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6月安徽省宿州市部分學校中考模擬考試九年級物理、化學試卷 -初中化學1.五育并舉,全面發展。下列勞動過程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生火 B.拖地 C.洗米 D.剪紙2.深呼吸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緊張的情緒。深呼吸時,吸入的氣體中含量最高的是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3.下列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A.傾倒液體 B.取下蒸發皿C.測溶液的 D.添加酒精4.海水中含有氫、氧、金、銀等80多種元素,金元素與銀元素的本質區別是A.質子數不同 B.電子數不同C.中子數不同 D.相對原子質量不同5.據檢測,某地水中錳元素含量超標。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質子數為25 B.屬于金屬元素C.元素符號為 D.相對原子質量為84消毒液主要成分為次氟酸鈉(),可用于物體表面和環境消毒,用鈦、石墨等作電極組裝簡易裝置電解食鹽水可制備次氯酸鈉,能起到一定的應急作用。完成下面小題。6.用鈦、石墨等作電極組裝簡易裝置電解食鹽水可制備次氯酸鈉,有關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X的化學式為 B.反應前后只有一種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C.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D.該反應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7.在制備次氯酸鈉的過程中,使用鈦、石墨等作為電極,下列關于電極材料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石墨做電極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穩定 B.純鈦的硬度比鈦合金大C.鈦合金可用于制作人造骨骼 D.石墨與金剛石的化學性質完全不同8.二氧化碳轉化為乙醇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醇的化學式是 B.反應前后原子數目改變C.參加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比為 D.該反應的生成物都是有機化合物9.構建化學基本觀念是學好化學的基礎,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A.分類觀:天然水中常見的軟水和硬水都是混合物B.結構觀:和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原子不同C.轉化觀:氯化鈉溶液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氫氧化鈉D.能量觀:化學反應常伴隨著能量的變化,燃燒會放出熱量10.麻辣燙是一種美味的特色小吃,“麻”的靈魂源于花椒中的花椒酰胺(),下列有關花椒酰胺的說法正確的是A.花椒酰胺屬于氧化物 B.花椒酰胺由43個原子構成C.花椒酰胺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D.花椒酰胺中氮元素的質量為11.下圖為甲、乙兩種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時,水最多能配成甲溶液C.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D.升高溫度可將接近飽和的乙溶液變為飽和溶液12.下列實驗設計或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或操作A 比較鋅和鐵的金屬活性的強弱 將鋅和鐵分別置于硫酸鎂溶液中B 除去氧化鈣中的碳酸鈣 高溫灼燒C 稀釋濃硫酸 將水緩慢注入濃硫酸中,攪拌D 鑒別氫氧化鈉和硝酸銨 觀察顏色A.A B.B C.C D.D二、填空與簡答13.某研學小組參觀了某農場的柑橘園,在老師的指導下,對影響柑橘的產量和品質的因素進行了探究性學習。任務一:了解柑橘中含有的營養素(1)柑橘富含維生素及鉀、鎂等,維生素C中C、H、O原子個數比為 (填最簡整數比),鉀屬于人體所需的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任務二:了解肥料對柑橘生長的影響(2)研學小組給柑橘苗施肥時,對碳銨()、尿素的肥效進行比較,相同質量的兩種氮肥中,含氮量較高的是 。任務三:了解土壤酸堿性對柑橘生長的影響(3)研學小組測得柑橘園內某處土壤的,說明該土壤呈 性,不利于果樹生長,可施用 調節該處土壤的酸堿性。14.堿式碳酸鎂廣泛應用于增強橡膠的耐磨性,工業上以蛇紋石(主要成分為)為原料制取堿式碳酸鎂的流程如圖所示。【查閱資料】難溶性堿受熱會生成兩種氧化物,各元素化合價都不變。(1)對蛇紋石進行研磨的目的是 。(2)加稀鹽酸溶解時發生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操作a名稱是 。(3)寫出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4)該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的一種物質是 。三、科學探究題15.學習小組開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探究活動。【史料研究】二百多年前,化學家拉瓦錫利用汞能和氧氣發生反應的原理,采用圖1裝置測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加熱時,曲頸甑內液態汞表面產生紅色粉末,玻璃鐘罩內的現象是 ,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 。【設計與實驗】設計并利用圖2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2)主要步驟如下,正確的順序為 (填序號)。①彈簧夾夾緊膠皮管 ②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③點燃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緊塞子 ④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將水面上方空間分成5等份(3)實驗結束,集氣瓶中剩余氣體的主要成分是 ,紅磷有剩余,說明該氣體具有的性質是 。【模型構建】測量混合氣體中某成分的含量,可采用如下模型:(4)從建模的角度分析,圖2實驗燒杯中水所起的作用歸屬于上述思維模型中的 。16.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無明顯現象,同學們根據所學知識,設計以下實驗,使反應現象可視化。【查閱資料】時,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 溶劑 溶質 水 乙醇溶 溶溶 不【進行實驗】(1)實驗操作 方案一:向充滿二氧化碳的軟塑料瓶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如圖所示 方案二:取方案一實驗反應后的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 方案三:實驗現象 軟塑料瓶變癟 有氣泡產生實驗結論 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反思評價】(2)小婧同學分析認為方案一不嚴謹,理由是 。(3)方案一是從反應物減少的角度驗證反應發生了,方案二是從 的角度驗證反應發生了。【拓展應用】(4)請設計實驗驗證鹽酸能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四、計算題17.暖手貼主要由活性炭、鐵粉和氯化鈉混合而成。為測定某暖手貼中鐵的質量分數,小組同學取樣品于燒杯中,并向燒杯中加入某鹽酸,待樣品充分反應后(雜質不參與反應),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為。請回答:(1)暖手貼發熱的原理是 。(2)計算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參考答案1.A2.B3.D4.A5.D6.A 7.C8.C9.B10.C11.B12.B13.(1) 3:4:3 常量(2)尿素(3) 酸 熟石灰14.(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使反應更充分(2) 復分解反應 過濾(3)(4)15.(1) 汞液面上升 汞與氧氣反應,鐘罩內氣體減少,氣壓減?。ê侠砑纯桑?br/>(2)④①③②(3) 氮氣 不支持橪燒,難溶于水(4)間接測量消耗氣體體積16.(1) 足量稀鹽酸或稀硫酸等 A中有白色沉淀出現,B中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會出現軟塑料瓶變癟的現象(3)有新物質生成(4) 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入稀鹽酸 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合理即可)17.(1)鐵發生緩慢氧化放出熱量(2)解:設樣品中鐵的質量為x生成氫氣的質量為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為答: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