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生必做實驗(一)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要點一 容量瓶的構造及使用1.容量瓶的構造與選用2.容量瓶的驗漏(1)操作要點:右手食指頂住瓶塞,另一只手五指托住容量瓶底,將其倒立(瓶口朝下),觀察容量瓶是否漏水。(2)操作順序:裝水→蓋塞→倒立→正立→玻璃塞旋轉180°→倒立。要點二 配制步驟以配制500 mL 1.0 mol/L NaCl溶液為例。1.使用容量瓶應注意什么問題 2.如何配制100 g 10%的NaCl溶液 3.如何用濃硫酸配制1∶4的稀硫酸50 mL 4.定容時,容量瓶讀數應注意什么 仰視、俯視分別會對溶液濃度造成什么影響 要點三 誤差分析1.基本思路根據濃度表達式c==,變量是n(m)或V,通常只會是其中某一因素發生變化并導致對所配溶液濃度造成影響。2.誤差分析(1)m(或n)的實際值比理論值小或V的實際值比理論值大——濃度偏小。(2)m(或n)的實際值比理論值大或V的實際值比理論值小——濃度偏大。[示例] 誤差分析舉例(1)從改變溶質物質的量角度分析誤差(用“偏大”“偏小”或“無影響”填空)。①配制450 mL 0.1 mol/L的NaOH溶液,用天平稱取NaOH固體1.8 g: 。 ②配制500 mL 0.1 mol/L的硫酸銅溶液,用天平稱取膽礬8.0 g: 。 ③配制NaOH溶液,用天平稱量NaOH時,天平的兩個托盤上放兩張質量相等的紙片,其他操作均正確: 。 ④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需稱量溶質4.4 g,稱量時物碼放置顛倒: 。 ⑤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濃硫酸時,仰視量筒的刻度線: 。 ⑥定容時,加水超過刻度線,用膠頭滴管吸取多余的液體至刻度線: 。 ⑦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時,燒杯及玻璃棒未洗滌: 。 (2)從改變溶液體積角度分析誤差(用“偏大”“偏小”或“無影響”填空)。①配制NaOH溶液時,將稱量好的NaOH固體放入小燒杯中溶解,未經冷卻立即轉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 。 ②定容搖勻后,發現液面下降,繼續加水至刻度線: 。 ③定容時仰視容量瓶的刻度線: 。 ④定容搖勻后少量溶液外流: 。 ⑤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餾水: 。 1.(2024·全國甲卷,27節選)如圖為“溶液配制”的部分過程,操作a應重復3次,目的是 ,定容后還需要的操作為 。 2.(2022·廣東卷,17節選)食醋是烹飪美食的調味品,有效成分主要為醋酸(用HAc表示)。HAc的應用與其電離平衡密切相關。25 ℃時,HAc的Ka=1.75×10-5=10-4.76。(1)配制250 mL 0.1 mol·L-1的HAc溶液,需5 mol·L-1HAc溶液的體積為 mL。 (2)下列關于250 mL容量瓶的操作,正確的是 (填字母)。 A B C D1.(2024·安徽卷,6)地球上的生物氮循環涉及多種含氮物質,轉化關系之一如圖所示(X、Y均為氮氧化物),羥胺(NH2OH)以中間產物的形式參與循環。常溫常壓下,羥胺易潮解,水溶液呈堿性,與鹽酸反應的產物鹽酸羥胺([NH3OH]Cl)廣泛用于藥品、香料等的合成。已知25 ℃時,Ka(HNO2)=7.2×10-4,Kb(NH3·H2O)=1.8×10-5,Kb(NH2OH)=8.7×10-9。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標準狀況下,2.24 L X和Y混合氣體中氧原子數為0.1NA[B] 1 L 0.1 mol·L-1NaNO2溶液中Na+和N數均為0.1NA[C] 3.3 g NH2OH完全轉化為N時,轉移的電子數為0.6NA[D] 2.8 g N2中含有的價電子總數為0.6NA2.(2023·遼寧卷,5)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黑火藥的爆炸反應為S+2KNO3+3CK2S+N2↑+3CO2↑。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1.2 L CO2含π鍵數目為NA[B] 每生成2.8 g N2轉移電子數目為NA[C] 0.1 mol KNO3晶體中含離子數目為0.2NA[D] 1 L 0.1 mol·L-1 K2S溶液中含S2-數目為0.1NA3.(1)(2022·全國乙卷)由CuSO4·5H2O配制 CuSO4溶液,下列儀器中不需要的是 (填儀器名稱)。 (2)(2022·海南卷)現有濃磷酸質量分數為85%,密度為 1.7 g·mL-1。若實驗需100 mL1.7 mol·L-1的H3PO4溶液,則需濃磷酸 mL(保留一位小數)。 學生必做實驗(一)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要點剖析]要點一 容量瓶的構造及使用1.溫度 容積 100 mL 250 mL 500 mL 1 000 mL 500 mL要點二 配制步驟 托盤天平 燒杯 冷卻至室溫 500 2~3 1~2 凹液面與刻度線[深度思考]1.①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固體或稀釋濃溶液;②不能用來長期貯存溶液;③不能配制任意體積的溶液,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規定容積的溶液;④不能加入過冷或過熱的液體,避免溶液體積不準確。2.用托盤天平稱取10.0 g NaCl固體,放入200 mL燒杯中,再用100 mL量筒量取90.0 mL的蒸餾水注入燒杯中,然后用玻璃棒攪拌使之溶解。3.用50 mL的量筒量取40.0 mL的蒸餾水注入100 mL的燒杯中,再用10 mL的量筒量取10.0 mL濃硫酸,然后沿燒杯內壁緩緩注入燒杯中,并用玻璃棒不停地攪拌。4.容量瓶讀數時視線應與刻度線相平。仰視容量瓶刻度線,液面高于刻度線,導致溶液體積偏大,濃度偏小;俯視容量瓶刻度線,液面低于刻度線,導致溶液體積偏小,濃度偏大。要點三 誤差分析2.[示例] 【答案】 (1)①偏小?、谄 、燮 、芷?br/>⑤偏大?、奁 、咂?br/>(2)①偏大 ②偏小?、燮 、軣o影響?、轃o影響【解析】 (1)②所需膽礬質量為0.5 L×0.1 mol/L×250 g/mol=12.5 g。③NaOH易吸水潮解且具有腐蝕性。④實際稱量質量為4 g-0.4 g=3.6 g。(2)①NaOH溶于水放熱,溶液的體積比室溫時大,應恢復至室溫后再移液、定容。[走向高考]1.【答案】 避免溶質損失 蓋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解析】 操作a為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并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中,目的是避免溶質損失;定容后應蓋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2.【答案】 (1)5.0 (2)C【解析】 (1)溶液稀釋過程中,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因此 250 mL×0.1 mol·L-1=V×5 mol·L-1,解得 V=5.0 mL。(2)不能用手等觸碰瓶口,以免污染試劑,應用瓶塞塞住容量瓶口,故A錯誤;定容時,視線應與刻度線相平,不能仰視或俯視,且膠頭滴管尖嘴不能插入容量瓶內,故B錯誤;向容量瓶中轉移液體,需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位于刻度線以下,同時玻璃棒不能接觸容量瓶口,故C正確;定容完成后,蓋上瓶塞,將容量瓶來回顛倒,將溶液搖勻,顛倒過程中,左手食指抵住瓶塞,防止瓶塞脫落,右手扶住容量瓶底部,防止容量瓶從左手掉落,故D錯誤。真題驗收1.A N在亞硝酸鹽還原酶的作用下轉化為X,X在X還原酶的作用下轉化為Y,X、Y均為氮氧化物,即X為NO,Y為N2O。標準狀況下,2.24 L NO 和N2O混合氣體物質的量為0.1 mol,氧原子數為0.1NA,故A正確;HNO2為弱酸,因此N能夠水解為HNO2,1 L 0.1 mol·L-1NaNO2溶液中N數目小于0.1NA,故B錯誤;NH2OH完全轉化為N時,N由-1價上升到+3價,3.3 g NH2OH物質的量為0.1 mol,轉移的電子數為 0.4NA,故C錯誤;2.8 g N2物質的量為0.1 mol,N的價電子數為5,2.8 g N2中含有的價電子總數為NA,故D錯誤。2.C 1個CO2分子含有2個π鍵,題中沒有說是標準狀況條件下,無法計算CO2的物質的量,無法計算含π鍵數目,A項錯誤;2.8 g N2的物質的量n===0.1 mol,生成1 mol N2轉移電子數目為12NA,則生成 0.1 mol N2轉移電子數目為1.2NA,B項錯誤;0.1 mol KNO3晶體中含離子數目為0.2NA,C項正確;S2-水解使溶液中含S2-數目小于0.1NA,D項錯誤。3.【答案】 (1)分液漏斗和球形冷凝管(2)11.5【解析】 (1)由CuSO4·5H2O固體配制硫酸銅溶液,需用天平稱量一定質量的CuSO4·5H2O固體,將稱量好的固體放入燒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水溶解CuSO4·5H2O,因此不需要的儀器有分液漏斗和球形冷凝管。(2)根據公式c=可得,濃磷酸的濃度c== mol·L-1≈14.74 mol·L-1,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因此配制100 mL 1.7 mol·L-1的磷酸溶液,需要濃磷酸的體積V=≈0.011 5 L=11.5 mL。(第5頁)課時作業6 物質的量濃度(時間:30分鐘 滿分:90分)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6分,共72分)1.下列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不是1 mol/L 的是( )[A] 10 g NaOH固體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B] 將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C] 將0.5 mol/L的NaNO3溶液100 mL加熱蒸發掉50 g水[D] 標準狀況下,將22.4 L氯化氫氣體溶于水配成1 L溶液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常溫下,1 L水中溶解58.5 g NaCl,該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 mol/L[B] 1 mol Na2O加入適量水配成1 L溶液,該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 mol/L[C] 200 mL 0.1 mol/L NaCl溶液和100 mL 0.1 mol/L MgCl2溶液,Cl-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D] 10 g 98%的硫酸溶液(密度為1.84 g/cm3)與20 mL 18.4 mol/L 的硫酸溶液的濃度相同3.(2024·湖南常德模擬)下列溶液中氯離子濃度最大的是( )[A] 1 mol/L的AlCl3溶液[B] 2 mol/L的CaCl2溶液[C] 2 mol/L的NH4Cl溶液[D] 1 mol/L的KCl溶液4.某興趣小組需要500 mL 2 mol/L的H2SO4溶液,若用質量分數為98%、密度為1.84 g/mL的濃硫酸配制該溶液。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 量取濃硫酸 [B] 稀釋濃硫酸續 表[C] 轉移溶液 [D] 定容5.實驗室需配制80 mL 0.4 mol/L NaCl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用托盤天平稱取NaCl晶體2.34 g[B] 必須用的玻璃儀器是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量筒、漏斗、100 mL容量瓶[C] 采用加熱的方法來加快NaCl晶體的溶解,趁熱迅速將溶液轉移至容量瓶中[D] 定容時仰視會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濃度偏小6.某實驗需1 mol/L NaOH溶液90 mL,配制該NaOH溶液的幾個關鍵實驗步驟和操作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用托盤天平和濾紙稱取3.6 g氫氧化鈉固體[B] NaOH在燒杯中完全溶解,立即轉移到容量瓶中[C] 操作①時,若俯視容量瓶的刻度線,使配得的NaOH溶液濃度偏低[D] 上述操作的先后順序是③②④⑥①⑤7.某同學購買了一瓶“84”消毒液,包裝說明如下:凈含量:1 000 mL主要成分:25% NaClO密度:1.19 g/cm3使用方法:稀釋100倍(體積比)后使用注意事項:密封保存,易吸收空氣中的CO2而變質根據以上信息和相關知識判斷,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 該“84”消毒液的濃度約為4.0 mol/L[B] 一瓶該“84”消毒液最多能吸收空氣中CO2約為89.6 L(標準狀況)[C] 取100 mL該“84”消毒液稀釋100倍后用于消毒,稀釋后的溶液中c(Na+)約為0.04 mol/L[D] 參閱該“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體配制480 mL含25% NaClO的消毒液,需要稱量NaClO固體的質量約為143 g8.(2025·遼寧撫順期中)學生實驗需要使用 100 mL 1 mol·L-1的CuSO4溶液,下列操作會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大的是( )[A] 定容時,俯視刻度線[B] 轉移液體時,有液體濺出[C] 用托盤天平稱量25.0 g CuSO4·5H2O固體[D] 上下顛倒容量瓶,搖勻后,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水定容9.實驗室需要配制480 mL 0.10 mol/L的硫酸銅溶液,下列實驗用品及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選項 容量瓶 容積 溶質質量 實驗操作[A] 480 mL 硫酸銅: 7.68 g 加入500 mL 水[B] 480 mL 膽礬: 12.0 g 配成500 mL 溶液[C] 500 mL 硫酸銅: 8.0 g 加入500 mL 水[D] 500 mL 膽礬: 12.5 g 配成500 mL 溶液10.一定體積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4%的氫氧化鉀溶液,若將其蒸發掉50 g水后,其溶質的質量分數恰好增大1倍,溶液體積變為62.5 mL。則濃縮后溶液的濃度為( )[A] 2.2 mol/L [B] 4 mol/L[C] 5 mol/L [D] 6.25 mol/L11.現有硫酸鈉溶液V mL,其密度是ρ g/mL,其中鈉離子的質量分數是a%,則有關該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溶質的質量分數是[B] 溶液的濃度是 mol/L[C] 溶質和溶劑的物質的量之比是9a∶(1 000-142a)[D] 硫酸根離子的質量分數是12.(2024·山西朔州模擬)三氯化氮(NCl3)是一種強氧化劑,工業上可用于漂白和消毒。為準確測量某NCl3溶液的濃度,現量取20.00 mL該溶液,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吸取25.00 mL于燒杯中,加入足量V1 mL c1 mol/L 亞硫酸鈉溶液,充分反應后,向燒杯中加入足量V2 mL c2 mol/L鹽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得沉淀m g。已知:3Na2SO3+NCl3+3H2O3Na2SO4+2HCl+NH4Cl。則測量的該NCl3溶液的濃度是( )[A] mol/L [B] mol/L[C] mol/L [D] mol/L二、非選擇題(共1小題,共18分)13.(18分,每空3分)(2024·山西太原檢測)高錳酸鉀溶液常用于物質的定性檢驗與定量分析。Ⅰ.實驗室欲用KMnO4固體來配制240 mL 0.2 mol/L 的KMnO4溶液(已知Mn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5)。(1)計算所需KMnO4固體的質量為 g。 (2)配制溶液時,必須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 、 。 (3)寫出配制溶液時的正確操作順序: (填字母,每個操作只能用一次)。 A.洗滌 B.稱量、溶解C.轉移 D.搖勻E.定容(4)配制過程中,下列操作導致溶液濃度偏小的是 (填字母)。 A.加水定容時俯視刻度線B.容量瓶未干燥處理C.定容時加水超過刻度線后,立即吸出多余的水D.溶液從燒杯轉移到容量瓶中后沒有洗滌燒杯Ⅱ.為了增強高錳酸鉀溶液的氧化性,需要加入 2 mol/L 的稀硫酸。現用其測定某補血劑片中 Fe(Ⅱ)的含量:稱取a g含 FeSO4·7H2O的補血劑片,充分研磨后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取 25.00 mL 該溶液與配制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消耗酸性高錳酸鉀溶液25.00 mL。(5)該補血劑片中FeSO4·7H2O的質量分數為 (用含a的代數式表示)。 課時作業6 物質的量濃度1.C A.10 g NaOH固體的物質的量為=0.25 mol,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 mol/L,不符合題意;B.80 g SO3的物質的量為=1 mol,溶于水發生反應SO3+H2OH2SO4,H2SO4的物質的量也為1 mol,配成1 L溶液,所以H2SO4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 mol/L,不符合題意;C.將 100 mL NaNO3溶液加熱蒸發掉50 g水,溶液體積不是 50 mL,所以蒸發后的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不是 1 mol/L,符合題意;D.標準狀況下,22.4 L氯化氫氣體的物質的量為=1 mol,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 mol/L,不符合題意。2.D 58.5 g NaCl的物質的量是1 mol,將其溶解在1 L水中所得溶液體積不是1 L,因此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質的量濃度不是1 mol/L,A錯誤;1 mol Na2O加入適量水中,與水反應產生2 mol NaOH,配成的1 L溶液中含有2 mol NaOH,則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為2 mol/L,B錯誤;200 mL 0.1 mol/L NaCl溶液中c(Cl-)=0.1 mol/L,100 mL 0.1 mol/L MgCl2溶液中 c(Cl-)=0.2 mol/L,兩種溶液中Cl-的物質的量濃度不相同,C錯誤;10 g 98%的硫酸溶液中 c(H2SO4)= mol/L=18.4 mol/L,其與20 mL 18.4 mol/L的硫酸溶液的濃度相同,D正確。3.B A.1 mol/L的AlCl3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為3 mol/L;B.2 mol/L 的CaCl2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為4 mol/L;C.2 mol/L 的NH4Cl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為2 mol/L;D.1 mol/L 的KCl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為1 mol/L。綜上可知,氯離子濃度最大的為B。4.D A.圖中量取液體時仰視刻度線,導致量取濃硫酸體積偏大,錯誤;B.圖中稀釋濃硫酸時,將水注入濃硫酸會放出大量的熱,可能使液體飛濺傷人,錯誤;C.圖中移液操作未用玻璃棒引流,錯誤;D.圖中為定容操作,眼睛平視刻度線,正確。5.D 配制80 mL 0.4 mol/L NaCl溶液,需要選用100 mL容量瓶,所需NaCl晶體的質量為m=cVM=0.4 mol/L×0.1 L×58.5 g/mol=2.34 g,應該用托盤天平稱取NaCl晶體2.3 g,故A錯誤;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需要用托盤天平稱量溶質的質量,溶質在燒杯中進行溶解,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冷卻到室溫后,把溶液轉移到 100 mL容量瓶,并洗滌燒杯和玻璃棒2~3次,洗滌液也轉移進容量瓶內,加水至距刻度線1~2 cm處,改用膠頭滴管滴加,最后定容,所以配制操作必須用的玻璃儀器是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100 mL容量瓶,故B錯誤;熱的溶液轉移到容量瓶內,待溶液冷卻到室溫后,根據“熱脹冷縮”規律,溶液的體積偏小,造成所配溶液的濃度偏大,故C錯誤;定容時仰視容量瓶刻度線,造成溶液的體積偏大,會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濃度偏小,故D正確。6.D 需要1 mol/L NaOH溶液90 mL,應選擇100 mL容量瓶,需要氫氧化鈉的質量為0.1 L×1 mol/L×40 g/mol=4.0 g,且不能使用濾紙稱取氫氧化鈉固體,故A錯誤;NaOH在燒杯中完全溶解后,要冷卻至室溫,再轉移到容量瓶中,故B錯誤;俯視容量瓶的刻度線導致溶液體積偏小,依據 c=可知,溶液濃度偏高,故C錯誤;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冷卻、移液、洗滌、定容、搖勻等,操作順序為③②④⑥①⑤,故D正確。7.D 根據c=得,c(NaClO)=mol/L≈4.0 mol/L,A正確;一瓶該“84”消毒液含有的n(NaClO)≈1 L×4.0 mol/L=4.0 mol,根據反應CO2+NaClO+H2ONaHCO3+HClO可知,吸收CO2的物質的量最多為 4.0 mol,即標準狀況下V(CO2)≈4.0 mol×22.4 L/mol=89.6 L,B正確;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有 100 mL×4.0 mol/L=100 mL×100×c(NaClO),解得稀釋后 c(NaClO)=0.04 mol/L,c(Na+)=c(NaClO)=0.04 mol/L,C正確;應選取500 mL的容量瓶進行配制,然后取出480 mL,所以需要NaClO的質量約為 0.5 L×4.0 mol/L×74.5 g/mol=149 g,D不正確。8.A 定容時,俯視刻度線,實際液面低于刻度線,溶液體積偏小,由c=可知最后所配溶液的濃度偏大,A符合題意;有液體濺出,溶質的物質的量減小,所配溶液濃度偏小,B不符合題意;用托盤天平稱量25.0 g CuSO4·5H2O固體,n(CuSO4·5H2O)=n(CuSO4)=0.1 mol,最終所配溶液濃度為 1 mol·L-1,C不符合題意;再加水,溶液體積偏大,所配溶液濃度偏小,D不符合題意。9.D 實驗室需要配制480 mL 0.10 mol/L CuSO4 溶液,由于沒有480 mL規格的容量瓶,根據“大而近”的原則需選擇500 mL容量瓶,溶質若為CuSO4則需要8.0 g,若是膽礬則需要12.5 g,應配成500 mL溶液而不是加入 500 mL 水。10.B 設原溶液的質量為x g,所含氫氧化鉀的質量為y g。根據溶質的質量分數概念可得①×100%=14%,其蒸發掉50 g水后,溶液的質量為(x-50)g,根據溶質的質量分數概念可得②×100%=28%,聯立①②兩式解得x=100,y=14,故n(KOH)==0.25 mol,c(KOH)==4 mol/L。11.C 現有硫酸鈉溶液V mL,其密度是 ρ g/mL,溶液質量是ρV g,其中鈉離子的質量分數是a%,則鈉離子的質量是ρVa% g,物質的量是 mol,所以硫酸鈉的物質的量是 mol,質量是 mol×142 g/mol= g,則溶質的質量分數是=,A正確;溶液的濃度是= mol/L,B正確;溶質和溶劑的物質的量之比是mol∶=9a∶(2 300-71a),C錯誤;硫酸根離子的質量分數是=,D正確。12.A 根據3Na2SO3+NCl3+3H2O3Na2SO4+2HCl+NH4Cl、Na2SO4+BaCl2BaSO4↓+2NaCl,可得關系式NCl3~3Na2SO4~3BaSO4,則n(NCl3)=n(BaSO4)=× mol=mol,所以原三氯化氮溶液的濃度為= mol/L。13.【答案】 (1)7.9(2)250 mL容量瓶 膠頭滴管(3)BCAED (4)CD(5)×100%【解析】 (1)實驗室沒有240 mL的容量瓶,需要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溶液,則所需 KMnO4固體的質量為250×1 L×0.2 mol/L×158 g/mol=7.9 g。(2)配制溶液時,必須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250 mL容量瓶、膠頭滴管。(3)配制溶液時的正確操作順序為稱量、溶解、轉移、洗滌、定容、搖勻、裝瓶、貼標簽,故操作順序為BCAED。(4)配制過程中,加水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會導致溶液體積偏小,則溶液濃度偏大,A錯誤;容量瓶未干燥處理,對溶液濃度無影響,B錯誤;定容時加水超過刻度線后,立即吸出多余的水,吸出的水中含有溶質,會導致溶液濃度偏小,C正確;沒有洗滌燒杯,則燒杯內壁上會沾有溶質,導致溶液濃度偏小,D正確。(5)由題干化學方程式可得關系式5FeSO4·7H2O~KMnO4,則該補血劑片中FeSO4·7H2O的質量分數為×100%=×100%。(第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 學生必做實驗(一)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docx 課時作業6 物質的量濃度.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