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高一試題地 理命題人:鞍山八中 審題人:丹東二中考試時間:75分鐘 滿分: 100分第 Ⅰ 卷(選擇題,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要求)新疆位于我國西北內陸,是我國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的重要節點,近年來在日本排放核污水的背景下,新疆的陸養海鮮成功出圈。海產養殖基地位于沙漠邊緣地帶,利用當地鹽堿地特質,往水里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從而模擬出適合不同海產品生長的人工海水環境。圖為新疆簡圖,據此完成1-3小題。1.影響新疆人口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 )A.地形 B.植被 C.水源 D. 降水2.“一帶一路”倡議對新疆人口容量的影響是 ( )A.提高地區開放度,增大人口容量。 B.改善交通條件,人口容量降低。C.促進科技投入,提高人口容量。 D.增加耕地資源開發,增大人口容量。3.新疆發展海產養殖對提升區域人口容量的啟示是( )A.擴大耕地面積,緩解糧食生產壓力。B.科技創新,可以減少資源短板限制。C.環境人口容量只受資源稟賦影響。D.技術先進可以無限擴大人口容量。人口回流是指前往發達地區的務工人員因某些原因返回戶籍地的現象。隨著粵港澳大灣區部分產業的轉移,粵西農村回流現象逐漸顯現,回流人口主要向市轄區和經濟強縣縣城集聚。下圖為2015-2019年粵西三地市人口回流 模統計圖,據此完成4-6小題。4.2015-2019年間,粵西地區的人口回流狀況是( )A.陽江沒有人口回流 B.總體人口回流明顯C.湛江流失持續加劇 D.茂名人口回流顯著5.導致粵西部分地區出現人口回流現象的主要拉力是( )A.發達地區生活成本高 B.高齡勞動力返鄉養老C.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入 D.戶籍地環境明顯改善6.人口回流對戶籍地的積極影響是 ( )A.緩解環境壓力 B.鄉村經濟發展C.戶籍人口增加 D.促進生產革新下圖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邊地區各類土地的付租能力與該地區地形剖面示意圖”,讀圖完成7——8小題。7.圖中a、b 、c城市功能區匹配正確的是 ( )A.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 B.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C.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 D.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8.圖中b 適合的功能區及其形成原因是 ( )A.低級住宅區方便工人上下班 B.高技術工業區環境清新怡人C.農耕區 乳肉蛋等農產品豐富 D.重工業區 對城區大氣污染小土掌房為彝族先民的傳統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以石為墻基,用土坯砌墻或用土筑墻,墻上架梁,梁上鋪木板、木條或竹子,上面再鋪一層土,經灑水捶實,形成平臺房頂,全村房屋墻連墻,下一家的屋頂即為上一家的場院,叢層而上,直達山頂。土掌房主要分布在滇中及滇東南一帶。下圖示意土掌房地形剖面,據此完成9-10小題。9.下列關于土掌房平頂的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 )①提供晾曬、活動空間 ②視野開闊,環境優美③平頂相連,便于聯系 ④利于排水,防潮保暖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10.土掌房聚落選址在半山腰或海拔較高的山坡上,主要原因是( )A.地勢陡峭,便于防御外敵侵擾。 B.位于山地迎風坡,降水豐沛。C.減少占用耕地,緩解人地矛盾。 D.遠離河谷,避免滑坡、泥石流威脅。船舶工業是船舶制造、組裝以及修理的總稱,屬勞動力、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長三角地區是我國最大的船舶生產基地,江蘇省擁有我國近代最早的一批船舶修造廠,是造船業第一大省。2022年,江蘇南通、泰州、揚州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世界級先進船舶裝備產業集群。下圖示意長三角地區船舶工業集聚區分布,據此完成11—12小題。11.關于長三角地區發展船舶工業區位因素敘述正確的個數是( )①位于我國東部沿海,經濟發達,資金充足 ②沿海沿河,海(河)運發達,市場需求大③高校眾多,專業人才多 ④為人口主要流入地,勞動力豐富A.1個 B.2個 C.3個 D.4個12、南通、泰州、揚州打造產業聚群帶來的影響是 ( )A.有利于產業協作,優勢互補,多元化發展。B.有利于擴大規模,共享原料,降低原料成本。C.有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展國內外市場。D.有利于改善環境質量,緩解用地緊張狀況。某品牌M茶飲擁有獨立的產品研發團隊,實現核心原料自產化,在全國各地建立倉儲物流中心,實現“高質平價”定位。門店采用密集開店的模式,同一商圈集中多家門店,彼此距離較近,覆蓋率高, 目前已發展為國內門店數量最多的新式茶飲店,并大規模向海外擴張。下面四困為該公司不同門店形象,據此完成13-15小題。13.關于門店形象配置不合理的是( )A.甲只適合布局在學校周邊和社區附近 B.乙適合布局在商場、百貨公司等商圈C.丙適合布局在商業街和大型購物中心 D.丁適合布局在景區、游樂場、公園等地14. M茶飲店在同一商圈密集開店的主要原因是 ( )A.加深品牌印象,提高品牌知名度。 B.提高產品單價,增加單店利潤。C.分散客群壓力,避免內部競爭。 D.加強品牌合作,形成集聚效應。15.分析M公司海外擴張的第一站選擇越南的原因( )A.勞動力價格低 B.歷史文化悠久 C.原料豐富廉價 D.品牌融入快速杭州西站是我國首個“高鐵站+上蓋物業”的大規模綜合開發的鐵路樞紐,地下銜接了城際客運專線、軌道交通、公交、出租等多種交通方式,地上是集購物、娛樂、辦公、休閑、健康為一體的現代化城市中心區,是高鐵站場、換乘樞紐、商業開發和城市配套設施的“站城融合”典范。據此完成16-17小題。16.該站集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將 ( )A、降低建設成本 B.擴大服務范圍 C、方便旅客出行 D.加重交通擁堵17.相較于普通高鐵站,“高鐵站+上蓋物業”模式有利于城市( )A.加快產業創新 B.優化空間布局 C.增強綜合實力 D.提升城市等級錢凱港是一座優良的深水港,位于首都利馬以北78千米處,是中秘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項目,也是秘魯主要門戶港口和通往南太平洋的重要樞紐,可承接和轉運來自巴西等國家的貨物。錢凱港運營后,不僅南美洲至亞洲航行時間縮短至23天,而且不需要再經過巴拿馬運河和在美國中轉。下圖為南美洲部分區域圖,據此完成18—20小題。18.關于錢凱港港口建設的區位優勢敘述正確的是 ( )A.地質條件穩定,利于港口建設。B.經濟腹地廣闊,覆蓋多個國家。C.秘魯河湖眾多,淡水資源豐富。D.科學技術發達,推動港口建設19.錢凱港開通后,對巴西出口亞洲的農產品運輸路線產生的主要影響是 ( )A.巴拿馬運河的原有航線不受影響B.依賴亞馬孫河航道到達秘魯實現快速聯運C.經陸運至錢凱港再直航亞洲D、徹底替代美國西海岸的中轉功能20.錢凱港作為中秘共建“一帶一路”項目,對區域發展的核心意義是( )A.完善秘魯的港口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B.推動秘魯成為全球最大礦石出口國C、構建亞拉陸海新通道 促進貿易互聯互通D.完全替代巴拿馬運河成為唯一跨洋航線第 Ⅱ 卷(問答題,共50分)2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后,上海開啟了郊區城鎮化進程,逐步在郊區規劃建設了許多功能區,促進各類要素在此集聚。2001年后,上海在郊區建設新城,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布局大型購物中心,逐步實現產城融合。材料二:下圖示意上海建國以來上海郊區城鎮化進程。(1)根據材料二,歸納上海郊區功能區的演變特點。 (3分)(2)從要素流動角度,簡述新城L對中心城區人口的拉力作用。 (6分)(3)從集聚效應角度評價商戶入駐大型購物中心對商戶帶來的有利影響。 (6分)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水果之王”藍莓對氣候、土壤等自然環境的有較高的要求,只有在適宜的氣候和酸性土壤中才能較好地生長,溫度過高過低都影響其生長,土壤要求通氣良好,溫潤且不能有積水,有機質含量豐富。材料二:貴州省麻江縣地處云貴高原向湘桂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經過20年的發展,藍莓種植面積由最初的10畝迅速擴張到現在的 8.56萬畝,是全國藍莓種植面積最大的縣。下左圖為麻江縣地理位置,右圖為麻江縣氣候柱狀圖。(1)分析麻江縣生產藍莓的有利自然條件。 (6分)(2)從生態和經濟角度,分析麻江藍莓種植在快速擴張中可能面臨的問題。 (6分)(3)簡述貴州省推動藍莓產業發展可采取的措施。 ((8分)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材料一:過去、地處鄭州、平封、許昌三地交界的長葛市大周鎮經濟落后,村民將紅薯制成粉條,用架子車拉到縣城出售,延聯時順便撿壘廢品,將城里的舊物帶回村里由售。隨著時間的推移,撿廢品的隊伍逐漸壯大,到了90年代初, 大周鎮的簡單冶煉加工企業已經有了200多束,收購戶達到了400多個。吸引了火江南北的“廢品主”們紛紛前來。材料二:隨著再生資源行壺竹規范化發展,大周鎮逐漸形成了“回收——拆解———冶煉——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成為了長江以北最大的廢舊金屬集散地。下圖是再生金屬與原生金屬的能耗指標比較表。金晨名稱 萉耗 (千克煤/噸) 水耗 (立方米/噸) 固體廢棄物減少量 (噸) SO 排放減少量(噸)原生金屬 再生金屬 原生 全屬 再生 金屬匈 1444 390 397 2 380 0.137幅 3916 150 22.7 0.5 20鉛 844 185 235.5 0.5 128 0.03鋅 1223 78 52 0.062(1)說出90年代初大周鎮冶煉加工企業的成本優勢。 (3分)(2)與原生金屬冶煉相比,簡述再生金屬冶煉的環境效益。 (6分)(3)請為大周鎮再生金屬加工產業發展提合理化建議, (6分)2024—2025 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高一試題地理答案一、選擇題1-5 C A B D C 6-10 D B B B C 11-15 D C AA D 16-20 C B B C C 二、問答題21.(1)數量增多;類型增加;規模擴大;部分工業區、開發區和衛星城融合為新城。(每點 1分,任意 3 點)(2) 生產要素流向郊區,增加就業崗位;居民要素流向郊區,改善居住條件;消費要素流向郊區,便利居民生活。(每點 2 分)(3) 商家集聚,有利于共用基礎設施,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便捷獲取信息和技術,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減少消費者的交通費用,最大限度的吸引消費者,提高經濟效益。(每點 2 分)22.(1)麻江縣緯度低且海拔高,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嚴寒酷暑,凍害、熱害發生少;位于斜坡地帶,排水條件好;土壤以酸性土壤為主,適合藍莓生長。(每點 2 分,任意三點即可)(2) 生態:單一作物連作導致土壤肥力下降;病蟲害風險增加;加劇水土流失、荒漠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經濟:過度依賴鮮果銷售,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農戶收益(供過于求或者大量集中上市,引起價格走低;藍莓耐貯性差,長途運輸損耗大,而本地市場容量有限,引起價格走低);生產結構單一,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和品牌知名度較低,市場競爭力弱。(每點 2 分,內容合理可酌情給分)(3) 完善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注重農業科技發展,培育藍莓多樣品種;種植綠色、有機藍莓,提高藍莓品質,打造藍莓特色品牌;發展藍莓加工業,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加大宣傳力度,采用電商等多樣化方式推廣與銷售藍莓產品,拓展市場;建立生態園,推廣藍莓采摘,發展旅游業;適度控制種植規模,改善生態等(每點 2 分,任意四點即可,內容合理可酌情給分)23.(1)原料(運輸)成本低;勞動力成本低;地價較低。(每點 1 分)(2) 再生金屬能耗低,能夠減少 SO2 等污染氣體和固體廢棄物排放,減輕環境污染;減少對礦產的開采,減少對地表植被破壞,減輕生態破壞;減少水資源和能源消耗,減輕資源短缺。(每點 2 分)(3) 提高冶煉技術,增加再生金屬種類,擴大經營范圍;對產品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清潔生產,強化綠色制造與低碳技術應用(或發展循環經濟),降低能耗,減少污染;打造“金屬循環之旅”主題博物館,發展旅游業。(每點 2 分,任意三點即可,內容合理可酌情給分)高一地理(答)— 1{#{QQABIQUl4gCwkBQACR7KQ0lgC0qQkJGTLQoGxUAcKA5KgBFIFC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地理試題.docx 高一地理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