散程度實驗結論物理學中用振幅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即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2.響度與物體 有關, 越大,響度越 ;振幅越小,響度越小。振動的幅度振動幅度大實驗探究決定響度的因素當聲源的振幅一定時:人耳距離聲源越近,聽到的聲音響度越大;聲音的發散程度越小,聽到的聲音響度越大。3.人聽到的聲音強弱,還跟 和 有關。聲音的傳播距離分散程度響度與波形振幅小響度大振幅大 響度小輕擊音叉重擊音叉響度的應用擴音器聽診器喇叭思考:1.聲音是從聲源向四面八方傳播的,越到遠處越分散,人耳感覺到的聲音響度就越小,如何減小聲音的分散?請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答案 兩手在嘴邊做成“喇叭”狀可減小聲音的發散;聽診器的導音管能極大程度地減小聲音的發散。2.如圖,是示波器顯示的某音叉發出不同響度聲音時的兩個波形圖,哪個響度大?答案 甲 1.(多選)(2024·西安碑林區模擬)如圖是某校“胸懷凌云志,砥礪勇攀登”活動開幕式的情景,慷慨激昂的鼓聲使同學們熱血沸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鼓聲是由鼓面振動產生的B.用力敲擊鼓面是為了增大響度C.距離擊鼓地點遠和近聽到聲音響度相同D.鼓聲越大,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越大CD解析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鼓聲是由鼓面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用力敲擊鼓面,鼓面的振動幅度增大,是為了增大響度,故B正確;人們聽到聲音的強弱跟聲音的傳播距離和分散程度有關,故C錯誤;聲音傳播速度與聲音的大小無關,故D錯誤。2.(2024·陜西)華陰“老腔”是陜西特色的民間藝術,表演者演唱時聲音響亮,使遠處的觀眾也能聽清。“響亮”描述的是聲音的 大。現場觀眾聽到的聲音是以 為介質傳入人耳的。 響度空氣不同種類的樂器都能帶給我們美的享受,原因之一就是這些樂器可以演奏出豐富的音調,聲音的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古琴簫編鐘小提琴二、音調閱讀教材第44~45頁,完成以下內容。1.我們把聲音的 稱為音調。高低2.音調與發聲物體振動的 有關,物體振動越 ,音調就越 。快慢快高(如果物體在1s的內振動100次,它的頻率就是100Hz。)3.物理學中,物體振動的快慢用振動的次數與所用時間之比來表示,稱為 ,單位是 ,用符號 表示。頻率赫茲Hz4.探究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用小硬紙片在梳子上劃過,一次劃得快些,另一次劃得慢些,聽小紙片發出聲音的高低,觀察小紙片振動的快慢。觀察結果:硬紙片劃得越 ,音調越高;劃得越 ,音調越低。快慢銅管樂器的號體越大,音調越低;號體越小,音調越高。豎琴的琴弦越長越粗,音調越低;越短越細,音調越高。編鐘鐘體越大,音調越低;鐘體越小,音調越高。物體振動的頻率與發聲體的結構有關。一般來說:大而長的物體振動頻率低,小而短的物體振動頻率高;物體越短、越細、繃得越緊,振動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我們如何知道一個聲音的頻率是多少呢?我們可以用示波器或用電腦配合相應軟件來測量聲音的頻率。思考:觀察甲、乙音叉發聲時在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圖,哪個音叉的音調高?答案 相同時間內,乙的波形更密集一些,乙振動的頻率高,音調高。 1.(2023·遼源東豐縣期末)下列日常用語中所講的“高”指音調的是( )A.“引吭高歌”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C.“請勿高聲喧嘩”D.“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D解析 “引吭高歌”是指聲音的響度大小,故A錯誤;“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就是不敢高聲說話,是指聲音的響度大小,故B錯誤;“請勿高聲喧嘩”就是不要大聲說話,是指聲音的響度大小,故C錯誤;“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是指聲音的音調高,難以唱上去,故D正確。2.(2024·宿遷泗陽縣模擬)小利在7個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個水瓶琴,如圖所示。對著瓶口吹氣,發出的聲音是由瓶中空氣柱 產生的。依次吹每個瓶的瓶口,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越靠近 (選填“左”或“右”)端音調越高。 振動右解析 用力在瓶口吹氣,瓶內的空氣柱振動發聲,從左往右瓶內空氣逐漸減少,依次吹每個瓶的瓶口,瓶子內空氣柱振動頻率越來越快,所以聲音的音調會越來越高。三、音色閱讀教材第45~46頁,完成以下內容。1.聲音的特性除了音調、響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特性—— ,這反映了聲音的 和 。2.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 。3.我們能分辨不同樂器發聲,是因為它們的 不同。音色品質特色不同音色活動 觀察不同樂器發出聲音的波形不同樂器發出音調相同的聲音,頻率相同,但波的形狀 ,即 。不同音色不同 1.(2024·天津靜海區模擬)聽到教室外樓道咳嗽聲,同學們就能判斷出是班主任來了,教室里馬上安靜下來,同學們判斷的主要依據是( )A.音調 B.響度C.音色 D.音量C2.(2024·平涼模擬)某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后延時服務活動。如圖所示,這是同學們練習葫蘆絲的情景,吹葫蘆絲時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變聲音的 ;我們能區分葫蘆絲和陶笛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發出聲音的 不同。(均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 音調音色解析 吹葫蘆絲時,葫蘆絲內的空氣柱振動發聲,按住不同的孔,可改變空氣柱振動的頻率,從而改變聲音的音調;不同樂器的音色一般不同,能區別葫蘆絲和陶笛,是因為它們的音色不同。1.(2024·深圳模擬)中國古典詩詞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杰出的藝術創造和豐富的情感記錄,是我們代代傳承的文化瑰寶,其中有很多描寫聲音的詩詞,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A.“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是指聲音的響度沒變B.“誰家玉笛暗飛聲”中的笛聲是由笛子的振動產生的C.“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詩句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D.“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鳥叫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D解析 不同的人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鄉音無改是指聲音的音色沒變,故A錯誤;笛聲是由空氣柱的振動產生的,故B錯誤;詩句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響度大,故C錯誤;鳥叫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故D正確。2.(2024·蘇州姑蘇區期末)在操場上要呼喚遠處的同學,常將雙手合成喇叭狀圍在嘴邊,其目的是( )A.提高發出聲音的頻率B.改善接受聲音的音色C.減少聲音的分散D.提高聽到聲音的音調C解析 雙手合成喇叭狀圍在嘴邊可以減少聲音的分散,使聲音集中向一點傳播,這樣可以加大傳入對方耳朵的聲音的響度。3.(2024·樂山)如圖所示的賈湖骨笛被認定是華夏祖先9 000年前的造物。吹奏時按壓骨笛不同位置的氣孔,可以改變笛聲的( )A.響度B.音色C.音調D.速度C解析 吹奏時按壓骨笛不同位置的氣孔,可以改變空氣柱的振動頻率,從而改變笛聲的音調。4.(2024·赤峰)藝術節上,我們遠遠地就能分辨出是二胡聲還是古箏聲,這是根據聲音的哪個特性( )A.音調 B.響度C.頻率 D.音色D5.(2024·安慶望江縣模擬)如圖所示是小軍自制的二胡,二胡底部用可樂罐制成的琴筒貼有薄膜并開有3個音窗,琴筒是用來改變琴弦振動時發出聲音的 (選填“音調”或“響度”)。 響度解析 二胡的琴筒是共鳴箱,琴筒的作用是弦的振動引起箱內空氣的振動,從而增大聲音的響度。6.(2024·贛州于都縣期中)2023年12月9日,中國紅色旅游博覽會在贛州于都舉行。如圖所示是百人吹嗩吶的場景。嗩吶聲是由于空氣 產生的;遠處居民在家也能辨別出嗩吶聲是根據聲音的 進行判斷的。振動音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