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北省滄州市泊頭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試卷一、單選題讀亞洲地形示意圖和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據圖可知,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A.溫帶季風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熱帶季風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2.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的,下列亞洲各地理要素聯系搭配不準確的一組是( )A.世界第一大洲,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B.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C.季風氣候顯著——降水不穩定,旱澇災害頻發D.東西距離最長,跨經度最廣——氣候類型多樣3.亞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圖中受地形因素的影響,氣候寒冷,人口分布稀疏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隨著中非交往的日益深入,曾經充滿神秘色彩的非洲大陸逐漸展現在我們面前。讀非洲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4.下列關于非洲氣候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氣候類型以北回歸線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B.熱帶草原氣候分布范圍廣C.氣候類型多種多樣,以溫帶氣候為主 D.大部分地區氣候的海洋性特征顯著5.讀圖可知,非洲發展經濟的主要優勢是( )A.人才密集 B.交通便利 C.科技發達 D.礦產資源豐富6.下列關于尼羅河和剛果河的說法,正確的是( )A.剛果河水量季節變化小 B.尼羅河有結冰期,剛果河沒有C.尼羅河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剛果河水量較小,經常斷流圖中甲、乙兩地區均位于亞洲,是世界熱點區域。完成下面小題。7.甲、乙兩地區分別位于( )A.西亞和東南亞 B.東亞和南亞 C.北亞和中亞 D.西亞和南亞8.乙半島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A.河流上游地區 B.東部地區 C.北部地區 D.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9.李東制作了甲地區的地理特征標簽,中間標簽的內容應該是( )A.人口增長過快 B.深居內陸 C.世界石油寶庫 D.經濟技術水平高乞拉朋齊位于南亞東北部,是世界著名的“雨極”。據此及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0.南亞的氣候特點是( )A.全年高溫多雨 B.全年溫和多雨,冬季溫和濕潤C.全年有雨、涼、熱三季 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11.乞拉朋齊降水豐富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赤道附近 B.處在西南季風迎風坡 C.處在西南季風背風坡 D.處在東北季風迎風坡12.根據圖文信息和所學知識,推測該地居民的生活習俗合理的是( )A.出行大多依靠駱駝 B.著裝注重防寒保暖 C.修建房屋注意防洪 D.主食多為玉米餅歐洲西部旅游資源豐富,自然和人文景觀多樣。這里滑雪場數量眾多,每年冬季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據此及歐洲西部滑雪場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3.下列關于歐洲西部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臨地中海 B.南臨北冰洋 C.東臨太平洋 D.西臨大西洋14.據圖可知,歐洲西部滑雪場主要分布在( )A.中部平原地區 B.南、北部山區 C.東部內陸地區 D.西部沿海地區15.歐洲西部滑雪場數量眾多的原因不包括( )A.全部地處高緯度地區,氣候終年嚴寒 B.山地地區受地形影響,積雪時間長C.冬季降雪多,積雪量大 D.經濟發展水平高,基礎設施完善16.下列旅游項目,不能在歐洲西部進行的是( )A.游覽幽深的峽灣 B.參加慕尼黑啤酒節 C.參觀泰姬陵 D.參觀“世界表都”極地地區的自然環境獨特,有著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7.南極科考的時間一般在( )A.11月至次年3月 B.每年3月至5月 C.每年6月至9月 D.每年10月至12月18.南、北極地區( )A.地勢高,地形以高原為主 B.緯度高,終年嚴寒,冰川廣布C.多狂風,降水稀少,沙漠面積廣 D.我國已建立的科考站均有極晝極夜現象19.下列不屬于科考員在極地地區進行的科考活動的是( )A.進行企鵝保護區選址調查 B.大規模開發極地資源C.研究北冰洋海底地質演變 D.監測格陵蘭島冰蓋變化日本汽車具有性價比高和節油性能好等特點。圖為日本汽車企業工廠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0.日本汽車工廠主要分布在( )A.太平洋及瀨戶內海沿岸 B.島嶼中部地區 C.日本海沿岸及北海道島 D.西部沿海地區21.影響日本汽車工廠布局的主要優勢因素是( )A.礦產資源豐富 B.水能資源豐富 C.地形平坦廣闊 D.海洋運輸便利22.日本汽車節油性能好,是為了適應本國( )A.面積狹小 B.海陸兼備 C.地勢平坦 D.資源匱乏2025年1月,埃及政府宣布在尼羅河三角洲啟動"綠色走廊"計劃,通過太陽能灌溉系統應對土地鹽堿化問題,太陽能灌溉系統可以更精準地控制水量,緩解土地鹽堿化的問題。完成下面小題。23.埃及領土地跨( )A.非洲和歐洲 B.非洲和亞洲 C.亞洲和歐洲 D.亞洲和北美洲24.埃及農業生產集中分布在尼羅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地區,主要原因是( )①水源充足②氣候溫和③地形平坦④土壤肥沃⑤降水充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25.該項目對埃及農業的直接影響是( )A.擴大耕地面積 B.提高作物耐鹽堿性 C.減少水資源消耗 D.降低種植成本二、解答題26.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目前世界稻米產量集中于亞洲,加之亞洲居民喜食稻米,故常稱水稻為“亞洲的糧食”。稻米不僅是主糧,還有很多對人類有貢獻的經濟作用,如米糠就是其一,米糠是米的皮層,可以榨油。稻米油中含有豐富的谷物活性營養。稻米油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價格較為親民,亞洲稻米油產業發展前景廣闊。(1)亞洲的水稻種植區主要分布在 部和 部地區。(2)從地形類型看,亞洲的水稻種植區主要分布在河流 (選填“上中游”或“中下游”)沿岸平原地區。河流為水稻生長提供了 ,并帶來了肥沃的土壤。(3)歸納圖中亞洲水稻集中分布區氣候的共同特點,并分析其利弊。(4)分析亞洲稻米油產業發展前景廣闊的原因。27.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玻利維亞位于南美洲內陸,西部人口集中。玻利維亞與巴西、巴拉圭交界的穆通鐵礦是世界上儲量最大的鐵礦,為典型的富礦,大多可露天開采,但開發程度較低。玻利維亞的穆通鋼鐵廠位于蘇亞雷斯港,是中玻首個“一帶一路”項目。(1)南北美洲的分界線甲是 ,它是從 洋進入太平洋最便捷的通道。(2)從緯度、半球位置兩方面,描述玻利維亞的地理位置。(3)試從氣候角度分析玻利維亞人口西多東少的原因。(4)簡析穆通鋼鐵廠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28.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歐洲西部占歐洲的一半左右,畜牧業發達。歐洲西部的“藍香蕉”地帶大城市集中,交通發達,制造業先進,是歐洲西部經濟的核心地帶,因地圖上形似香蕉,再飾以歐盟標志色,故而得名。(1)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歐洲西部的國家多屬于 國家。(2)讀圖可知,“藍香蕉”地帶跨越的國家有 、 等。(3)下面為“藍香蕉”地帶成為歐洲西部經濟核心地帶的原因框圖,請將下列各項填入其中。①工業基礎雄厚②位于萊茵河沿岸③地理位置優越④海運便利甲— ;乙— ;丙— ;丁— 。(4)“藍香蕉”地帶所在國家的飲食以乳畜食品為主,據圖分析該地畜牧業發達的主要自然原因。29.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日本森林覆蓋率約占日本陸地面積的69%,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日本除了富士山山頂外,幾乎所有的山地都被森林覆蓋。日本很早就制定了相關的法規,規定年采伐量不超過年生長量。下圖為日本地形和氣候分布圖及富士山、日本木屋景觀圖。(1)下面是關于日本自然特征的描述,在其中找出兩處錯誤,并改正。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山地、丘陵廣布,沿海平原狹小,因此,日本河流流程較長。日本氣候溫和、四季分明,以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氣候為主,氣候的海洋性特征顯著。錯誤1: ;改正: 。錯誤2: ;改正: 。(2) 山是日本最高峰,也是著名的活火山。(3)日本森林資源豐富,卻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進口國之一,試說明原因。(4)簡述日本傳統民居多采用質地較輕的木頭等材料建造的主要目的。參考答案1.B 2.D 3.C4.B 5.D 6.A7.A 8.D 9.C10.C 11.B 12.C13.D 14.B 15.A 16.C17.A 18.B 19.B20.A 21.D 22.D23.B 24.B 25.C26.(1) 東 南(2) 中下游 水源(3)氣候特點:雨熱同期。有利方面:為水稻生長提供良好的水熱條件。弊端:降水不穩定,容易造成旱澇災害。(4)水稻種植面積廣,原料充足;營養豐富;生產成本和價格較低;市場廣闊。27.(1) 巴拿馬運河 大西(2)緯度位置:位于低緯度,熱帶地區。半球位置:南半球、西半球。(3)玻利維亞位于熱帶地區,西部山地海拔較高,氣候較為涼爽;東部平原海拔較低,氣候較為炎熱。(4)鐵礦儲量大;鐵礦可露天開采,開采成本低;附近有河流,離水源地近;有兩國政府支持(有中國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交通便利等。28.(1)發達(2) 英國 法國(或德國、意大利等,兩空合理即可)(3) ③ ④ ② ①(4)全年溫和濕潤,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地形以平原為主,有利于牧草種植。29.(1) 日本河流流程較長 日本河流流程較短 以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氣候為主 以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氣候為主.(2)富士(3)日本注重環境保護,森林的年采伐量少。(4)民居多用質地較輕的材料建造,可以減輕地震造成的人員傷害及經濟損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