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氯氣及氯的化合物第1課時 氯氣的發現與制備【夯實基礎】1. (2024連云港中學月考)實驗室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備Cl2,圖中涉及氣體發生、除雜、干燥、收集、尾氣處理裝置,其中共有幾處錯誤( )A. 1處 B. 2處 C. 3處 D. 4處2. (2024南京六校聯合體月考)氯氣在生產、生活中具有廣泛應用。舍勒發現將軟錳礦和濃鹽酸混合加熱可產生氯氣,該方法仍是當今實驗室制備氯氣的主要方法之一,下列裝置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A. 制取Cl2 B. 凈化Cl2 C. 收集Cl2 D. 尾氣處理 3. 在實驗室用下列裝置制取氯氣并驗證氯氣的某些化學性質,其中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甲 乙 丙 丁A. 用裝置甲制取氯氣B. 用裝置乙除去氯氣中的HClC. 用裝置丙收集一試管氯氣D. 用裝置丁驗證氯氣能支持H2燃燒4.(2024南京六校聯合體期末)實驗室利用反應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制取Cl2時,下列裝置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A. 制備Cl2 B. 凈化Cl2 C. 干燥Cl2 D. 收集Cl25. 實驗室用MnO2和濃鹽酸反應生成Cl2后,按照凈化、收集、性質檢驗及尾氣處理的順序進行實驗。下列裝置(“→”表示氣流方向)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B C D6. 某實驗興趣小組利用下圖裝置進行電解飽和食鹽水并檢驗其生成物的實驗,當圖中開關K閉合片刻后,請回答下列問題。(1) 電解飽和食鹽水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a為電源的 ?。ㄌ睢罢被颉柏摗保O;D中收集的氣體是 。(3) C試管盛放 溶液。溶液中A電極附近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升素養】7. 氯氣的實驗室制備。(1) 制取原理: ?。ㄌ罨瘜W方程式)。(2) 除雜、收集、尾氣處理:制備的Cl2 通常含有 和 雜質,一般將氣體先通過飽和食鹽水,再通過濃硫酸,以獲得純凈干燥的氯氣。氯氣的收集方法是 ??;檢驗是否集滿的方法是 。尾氣處理:用NaOH溶液吸收。(3) 實驗室中若無MnO2,可用固體KMnO4 代替,發生反應:2KMnO4+16HCl(濃)===2MnCl2+2KCl+5Cl2↑+8H2O,則可選擇的氣體發生裝置是 ?。ㄌ钭帜福?。a b c8.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用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反應制取氯氣的實驗,其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 如果將過量的二氧化錳與20 mL 12 mol/L的鹽酸混合加熱,充分反應后生成的氯氣明顯少于0.06 mol。其主要的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L的作用是 ??;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為了提高濃鹽酸的利用率,你對實驗的建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課時 氯氣的發現與制備1. C 應選飽和食鹽水除去HCl,②錯誤;用濃硫酸干燥氣體時,氣體應“長進短出”,③錯誤;澄清石灰水的濃度較低,處理Cl2的能力有限,可改用NaOH溶液,④錯誤。故選C。 由于濃鹽酸易揮發,Cl2中的雜質氣體有HCl、水蒸氣,故無法收集到純凈干燥的Cl2。因為HCl極易溶于水,而Cl2在飽和食鹽水中溶解度很小,故先用飽和食鹽水除去HCl,再用濃硫酸進行干燥,就可獲得純凈干燥的Cl2。除雜裝置如圖所示:2. D 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制取Cl2,A錯誤;Cl2應該先除雜后干燥,B錯誤;裝置為密閉裝置,氣體不能順利進入,C錯誤;Cl2有毒,可以使用堿液吸收,D正確。3. D 實驗室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制取氯氣時需要加熱,該裝置中沒有加熱裝置,A錯誤;除去氯氣中的HCl氣體用飽和食鹽水,NaOH能與氯氣反應,B錯誤;氯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的,選用向上排空氣法,C錯誤;裝置丁可以用于驗證氯氣能支持氫氣燃燒,發生反應H2+Cl22HCl,D正確。4. B KMnO4和濃鹽酸是固液不加熱類型,可用該裝置制備Cl2,A正確;濃鹽酸易揮發出HCl雜質氣體,鹽酸和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應用飽和食鹽水洗氣,B錯誤;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酸性氣體,可用來干燥氯氣,C正確;氯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能溶于水且發生化學反應,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氯氣,D正確。 實驗室制取Cl2的其他方法可用KMnO4、K2Cr2O7、KClO3等氧化劑代替MnO2與濃鹽酸反應(不需加熱)。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K2Cr2O7+14HCl(濃)===2KCl+2CrCl3+3Cl2↑+7H2O;KClO3+6HCl(濃)KCl+3Cl2↑+3H2O。5. D 濃鹽酸易揮發,制備的氯氣中含有HCl,可用飽和食鹽水除去HCl,Cl2可用濃硫酸干燥,A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A不符合題意;氯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的,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B裝置能收集氯氣,B不符合題意;濕潤的紅布條褪色,干燥的紅色布條不褪色,可驗證干燥的氯氣不具有漂白性,C不符合題意;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應用NaOH溶液吸收尾氣,D裝置不能達到實驗目的,D符合題意。6. (1) 2NaCl+2H2O2NaOH+H2↑+Cl2↑(2) 負 氫氣(或H2) (3) 淀粉KI(或淀粉NaI等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7. (1) MnO2+4HCl(濃)MnCl2+Cl2↑+2H2O (2) HCl氣體 水蒸氣 向上排空氣法 用濕潤的淀粉-KI試紙置于集氣瓶口,若試紙變藍,則已收集滿 (3) a8. (1) ①反應中隨著鹽酸消耗,鹽酸的濃度變稀,稀鹽酸不能與MnO2反應?、诩訜釙r有部分HCl揮發而損失 (2) 恒壓條件下確保濃鹽酸順利滴下 利用Cl2在飽和食鹽水中溶解度很小的性質來除去混有的HCl (3) 使濃鹽酸慢慢滴下;加熱時用小火慢慢加熱等 實驗室用MnO2和濃鹽酸制Cl2時的注意事項(1) 為了減少制得的Cl2中HCl的含量,加熱溫度不宜過高,以減少HCl的揮發。(2) 因Cl-濃度越小,其還原性越弱,故必須用濃鹽酸加熱才可反應,稀鹽酸不反應。(3) 實驗結束后,先使反應停止并排出殘留的Cl2后,再拆卸裝置,避免污染空氣。(4) 尾氣吸收時,用NaOH溶液吸收Cl2,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因為溶液中Ca(OH)2的含量少,吸收不完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