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中圖版】跨學科主題學習 主題二應急避難場所分布及逃生路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中圖版】跨學科主題學習 主題二應急避難場所分布及逃生路設計

資源簡介

【中圖版】跨學科主題學習 主題二應急避難場所分布及逃生路設計
一、選擇題
(2024七下·自貢開學考)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發生了兩次7.8級地震。至2023年4月5日,強震已致該國50399人遇難,地震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圖為板塊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地震位于( ?。?br/>A.亞歐板塊內部
B.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
C.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D.亞歐板塊、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2.5月12日是我國防災減災日。當地震發生時,下列避震方法錯誤的是(  )
A.在公共場所應聽從指揮有序撤離
B.在家中可躲避到結實的家具附近
C.在高樓內可以迅速從窗戶跳下樓
D.在戶外時應及時撤離到空曠場所
【答案】1.D
2.C
【知識點】板塊構造學說;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點評】板塊運動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塊整體,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劃分為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各大板塊處于不停地運動中。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1.讀圖可知,土耳其南部地區處于亞歐板塊、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三大板塊的交界處,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地震活動,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2.當地震發生時,在公共場所應聽從指揮有序撤離,在家中可躲避到結實的家具附近,在戶外時應及時撤離到空曠場所,ABD正確;在高樓內迅速從窗戶跳下樓是非常危險的行為,跳樓很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傷亡,C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C。
3.(2024七下·廣州期中)地震時,若不幸被壓埋在廢墟下,下列自救方法正確的是( ?。?br/>A.不停地大聲呼救
B.通過睡覺來減少體力消耗
C.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謹防煙塵嗆悶窒息
D.不停地禱告
【答案】C
【知識點】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
(2024七下·克拉瑪依期末)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縣發生7.6級地震,地震導致該地區地殼大幅變動。讀“世界六大板塊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4.從日本本州島地形圖中,可以看出(  )
A.日本該島地形以平原為主
B.該島地勢北高南低
C.山脈主要分布在該島的邊緣
D.日本該島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
5.下列關于日本地殼活躍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B.位于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C.位于板塊張裂拉伸處,地殼活躍
D.位于板塊內部,地殼活躍
6.當地震發生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br/>①在室內,迅速躲到墻角②在高樓,盡快乘坐電梯下樓
③在室外,迅速撤離到高大建筑物附近④在野外,避開山崖、陡坡,防止山石滾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4.D
5.A
6.D
【知識點】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日本概況
(2024七下·岳陽期末)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是世界森林火災最頻繁的地區之一,圖為加利福尼亞州某年森林火災次數逐月累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讀圖可知,某年該地森林火災發生頻率最高的季節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該季節火災頻率高,是因為其氣候( ?。?br/>A.炎熱干燥 B.高溫多雨 C.溫和濕潤 D.寒冷干燥
9.在森林如遇火災,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逆風逃生 B.順風逃生 C.坑洞避煙 D.往山上跑
【答案】7.B
8.A
9.A
【知識點】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及其特點;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
10.(2024七下·韶關期末)2024年4月21日,廣東省中北部市縣多地出現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江河洪水快速上漲,防汛形勢十分嚴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此次持續性強降雨引發的地質災害是( ?。?br/>A.滑坡 B.臺風 C.洪澇 D.地震
(2)遭遇強降雨天氣時,我們應(  )
①及時關好門窗 ②攜帶雨具外出玩耍
③遠離洼地,不貿然涉水 ④遠離電線桿,防止漏電傷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1)A
(2)B
【知識點】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我國主要地質災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可知,持續的強降雨天氣會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臺風、寒潮、洪澇屬于氣象災害,地震是地殼運動導致的。故答案為:A。
(2)根據所學可知,遭遇強降雨天氣時應該及時關好門窗,盡量不外出,遠離洼地,不貿然涉水,遠離電線桿,防止漏電傷人。
故答案為:B。
【點評】山區在發展旅游業、采礦業和林牧業多種經營等方面優勢較大,部分水熱條件較好的山間盆地河谷平原,可以發展種植業。但是,山區地面較為崎嶇,交通不方便,基礎設施建設難度較大。加上,在開發山區的時候容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11.(2024七下·韶關期末)2023年9月,由國務院批復建設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歷時9年完工。該工程坐落于西江支流黔江的峽谷——大藤峽,水資源量占西江流域的56%,是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的重要保障。讀“大藤峽水利樞紐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大藤峽水利樞紐位于( ?。?br/>A.珠江下游 B.西江下游 C.黔江下游 D.東江下游
(2)大藤峽水利樞紐建設時間長達9年的原因是( ?。?br/>①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多發 ②灘多水急,工程量大
③當地經濟水平落后,資金緊缺 ④峽谷跨度大,施工難度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大藤峽水利樞紐建設對當地的積極作用有(  )
①提供灌溉水源 ②保障水質安全
③提高防洪效益 ④緩解電力緊張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1)C
(2)C
(3)D
【知識點】我國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
【解析】【分析】(1)讀題干可知,大藤峽水利樞紐位于貴州省,位于珠江的上游、西江上游,黔江的下游,和東江距離較遠。
故答案為:C。
(2)大藤峽水利樞紐建設時間較長的原因是:1、貴州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多降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多發; 2、長江中上游灘多水急,工程量較大;3、貴州多山,山高谷深,施工建設難度大。題干沒有體現資金不足的信息。
故答案為:C。
(3)水利樞紐具有防洪、航運、發電、灌溉等綜合效益。大藤峽水利樞紐運營可以提供灌溉水源;通過調蓄洪水具有防洪功能;大藤峽水利樞紐是水能資源豐富,可以發電緩解電力緊張。大藤峽水利樞紐不能提高水質。
故答案為:D。
【點評】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務院批準的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樞紐工程,也是珠江—西江經濟帶和“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基礎設施建設的標志性工程,是兩廣合作、桂澳合作的重大工程。
(2024七下·梅州月考)如圖為我國華北平原某糧食作物生長過程中不同階段的氣候資料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符合圖示生長過程的糧食作物最有可能是( ?。?br/>A.水稻 B.棉花 C.花生 D.小麥
13.3-5月期間,最有可能導致該農作物大面積減產的氣象災害是(  )
A.干旱 B.高溫 C.臺風 D.洪澇
【答案】12.D
13.A
【知識點】中國主要氣象災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國農業的地區分布
14.(2024七下·高要期中)川藏鐵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穿越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進入西藏,經藏南至終點拉薩。線路臺階式,川藏鐵路“八起八伏”,累計爬升高度超過14000米,外媒戲稱其是“一輛巨大的過山車”。預計2026年全線通車。讀下兩圖完成下面小題。
(1)拉薩所在的地形單元及特點的連線組合,正確的是(  )
A.青藏高原-雪峰連綿 B.內蒙古高原-地面崎嶇
C.云貴高原-千溝萬壑 D.黃土高原-地勢平坦
(2)造成成都和拉薩氣候差異明顯的原因是( ?。?br/>A.海陸因素 B.緯度因素 C.地形要素 D.洋流因素
(3)川藏鐵路沿途經過的地形區容易發生的自然災害( ?。?br/>①干旱②地震③臺風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1)A
(2)C
(3)D
【知識點】我國的地形類型及其分布;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
【解析】【分析】(1)讀圖,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 拉薩所在的地形單元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雪峰連綿。故A符合題意。內蒙古高原-平坦開闊,云貴高原-地形崎嶇,黃土高原-千溝萬壑。
故答案為:A。
(2)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 成都和拉薩緯度相近,但成都地處四川盆地,海拔較低,氣溫較高;拉薩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即造成成都和拉薩氣候差異明顯的原因是地形因素。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3)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川藏鐵路沿途經過的地形區主要包括四川盆地、橫斷山區、青藏高原地區,沿途處于板塊交界處,地震較多;多山,降水較為集中,容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臺風發生在東南沿海地區,干旱發生在西北和華北地區,對沿途地形區影響較小。故D②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點評】(1)我國有四大盆地和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分別是面積最大的塔里木盆地、緯度最高的準噶爾盆地、有“聚寶盆”之稱的柴達木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稱的四川盆地;四大高原分別是青藏高原—雪峰連綿、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云貴高原—地表較為崎嶇、黃土高原—千溝萬壑。
(2)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運動、人類活動等。受緯度位置影響,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受海陸位置影響,陸地冬冷夏熱,海洋冬暖夏涼;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受地形影響,同緯度地區,海拔高處氣溫低;受洋流影響,暖流經過的地區氣溫高,降水多;寒流經過的地區氣溫低,降水少。
(3)臺風是極猛烈的熱帶氣旋。在中國登陸的臺風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響中國東南沿海的海南、廣東、廣西、臺灣、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區。襲擊中國的臺風常發生在5~10月,尤以7~8月為多。泥石流是產生在溝谷中或斜坡面上的一種飽含大量泥沙、石塊和巨礫的特殊的山洪,是暴雨、洪水將含有沙石且松軟的土質山體經飽和稀釋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積、體積和流量都較大。
(2025八上·天河期末)雷暴是伴有雷擊和閃電的局地對流性天氣,常伴有暴雨,冰雹和龍卷風。下圖示意2024年11月7日全國雷暴預報。完成下面小題。
15.11月7日下列地形區可能會出現雷暴天氣的是( ?。?br/>A.橫斷山區 B.四川盆地 C.南方丘陵 D.巫山山脈
16.當地雷暴發生后易誘發(  )
A.泥石流 B.臺風 C.干旱 D.寒潮
17.在當地遇到雷暴天氣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br/>A.盡快搭乘飛機飛回廣州 B.到附近大樹下躲避雷擊
C.趁機到路邊積水區撈魚 D.盡快進入室內關好門窗
【答案】15.A
16.A
17.D
【知識點】我國主要山脈;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我國主要地質災害的成因及分布
(2025八上·安順期末)2024年4月26日至10月28日,第42屆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成都舉行。家住昆明的小強計劃暑假前往成都參觀世園會。下面是小強整理的交通信息表。完成下面小題。
交通工具 用時 費用
高鐵 6時30分 500元左右
飛機 1時50分左右 900元左右
客運大巴 13時左右 330元左右
18.小強最終選擇坐飛機到成都,最可能是因為(  )
A.時間靈活 B.費用低 C.用時少 D.停站多
19.經過十年艱苦建設,成昆高鐵于2022年12月26日正式通車。在修建該鐵路的過程中,施工人員可能遇到的地質災害是( ?。?br/>A.寒潮 B.臺風 C.泥石流 D.沙塵暴
【答案】18.C
19.C
【知識點】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和選擇;我國鐵路干線的分布和樞紐;我國主要地質災害的成因及分布;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2025八上·邵陽期末)2024年7月26日,受臺風“格美”影響,湖南郴州資興市遭遇特大暴雨,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完成下面小題。
20.此次大暴雨最可能導致( ?。?br/>A.滑坡發生 B.火山噴發 C.地震頻發 D.臺風加強
21.應對此類災害,我們應該(  )
①提前關注天氣預報②及時搶修受損基礎設施
③危難時往水流下游方向逃生④災后將房屋重建在河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20.A
21.A
【知識點】中國主要氣象災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
(2024八上·寶安期末)下圖為長江上游某區域多年月平均降雨量與地質災害數量統計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2.該區域的地質災害集中發生時間是( ?。?br/>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該區域內的地質災害主要是(  )
A.洪澇 B.臺風 C.地震 D.滑坡
【答案】22.B
23.D
【知識點】我國主要地質災害的成因及分布
(2024八上·龍崗期末)2023年7月29日,北京地區出現災害性特大暴雨天氣。7月31日,北京市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紅色預警和洪水橙色預警。讀下列兩圖,完成下面小題。
24.如圖所示,北京市這段時間的降水分布特點是(  )
A.降水量分布均勻 B.各地降水量均超過100mm
C.西南部降水最多 D.多數地區降水不足100mm
25.若在山區遭遇泥石流,應像右圖中的誰那樣采取正確逃生路線?( ?。?br/>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24.C
25.D
【知識點】我國降水特點和干濕地區的劃分;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點評】自然災害的分類:①氣象災害-熱帶氣旋、干旱、寒潮等;②地質災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③水文災害-洪澇、風暴潮、赤潮、咸潮等;④生物災害:蝗災、鼠災。
24.A、北京市的降水量分布并不均勻,A錯誤;
B、小部分地區降水量小于100mm,B錯誤;
C、大致呈現自西南向東北遞減的規律,西南部降水最多,C正確;
D、多數地區降水超過100mm,D錯誤;
故答案為:C。
25.A、甲逃生路線容易被泥石流掩埋,A錯誤;
B、乙逃生路線容易被泥石流掩埋,B錯誤;
C、丙逃生路線容易被泥石流掩埋,C錯誤;
D、丁線與泥石流運動方向大致垂直,是正確的逃生路線,D正確;
故答案為:D。
二、非選擇題
26.(2024八上·翁源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讀 “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
(1)列出兩種海陸變遷的理論。
(2)在①②③④點中任意選擇一個點,分析該地發生地震的主要原因。
(3)闡述兩種板塊的相對運動方式及可能產生的地貌類型。
(4)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傷害,列舉避震的三種方式方法
【答案】(1)大陸漂移學說;板塊構造學說
(2)①處和④處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就,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②處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③處位于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
(3)板塊張裂拉伸,可能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塊碰撞擠壓,可能形成褶皺山脈、島弧鏈、海溝。
(4)①趴下、蹲下或坐下,盡量使身體的重心降低,保護頭部。②躲在有墻角的地方。③遠離電梯,要走樓梯。④室外去操場、廣場等空曠的地方躲避。(言之有理即給分)
【知識點】板塊構造學說;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我們所接觸到的、常用的海陸變遷理論有由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和科學家經過長期研究提出的板塊構造學說。
(2)①處和④處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②處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③處位于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
(3)板塊的相對運動主要有兩種方式:碰撞擠壓和張裂拉伸。當兩個板塊相互碰撞擠時,會形成海溝、島弧鏈、褶皺山脈等地貌。當兩個板塊張裂拉伸時,常常會形成裂谷或海洋等地貌。
(4)在室內時,應趴下、蹲下或坐下,盡量使身體的重心降低,保護頭部;躲在有墻角的地方;遠離電梯,要走樓梯,以免地震時電梯停電發生電梯失控或被困在電梯內的情況;在室外要遠離建筑物、電線桿、路燈、廣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體,迅速到開闊地帶避險;在學校時,要聽從老師指揮,有序撤離到操場、廣場等空曠的地方躲避;在車內時,應立即停車并留在車內,選擇在路邊停車,避免停在橋梁、隧道或電線下面;如果在山區,要警惕山體滑坡和滾石,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避震時保持冷靜,聽從專業人員的指揮,不要盲目逃生。
【點評】地球表層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拼合而成。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板塊發生張裂運動時,其運動方向相反,板塊之間的距離不斷擴張,在張裂地區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塊發生擠壓運動時,其方向是相對運動,板塊之間的距離縮小,地表還會不斷隆起,形成山脈。
(1) 兩種主要的海陸變遷理論包括大陸漂移學說和板塊構造學說。大陸漂移學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于1915年提出的。該理論認為,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接的一塊大陸,稱為泛大陸。后來,泛大陸分裂成幾塊大陸,緩慢地漂移分離,逐漸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狀況。板塊構造學說是基于大陸漂移說的進一步發展。該理論認為,全球巖石圈被分裂成六大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這些板塊在軟流圈上“漂浮”并慢慢移動。板塊交界處是地殼活動最頻繁的區域,火山和地震主要發生在這些地方。
(2)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比較活躍的地帶,多火山、地震分布。讀圖可知,①處和④處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②處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③處位于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
(3)板塊的相對運動主要有兩種方式:碰撞擠壓和張裂拉伸,這兩種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地貌類型。當兩個板塊相互靠近并擠壓時,會形成碰撞擠壓型板塊邊界。這種邊界通常表現為海溝、島弧鏈和褶皺山脈等地貌。例如,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就是由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擠壓碰撞形成的 。當兩個板塊相互遠離并拉伸時,會形成張裂拉伸型板塊邊界。這種邊界通常表現為裂谷和海洋等地貌。例如,大西洋中脊和東非大裂谷就是由板塊張裂拉伸形成的 。
(4)地震發生時,采取正確的避震措施可以有效減少人員傷亡。以下是幾種避震方法:①趴下、蹲下或坐下,盡量使身體的重心降低,保護頭部;②躲在有墻角的地方;③遠離電梯,要走樓梯,因為地震時電梯可能會失控或被困;④室外遠離建筑物、電線桿、路燈、廣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體,迅速到開闊地帶避險;⑤在車內時,應立即停車并留在車內,選擇在路邊停車,避免停在橋梁、隧道或電線下面;⑥如果在山區,要警惕山體滑坡和滾石,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⑦避震時保持冷靜,聽從專業人員的指揮,不要盲目逃生。
1 / 1【中圖版】跨學科主題學習 主題二應急避難場所分布及逃生路設計
一、選擇題
(2024七下·自貢開學考)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發生了兩次7.8級地震。至2023年4月5日,強震已致該國50399人遇難,地震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圖為板塊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地震位于( ?。?br/>A.亞歐板塊內部
B.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
C.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D.亞歐板塊、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2.5月12日是我國防災減災日。當地震發生時,下列避震方法錯誤的是( ?。?br/>A.在公共場所應聽從指揮有序撤離
B.在家中可躲避到結實的家具附近
C.在高樓內可以迅速從窗戶跳下樓
D.在戶外時應及時撤離到空曠場所
3.(2024七下·廣州期中)地震時,若不幸被壓埋在廢墟下,下列自救方法正確的是(  )
A.不停地大聲呼救
B.通過睡覺來減少體力消耗
C.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謹防煙塵嗆悶窒息
D.不停地禱告
(2024七下·克拉瑪依期末)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縣發生7.6級地震,地震導致該地區地殼大幅變動。讀“世界六大板塊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4.從日本本州島地形圖中,可以看出( ?。?br/>A.日本該島地形以平原為主
B.該島地勢北高南低
C.山脈主要分布在該島的邊緣
D.日本該島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
5.下列關于日本地殼活躍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B.位于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C.位于板塊張裂拉伸處,地殼活躍
D.位于板塊內部,地殼活躍
6.當地震發生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br/>①在室內,迅速躲到墻角②在高樓,盡快乘坐電梯下樓
③在室外,迅速撤離到高大建筑物附近④在野外,避開山崖、陡坡,防止山石滾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七下·岳陽期末)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是世界森林火災最頻繁的地區之一,圖為加利福尼亞州某年森林火災次數逐月累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讀圖可知,某年該地森林火災發生頻率最高的季節是( ?。?br/>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該季節火災頻率高,是因為其氣候( ?。?br/>A.炎熱干燥 B.高溫多雨 C.溫和濕潤 D.寒冷干燥
9.在森林如遇火災,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br/>A.逆風逃生 B.順風逃生 C.坑洞避煙 D.往山上跑
10.(2024七下·韶關期末)2024年4月21日,廣東省中北部市縣多地出現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江河洪水快速上漲,防汛形勢十分嚴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此次持續性強降雨引發的地質災害是(  )
A.滑坡 B.臺風 C.洪澇 D.地震
(2)遭遇強降雨天氣時,我們應(  )
①及時關好門窗 ②攜帶雨具外出玩耍
③遠離洼地,不貿然涉水 ④遠離電線桿,防止漏電傷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2024七下·韶關期末)2023年9月,由國務院批復建設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歷時9年完工。該工程坐落于西江支流黔江的峽谷——大藤峽,水資源量占西江流域的56%,是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的重要保障。讀“大藤峽水利樞紐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大藤峽水利樞紐位于( ?。?br/>A.珠江下游 B.西江下游 C.黔江下游 D.東江下游
(2)大藤峽水利樞紐建設時間長達9年的原因是(  )
①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多發 ②灘多水急,工程量大
③當地經濟水平落后,資金緊缺 ④峽谷跨度大,施工難度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大藤峽水利樞紐建設對當地的積極作用有( ?。?br/>①提供灌溉水源 ②保障水質安全
③提高防洪效益 ④緩解電力緊張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024七下·梅州月考)如圖為我國華北平原某糧食作物生長過程中不同階段的氣候資料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符合圖示生長過程的糧食作物最有可能是( ?。?br/>A.水稻 B.棉花 C.花生 D.小麥
13.3-5月期間,最有可能導致該農作物大面積減產的氣象災害是( ?。?br/>A.干旱 B.高溫 C.臺風 D.洪澇
14.(2024七下·高要期中)川藏鐵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穿越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進入西藏,經藏南至終點拉薩。線路臺階式,川藏鐵路“八起八伏”,累計爬升高度超過14000米,外媒戲稱其是“一輛巨大的過山車”。預計2026年全線通車。讀下兩圖完成下面小題。
(1)拉薩所在的地形單元及特點的連線組合,正確的是( ?。?br/>A.青藏高原-雪峰連綿 B.內蒙古高原-地面崎嶇
C.云貴高原-千溝萬壑 D.黃土高原-地勢平坦
(2)造成成都和拉薩氣候差異明顯的原因是( ?。?br/>A.海陸因素 B.緯度因素 C.地形要素 D.洋流因素
(3)川藏鐵路沿途經過的地形區容易發生的自然災害(  )
①干旱②地震③臺風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25八上·天河期末)雷暴是伴有雷擊和閃電的局地對流性天氣,常伴有暴雨,冰雹和龍卷風。下圖示意2024年11月7日全國雷暴預報。完成下面小題。
15.11月7日下列地形區可能會出現雷暴天氣的是( ?。?br/>A.橫斷山區 B.四川盆地 C.南方丘陵 D.巫山山脈
16.當地雷暴發生后易誘發( ?。?br/>A.泥石流 B.臺風 C.干旱 D.寒潮
17.在當地遇到雷暴天氣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盡快搭乘飛機飛回廣州 B.到附近大樹下躲避雷擊
C.趁機到路邊積水區撈魚 D.盡快進入室內關好門窗
(2025八上·安順期末)2024年4月26日至10月28日,第42屆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成都舉行。家住昆明的小強計劃暑假前往成都參觀世園會。下面是小強整理的交通信息表。完成下面小題。
交通工具 用時 費用
高鐵 6時30分 500元左右
飛機 1時50分左右 900元左右
客運大巴 13時左右 330元左右
18.小強最終選擇坐飛機到成都,最可能是因為( ?。?br/>A.時間靈活 B.費用低 C.用時少 D.停站多
19.經過十年艱苦建設,成昆高鐵于2022年12月26日正式通車。在修建該鐵路的過程中,施工人員可能遇到的地質災害是( ?。?br/>A.寒潮 B.臺風 C.泥石流 D.沙塵暴
(2025八上·邵陽期末)2024年7月26日,受臺風“格美”影響,湖南郴州資興市遭遇特大暴雨,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完成下面小題。
20.此次大暴雨最可能導致( ?。?br/>A.滑坡發生 B.火山噴發 C.地震頻發 D.臺風加強
21.應對此類災害,我們應該( ?。?br/>①提前關注天氣預報②及時搶修受損基礎設施
③危難時往水流下游方向逃生④災后將房屋重建在河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八上·寶安期末)下圖為長江上游某區域多年月平均降雨量與地質災害數量統計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2.該區域的地質災害集中發生時間是( ?。?br/>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該區域內的地質災害主要是( ?。?br/>A.洪澇 B.臺風 C.地震 D.滑坡
(2024八上·龍崗期末)2023年7月29日,北京地區出現災害性特大暴雨天氣。7月31日,北京市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紅色預警和洪水橙色預警。讀下列兩圖,完成下面小題。
24.如圖所示,北京市這段時間的降水分布特點是(  )
A.降水量分布均勻 B.各地降水量均超過100mm
C.西南部降水最多 D.多數地區降水不足100mm
25.若在山區遭遇泥石流,應像右圖中的誰那樣采取正確逃生路線?( ?。?br/>A.甲 B.乙 C.丙 D.丁
二、非選擇題
26.(2024八上·翁源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讀 “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
(1)列出兩種海陸變遷的理論。
(2)在①②③④點中任意選擇一個點,分析該地發生地震的主要原因。
(3)闡述兩種板塊的相對運動方式及可能產生的地貌類型。
(4)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傷害,列舉避震的三種方式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知識點】板塊構造學說;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點評】板塊運動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塊整體,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劃分為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各大板塊處于不停地運動中。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1.讀圖可知,土耳其南部地區處于亞歐板塊、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三大板塊的交界處,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地震活動,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2.當地震發生時,在公共場所應聽從指揮有序撤離,在家中可躲避到結實的家具附近,在戶外時應及時撤離到空曠場所,ABD正確;在高樓內迅速從窗戶跳下樓是非常危險的行為,跳樓很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傷亡,C錯誤。
依據題意,故答案為:C。
3.【答案】C
【知識點】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
【答案】4.D
5.A
6.D
【知識點】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日本概況
【答案】7.B
8.A
9.A
【知識點】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及其特點;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
10.【答案】(1)A
(2)B
【知識點】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我國主要地質災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可知,持續的強降雨天氣會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臺風、寒潮、洪澇屬于氣象災害,地震是地殼運動導致的。故答案為:A。
(2)根據所學可知,遭遇強降雨天氣時應該及時關好門窗,盡量不外出,遠離洼地,不貿然涉水,遠離電線桿,防止漏電傷人。
故答案為:B。
【點評】山區在發展旅游業、采礦業和林牧業多種經營等方面優勢較大,部分水熱條件較好的山間盆地河谷平原,可以發展種植業。但是,山區地面較為崎嶇,交通不方便,基礎設施建設難度較大。加上,在開發山區的時候容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11.【答案】(1)C
(2)C
(3)D
【知識點】我國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
【解析】【分析】(1)讀題干可知,大藤峽水利樞紐位于貴州省,位于珠江的上游、西江上游,黔江的下游,和東江距離較遠。
故答案為:C。
(2)大藤峽水利樞紐建設時間較長的原因是:1、貴州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多降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多發; 2、長江中上游灘多水急,工程量較大;3、貴州多山,山高谷深,施工建設難度大。題干沒有體現資金不足的信息。
故答案為:C。
(3)水利樞紐具有防洪、航運、發電、灌溉等綜合效益。大藤峽水利樞紐運營可以提供灌溉水源;通過調蓄洪水具有防洪功能;大藤峽水利樞紐是水能資源豐富,可以發電緩解電力緊張。大藤峽水利樞紐不能提高水質。
故答案為:D。
【點評】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務院批準的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樞紐工程,也是珠江—西江經濟帶和“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基礎設施建設的標志性工程,是兩廣合作、桂澳合作的重大工程。
【答案】12.D
13.A
【知識點】中國主要氣象災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國農業的地區分布
14.【答案】(1)A
(2)C
(3)D
【知識點】我國的地形類型及其分布;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
【解析】【分析】(1)讀圖,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 拉薩所在的地形單元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雪峰連綿。故A符合題意。內蒙古高原-平坦開闊,云貴高原-地形崎嶇,黃土高原-千溝萬壑。
故答案為:A。
(2)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 成都和拉薩緯度相近,但成都地處四川盆地,海拔較低,氣溫較高;拉薩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即造成成都和拉薩氣候差異明顯的原因是地形因素。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3)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川藏鐵路沿途經過的地形區主要包括四川盆地、橫斷山區、青藏高原地區,沿途處于板塊交界處,地震較多;多山,降水較為集中,容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臺風發生在東南沿海地區,干旱發生在西北和華北地區,對沿途地形區影響較小。故D②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點評】(1)我國有四大盆地和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分別是面積最大的塔里木盆地、緯度最高的準噶爾盆地、有“聚寶盆”之稱的柴達木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稱的四川盆地;四大高原分別是青藏高原—雪峰連綿、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云貴高原—地表較為崎嶇、黃土高原—千溝萬壑。
(2)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運動、人類活動等。受緯度位置影響,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受海陸位置影響,陸地冬冷夏熱,海洋冬暖夏涼;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受地形影響,同緯度地區,海拔高處氣溫低;受洋流影響,暖流經過的地區氣溫高,降水多;寒流經過的地區氣溫低,降水少。
(3)臺風是極猛烈的熱帶氣旋。在中國登陸的臺風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響中國東南沿海的海南、廣東、廣西、臺灣、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區。襲擊中國的臺風常發生在5~10月,尤以7~8月為多。泥石流是產生在溝谷中或斜坡面上的一種飽含大量泥沙、石塊和巨礫的特殊的山洪,是暴雨、洪水將含有沙石且松軟的土質山體經飽和稀釋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積、體積和流量都較大。
【答案】15.A
16.A
17.D
【知識點】我國主要山脈;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我國主要地質災害的成因及分布
【答案】18.C
19.C
【知識點】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和選擇;我國鐵路干線的分布和樞紐;我國主要地質災害的成因及分布;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答案】20.A
21.A
【知識點】中國主要氣象災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
【答案】22.B
23.D
【知識點】我國主要地質災害的成因及分布
【答案】24.C
25.D
【知識點】我國降水特點和干濕地區的劃分;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點評】自然災害的分類:①氣象災害-熱帶氣旋、干旱、寒潮等;②地質災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③水文災害-洪澇、風暴潮、赤潮、咸潮等;④生物災害:蝗災、鼠災。
24.A、北京市的降水量分布并不均勻,A錯誤;
B、小部分地區降水量小于100mm,B錯誤;
C、大致呈現自西南向東北遞減的規律,西南部降水最多,C正確;
D、多數地區降水超過100mm,D錯誤;
故答案為:C。
25.A、甲逃生路線容易被泥石流掩埋,A錯誤;
B、乙逃生路線容易被泥石流掩埋,B錯誤;
C、丙逃生路線容易被泥石流掩埋,C錯誤;
D、丁線與泥石流運動方向大致垂直,是正確的逃生路線,D正確;
故答案為:D。
26.【答案】(1)大陸漂移學說;板塊構造學說
(2)①處和④處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就,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②處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③處位于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
(3)板塊張裂拉伸,可能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塊碰撞擠壓,可能形成褶皺山脈、島弧鏈、海溝。
(4)①趴下、蹲下或坐下,盡量使身體的重心降低,保護頭部。②躲在有墻角的地方。③遠離電梯,要走樓梯。④室外去操場、廣場等空曠的地方躲避。(言之有理即給分)
【知識點】板塊構造學說;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讀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我們所接觸到的、常用的海陸變遷理論有由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和科學家經過長期研究提出的板塊構造學說。
(2)①處和④處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②處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③處位于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
(3)板塊的相對運動主要有兩種方式:碰撞擠壓和張裂拉伸。當兩個板塊相互碰撞擠時,會形成海溝、島弧鏈、褶皺山脈等地貌。當兩個板塊張裂拉伸時,常常會形成裂谷或海洋等地貌。
(4)在室內時,應趴下、蹲下或坐下,盡量使身體的重心降低,保護頭部;躲在有墻角的地方;遠離電梯,要走樓梯,以免地震時電梯停電發生電梯失控或被困在電梯內的情況;在室外要遠離建筑物、電線桿、路燈、廣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體,迅速到開闊地帶避險;在學校時,要聽從老師指揮,有序撤離到操場、廣場等空曠的地方躲避;在車內時,應立即停車并留在車內,選擇在路邊停車,避免停在橋梁、隧道或電線下面;如果在山區,要警惕山體滑坡和滾石,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避震時保持冷靜,聽從專業人員的指揮,不要盲目逃生。
【點評】地球表層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拼合而成。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板塊發生張裂運動時,其運動方向相反,板塊之間的距離不斷擴張,在張裂地區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塊發生擠壓運動時,其方向是相對運動,板塊之間的距離縮小,地表還會不斷隆起,形成山脈。
(1) 兩種主要的海陸變遷理論包括大陸漂移學說和板塊構造學說。大陸漂移學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于1915年提出的。該理論認為,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接的一塊大陸,稱為泛大陸。后來,泛大陸分裂成幾塊大陸,緩慢地漂移分離,逐漸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狀況。板塊構造學說是基于大陸漂移說的進一步發展。該理論認為,全球巖石圈被分裂成六大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這些板塊在軟流圈上“漂浮”并慢慢移動。板塊交界處是地殼活動最頻繁的區域,火山和地震主要發生在這些地方。
(2)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比較活躍的地帶,多火山、地震分布。讀圖可知,①處和④處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②處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③處位于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
(3)板塊的相對運動主要有兩種方式:碰撞擠壓和張裂拉伸,這兩種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地貌類型。當兩個板塊相互靠近并擠壓時,會形成碰撞擠壓型板塊邊界。這種邊界通常表現為海溝、島弧鏈和褶皺山脈等地貌。例如,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就是由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擠壓碰撞形成的 。當兩個板塊相互遠離并拉伸時,會形成張裂拉伸型板塊邊界。這種邊界通常表現為裂谷和海洋等地貌。例如,大西洋中脊和東非大裂谷就是由板塊張裂拉伸形成的 。
(4)地震發生時,采取正確的避震措施可以有效減少人員傷亡。以下是幾種避震方法:①趴下、蹲下或坐下,盡量使身體的重心降低,保護頭部;②躲在有墻角的地方;③遠離電梯,要走樓梯,因為地震時電梯可能會失控或被困;④室外遠離建筑物、電線桿、路燈、廣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體,迅速到開闊地帶避險;⑤在車內時,應立即停車并留在車內,選擇在路邊停車,避免停在橋梁、隧道或電線下面;⑥如果在山區,要警惕山體滑坡和滾石,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⑦避震時保持冷靜,聽從專業人員的指揮,不要盲目逃生。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溪县| 平乐县| 凤阳县| 仪陇县| 中江县| 嵊泗县| 万山特区| 中江县| 信宜市| 延安市| 巴楚县| 赤城县| 乐东| 洛宁县| 六安市| 葵青区| 漠河县| 普安县| 辛集市| 宁远县| 溧阳市| 潍坊市| 崇仁县| 石棉县| 武宣县| 定结县| 车险| 广东省| 汉川市| 水富县| 山东省| 天台县| 马尔康县| 揭阳市| 定远县| 吉安县| 榕江县| 翁牛特旗| 凤冈县| 二连浩特市| 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