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級第二次階段性檢測
思想政治(B卷) 2025.06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哲學必須從現實上升到抽象的概念領域,以概念運動反映現實運動,否則,就不是哲學;哲學又必須從“天國”下降到“人間”,關注人的現實和現實的人,否則,將失去自己存在的根基,且既不“可信”,也不“可愛”。這里強調的是,哲學要
①實現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②立足現實生活,以實踐為源泉
③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具體的方法
④揭示物質世界的本質和基本規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哲學家張岱年在《中國哲學大綱》中說:“哲學可以說是最高指導原理之學。”當代學者王偉光在其主編的《新大眾哲學》中說:哲學靠理論論證和邏輯分析系統地回答關于世界最一般的問題。可見
①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
②哲學研究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③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
④哲學致力于總體上把握人與世界的關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寨溝遺址位于陜西省榆林市清澗縣解家溝鎮寨溝村,已發現有大面積夯土建筑基址,大型墓葬,小型墓地,鑄銅遺存,一般居址點等不同功能的遺跡,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凸顯出商代北方黃土梁峁地帶方國中心聚落遺址“多峁一體”的分布特征。其遺存豐富,要素齊全,規模巨大,初步確定為一處商代方國都邑聚落遺址。考古的發現
①說明存在與思維有先后之分,沒有存在也就沒有思維
②說明存在與思維相互影響,思維都是存在的正確反映
③說明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能夠正確認識存在
④說明存在與思維相互分離,所以存在可以不依賴思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選項中,最符合漫畫《奶茶的印象》寓意的是
①“印象”是奶茶刺激人腦后留下的客觀實在
②“印象”是奶茶在人腦中加工改造后的結果
③奶茶的自身屬性是“清甜芳香”的客觀內容
④人腦分泌的多巴胺是“印象”產生的生理基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物質概念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最基本的概念,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大廈的基石。下列對物質認識正確的有
①物質可以脫離意識而獨立存在
②物質是對一切現象共性的反映
③物質是運動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④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會出現一些錯覺。比如,兩個處于中心的圓圈,很多人都會覺得第二幅圖的中心圓圈會更大一些,但是其實兩個中心圓圈是一樣的大小。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意識受一定條件影響會出現歪曲的反映
②錯覺是離開了客觀存在的錯誤的意識
③意識的能動作用并不是無條件的
④錯覺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加工改造的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調查研究是獲得對客觀世界真理性認識的基本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立足于時代去解決特定的時代問題,才能推動時代的社會進步。這要求中國共產黨
①堅持解放思想,敢于突破時代條件的制約
②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實際條件出發
③堅持調查研究,領導并決定一切重大事項
④堅持與時俱進,要把握規律體現時代特點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8.某市推廣生態種植技術,初期通過科學規劃顯著提高了作物產量,但因忽視區域降水規律導致土壤鹽堿化。當地政府隨后調整方案,結合自然條件優化技術,最終實現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這一過程體現了
①人類可以根據對規律的認識而利用規律
②自然規律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③人類在客觀規律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④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以人的實踐能力為前提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呂氏春秋》警告世人:“竭澤而漁,豈不獲得 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 而明年無獸。”從哲學上看,這一警告說明
①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
②規律的客觀性限制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③聯系具有客觀性,必須注意發展的可持續性
④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有聯系,要堅持聯系的觀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茶園中存在著精密的寒潮預警體系,當頭號“凍感茶樹”感知到低溫,會立即釋放特殊氣味分子,鄰近茶樹接收“警報”后,啟動自我保護御寒機制,還會釋放角鯊烯回傳至受凍植株,顯著降低其受損程度。茶樹中有的抗寒能力強,有的卻稍微降溫就容易“感冒”。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凍感茶樹”和鄰近茶樹的聯系屬于自在事物的聯系
②茶園寒潮預警機制是茶樹與低溫因素偶然關聯的過程
③管理茶園時要一切從實際出發,把握茶樹的個體差異
④人們可以按照主觀的內在本性去規定茶樹的科學管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5年4月1日,國務院批復的《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提出,按照主體功能定位,推動黃河源區、黃河“幾”字彎地區、黃河下游地區協同發展,增強區域整體競爭力和綜合承載力,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強與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等區域重大戰略地區的協同聯動。可見,推進黃河流域協同發展要
①堅持普遍聯系的觀點,把握好事物發展的各種條件
②遵循物質運動客觀規律,堅持做到從科學規劃出發
③重視事物量的積累,積極創造條件促成事物的質變
④立足各個流域主體功能定位,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朱光潛認為世界因不完美而完美,奮斗能帶來快樂。從哲學上看,這體現了
①事物的性質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
②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
③矛盾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④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漫畫《有立身之本,不怕別人抽凳子》(作者:鄭辛遙)中,一人穩坐凳子,他人抽走凳子卻無法動搖其身形。下列選項中與漫畫哲理最契合的是
①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②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③打鐵必須自身硬,無須揚鞭自奮蹄
④恰是未曾著墨處,煙波浩渺滿目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一些困難和挑戰,總體上是在改革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是局部的而不整體的,是暫時的而不是長期的,是能夠克服的而不是無解的。要在困難和挑戰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保持愛拼會贏的精氣神。這一論斷蘊含的哲理有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著事物發展的進程
②矛盾是普遍的,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和解決矛盾
③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解決困難和挑戰的可靠保證
④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并在一定條件下向對立面轉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漫畫《格式化的頭腦,只能繁衍出格式化的產品》(作者:鄭辛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
①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擺脫現有思想的制約
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③學會辯證否定,敢于批判和“揚棄”
④直面挫折和考驗,積極促進新事物成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
16.(15分)
人工智能(AI)是使用計算機技術來模擬人類智能的一門交叉學科,它包括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多個領域。作為當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技術之一,已經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材料一 某中學科技節上,“AI詩人”文心與高三學生林雨同臺創作“青春”主題詩歌。評委根據兩首詩的韻律、意象復雜度后給出相同分數。但在答辯環節,當被問“為何用‘凋落的櫻花’形容畢業離別”時
林雨回答:“去年春天,我在櫻花樹下送別轉學的摯友,花瓣飄落時她校服上的淚痕,成了我心中離別的符號。”
“文心”調取數據庫后回應:“根據10萬首中文詩歌統計,‘櫻花’與‘離別’共現概率達68%,且櫻花飄落符合‘青春易逝’的主題關鍵詞。”
聽完回答后,現場有同學感嘆:“看來AI永遠寫不出真正的‘我們的詩’。”
結合材料,運用意識的相關知識,說明為什么有同學認為AI無法創作出“真正的‘我們的詩’”。(9分)
材料二 人工智能的發展使得機器能夠感知、理解和學習,從而在各個領域提供智能化的解決方案。人工智能已經廣泛應用于醫療、金融、交通、教育等各個領域。它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優化決策等,并且在一些復雜的任務中表現出人類無法匹敵的能力。
然而,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它對人類社會帶來了許多影響和挑戰。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出現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引發社會結構和經濟模式的變化;另一方面,它也對人類的隱私、安全和道德產生了新的考驗。
結合材料,運用“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知識,說明我們應如何理性看待人工智能的發展。(6分)
17.(9分)
◆矢志青春酬壯志。
航天逐夢中國航天局聯合教育部發起“火星少年計劃”,全國中學生團隊參與模擬火星車設計競賽。某高中生團隊歷時8個月攻克火星極端環境下的能源供應難題,其創新方案被納入“天問三號”備選技術庫,展現青少年科技報國的志向與智慧。 雪域堅守西藏17歲滑雪運動員普姆,在零下30℃環境中堅持高原訓練,克服缺氧、裝備簡陋等困難,成功入選國家青年集訓隊。她提出“用冰雪運動帶動家鄉旅游發展”的愿景,推動當地建成首座青少年冰雪運動中心。 量子突破清華大學青年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256位量子比特的穩定糾錯,打破歐美技術封鎖。團隊負責人表示:“我們始終堅信中國能領跑量子革命,正是這種信念支撐我們完成1200次實驗失敗后的第1201次嘗試。”
“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結合材料,運用“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知識,分析這一觀點對青少年實現人生價值的啟示。
18.(8分)
2024年起,我國全面實施老房子加裝電梯政策。為引導妥善處理電梯加裝過程中引發的鄰里糾紛,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典型案例。
南寧市某老舊小區某單元業主投票決定啟動小區加梯工作,除居住二層的王某不同意以及兩戶業主棄權外,其他業主均同意加裝電梯。在加裝電梯施工時,王某以樓上14戶鄰居侵犯其通風采光權為由,出面阻撓,要求停止施工,并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審理認為,該加裝電梯項目已取得相關行政許可,且業主表決程序合法,故判決不支持王某的訴訟請求。但考慮到王某年近九旬,上下樓梯出行困難,該單元的幾名中共黨員牽頭,主動找到王某協商,提出由樓上業主共同出資,為其免費增設電梯入戶連廊,10年內免交電梯保養費、維修費。王某認識到加裝電梯對自身帶來的便利,消除了思想顧慮,雙方最終握手言和。
結合材料,運用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加裝電梯過程中應如何處理好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關系。
19.(8分)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積極推進首發經濟。“首發經濟”是指企業發布新產品,推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開設首店等經濟活動的總稱,涵蓋了企業從產品或服務的首次發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開設門店、首次設立研發中心,再到設立企業總部的鏈式發展全過程。
首發經濟的重點在“首發”二字,通過打造讓人耳目一新的消費場景或產品,提供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服務,帶來更多的“眼前一亮”,以此激發消費熱情,為消費經濟上揚增添“一把火”。
首發經濟的背后是創新驅動。如:在產品產業端納入創新元素,融入創新技術,豐富創新服務方式,不斷地向市場提供更多的“新”產品;發掘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新型消費場景,打破“千店一面”,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首發經濟魅力無限,但也呈現出不少問題。如服務產品多樣化供給不足,健康、養老、醫療等行業品牌首店數量較少;首發領域新業態服務標準有待規范等等。
運用事物發展的途徑的知識,談談你對首發經濟前景的認識。
20.(15分)
千年文脈賡續綿延,燦爛文明生生不息。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寶貝,就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
材料一 千年茶馬古道保存著世界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東巴象形文字,納西古樂被稱為“音樂活化石”……麗江古城多元融合、文脈悠久的不老傳說仍在上演。
2025年3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麗江古城考察時指出,麗江有美麗風光,有特色文化,有很高知名度,一定能走出一條持續健康的文旅發展之路。歲月潺潺,文脈悠悠。多年來,通過提升文化遺產保護水平、改善人居旅游環境,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進新時代麗江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麗江古城歷久彌新,在屢續歷史文脈中煥發出新的光彩。
結合材料,運用矛盾基本屬性的知識,談談你對麗江古城正確處理“保護和發展”關系的認識。(8分)
材料二 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漳州關帝文化產業園時強調,文化遺產是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要保護好、傳承好。長期以來,福建高度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靶向施策,讓文化遺產既能“活下來”又能“傳下去”。
漳州:在關帝廟修繕過程中,按照最小干預、修舊如舊的標準,采用“屋脊對接起吊,全面揭瓦”全揭頂維修法,堅持原材料、原工藝、原做法、原形制,用非遺技藝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歷史信息。
福州:充分結合船政空間特點,利用虛擬現實、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打造《最憶船政》實景演繹項目,展現了中國從“小紙船”到“福建艦”的向海圖強歷程,為觀眾帶來動態交互式、沉浸式觀演體驗。
三明:編制完成《萬壽巖舊石器時代遺址總體保護規劃》,頒布實施《萬壽巖遺址保護條例》,全力打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21年,萬壽巖入選“十四五”全國大遺址名單。
結合材料,運用“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的知識,分析福建各地讓文化遺產既能“活下來”又能“傳下去”的路徑。(7分)
2024級第二次階段性檢測
思想政治(B卷)參考答案
1.D
【詳解】①:任何哲學都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哲學要實現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說法錯誤,①不選。②:哲學必須從“天國”下降到“人間”,關注人的現實和現實的人強調哲學要立足現實生活,以實踐為源泉,②符合題意。③:哲學提供一般方法指導,并不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具體的方法,③不選。④:哲學必須從現實上升到抽象的概念領域,以概念運動反映現實運動強調哲學要揭示物質世界的本質和基本規律,④符合題意。
2.C
【詳解】①:“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雖正確,但題目未涉及哲學與時代的關系,①不符合題意。②:王偉光指出哲學回答“關于世界最一般的問題”,這直接對應哲學的研究對象是整個世界最一般的本質和普遍規律,②正確。③:材料強調哲學的指導作用,未涉及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③不符合題意。④:張岱年強調哲學是“最高指導原理之學”,體現哲學從整體上把握人與世界的關系,④正確。
3.B
【詳解】①③:考古的新發現說明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能夠正確認識存在;商代的遺址至今才被發現,說明存在與思維有先后之分,存在決定思維,沒有存在也就沒有思維,①③符合題意。②:思維有正確和錯誤之分,正確的思維是對存在的正確反映,②說法錯誤。
④:存在可以離開思維而獨立存在,但思維離不開存在,二者并不是相互分離的關系,④說法錯誤。
4.C
【詳解】①:“印象”屬于意識范疇,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不是客觀實在。客觀實在是物質的唯一特性,意識依賴于物質,但不是客觀實在本身,①錯誤。 ②: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印象”作為人對奶茶的一種意識,是奶茶這一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經過加工改造后的結果,②正確。 ③:“清甜芳香”是人們對奶茶的一種感覺印象,屬于意識,這種意識內容來源于奶茶自身的屬性,表明奶茶的自身屬性是“清甜芳香”這一意識的客觀內容,③正確。 ④:人腦是意識產生的生理基礎,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但漫畫強調對奶茶的印象是對奶茶客觀存在的反映,而不是強調人腦分泌的多巴胺是“印象”產生的生理基礎,④排除。
5.B
【詳解】①:物質是不依賴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可以脫離意識而獨立存在,①正確。②:物質概括了宇宙間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②錯誤。③: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③錯誤。④: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④正確。
6.B
【詳解】①④:不管什么樣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材料中人們對兩個中心圓圈的錯覺是人腦在周邊圓圈的錯誤引導下,對客觀事物作出的錯誤的反映,也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加工改造的結果,說明意識受一定條件影響會出現歪曲的反映,①④正確。②:意識的內容來自客觀存在,錯覺也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只不過是歪曲的反映,②錯誤。③:材料沒有涉及意識的能動作用是有條件的,③排除。
7.D
【詳解】①:不能突破時代條件的制約,①錯誤。③: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領導一切重大事項,但是不決定一切重大事項,決定權屬于人大,③排除。②④:調查研究是獲得對客觀世界真理性認識的基本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立足于時代去解決特定的時代問題,才能推動時代的社會進步。這要求中國共產黨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實際條件出發;堅持與時俱進,要把握規律體現時代特點,②④正確。
8.A
【詳解】①:當地政府通過科學規劃認識到生態種植的規律,并調整方案優化技術,體現了人類可以根據對規律的認識主動利用規律,①正確。 ②:初期因忽視區域降水規律導致土壤鹽堿化,表明自然規律具有客觀性,不會依人的意志改變,人們必須尊重規律,②正確。 ③:人類在客觀規律面前并非無能為力,人們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③錯誤。 ④: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客觀的,不以人的實踐能力為前提,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④錯誤。
9.B
【詳解】①:如果違背自然規律,如過度捕撈或狩獵,即使短期獲益,長期也會失敗。這體現了必須遵循客觀規律才能有效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①正確。②:“規律的客觀性限制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說法錯誤,人可以在認識和利用規律的前提下發揮能動性,②排除。③:人類行為與自然結果之間存在客觀聯系,破壞環境會導致未來資源匱乏,因此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③正確。④:“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有聯系”否定了聯系的條件性,④錯誤。
10.A
【詳解】①③:由材料茶園中存在著精密的寒潮預警體系,當頭號“凍感茶樹”感知到低溫,會立即釋放特殊氣味分子,鄰近茶樹接收“警報”后,啟動自我保護御寒機制,還會釋放角鯊烯回傳至受凍植株,顯著降低其受損程度可知,“凍感茶樹”和鄰近茶樹的聯系屬于自在事物的聯系,茶樹抗寒能力有差異,管理茶園時要一切從實際出發,把握茶樹的個體差異,①③符合題意。②:茶園寒潮預警機制是茶樹與低溫因素必然關聯的過程,②錯誤。④: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茶園的科學管理要遵循茶樹生長的客觀規律等,“人們可以按照主觀的內在本性去規定茶園的科學管理”屬于唯心主義,④錯誤。
11.A
【詳解】①③:材料中表明推進黃河流域協同發展要堅持普遍聯系的觀點,把握好事物發展的各種條件,要立足流域主體功能定位,努力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重視事物量的積累,積極創造條件促成事物的質變,①③符合題意。②:推進黃河流域協同發展要遵循物質運動客觀規律,堅持做到從實際出發,②錯誤。④:立足整體,不能立足各個流域主體功能定位,④錯誤。
12.D
【詳解】①:事物的性質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且材料沒有體現,①排除。 ②:矛盾的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②錯誤。③:事情充斥矛盾,才會有希望發生,才會有努力奮斗的必要,人生才會在奮斗中成功,這說明矛盾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③正確。④:“世界因不完美而完美”意味著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④正確。
13.A
【詳解】①:漫畫強調要注重提升自身本領和修養,強調的是內因。“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意思是每一樣東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強調抓住事物的根本和主要矛盾,與漫畫“立身之本”直接呼應,體現“內因是根本”的哲學觀點,①正確。②:“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意思是梅花雖遜于白雪三分之白,但白雪卻缺少梅花的一段香氣。強調矛盾具有特殊性,②錯誤。③:“打鐵必須自身硬”意味著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工匠,必須具備過硬的技術和素質。只有自身能力強,才能打造出高質量的產品,強調自身能力是基礎(內因決定作用)。無須揚鞭自奮蹄意思是不等人們揮鞭催促就自己忙活起來,強調主觀能動性,與漫畫“立身之本”契合,③正確。④:“恰是未曾著墨處,煙波浩渺滿目前”的意思是一幅畫,留白的地方反而煙波浩渺盡收眼底,該詩句說明一幅畫中適當留下不著色彩的空白,會收到特別的藝術效果,體現了矛盾雙方相互依賴、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蘊含的哲理與材料不一致,④錯誤。
14.D
【詳解】①: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發展的進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①說法錯誤。②:題干提到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這體現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同時強調要在困難和挑戰中看到前途等,意味著要承認這些矛盾,分析民營經濟面臨困難的狀況,并努力去解決這些矛盾,②符合題意。③:解決困難和挑戰需要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客觀條件等也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因素,僅靠發揮主觀能動性是不夠的,③錯誤。④:題干中指出要在困難和挑戰中看到前途、光明、未來,說明困難和挑戰與前途、光明等是矛盾的雙方,我們通過正確對待困難和挑戰,保持發展定力等,就有可能將困難轉化為發展的機遇,體現了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并在一定條件下向對立面轉化,④符合題意。
15.C
【詳解】①:漫畫《格式化的頭腦,只能繁衍出格式化的產品》說明我們辦事情想問題不能機械化,需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但現有思想不一定是錯誤的,擺脫現有思想的約束片面、絕對,排除①。④:漫畫強調的是思維模式的問題,沒有涉及到新事物在成長過程中面臨挫折和考驗的內容,所以④與漫畫主旨不符,排除。②:漫畫中“格式化的頭腦,只能繁衍出格式化的產品”,意味著如果只按照固定的、千篇一律的模式去思考,就難以產生有特色的成果,這啟示我們要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在認識和處理問題時,既要看到事物的共性,又要看到事物的個性,做到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創造出有特色的、與眾不同的“產品”,②符合題意。③:辯證否定觀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 “格式化的頭腦”體現了一種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的思維,我們需要學會辯證否定,敢于批判這種僵化的思維模式,對其進行“揚棄”,保留合理的部分,拋棄不合理的部分,從而創新思維,產生新的成果,③符合題意。
16.(15分)
(1)(9分)
①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1分)林雨將親身經歷(櫻花送別)轉化為情感符號(校服淚痕),(1分)而AI僅依賴數據統計(如68%共現率),缺乏主觀體驗。(1分)
②意識具有目的性、能動創造性,(1分)林雨突破傳統賦予櫻花新意義,(1分)AI受算法限制只能優化現有組合(如匹配主題關鍵詞)。(1分)
③意識可以能動地指導人們改造世界,(1分)林雨的詩根植于真實人際情感(畢業離別)的實踐歷程,并對這個歷程進行了改造,賦予新意義,(1分)而AI則無法理解青春背后的集體記憶(如校園生活體驗)。(1分)
(2)(6分)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1分)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1分)
②堅持兩點論,對于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我們既要看到它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和優勢,(1分)也要看到它給人類社會帶來了許多影響和挑戰。(1分)
③堅持重點論,人工智能的發展是科技的進步,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促進其發展;(1分)同時,不能忽視支流(負面影響),要對人工智能發展加以規范,確保其應用符合人類社會的價值與需求。(1分)
17.(9分)
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1分)青少年應樹立并勇敢追求遠大的人生目標,(1分)將個人夢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1分)
②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1分)青少年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1分)將理想信念通過實踐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物質力量。(或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1分)
③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1分)追夢和圓夢的路上青少年既要持之以恒的堅守,(1分)也要遵循客觀規律,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1分)
18.(8分)
①整體和部分是辯證統一的。(1分)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1分)要樹立全局意識,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1分)部分影響整體,要重視部分的作用。(1分)
②加裝電梯過程中一方面要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本著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處理鄰里關系,改善整體居住環境;(2分)另一方面要尊重個人合法權益,關注個人合理訴求,為個人生活提供便利。(2分)
19.(8分)
①事物發展的途徑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1分)對待首發經濟既要悉心保護支持它的發展,也要對可能出現的困難有充足的準備;(1分)
②首發經濟作為新事物,(1分)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它不僅符合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1分)也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個性化、創新性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1分)因此有強大生命力并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1分)但目前人們對首發經濟的認識還停留在粗淺的階段,(1分)宏觀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夠,規范引導乏力,其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分)
20.(15分)
(1)(8分)
①矛盾就是對立統一,(1分)斗爭性與同一性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1分)
②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矛盾雙方是包含著差別的同一。(1分)麗江古城的保護和發展各自的理念不同、側重點不同、要求不同,各有特點。(1分)
③矛盾的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1分)麗江古城的保護是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古城的發展也為保護提供強有力支撐。(1分)
④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變化和發展。(1分)麗江古城多年來通過提升文化遺產保護水平,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進新時代麗江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得麗江古城歷久彌新。(1分)
(2)(7分)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1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1分)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1分)
②福建各地高度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1分)通過采用非遺技藝修舊如舊,融通科技和文化提升體驗性和互動性,頒布文化保護規劃和條例加大保護力度等具體做法,因地制宜,靶向施策;(1分)各地做法雖有不同,但都正確處理了保護與傳承的關系,(1分)讓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