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2.1 物質的量濃度 課后練(含答案)高中化學 必修1(蘇教版2019)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2.1 物質的量濃度 課后練(含答案)高中化學 必修1(蘇教版2019)

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溶液組成的定量研究
第4課時 物質的量濃度
【夯實基礎】
1. 下列關于1 mol/L的BaCl2溶液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該溶液中c(Cl-)=2 mol/L
B. 該溶液中Ba2+的物質的量是1 mol
C. 可使用500 mL容量瓶配制180 mL該濃度的BaCl2溶液
D. 將208 g BaCl2固體溶解在1 L水中,所得溶液的濃度為1 mol/L
2. 與 150 mL 1 mol/L MgSO4溶液中SO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的是(  )
A. 50 mL 3 mol/L H2SO4溶液
B. 75 mL 2 mol/L KAl(SO4)2溶液
C. 100 mL 1.5 mol/L Al2(SO4)3溶液
D. 50 mL 1 mol/L Na2SO4溶液
3. (2024揚州期末)配制100 mL 1.000 mol/L Na2CO3溶液時。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
A. 溶解 Na2CO3固體后冷卻至室溫
B. 使用未經干燥的容量瓶
C. 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內壁及玻璃棒
D. 搖勻后發現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線
4. (2024無錫一中月考)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可不經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
B. 將10 mL濃硫酸沿著瓶口緩慢倒入容量瓶稀釋以配制稀硫酸溶液
C. 用滴管滴加液體時,為防止液滴飛濺,滴管緊貼試管內壁
D. 配制1 L 0.1 mol/L NaCl溶液時,可用托盤天平稱量5.85 g NaCl固體
5. (2024連云港新海中學月考)0.30 mol/L Na2SO4溶液和0.20 mol/L Al2(SO4)3溶液等體積混合(體積變化忽略不計),混合溶液中SO的物質的量濃度約為(  )
A. 0.50 mol/L B. 0.45 mol/L
C. 0.25 mol/L D. 0.20 mol/L
6. (2024蘇州昆山中學月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40.0 g NaOH溶解在2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50 mol/L
B. 從1 L 2.0 mol/L NaCl溶液中取出0.5 L,取出的溶液濃度為1.0 mol/L
C. 配制0.100 mol/L NaCl溶液需用5.85 g NaCl固體
D. 常溫常壓下,將3.65 g HCl氣體溶于水制得100 mL溶液,其濃度為1 mol/L
7. (2024南通海安中學階段考)某探究學習小組成員欲用NaClO固體配制480 mL 0.2 mol/L的消毒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b c d e f g
A. 圖中儀器有三種是不需要的
B. 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應烘干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 定容時俯視刻度線,可能導致NaClO的濃度偏低
D. 需要稱量的NaClO固體質量約為7.5 g
8. (2024蘇州三校聯考)欲配制80 mL 1.0 mol/L 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 用托盤天平需要稱量8.5 g Na2CO3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釋至100 mL
B. 用托盤天平需要稱量10.6 g Na2CO3,并置于容量瓶中,再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 mL
C. 量取20 mL 5.0 mol/L Na2CO3溶液,加水80 mL
D. 稱量28.6 g Na2CO3·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釋至100 mL
9. (2024連云港贛榆高級中學檢測)下圖是某品牌飲用礦物質水標簽的部分內容。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飲用礦物質水凈含量:500 mL配料表:純凈水、硫酸鎂、氯化鉀保質期:12個月主要離子成分:K+  1.0~27.3 mg/LMg2+ 0.1~4.8 mg/L
A. 該品牌飲用水是電解質
B. 該品牌礦物質水的c(Mg2+)≤1.0×10-4 mol/L
C. 取少量礦物質水于試管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含Cl-
D. 若該飲用水中c(Mg2+)、c(K+)、c(Cl-)均為0.1 mmol/L,則c(SO)為0.1 mmol/L
【提升素養】
10. (2024揚州邗江中學月考改編)下列關于物質的量濃度表述正確的是(  )
A. V L Al2(SO4)3溶液中含Al3+的質量為m g,則溶液中c(SO)= mol/L
B. 將62 g Na2O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c(OH-)=1 mol/L
C. 用1 L水吸收22.4 L HCl(標準狀況下)所得鹽酸的濃度是1 mol/L
D. 將0.5 mol/L NaNO3溶液100 mL蒸發50 g H2O,所得的溶液濃度為1 mol/L
11. 36.5 g HCl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為1 g/mL)所得溶液的密度為 ρ g/mL,質量分數為w,物質的量濃度為c mol/L。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所得溶液的體積為 mL
B. 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 
C. 所得溶液的溶解度為S=
D. 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w=
12.(2024揚州高郵月考)明礬[KAl(SO4)2·12H2O]是一種常用的凈水劑。以廢易拉罐(主要成分為鋁和少量鐵雜質)為原料制取明礬晶體的實驗流程如圖(已知:鋁能溶于NaOH溶液):
(1) “堿溶”后濾渣的主要成分為    。
(2) “酸溶”步驟需9 mol/L H2SO4溶液90 mL,若由18 mol/L濃硫酸溶液配制,則需濃硫酸溶液的體積為    mL,配制所需的玻璃儀器除量筒(用于粗略量取18 mol/L H2SO4溶液的體積)、燒杯、玻璃棒外還有          。
(3) 下列操作會引起所配溶液濃度偏低的有    (填字母)。
A. 用量筒量取18 mol/L H2SO4溶液時,仰視量筒的刻度線
B. 用量筒量取18 mol/L H2SO4溶液后未洗滌量筒
C. 容量瓶未干燥就用來配制溶液
D. 燒杯中稀溶液往容量瓶轉移時,有少量液體濺出
(4) 明礬晶體能夠用于凈水的原因為         。
第4課時 物質的量濃度
1. A 1 mol/L的BaCl2溶液中c(Cl-)=2 mol/L,A正確;沒有溶液體積,不能計算Ba2+的物質的量,B錯誤;應使用250 mL容量瓶配制180 mL該濃度的BaCl2溶液,C錯誤;將208 g BaCl2固體溶解在1 L水中,所得溶液的體積不是1 L,溶液的濃度不是1 mol/L,D錯誤。
  物質的量濃度計算公式中的體積為溶液的體積,不是溶劑的體積;m(溶液)=m(溶劑)+m(溶質),但V(溶液)≠V(溶劑)+V(溶質),即不能用溶質和溶劑(如水)的體積之和代替溶液的體積,通常可根據公式V(溶液)=計算。
2. D 1 mol/L MgSO4溶液中SO的物質的量濃度c(SO)=1 mol/L。各選項中c(SO)分別為3 mol/L 、4 mol/L 、4.5 mol/L、1 mol/L,故選D。
  準確判斷溶液中不同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之間的關系。如在Na2SO4溶液中,由于1 mol Na2SO4能電離出2 mol Na+和1 mol SO,即n(Na+)=2n(SO)=2n(Na2SO4),故存在c(Na+)=2c(SO)=2c(Na2SO4)。不同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與溶液體積的多少無關。
3. D 搖勻后發現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線,使溶液體積偏大,導致配制溶液濃度偏低,操作不符合規范,D符合題意。
4. A 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釋溶液,B錯誤;用滴管滴加液體時,滴管應垂懸在試管口上方約1 cm處,不能緊貼試管內壁,C錯誤;托盤天平不能精確到0.01 g,D錯誤。
5. B 假設兩溶液的體積為50 mL,50 mL 0.3 mol/L Na2SO4溶液中含有硫酸鈉的物質的量為0.3 mol/L×0.05 L=0.015 mol,50 mL 0.2 mol/L Al2(SO4)3溶液中含有硫酸鋁的物質的量為0.2 mol/L×0.05 L=0.01 mol,兩溶液中含有硫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15 mol+0.01 mol×3=0.045 mol,所以混合溶液中SO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45 mol/L,B正確。
6. D 40.0 g NaOH溶解在2 L水中所得溶液的體積未知,無法計算物質的量濃度,A錯誤; 溶液是均一、穩定的分散系,從1 L 2.0 mol/L NaCl溶液中取出0.5 L,取出的溶液濃度為2.0 mol/L,B錯誤;溶液體積未知,無法計算所需NaCl固體的質量,C錯誤;3.65 g HCl氣體的物質的量==0.1 mol,溶于水制得100 mL溶液,c(HCl)==1 mol/L,D正確。
7. D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用不到圓底燒瓶、滴定管(酸式、堿式)、分液漏斗,故圖中有4種儀器是不需要的,A錯誤;容量瓶內殘存的蒸餾水對配制溶液無影響,容量瓶(精密儀器,受熱玻璃會變形)不能烘干,可以自然晾干,B錯誤;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會造成所配溶液的體積偏小,濃度偏高,C錯誤;應選用規格為500 mL容量瓶配制溶液,則m(NaClO)=0.5 L×0.2 mol/L×74.5 g/mol=7.45 g≈7.5 g,D正確。
8. D 配制80 mL 1.0 mol/L Na2CO3溶液,需使用規格為100 mL的容量瓶,則m(Na2CO3)=0.1 L×1.0 mol/L×106 g/mol=10.6 g,A錯誤;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體,B錯誤;量取20 mL 5.0 mol/L Na2CO3溶液,加水80 mL,溶液的體積小于100 mL,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大于1.0 mol/L,C錯誤;若使用Na2CO3·10H2O配制,則m(Na2CO3·10H2O)=0.1 L×1.0 mol/L×286 g/mol=28.6 g,將其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釋至100 mL,所得Na2CO3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1.0 mol/L,D正確。
9. D 電解質是純凈物,該品牌飲用水是混合物,故該品牌飲用水不是電解質,A錯誤;Mg2+含量為0.1~4.8 mg/L,c(Mg2+)≤2.0×10-4 mol/L,B錯誤;除Cl-外,SO也能與Ag+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確定是否含有Cl-,C錯誤;若該飲用水中c(Mg2+)、c(K+)、
c(Cl-)均為0.1 mmol/L,由化學式中的電荷守恒知,2c(Mg2+)+c(K+)=c(Cl-)+2c(SO),則c(SO)為0.1 mmol/L,D正確。
10. A n(SO)=n(Al3+)=×mol=mol,則c(SO)=mol/L,A正確;n(Na2O)==1 mol,由Na原子守恒:Na2O~2NaOH知,n(OH-)=2n(Na2O)=2 mol,則c(OH-)=2 mol/L,B錯誤;標準狀況下,用1 L水吸收22.4 L(即1 mol)HCl所得鹽酸溶液的體積未知,無法計算所得鹽酸的濃度,C錯誤;蒸發50 g水后,所得的溶液的體積不是50 mL,無法計算所得的溶液濃度,D錯誤。
  守恒法
物質在發生“變化”或兩物質在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某些物理量的總量保持“不變”。在化學變化中的各種各樣的守恒,如原子守恒。
如工業制硝酸:4NH3+5O24NO+6H2O, 2NO+O2===2NO2,3NO2+H2O===2HNO3+NO。經多次氧化和吸收,由N原子守恒知:NH3~HNO3。
11. C 36.5 g HCl溶解在1 L水中,溶液的質量為(36.5+1 000)g,溶液的體積V== mL,A正確;溶液的體積V==mL,n===1 mol,c== mol/L,B正確;36.5 g HCl 溶解在1 L水中,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無法計算溶解度,C錯誤;物質的量濃度為 c mol/L,溶液的質量為ρV,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D正確。
  物質的量濃度與溶質質量分數之間的關系
①換算公式:cB= mol/L。
M:溶質B的摩爾質量;ρ:溶液密度(g/mL)。
②推導方法:
設溶液體積為1 L,則cB=== mol/L。
12. (1) Fe (2) 50 100 mL容量瓶、膠頭滴管
(3) D (4) 明礬溶于水產生氫氧化鋁膠體,膠體有吸附性
解析:(1) 廢易拉罐的主要成分為鋁和少量鐵雜質,鋁能溶于NaOH溶液,鐵不能溶于NaOH溶液,則“堿溶”后濾渣的主要成分為Fe。(2) 根據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實驗操作可知,由濃硫酸配制90 mL 9 mol/L H2SO4溶液,只能用100 mL容量瓶,故需要18 mol/L濃硫酸的體積==50(mL),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100 mL容量瓶和膠頭滴管。(3) 仰視讀數,量取的液體體積偏大,即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大,所配溶液濃度偏高,A不符合題意;量筒是粗略儀器,誤差已經考慮在內,不需要洗滌量筒,對實驗結果無影響,B不符合題意;容量瓶未干燥就用來配制溶液,對實驗結果無影響,C不符合題意;燒杯中稀溶液往容量瓶中轉移時,有少量液體濺出,導致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小,所配溶液濃度偏低,D符合題意。(4) 明礬溶于水產生Al(OH)3膠體,膠體有吸附性,故明礬能夠凈水。
  讀數時,俯視或仰視量筒刻度產生的誤差圖解
量筒的刻度是上大下小,由下圖可知,俯視讀數偏大,實際量取的液體偏少;仰視讀數偏小,實際量取的液體偏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壶关县| 武鸣县| 天气| 秦皇岛市| 洛宁县| 洛宁县| 尤溪县| 拉萨市| 安达市| 东源县| 隆化县| 焦作市| 哈尔滨市| 明光市| 丹东市| 克拉玛依市| 周至县| 抚州市| 哈尔滨市| 久治县| 枞阳县| 丰顺县| 久治县| 安新县| 奉化市| 白河县| 东丽区| 响水县| 咸宁市| 龙州县| 邻水| 赫章县| 会泽县| 德江县| 双流县| 双峰县| 玉田县| 双峰县| 玉龙| 宿州市| 大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