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下)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地 理 試 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號、姓名、班級、學校填寫在答題卡上。2. 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代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代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 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所規定的位置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 本堂考試時間為120分鐘,生物、地理分值各為100分。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同學們,開動腦筋,看清題目細心答題哦!第Ⅰ卷 選擇題(40分)選擇題(下列各小題有且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40分)亞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2022年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7人。受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差異影響,亞洲人口分布不均,差異顯著。下圖示意亞洲人口分布,據此完成1—2題。1.以下地區人口最稠密的是A.亞洲中部 B.亞洲南部 C.亞洲北部 D.亞洲西部2.亞洲東部地區人口較為稠密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環境優越 ②經濟發達 ③農耕文明歷史悠久 ④工業歷史較早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近些年來,亞洲經濟騰飛崛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仍面臨經濟增長不穩定、金融體系脆弱、收入差距過大,以及氣候變化、技術變革和數字化轉型等新挑戰。下表示意亞洲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22年),據此完成3—5題。國家 卡塔爾 日本 中國 印度 越南 尼泊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美元) 88000 33800 12700 2400 4200 13003.分析亞洲部分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數據,可得出各國A.自然條件相差懸殊 B.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C.國土面積差異大 D.人口出生率高低不同4.西亞的卡塔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高于發達國家日本,是因為該國A.農業發達 B.工業發達 C.人口眾多 D.石油資源豐富5.下列為亞洲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提出的建議,不合理的是A.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B.發展多樣化經濟體系C.堅持自力更生,獨自發展 D.加強合作,互利共贏中南半島與我國山水相連。橫斷山脈南延構成其山地骨架;瀾滄江流出我國后稱湄公河,對當地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各國的合作簡稱“瀾湄合作”,旅游業是其中的重要內容。2021年12月3日,連接中國昆明和老撾首都萬象的中老鐵路正式通車,促進了中國與中南半島更多的交流。下圖示意中南半島及中老鐵路。據此完成6—9題。6.觀察圖中主要河流的大致流向,推測中南半島的地勢特點是A.北高南低 B.南高北低 C.東高西低 D.西高東低7.中老鐵路“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反映了中老鐵路沿線A.植被眾多,森林密布 B.季風氣候顯著,洪澇多發C.山河相間,地形起伏大 D.位于板塊邊緣,地震多發8.通過中老鐵路出口運往中國的商品大概率是A.玉米、小麥 B.機械設備 C.羊毛、牛肉 D.天然橡膠、榴蓮9.中南半島吸引中國游客到此旅游的主要原因有①山水相連,距離近 ②發達國家眾多,經濟和服務水平高③華人、華僑比重大 ④熱帶風光,與我國大部分旅游資源風格迥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電視紀錄片《第三極》將南極、北極、珠穆朗瑪峰合稱“世界三極”,此次拍攝活動的宗旨是:關注全球氣候變化,提倡全球節能減排,讓我們更加珍愛共同的綠色家園。據此完成10—12題。10.“三極”的共同特點是A.氣候寒冷 B.海拔最高 C.緯度最高 D.人口較多11.全球變暖時,“三極”共同的影響是A.冰川融化 B.滑坡頻發 C.雨林破壞 D.海平面下降12.面對全球變暖,我們中學生可以做的是①在極地建立自然保護區 ②向周圍的人宣傳極地保護③簽訂條約,保護極地 ④踐行低碳生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日本被譽為“賞櫻之國”,每年春天都有大批游客前往日本觀賞櫻花。下圖示意日本本土櫻花開放時間和主要工業地帶,據此完成13—15題。13.小明想在4月10日前往日本觀賞櫻花,最適合去A.北海道島 B.本州島 C.四國島 D.九州島14.影響日本各地櫻花開放時間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因素 B.海陸因素 C.緯度因素 D.經度因素15.日本工業多沿海分布,關于其原因的說法錯誤的是A.多優良港口 B.便于進口原料C.便于出口工業產品 D.沿海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俄羅斯石油、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儲量、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是世界能源輸出大國。21世紀以來,中俄兩國能源合作項目穩步推進,中俄輸油管道、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相繼開通。下圖示意俄羅斯鐵路、工業區和交通分布,據此完成16—18題。16.俄羅斯鐵路網歐洲部分較為密集,亞洲部分稀疏,主要原因是A.歐洲部分地形平坦,建設成本低 B.亞洲部分氣候寒冷,凍土廣布C.歐洲部分人口密集,運輸需求大 D.亞洲部分礦產貧乏,開發價值低17.俄羅斯重工業發達,主要因為A.平原面積廣 B.礦產資源豐富 C.緯度位置較高 D.國土面積廣闊18.中俄能源合作不斷深化對中國能源安全的重要意義有①增加能源供應,緩解能源供需矛盾 ②實現能源進口渠道多元化③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④保障能源安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舉行,以“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此次論壇不僅加強了中非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還為非洲國家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促進了全球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據此完成19—20題。19.峰會強調“合作共贏”理念,對于促進不同人種間和諧共處的意義在于A.促進了人種間的平等與尊重 B.消除了人種間的所有差異C.加劇了人種間的競爭和沖突 D.使人種間的界限更加分明20.峰會加強國際合作對于全球經濟發展的貢獻是①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②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合作范例③保護本國產業免受國際競爭 ④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的方向發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第Ⅱ卷 非選擇題(4個小題 共60分)2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世界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律主要有:赤道地區降水多,極地地區降水少;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中緯度地區沿海地區降水多,大陸內部降水少;盛行風向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因素共同影響著一個大洲的降水量的空間分布。下圖示意非洲年降水量分布。(1)描述非洲的緯度位置。(4分)(2)圖中字母標注的年降水量少于200mm的區域有 、 。(4分)(3)簡述A地降水多的原因。(2分)(4)簡述D、E兩地降水差異及其原因。(4分)(5)歸納非洲降水量的大致分布特征。(2分)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2025年3月11日,一艘滿載“中國制造”的10萬噸級貨輪在國產核動力破冰船護航下從大連港出發抵達鹿特丹港,比傳統蘇伊士運河航線縮短了13天,運費成本直降40%。北極東北航道的常態化運營,意味著中國將徹底擺脫對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的依賴。數據顯示,北極航道每年可節省燃油消耗370萬噸,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00萬噸。從2013年試航至今,該航線每年通航時間逐漸延長。下圖示意傳統航道與北極東北航道。(1)北極東北航道從我國大連出發到達荷蘭的鹿特丹,依次經過的大洋有 洋、洋、 洋。(6分)(2)列舉制約北極航線通航的自然條件。(2分)(3)列舉北極航線的經濟價值和生態環境價值。(4分)(4)簡述北極航線得以運行且每年通航時間逐漸延長的原因。(2分)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澳大利亞地廣人稀,土地資源豐富,淡水資源貧乏,因地制宜發展了農牧業。東南沿海和西南沿海地區,降水條件好,土壤肥沃,多為集約牧羊和小麥種植混合經營;廣大的中西部地區,氣候干燥,以粗放牧牛和牧羊為主。材料二:巴西是當今世界著名的農牧業大國。這里地域遼闊,擁有大面積的高質量耕地和牧場;氣候濕熱,水熱條件優越,農業生產潛力巨大。近年來,巴西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逐年增加,大豆、玉米、水稻、咖啡、甘蔗、柑橘等農產品大量出口。巴西畜牧業采用草飼散養的方式養牛,牛肉肉質好、成本低,出口量世界第一。材料三:下左圖示意澳大利亞礦產分布,右圖示意巴西礦產及鐵路分布(1)中國某商貿公司想采購一批牛肉和熱帶經濟作物,最好去兩國中的 。(2分)(2)簡要分析兩國水熱條件配置。(4分)(3)簡要歸納澳大利亞農牧業生產特點。(4分)歸納兩國人口(城市)分布的共同特點。(2分)簡要分析兩國發展工業共同的有利條件。(4分)24.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法國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豐富,每年接待外國游客約8000萬人,連續多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接待外國游客的國家。國際旅游收入僅次于美國和西班牙,居世界第三。下左圖示意法國地形,右圖示意巴黎氣候資料。(1)巴黎屬于 氣候,氣候特征是 。(4分)(2)據圖描述法國的半球位置。(4分)(3)描述法國地勢的大致特征。(2分)(4)試分析法國旅游業發達的原因。(4分)七年級(下)地理試卷 第1頁共6頁七年級(下)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地理參考答案選擇題(下列各小題有且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D C A C D B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B C D C B C A D21. (16分)(1)(4分)赤道穿過中部;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大部分位于熱帶。(答兩點即可)(2)(4分)B C F(任答兩個即可,可以交換位置)(3)(2分)A位于赤道附近,符合世界降水量分布的赤道多雨的規律。(4)(4分)D地降水多于E地;因為D地位于迎風坡,多雨(或描述E地位于背風坡,少雨)。(5)(2分)大致從赤道向兩側(邊)遞減。22. (14分)(1)(6分)太平(洋) 北冰(洋) 大西(洋)(不可以交換位置)(2)(2分)氣候極寒;生態脆弱(3)(4分)航線縮短,節約時間;節省燃油,成本降低;節省燃油,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2分)科技進步(核動力破冰船的使用);全球氣候變暖23. (16分)(1)(2分)巴西(2)(4分)兩國均熱量豐富;澳大利亞淡水資源貧乏;巴西氣候濕熱,水熱條件優越(3)(4分)農牧業發達;農牧業發展專業化;畜牧業以養羊、牛為主;種植業以小麥生產為主;東南沿海和西南沿海地區,多為集約牧羊和小麥種植混合經營;中西部地區,以粗放牧牛和牧羊為主。(4)(2分)都大致分布于東南沿海地區。(5)(4分)礦產豐富,交通便利,土地資源豐富。24. (14分)(1)(4分)溫帶海洋性(氣候) 全年溫和濕潤(不可以交換位置)(2)(4分)北半球、東半球(3)(2分)大致東南高,西北低。(4)(4分)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接待能力強;基礎設施完善;經濟發達;交通便利;使用統一的貨幣---歐元;氣候舒適,大部分地區全年溫和濕潤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春初中地理期末 試題.docx 2025春初中地理期末 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