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云南省寧蒗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3年的最后一天,廣西南寧3名老師帶隊11個“小砂糖橘”到東北游學(下左圖),吸引了全網的關注,同時也將東北“冰雪”旅游推上了新的高潮。2024年2月15日24時,為了旅客的安全,2023年底到2024年初的文旅熱點——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下右圖)因極端天氣原因提前閉園。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小砂糖橘”到東北游學的主題可能安排欣賞( )A. 霧凇美景 B. 現代冰川 C. 丹霞地貌 D. 峰林峰叢2.造成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提前閉園的極端天氣對應的天氣系統可能是( )A. 氣旋 B. 反氣旋 C. 冷鋒 D. 暖鋒濮陽中原油田占地面積大,場地及生產設備已廢棄多年,目前經改造成為中國石化首個兆瓦級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的基地。同時,中國石化將濮陽已枯竭的文23氣田改建為我國中東部最大的地下天然氣儲氣庫。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中國石化制氫示范項目基地選址于中原油田,關鍵是可以( )A. 共用廠區已有的生產設備,減少投資成本B. 利用地面空間開發新能源,滿足用電需求C. 依托存儲的石油能源發電,降低用電成本D. 借助中原油田已有知名度,擴大市場份額4.文23氣田被改建為我國中東部最大地下儲氣庫的意義( )A. 改變天然氣供需格局 B. 增加天然氣的產量C. 減少國外天然氣進口 D. 保障天然氣供需安全區域中心城市既可以通過競爭優勢來“虹吸”周邊城市的資源要素,又可以通過知識、技術和資本的“溢出”帶動周邊城市的發展。下表示意2010--2020年南昌都市圈各圈層人口數量及年增速,完成下面小題。5.該時段內,南昌對周邊城市的主要影響和原因是( )A. “虹吸” 周邊城市有更低的生產成本 B. “溢出” 中心城市有更大的市場規模C. “虹吸” 中心城市有更高的經濟效益 D. “溢出” 周邊城市有更大的發展空間6.為增強南昌市的輻射帶動功能,可( )①進一步改善縣域營商環境 ②給予省會城市更多優惠政策③提高區域交通聯通水平 ④降低省會城市準入門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023年11月4日,湖北崇陽縣白霓古堰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白霓古堰是我國古代丘陵山區水利灌溉工程的代表和大規模砌石結構水利工程的典范,至今仍發揮著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多方面功能。古堰位于完整的石灰巖基巖上,堰后有大片裸露的巖石。它包括石枧堰和遠陂堰兩座古堰,壩高都約5米,主河槽的壩高要比非主河槽處低約30厘米。石枧堰底部設有一個泄水孔,春閉秋開;壩體為弧形,且被堰墩分成兩段。遠陂堰則為無分隔的直線形。白霓古堰與周圍的青山綠水,承載著當地的耕作歷史和灌溉文化。圖為石枧堰景觀圖,完成下面三題。7.關于古堰的科學選址,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堰后大片裸露的巖石,可以保護古堰 B. 古堰位于河道狹窄地帶,河流落差大C. 崇陽縣地形平坦,洪水對古堰沖擊小 D. 石灰巖特別堅硬,古堰地質基礎穩定8.關于兩座古堰堰體的設計,以下推測正確的是( )A. 石枧堰排水孔的主要作用是汛期泄洪 B. 石枧堰較遠陂堰來水量少、流速較緩C. 遠陂堰壩體筆直,抗洪水侵蝕能力強 D. 主河槽壩高較低,利于汛期泄洪排沙9.關于湖北崇陽縣白霓古堰的意義,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古堰為當地空巢老人提供排遣精神孤寂的場所B. 當地年輕人多外出務工,古堰的灌溉功能喪失C. 古堰悠久的歷史和良好的生態有利于旅游業的發展D. 古堰砌石修建就地取材,體現順應自然的生存智慧冬菇石位于廣東省佛山市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為巨大的角礫凝灰巖(由火山噴出的灰、砂固結而成,多層理構造)所構成,頂部碩大圓潤,根部較窄(如圖所示)。完成下面兩題。10.與角礫凝灰巖成因相似的是 ( )A. 玄武巖 B. 花崗巖 C. 砂巖 D. 大理巖11.形成冬菇石景觀特點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A. 火山噴發、風力侵蝕 B. 風化作用、流水侵蝕C. 風力侵蝕、流水侵蝕 D. 冰川侵蝕、風力侵蝕海鹽氣溶膠是受風影響飛濺到大氣中的海水和鹽顆粒。2017~2018年我國第34次南極科考科研人員在途中調查發現,乙海域海鹽氣溶膠濃度顯著低于甲海域。圖示意科考線路中部分測量點的海鹽氣溶膠濃度。完成下面兩題。12.導致甲海域海鹽氣溶膠濃度較高的盛行風是 ( )A. 東南信風 B. 東北信風 C. 盛行西風 D. 極地東風13.乙海域海鹽氣溶膠濃度較低,主要是因為 ( )A. 風力較小 B. 降水豐富 C. 氣流上升 D. 海冰覆蓋海洋熱量收入與支出差額稱為海洋的熱平衡值,通過海—氣作用影響全球的熱量平衡。下圖為太平洋不同緯度海域熱平衡值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三題。14.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向大氣輸送熱量會使赤道近地面大氣 ( )A. 垂直上升 B. 垂直下沉 C. 水平向南 D. 水平向北15.導致太平洋40°S較40°N熱平衡值較小的主要因素是 ( )A. 洋流性質 B. 太陽高度 C. 晝夜長短 D. 大氣保溫作用16.太平洋的海—氣相互作用會使 ( )A. 高緯度溫度越來越低 B. 低緯度溫度越來越高C. 高低緯度間溫差減小 D. 高低緯度間溫差增大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湖泊最深處達1637米。有專家預測,該湖泊會在幾億年后加深到3000米以上。如圖示意貝加爾湖構造斷面。(1)貝加爾湖在成因上屬于斷層湖,就此作出合理解釋。(5分)(2)分析貝加爾湖湖盆的形成原因。(6分)(3)推測貝加爾湖水深不斷加深的可能原因。(6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7分)巴爾喀什湖位于中亞干旱區,具有湖水面積大、相對較淺的特點,擁有豐富的濕地和水生動植物資源。發源于天山的伊犁河是湖泊的主要補給水源,1970年,伊犁河多座水庫建成蓄水,帶動了灌溉農業的發展。目前巴爾喀什湖萎縮極為明顯,造成了湖區生態環境惡化。2022年某月,某校師生赴巴爾喀什湖湖區開展“巴爾喀什湖湖區自然環境考察”為主題的研學活動。下圖為巴爾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區等高線圖。(1)描述圖示地區地勢特征。(6分)(2)說明巴爾喀什湖萎縮對區域生態環境安全的不利影響。(6分)(3)試列舉該校師生此次研學活動的考察項目。(5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格陵蘭人口約5.7萬人,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以及鐵、銅、鉛、鋅、鉻、鎳、稀土、鈹、金剛石等多種礦產資源,其中以稀土資源為最,但其經濟發展長期依賴漁業和旅游業。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格陵蘭資源的商業開發價值提升。自2009年6月21日起,格陵蘭島開始自治。自此,格陵蘭政府積極展開招商引資,并實行嚴格環保的礦產資源開發政策,將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逐步轉向礦業。格陵蘭自治政府鼓勵中國在格陵蘭投資,并與中國在礦產資源開發領域開展合作。下圖示意格陵蘭島地理位置。(1)指出格陵蘭地區資源開發的不利社會經濟條件。(6分)(2)說明隨全球氣候變暖,格陵蘭資源商業開發價值提升的原因。(6分)(3)指出中國參與格陵蘭資源開發的意義。(6分)一、單選題1.【答案】A【解析】廣西“小砂糖橘”到東北游學,應該欣賞東北景觀,霧凇美景為東北景觀,A對;現代冰川多出現在青藏地區及西北地區,B錯;丹霞地貌為典型流水地貌,主要在南方地區,C錯;峰林峰叢為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D錯。2.【答案】D【解析】為了旅客的安全,冰雪大世界提前閉園,最有可能是由于氣溫升高造成冰雪不穩定,易坍塌,造成氣溫上升的天氣系統可能是暖鋒過境,D正確;氣旋會帶來降水(考慮冬季氣溫低,多為降雪),冷鋒帶來降雪和降溫,反氣旋使天氣晴朗,都不會造成冰雪大世界因極端天氣閉園,ABC錯。3.【答案】B【解析】據材料信息場地及生產設備已廢棄多年可知,不會共用已有生產設備,A錯誤;濮陽中原油田占地面積大,可以利用較大的廢棄土地進行發電,滿足項目用電需求,B正確;“中國石化首個兆瓦級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的基地”可知該項目用電需求大,且利用的是可再生電力,即利用風力和太陽能產生的電力,C錯誤;中原油田知名度對制氫沒有明顯作用,D錯誤。故選B。4.【答案】D【解析】文23氣田被改建為我國中東部最大地下儲氣庫,能儲備大量的天然氣,保障天然氣的供需安全,D正確;供需格局改變涉及資源開發和市場消費,而文23氣田只是個儲氣庫,不能改變天然氣供需格局,A錯誤;儲氣庫不能增加天然氣產量,也不能減少天然氣進口,因為有了大的存儲空間,天然氣的進口也可能增加,BC錯誤。故選D。5.【答案】C【解析】據表可知,2010—2020年南昌都市圈核心圈層常住人口規模增長較快,中間圈層和外圍圈層增長滯緩,外圍空間的人口會被中心城市“虹吸”,即該階段中心城市對外圍空間生產要素的拉力較大,因此該時段南昌對周邊城市的主要影響是虹吸, B D錯誤;中心城市對周邊城市產生“虹吸”,主要考慮中心城市的優勢,而不是周邊城市的優勢,即是因為中心城市有更高的經濟效益而產生“虹吸”,而不是因為周邊城市有更低的生產成本而產生“虹吸”,C正確,A錯誤。故選C。6.【答案】B【解析】進一步改善縣域營商環境可以加大外圍空間的拉力,助力“溢出”效應的形成,增強南昌市的輻射帶動功能,①對;給予省會城市更多優惠政策,會加大南昌城市的拉力,對周邊城市產生更大的“虹吸”效應,降低其輻射帶動作用,②錯;提高區域交通聯通水平可以加大外圍空間的拉力,助力“溢出”效應的形成,增強南昌市的輻射帶動功能,③對;降低省會城市準入門檻會加大南昌城市的拉力,對周邊城市產生更大的“虹吸”效應,降低其輻射帶動作用,④錯。綜上分析, B正確,AC D錯誤。故選 B。7.【答案】A【解析】堰后大片裸露的巖石具有消能防沖作用,有助于保護古堰結構,A正確;古堰位于河流寬闊地帶,水流速度較緩,B錯誤;崇陽縣地處丘陵山區,地形不平坦,C錯誤;石灰巖質地并不是很堅硬,古堰處地質基礎穩定主要是因為巖石完整,且位于河道基巖上,D錯誤。8.【答案】D【解析】崇陽縣雨季在夏季,河流汛期在夏季,泄水孔春閉秋開,因而排水孔的作用肯定不是汛期排水,泄水孔的作用是在枯水期放空水庫,便于清淤維修加固,兼顧排沙,A錯誤;石枧堰壩體為弧形,且被堰墩分成兩段,抗洪水侵蝕能力較強,可能是因為上游來水充足且水流速度較快,B錯誤;遠陂堰壩體筆直,河水大致垂直流向壩體,沖擊力強,筆直壩體的抗洪水侵蝕能力較弱,C錯誤;主河槽的壩高較低,使更多水流經過主河槽壩頂,加快主河槽水流速度,增大河水攜沙能力,有利于汛期泄洪和排沙,D正確。9.【答案】B【解析】古堰周圍有青山綠水,生態良好,可以為當地老人提供休閑場所和精神享受,A正確;古堰“至今仍發揮著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多方面功能”可知,B錯誤;古堰修建悠久歷史,且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可以提供潔凈水源和清新空氣,利于旅游業的發展,C正確;古堰為石砌結構,取材于自然,節約修建成本,且抗流水侵蝕力強,體現了古人因地制宜利用自然、順應自然及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智慧,D正確。故選B。10.【答案】C【解析】玄武巖是巖漿冷卻凝固形成的,與火山活動有關,但與角礫凝灰巖成因不同,因為玄武巖不是由火山灰、砂固結而成,而是直接由巖漿冷卻形成,A錯誤;花崗巖是巖漿冷卻凝固形成的侵入型巖漿巖,與巖漿活動有關,與角礫凝灰巖成因不同,B錯誤;砂巖是由砂粒固結而成的沉積巖,其中砂粒可以包括火山噴出的灰、砂,經過壓實、膠結等過程形成,與角礫凝灰巖成因相似,C正確;大理巖是由石灰巖或其他硅質巖石經過區域變質作用形成的變質巖,與角礫凝灰巖成因不同,D錯誤。11.【答案】B【解析】火山噴發是內力作用,A錯誤;風化作用可以使巖石破碎、瓦解,而流水侵蝕則可以使破碎的巖石被搬運、磨蝕,最終形成冬菇石頂部碩大圓潤、根部較窄的特點,B正確;風力侵蝕主要發生在干旱地區,對濕潤的廣東地區影響較小,不是主要作用,C錯誤;冰川侵蝕主要發生在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廣東地區不存在冰川,D錯誤。12.【答案】A【解析】海鹽氣溶膠是受風影響飛濺到大氣中的海水和鹽顆粒,甲海域海鹽氣溶膠濃度較高,說明風力較強。甲位于20°S附近,處于南半球東南信風帶控制區,因此導致甲海域海鹽氣溶膠濃度較高的盛行風是東南信風,A正確,BCD錯誤。13.【答案】D【解析】乙海域緯度高,海水溫度低,海冰覆蓋,盛行風無法將海水和鹽顆粒飛濺到大氣中,D正確;海鹽氣溶膠濃度與降水豐富、氣流上升關系不大,BC錯誤;乙海域受極地東風影響,風力較大,A錯誤。14.【答案】A【解析】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向大氣輸送熱量,會使赤道近地面大氣受熱,氣體受熱膨脹垂直上升,A正確,B錯誤;近地面大氣受熱之后空氣會發生垂直向上的運動,不會出現水平運動,CD錯誤。15.【答案】A【解析】讀圖可知,南太平洋40°S海域附近流經的西風漂流為寒流,勢力大,降溫明顯,海域熱量收入少,熱平衡值較小,而40°N的太平洋海域附近流經的是以北太平洋暖流為主,增溫明顯,海域熱量收入多,熱平衡值較大,A正確;40°S與40°N緯度值相同,年內太陽高度平均值相同,晝夜長短平均值也相同,兩者不存在明顯差異,BC錯誤;無法確定太平洋40°S與太平洋40°N的大氣性質,不能判斷保溫作用強弱,排除D。故選A。16.【答案】C【解析】海—氣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氣環流與大洋環流將熱量從低緯度地區輸送到高緯度地區,維持著全球熱量平衡。因此,低緯度溫度不會越來越高,高緯度溫度也不會越來越低,高低緯度間溫差減小。故選C。二、非選擇題17.【答案】(1)貝加爾湖湖盆兩側多斷層線;在湖盆一側的斷層線,巖塊下降,在湖盆以外的斷層線,巖塊上升;形成一個地塹構造,地塹積水形成斷層湖。(2)貝加爾湖附近板塊彼此分離擴張,在距離拉大的同時,中間巖塊不斷下陷,形成貝加爾湖湖盆。(3)貝加爾湖湖盆兩側的板塊緩慢而不斷地分離擴張;同時,湖盆中央巖塊緩慢而不斷地下沉,從而使貝加爾湖的深度不斷加深。【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貝加爾湖湖盆兩側多斷層線,斷裂發育;在湖盆一側的斷層線,巖塊下降,地勢降低,在湖盆以外的斷層線,巖塊上升,地勢升高;形成一個地塹構造,地塹后期雨水、地下水等匯集,積水形成斷層湖。第(2)題,讀圖可知,由于貝加爾湖周邊巖層活躍,貝加爾湖附近板塊彼此分離擴張,在距離拉大的同時,中間巖塊不斷下陷,地勢變低平,形成貝加爾湖湖盆。第(3)題,讀圖結合材料可知,貝加爾湖湖盆兩側的板塊緩慢而不斷地分離擴張,面積擴大;湖泊最深處達1637米。有專家預測,該湖泊會在幾億年后加深到3000米以上,湖盆中央巖塊緩慢而不斷地下沉,從而使貝加爾湖的深度不斷加深。18.【答案】(1)東部、南部、北部地勢高,中部地勢低;地勢起伏較大。(2)對氣候調節作用變弱,氣候進一步變干;濕地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荒漠化加劇。(3)湖水鹽度測定(巴爾喀什湖湖水鹽度及東西差異);湖岸風力作用地貌形態及成因研究; 巴爾喀什湖湖泊成因探究;巴爾喀什湖濕地生態環境研究等。【解析】第(1)題,根據圖中等高線分布特征判斷,東南部和西北部均為高于500米,因此地勢東南及北部較高,中間地勢較低,地勢起伏較大。第(2)題,湖泊有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等作用,湖泊萎縮對湖區周邊氣候調節作用減弱,導致氣候進一步變干;本身氣候干旱,會加劇湖泊萎縮,導致濕地退化,會加速區域的荒漠化進程;湖泊水量減少,水質變差,生物多樣性減少。第(3)題,可以研究巴爾喀什湖湖泊成因、探究湖水鹽度東西差異、湖岸地貌形態及成因、濕地生態環境等等。19.【答案】(1)工業基礎薄弱,基礎設施欠缺;經濟基礎薄弱,缺乏資金、技術;人口稀少,勞動力、技術人才等缺乏。(2)格陵蘭地處高緯度地區,氣候寒冷,大多地區被冰雪覆蓋,自然條件惡劣,全球變暖使得寒冷程度下降、冰雪覆蓋減少,工程作業條件改善;氣候變暖,陸上交通等基礎設施改善難度下降,海上航道增加,尤其是利于北冰洋航道開通,降低進入海外市場的難度和運輸成本。(3)增加國際資源來源通道,提升資源供給安全度;輸出資金、礦業設備等,促進國內相關產業發展,提升就業率等,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解析】第(1)題,格陵蘭地區資源開發的不利條件有人口稀少,勞動力、技術人才等缺乏;格陵蘭地區資源開發的不利條件有工業基礎薄弱,基礎設施欠缺;由材料可知自2009年6月21日起,格陵蘭島才開始自治,并展開招商引資,說明格陵蘭地區資源開發的不利條件有經濟基礎薄弱,缺乏資金、技術。第(2)題,格陵蘭地處高緯度地區,氣候寒冷,大多地區被冰雪覆蓋,氣候、地質條件十分惡劣。全球變暖使得格陵蘭地區寒冷程度下降、冰雪覆蓋減少,格陵蘭資源商業開發工程作業條件得到改善;格陵蘭資源商業開發離不開交通的建設,氣候變暖使得部分冰蓋融化,陸上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難度下降,加之海上航道增加,尤其是利于北冰洋航道開通,使得該地區資源開發和輸出的交通條件改善,交通的改善進一步降低進入海外市場的難度和運輸成本。第(3)題,格陵蘭資源豐富,中國參與格陵蘭資源開發,可以增加國際資源來源通道,提升我國的資源供給安全度;中國與格陵蘭在礦產資源開發領域開展合作,通過輸出資金、礦業設備等,促進國內相關產業發展;同時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提升了就業率,有利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