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課時 氧化還原反應【夯實基礎】1. 下列有關四種基本反應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化合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B. 分解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C. 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D. 復分解反應不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2. (2024揚州江都期中)我國科學家已經實現了從CO2到淀粉[(C6H10O5)n]的全合成。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CO2為堿性氧化物B. 淀粉結構中含有H2OC. 全合成屬于化學變化D. 全合成過程中CO2作還原劑3. (2024蘇州星海實驗中學月考)N2O俗稱“笑氣”,醫療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劑。下述反應能產生N2O:3CO+2NO2===3CO2+N2O。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 CO是氧化劑B. N2O發生氧化反應C. NO2被還原D. 常溫常壓下,0.2 mol NO2參加反應會生成6.72 L CO24.(2024揚州五校聯考)下列物質轉化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劑的是( )A. Al2O3―→AlB. KMnO4―→O2C. S―→SO2D. SO―→SO25.(2024南京期末)從海水中獲取溴單質涉及反應:SO2+Br2+2H2O===H2SO4+2HBr。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 SO2發生還原反應B. Br2是還原劑C. Br2得到電子D. H2O中的氧元素被氧化6.(2024南京六校聯合體調研)將SO2氣體與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應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發生如下兩個化學反應:①SO2+2Fe3++2H2O===SO+2Fe2++4H+;②Cr2O+6Fe2++14H+===2Cr3++6Fe3++7H2O。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還原性:Cr3+>Fe2+>SO2B. 氧化性:Cr2O>SO>Fe3+C. 兩個反應中Fe2(SO4)3均作還原劑D. Cr2O能將SO2氧化成SO7. (2024連云港灌云高中、灌南惠澤中學聯考)KClO3與濃鹽酸的反應是實驗室制備Cl2的方法之一:KClO3+6HCl===KCl+3Cl2↑+3H2O。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本反應條件下,氧化性:KClO3>Cl2B. HCl在反應中表現出還原性和酸性C. 被氧化的氯原子與被還原的氯原子的個數之比為5∶1D. 用雙線橋法表示電子得失情況:8. (2024南通如皋期末)亞氯酸鈉(NaClO2)是一種高效含氯消毒劑和漂白劑。可通過如下2步反應制得:反應1:2NaClO3+4HCl===2ClO2↑+Cl2↑+2H2O+2NaCl;反應2: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ClO2、Cl2、O2三種氣體中氧化性最強的是O2B. 反應1中HCl只表現出還原性C. 反應2中H2O2作還原劑,被氧化D. 反應1中NaCl中的Cl元素均來自NaClO3【提升素養】9. (2024南通啟東東南中學質檢)我國科學家利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淀粉,該方法是實現碳的資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徑之一,主要過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CO2和H2合成甲醇(CH3OH)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B. 為使反應持續發生,反應Ⅰ需要不斷補充H2O2以提供O2C. 反應Ⅰ中生成1 mol O2,轉移2 mol電子D. 反應Ⅱ的化學方程式為2CH3OH+O22HCHO+2H2O10. (2024南京六校聯合體)已知反應: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下列關于該反應說法錯誤的是( )A. 該反應條件下,氧化性:NaClO3>Cl2B. 當反應中有2 mol e-轉移時,被氧化的HCl為4 molC. 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D. 產物可以用于自來水消毒殺菌是因為ClO2有強氧化性11.(2024宿遷泗陽)已知:NaClO3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ClO3+6HCl===NaCl+3Cl2↑+3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NaCl是還原產物B. NaClO3被還原,發生氧化反應C. 還原劑與氧化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6∶1D. 該反應生成6.72 L(標準狀況)的Cl2,轉移0.5 mol電子12.(2024南京師范大學附中)實驗室中利用固體KMnO4進行如下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G與H均為氧化產物B. 實驗Ⅰ中KMnO4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C. Mn元素至少參與了3個氧化還原反應D. G與H的物質的量之和可能為0.25 mol13.(2024蘇州大學附中檢測)ClO2是國際上公認的新一代高效、安全、環保的殺菌消毒劑。利用FeS2(Fe的化合價為+2)制備ClO2和用ClO2除去水體中H2S的反應如下:反應①:2FeS2+30NaClO3+14H2SO4===30ClO2↑+Fe2(SO4)3+15Na2SO4+14H2O反應②:2ClO2+5H2S===5S↓+2HCl+4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反應①中,FeS2是氧化劑,發生還原反應B. 由反應②可知,氧化性:H2S>SC. 反應①中,每生成1 mol ClO2,轉移1 mol 電子D. 反應②屬于置換反應14. 為防止鋼鐵零件生銹,常使用“發藍”處理使鋼鐵零件表面生成 Fe3O4的致密保護層。化學處理過程中其中一步反應為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NaNO2在反應中失去電子B. NH3是氧化產物C. Fe 發生了還原反應D. 當反應中轉移 3 mol 電子時,生成1.5 mol Na2FeO2第4課時 氧化還原反應1. C 化合反應不一定為氧化還原反應,如氨氣和氯化氫的反應,A錯誤;分解反應可能為氧化還原反應,如高錳酸鉀的分解,為氧化還原反應,B錯誤;置換反應有單質參與和另一種單質生成,元素的化合價一定發生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C正確;復分解反應不存在元素化合價的變化,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D錯誤。2. C CO2是酸性氧化物,A錯誤;淀粉[(C6H10O5)n]結構中不含H2O,B錯誤;有新物質生成,全合成屬于化學變化,C正確;全合成過程中,C元素的化合價降低,CO2作氧化劑,D錯誤。3. C 該反應中,C元素的化合價升高,CO是還原劑,A錯誤;該反應中,N元素的化合價降低,NO2被還原,N2O是還原產物,B錯誤,C正確;常溫常壓下,不能用22.4 L/mol進行計算,無法計算生成CO2的體積,D錯誤。 幾組概念間的關系4. C 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劑,說明目標轉化中存在元素化合價升高的情況。Al2O3→Al、SO→SO2,Al、S元素的化合價均降低,無需加入氧化劑,A、D不符合題意;KMnO4→O2,KMnO4受熱即可分解放出O2,無需加入氧化劑,B不符合題意;S→SO2,S元素的化合價升高,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劑,C符合題意。5. C 反應中S元素的化合價由+4價升高到+6價,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SO2為還原劑,H2SO4為氧化產物;Br2中Br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降低到-1價,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Br2為氧化劑,HBr為還原產物,C正確。6. D 由反應①知,氧化性:Fe3+>SO,還原性:SO2>Fe2+,由反應②知,氧化性:Cr2O>Fe3+,還原性:Fe2+>Cr3+,故還原性:SO2>Fe2+>Cr3+,A錯誤;氧化性:Cr2O>Fe3+> SO,B錯誤;反應①中Fe2(SO4)3為氧化劑,反應②中Fe2(SO4)3為氧化產物,C錯誤;氧化性:Cr2O>Fe3+> SO,Fe3+能將SO2氧化成SO,則Cr2O也能將SO2氧化成SO,D正確。 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判斷物質氧化性、還原性強弱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7. D 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故氧化性:KClO3>Cl2,A正確;反應中,HCl表現還原性(生成Cl2)和酸性(生成KCl),B正確;被氧化的氯原子與被還原的氯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1,C正確;用雙線橋法表示電子得失情況為,D錯誤。 雙線橋法基本步驟8. C 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物,由反應1可知,氧化性:NaClO3>ClO2,由反應2可知,氧化性:ClO2>O2,A錯誤;反應1中HCl中的氯元素部分化合價升高,部分化合價不變,表現出還原性和酸性,B錯誤;反應2中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升高,作還原劑,被氧化,C正確;反應1中NaCl中的Cl元素均來自HCl,D錯誤。9. D CO2和H2合成CH3OH的反應中,C元素的化合價降低,H元素的化合價升高,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A正確;反應Ⅰ為2H2O2===2H2O+O2↑、反應Ⅱ為CH3OH+O2HCHO+H2O2,反應Ⅰ、Ⅱ的總反應為CH3OH+H2O2HCHO+2H2O,需要不斷補充H2O2以提供O2,B正確,D錯誤;反應Ⅰ中,O元素的化合價由-1變為0、-2,反應中生成1 mol O2,轉移2 mol電子,C正確。10. B 同一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則氧化性:NaClO3>Cl2,A正確;反應中,有的HCl表現酸性,有的HCl表現還原性,當有2 mol e-轉移時,被氧化的HCl為2 mol,B錯誤;Cl2是氧化產物,ClO2是還原產物,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C正確;ClO2有強氧化性,可以用于自來水消毒殺菌,D正確。 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方法①找出氧化劑和還原劑以及對應的還原產物和氧化產物。②找準1個原子(或離子)得失電子數。③由題中物質,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列等式:n(氧化劑)×原子個數×化合價變化值=n(還原劑)×原子個數×化合價變化值。11. D 反應中,有的HCl表現酸性,NaCl中的Cl來自HCl,Cl元素的化合價未發生變化,NaCl既不是氧化產物又不是還原產物,A錯誤;NaClO3中Cl元素的化合價降低,NaClO3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B錯誤;還原劑(HCl,有的HCl表現還原性)與氧化劑(NaCl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1,C錯誤;標準狀況下,6.72 L Cl2的物質的量為0.3 mol,由5e-~3Cl2知,轉移0.5 mol電子,D正確。12. D 實驗Ⅰ中的反應為2KMnO4K2MnO4+MnO2+O2↑,實驗Ⅱ中的反應為K2MnO4+8HCl(濃)2KCl+MnCl2+2Cl2↑+4H2O、MnO2+4HCl(濃)MnCl2+Cl2↑+2H2O,若KMnO4有剩余,還會發生反應: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G是O2,H是Cl2,均為氧化產物,A正確;實驗Ⅰ中KMnO4發生分解反應,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B正確;由以上分析可知,C正確;若0.1 mol KMnO4完全分解,則可得到0.05 mol O2,同時生成0.05 mol K2MnO4、0.05 mol MnO2,加熱時,二者與濃鹽酸完全反應,共得到0.15 mol Cl2,此時O2和Cl2的物質的量之和為0.20 mol,若KMnO4全部與濃鹽酸反應,此時得到的氣體最多,為0.25 mol Cl2,故O2與Cl2的物質的量之和一定小于0.25 mol,D錯誤。13. C 反應①中,Fe元素和S元素都被氧化,FeS2是還原劑,發生氧化反應,A錯誤;反應②中,H2S是還原劑,S是氧化產物,無法比較二者氧化性強弱,B錯誤;反應①中,只有NaClO3是氧化劑,Cl元素的化合價由+5降低到+4,故每生成1 mol ClO2,反應轉移1 mol 電子,C正確;反應物中不含單質,故反應②不是置換反應,D錯誤。14. D 反應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從+3降低到-3,NaNO2得到電子,A錯誤;氮元素的化合價從+3降低到-3,NaNO2作氧化劑、發生還原反應,NH3是還原產物,B錯誤;Fe元素的化合價從0升高到+2,Fe作還原劑,發生了氧化反應,C錯誤;每有1 mol Fe參加反應就轉移2 mol電子,生成1 mol Na2FeO2,則當反應中轉移3 mol電子時,生成1.5 mol Na2FeO2,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