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第二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冊2.4 自由落體運動5.通過實驗,探究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了解重力加速度的概念,掌握其大小、方向,知道地球上不同地點的重力加速度可能會不同。4.經歷抽象概括和推理的過程,知道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3.通過實驗探究自由落體運動,體會基于事實證據和科學推理對不同觀點和結論進行質疑、分析和判斷的研究方法。2.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的實驗和推理方法。認識伽利略對物體運動的研究在科學發展和人類進步上的重大意義。1.了解亞里士多德關于力和運動的主要觀點學習目標初速度為0;⑴觀察軌跡⑵分析:它們為什么是直線運動?要求:熟透的蘋果(下落)靜止釋放粉筆頭實例只受重力。觀察與思考1導入新課原因分析:觀察與思考2演示:在教室內拿兩張同樣大小的紙,將其中一張揉成一個團。讓紙團和另一張紙在同樣的高度落下,看看哪一個下落得快;⑵結合實驗及生活中的經驗,討論:什么因素影響物體下落的快慢?⑴站在高層建筑物上,讓輕重不同的兩個物體從同一高度同時落下,你認為哪個物體下落得快?觀察:將一個保齡球和一堆羽毛,用升降機將它們舉到房間的頂部并同時釋放。結論 影響落體運動快慢的因素是空氣阻力的作用;沒有空氣阻力時,只受重力作用情況下,輕、重不同的物體下落快慢相同。⑴只受重力⑵初速度為0空氣阻力很小時,物體從靜止開始時的下落近似看作自由落體運動。1.定義:2.條件:理想化物理模型近似條件:思考:運動特征——軌跡是直線,但它是變加速 勻加速?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一、自由落體運動【實驗目的】⑴判斷該運動是否為勻變速直線運動⑵測量自由落體加速度數值【實驗思路】實驗探究: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0123456x1x3x4x5x6x2由于下落加速度大,計時點可選作計數點。挑選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知道相鄰兩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T,再測量相鄰計數點之間的距離,如下圖,計算出計數點1—5位置重物的速度v1、v2、v3、v4、v5以利用打點計時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為例:⑵利用公式x36-x03=g(3T)2——可計算自由落體加速度數值x2-x1=x3-x2=… =xn-xn-1=恒量——可證明是勻變速直線運動⑴作圖像圖像為直線——可證明是勻變速圖像斜率——可計算自由落體加速度數值【物理量測量】⑴由于自由落體運動加速度比較大,計時點可作為計數點。打點計時器打點周期為0.02s,故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02s。測量的物理量: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和位移。⑵測量各計數點到0點間的距離,然后計算相鄰計數點間的位移x1、x2…【數據分析】在實驗思路中,將測得的物理量數值代入公式,可分析得出結論。1.裝置鐵架臺(含鐵夾) 、打點計時器、交流電源、 紙帶、墨粉(復寫)紙片、導線、重物(帶紙帶夾)、毫米刻度尺2.實驗步驟⑴將計時器豎直固定在鐵架臺上⑵豎直提起紙帶,使重物靠近計時器下端⑶先打開打點計時器,再松開紙帶⑷關閉電源,取下紙帶⑸更換重物,重復幾次上面的實驗,選取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處理。【器材和實驗步驟】單位:cm1.判斷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嗎 ⊿x=1.6cm(定值)2.初速度是0嗎?3.求加速度(大鄰差)x1∶x2∶x3∶…∶xn=1∶3∶5∶…∶(2n-1)a≈10m/s2數據分析:創新探究案例:教材P53 T5 利用頻閃照相研究自由落體運動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2.自由落體運動加速度為9.8m/s2實驗結論:1.自學:課本P49回答下列問題⑴什么是重力加速度?標準值為多少 方向指向哪里?⑵由表中數據可以得到重力加速度的什么規律?2.總結提問⑴在同一地點,一切物體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g=9.8m/s2,方向豎直向下。⑵不同地點,隨緯度的升高而增大。二、自由落體加速度v0=0,a=g,x=h,則有v0=0vh 、t3.自由落體運動公式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理解精例1 (多選)關于自由落體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張紙片在地球表面自由下落,可以看成自由落體運動B.一個鋼球在地球表面自由下落,可以看成自由落體運動C.在地球上同一地點,一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落至同一高度時的加速度都相同D.輕物體和重物體的重力加速度不同【答案】BC【解析】地球表面有空氣,紙片受到空氣阻力較大,不能忽略,鋼球受到的阻力比重力小得多,可以忽略,因此鋼球的自由下落可以看成自由落體運動,紙片的自由下落不能看成自由落體運動,A錯誤,B正確;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方向豎直向下,在地球的表面,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略有不同,在地球表面同一地點,g的值都相同,但隨著高度的增大,g的值逐漸減小,重力加速度與物體的質量無關,C正確,D錯誤.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的應用精例2 從離地面80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個小球,(不計空氣阻力,取g=10 m/s2)求:(1)經過多長時間小球落到地面上.(2)小球下落到地面時的速度.(3)小球自開始下落計時,在最后1 s內的位移.【答案】(1)4 s (2)40 m/s (3)35 m等效轉換法解決自由落體運動問題精例3 青青是一個善于思考的女孩,她在學過自由落體運動規律后,對自家房屋屋檐下落的雨滴產生了興趣.此屋檐離地面高度為3.2 m,她坐在窗前發現從屋檐每隔相等時間滴下一滴水,當第5滴正欲滴下時,第1滴剛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與第2滴分別位于窗戶的上沿和下沿,如圖所示.g取10 m/s2,求窗戶的上沿和下沿高度差是多少?【答案】1 m線狀物體的自由落體精例4 一條鐵鏈AB長0.49 m,懸于A端靜止,如果讓它自由下落,求整個鐵鏈通過懸點下方2.45 m處的小孔O需要的時間.(g取10 m/s2)【答案】7.4×10-2 s【解析】作出鐵鏈AB下落過程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可以看出,鐵鏈通過小孔的時間為從B端到達小孔至A端離開小孔的時間.課堂小結課堂小結定義規律應用條件●運動性質●自由落體加速度公式●只受重力●初速度為0課堂小練 | 素養達成1.甲物體的質量是乙物體質量的2倍,從同一高度同時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比乙先著地 B.乙比甲先著地C.甲、乙同時著地 D.著地時v甲=2v乙【答案】C【解析】一切物體在做自由落體運動時,其加速度都為g,與物體的質量無關,所以當兩個物體從同一高度同時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它們將會做完全相同的運動,即它們會同時落地,故本題正確答案應選C.2.小明搖動蘋果樹,從同一高度有一個蘋果和一片樹葉同時從靜止下落,發現蘋果先落地,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蘋果和樹葉的運動都是自由落體運動B.蘋果和樹葉的運動都能看成自由落體運動C.蘋果的運動可以近似看成自由落體運動,樹葉的運動則不能看成自由落體運動D.假如地球上沒有空氣,則蘋果和樹葉也不會同時落地【答案】C【解析】蘋果和樹葉都受重力和空氣阻力,但空氣阻力相對蘋果的重力來說很小,可以忽略不計,故蘋果的運動可以看作自由落體運動,而樹葉的運動不能看作自由落體運動,故A、B錯誤,C正確;假如地球上沒有空氣,蘋果和樹葉都只受重力,都做自由落體運動,同時落地,故D錯誤.3.秋天的校園里,金黃色的銀杏樹甚是好看.一片銀杏樹葉從大約10 m高的樹枝上落下,則銀杏葉落地的時間大約為( )A.0.5 s B.1.0 sC.1.4 s D.5.0 s【答案】D4.(2021屆南寧名校檢測)一個從地面上豎直上拋的物體,它兩次經過一個較低點A的時間間隔是5 s,兩次經過一個較高點B的時間間隔是3 s,則A、B之間的距離是(不計空氣阻力,g取10 m/s2)( )A.80 m B.40 mC.20 m D.無法確定【答案】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