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兩所中學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二模化學試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兩所中學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二模化學試卷(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5年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兩所中學二模化學試題
一、選擇題
1.五育并舉,讓勞動成為一種教育。在下列勞動過程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掃地 B.生火 C.摘菜 D.提水
2.酒精燈里的下列物質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燈帽 B.棉質燈芯 C.陶瓷燈芯管 D.玻璃燈體
3.為保護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運輸危險化學品火藥、汽油、濃硫酸等的車輛,必須使用重要的警示標志,其中在運輸火藥的車輛上應該張貼的是
A.腐蝕品 B.爆炸品
C.易燃液體 D.自燃物品
4.綠色能源助力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從環保的角度考慮,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煤 B.汽油 C.柴油 D.氫氣
5.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谷豐登”不僅代表農業生產的一種結果,更是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期許。“五谷”分別指稻、黍、稷、麥、菽這五種糧食,小麥中含量最高的營養物質是
A.糖類 B.水 C.油脂 D.維生素
6.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下列都由離子構成的一組物質是
A.氯化鈉、硫酸銅 B.氧化汞、氯化氫 C.金剛石、金 D.液氧、液氮
7.質量守恒定律探究實驗中,涉及到的部分實驗操作如下,其中安全、規范的是
A.點燃酒精燈 B.傾倒液體
C.加鐵釘 D.稱量
8.碳可用于檢測幽門螺桿菌。它與碳-12同屬碳元素,其原因是
A.電子數相同 B.核電荷數相同
C.中子數相同 D.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9.《宋會要輯稿》記載:“浸銅之法,先取生鐵打成薄片,……浸漬數日,鐵片為膽水(硫酸銅溶液)所薄,上生赤煤,取出刮洗……入爐烹煉,……方成銅。”下列理解錯誤的是
A.“打成薄片”增大了反應的接觸面積 B.“鐵片為膽水所薄”發生了置換反應
C.“上生赤煤”指鐵片上生成了紅色的煤 D.“浸銅之法”可知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
10.將小塊鈉放入水中,會發生劇烈反應,原理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鈉離子的符號為
B.X的化學式為
C.小塊鈉放入水中,熔化成閃亮的小球浮游在水面上,說明鈉的熔點很高
D.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觀察到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11.某同學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會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高的是
A.用托盤天平稱葡萄糖時,砝碼放在左盤 B.轉移葡萄糖時,紙上有少量殘留
C.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液面 D.配好溶液裝入試劑瓶時,有少量灑出
12.下列各組離子在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13.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應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在空氣中加熱一定量的銅粉
B.向一定量氫氧化鉀和氯化鋇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C.分別向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逐漸加入鐵粉和鋅粉
D.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
14.現有一定質量鐵和碳的固體混合物與足量硫酸銅溶液充分反應,反應結束后過濾,將得到的固體洗滌、干燥。若反應前后固體中碳的質量分數之比為11:10,則原固體混合物中鐵的質量分數為
A.10% B.30% C.50% D.70%
二、填空與簡答
15.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低碳生活”中的“碳”是 ;鈣、鋅、鐵、碘元素都屬于人體必需的元素,其中屬于常量元素的是 。
16.用如下微觀示意圖探析水的分解。由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過程中沒有發生變化的微粒是 。
17.火的使用標志著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漢字作為載體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火的認識。
(1)甲骨文“”(焚)的字形像是要燃火燒掉樹林。上方的“林”相當于燃燒條件中的 。
(2)小篆“”(滅)的字形左邊像是一川流水,意思是水能滅火。用水滅火的主要原理是 和隔絕氧氣。
18.《天工開物·作咸》記載“候潮一過,明日天晴,半日曬出鹽霜,疾趨掃起煎煉。”“鹽霜”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固體,結合氯化鈉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 g。
(2)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 。
(3)“半日曬出鹽霜”中的“曬”說明,從氯化鈉溶液中得到晶體的方法是 結晶。
19.甲、乙、丙、丁分別為碳酸鈉、鹽酸、氯化亞鐵、氯化銅中的一種,它們之間的部分反應或轉化的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問題:
(1)甲物質為 .
(2)甲與乙的反應屬于四大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反應.
(3)甲與戊反應可以生成丙,則戊可能是 (任寫一種即可).
(4)丙生成丁的化學方程式為 .
20.甲醛(HCHO)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生成CO2和H2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現有50g一氧化碳和甲醛的混合氣體,其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6%,將該混合氣體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最終生成水的質量為 g。
21.用微粒的觀點解釋下列事實.
(1)碘固體(I2)和碘蒸氣都能使淀粉變藍 .
(2)等質量的碘固體和碘蒸氣比較,碘蒸氣的體積遠大于碘固體 .
22.某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做酸堿中和反應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觀察到什么現象時,能證明氫氧化鈉和稀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
(2)中和反應在實際中具有廣泛的應用,請舉出一個實例。
23.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如果錐形瓶中的反應過于劇烈,應該采取什么措施?
(3)若用排空氣法收集,請在B處方框中畫出裝置圖。(只畫集氣瓶、玻璃片和導氣管)
24.化學課堂上,老師為同學們演示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
(1)銅絲插入溶液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兩個現象分別是 ,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鋁絲表面析出紅色固體時,試管內溶液中的溶質一定有 。
三、綜合應用題
25.酸、堿、鹽是幾類重要化合物,它們與人類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關系十分密切。
(1)實驗室常見的酸有鹽酸、硫酸和硝酸等,這些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的原因是 。
(2)小蘇打可以治療胃酸過多,為了探究這一實驗原理,某實驗小組用小蘇打樣品設計了如圖實驗。
①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氣球中收集的氣體,其反應原理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食用鹽在中國的起源:“鹽”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鹵”。中國人大約在神農氏(炎帝)與黃帝的時期開始煮鹽。相傳古時的鹽是用海水煮出來的。但海水制得的粗鹽中除含NaCl外,還含有MgCl2、CaCl2、Na2SO4及泥沙等雜質。為了得到純凈的NaCl晶體,某化學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實驗方案:
①步驟、步驟、步驟都需要用到的一種玻璃儀器為 ,步驟的操作中用該玻璃儀器的作用是 。
②為了除去溶液A中的可溶性雜質,某同學按順序分別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加入過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 。
③小明同學認為在液體B中加入過量鹽酸會影響實驗結果,小紅同學則認為通過步驟c可除去過量的鹽酸得到純凈的NaCl晶體。小紅同學的說法正確嗎? 請說明理由 。
(4)為了洗滌某石油產品中殘留的硫酸,某化驗室實驗員向100g硫酸溶液中加入16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請計算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參考答案
1.B
2.A
3.B
4.D
5.A
6.A
7.A
8.B
9.C
10.C
11.C
12.D
13.C
14.D
15. 氮氣/N2 二氧化碳/CO2 鈣/Ca
16. 氫原子和氧原子
17.(1)可燃物
(2)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
18.(1)36.0
(2)增大
(3)蒸發
19.(1)/鹽酸
(2)復分解
(3)
(4)
20. 9
21. 碘固體是由碘分子構成的,碘蒸氣也是由碘分子構成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 由于碘固體和碘蒸氣的質量相等,說明二者含有的碘分子個數相等,碘蒸氣中碘分子之間的間隔遠遠大于碘固體分子之間的間隔,所以碘蒸氣的體積遠大于碘固體。
22.(1)燒杯中的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
(2)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或用氫氧化鋁治療胃酸過多等)
23.(1)
(2)通過分液漏斗的活塞減緩液體的滴加速率
(3)
24.(1) 銅絲表面出現銀白色固體,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
(2)硝酸鋁
25.(1)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氫離子
(2)
(3) 玻璃棒 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因局部溫度過高而使液滴飛濺 除盡氯化鎂 正確 鹽酸有揮發性
(4)解:設100g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x。
解得:x=19.6g
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答: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9.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溪县| 嘉禾县| 万年县| 西吉县| 开远市| 东安县| 西峡县| 西峡县| 苍溪县| 阆中市| 卓资县| 福鼎市| 尤溪县| 疏附县| 小金县| 兴城市| 台东市| 林州市| 乳源| 大邑县| 德州市| 松桃| 余江县| 田林县| 青河县| 都安| 偏关县| 兰西县| 伊春市| 逊克县| 来安县| 沭阳县| 任丘市| 镇坪县| 叙永县| 海兴县| 华容县| 庆城县| 阿拉善左旗| 资中县| 兰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