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課時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夯實基礎】1. 已知在硫酸溶液中1 mol Cr2O可與3 mol C2O恰好完全反應,Cr2O反應后全部轉化為Cr3+,則C2O可能轉化為( )A. C B. CO C. CO2 D. CH42.(2024南通如皋期末)下列試劑是實驗室常見的氧化劑,這些氧化劑與還原產物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 酸性KMnO4→Mn2+B. 濃硝酸→NOC. Cl2→HClOD. H2O2→O23.(2024揚州邗江中學期中)黃鐵礦(主要含FeS2,其中Fe的化合價為+2)是一種常見的含硫礦物,酸性條件下,黃鐵礦中的FeS2可與空氣中的O2發生反應。已知FeS2與O2反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2∶7,且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元素只有S和O,則FeS2中的S元素可能完全轉化為( )A. S2- B. S C. SO2 D. SO4.(2024常州二中檢測)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中氧化劑與還原劑及部分產物可表示為2Mn2++5IO+……―→……+2MnO。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Mn2+是還原劑,IO是氧化劑B. 體系中另一種含碘微粒為IOC. 隨著反應進行,溶液酸性不斷減弱D. 每有1個IO參加反應,轉移2個電子5. (2024揚州期末)亞氯酸鈉(NaClO2)是一種高效漂白劑和氧化劑。NaClO2溶液的實驗室制備過程如下:反應①:在酸性條件下,SO2還原NaClO3制備ClO2。反應②:在堿性條件下,ClO2與H2O2反應,得NaClO2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反應①中用HCl提供酸性環境B. 反應①中參加反應的NaClO3和S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C. 反應②中的H2O2可用O2代替D. 制備0.2 mol NaClO2至少需要標準狀況下2.24 L SO26.(2024泰州中學期中)工業上除去電石渣漿(含CaO)清液中的S2-,并制取石膏(CaSO4·2H2O)的常用流程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過程Ⅰ、Ⅱ中起催化劑作用的物質是Mn(OH)2B. 將10 L清液中的S2-(濃度為320 mg/L)轉化為SO,理論上共需要 0.2 mol 的O2C. 過程Ⅱ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MnO+2S2-+9H2O===4Mn(OH)2↓+S2O+10OH-D. 上述流程中涉及的氧化還原反應共有4個7. (2024蘇州學業質量陽光指標調研)一種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反應的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過程①中SO2被還原B. 過程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SO3+V2O4===2VOSO4C. 過程③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D. 過程①②③均為氧化還原反應8. (2024南京六校聯合體調研)已知:將Cl2通入適量KOH溶液,若Cl2與KOH恰好完全反應,產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Cl-與ClO-的個數比值[]與溫度高低有關。當KOH的個數為6a時。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參加反應的Cl2的個數為3aB. 改變溫度,產物中KClO3的個數最多為aC. 改變溫度,反應中轉移電子的個數N(e-)的范圍:3a≤N(e-)≤5aD. 若某溫度下,反應后=11,則溶液中 eq \f(N(Cl-),N(ClO))=2∶19. 配平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 Cl2+ KOH=== KCl+ KClO3+ H2O(2) MnO+ H++ Cl-=== Mn2++ Cl2↑+ H2O(3) S+ KOH=== K2S+ K2SO3+ H2O10.(2024常州聯盟校調研)NaClO2廣泛用于造紙工業、污水處理等。工業上生產NaClO2的工藝流程如下:ClO2發生器中的反應為SO2+2NaClO3+H2SO4===2ClO2+2NaHSO4。(1) NaClO3中Cl元素的化合價為 ,上述反應是 (填反應類型)。(2) 吸收器中反應溫度不能高于5 ℃的可能原因是 。(3) 理論上當ClO2發生器中19.2 g SO2完全反應時,可制得ClO2的物質的量為 (寫出計算過程)。【提升素養】11. (2024南通中學)已知離子方程式As2S3+H2O+NO——AsO+SO+NO↑+ (未配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配平后水的化學計量數為4B. 反應后的溶液呈酸性C. 當有1 mol還原劑被氧化時,轉移的電子有24 mol D. 氧化產物為AsO和SO12. (2024揚州期末)堿式次氯酸鎂[Mg2(ClO)x(OH)y·H2O]是一種強氧化性抗菌劑,難溶于水。用鎂渣[主要含有MgCO3、Mg(OH)2等]制備堿式次氯酸鎂的流程如下:(1) “煅燒”在700 ℃高溫下進行,煅燒得到MgO的同時,生成氣體的化學式為 。(2) “溶解”時需加熱,反應會生成一種能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 “沉淀”步驟制備Mg2(ClO)x(OH)y·H2O時需控制pH約為10,堿性太強會產生雜質使沉淀中鎂元素含量增大,該雜質的化學式為 。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備Mg2(ClO)x(OH)y·H2O。將MgCl2晶體與NaOH溶液、NaClO溶液中的一種配成溶液,加入三頸燒瓶中,80 ℃下通過滴液漏斗緩慢滴加另一種溶液,充分反應,過濾。滴液漏斗中盛放的是 溶液(填化學式)。(4) 向100 mL 0.1 mol/L的MgCl2溶液中加入適量NaClO溶液、NaOH溶液,過濾,洗滌,干燥得到Mg2(ClO)x(OH)y·H2O固體。為測定其組成,將所得固體溶于酸,再加入過量的KI溶液,充分反應生成Cl-和I2。測得生成的I2為0.005 mol。計算Mg2(ClO)x(OH)y·H2O的化學式: 。13. (2024蘇州吳中蘇苑中學期中)(1) 儲氫納米碳管的成功研制體現了科技的進步。用電弧法合成的碳納米管常伴有大量的雜質——碳納米顆粒。這種碳納米顆粒可用氧化氣化法提純。其反應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有C、CO2、H2SO4、K2Cr2O7、K2SO4、Cr2(SO4)3和H2O七種。①請用上述物質填空,并配平化學方程式。 C+ + H2SO4=== K2SO4+ + Cr2(SO4)3+ H2O②若上述反應中轉移0.8 mol電子,則產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2) 有相同質量的兩份NaHCO3粉末,第一份加入足量鹽酸,第二份先加熱使其完全分解后再加同質量分數的鹽酸,則二者所消耗的鹽酸中HCl的質量比為 。(3) 1 L 1.0 mol/L 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CO和HCO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 。(4) 某含碘廢液中,碘元素以IO形式存在,為測定IO的濃度,現進行如下實驗:準確量取20 mL廢液,加水稀釋配成100.00 mL溶液,取20.00 mL溶液,加入鹽酸,加入足量KI晶體,以淀粉為指示劑,用0.100 0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I2至恰好完全反應,消耗Na2S2O3溶液24.0 mL。已知測定過程中發生的反應為IO+I-+H+===I2+H2O(未配平),I2+2S2O===2I-+S4O。計算廢液中IO的物質的量濃度: 。第4課時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1. C 在硫酸溶液中1 mol Cr2O可與 3 mol C2O恰好完全反應,Cr2O反應后全部轉化為Cr3+,設C2O的氧化產物中C元素化合價為x,由得失電子守恒,1 mol×2×(6-3)=3 mol×2×(x-3),x=+4,則C2O可能轉化為CO2,選C。2. A KMnO4具有強氧化性,在酸性條件下紫色KMnO4得到電子被還原為無色Mn2+,A正確;濃硝酸具有強氧化性,在反應中得到電子被還原產生NO2氣體,B錯誤;Cl2具有強氧化性,在反應中得到電子被還原為Cl-,C錯誤;H2O2在酸性條件下具有氧化性,得到電子被還原為H2O,D錯誤。3. D 設反應后S元素的化合價為+x,由得失電子守恒知,2×2×[x-(-1)]=7×4,x=6,S元素可能完全轉化為SO。故選D。4. C Mn元素的化合價升高,Mn2+是還原劑,則IO是氧化劑,A正確;由關系式:2Mn2+~10e-~5IO知,I元素的化合價由+7降低到+5,則另一種含碘微粒為IO,每有1個IO參加反應,轉移2個電子,B、D正確;配平離子反應式:2Mn2++5IO+3H2O===2MnO+5IO+6H+,反應中有H+生成,溶液酸性不斷增強,C錯誤。 常用方法——化合價升降法5. D HCl會與NaClO3發生歸中反應生成Cl2,不能用HCl提供酸性環境,A錯誤;反應①中,Cl元素的化合價降1、S元素的化合價升2,由得失電子守恒知,參加反應的NaClO3和S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B錯誤;反應②中,Cl元素的化合價降低,ClO2是氧化劑,則H2O2是還原劑,不可用O2代替,C錯誤;反應①中關系式:2NaClO3~SO2~2ClO2,反應②中關系式:2ClO2~H2O2~2NaClO2,制備0.2 mol NaClO2至少需要0.1 mol SO2,標準狀況下,SO2的體積為2.24 L,D正確。6. D 如圖Mn(OH)2在過程Ⅰ化合價升高,生成MnO,作還原劑,MnO 在過程Ⅱ中化合價降低,生成Mn(OH)2,Ⅰ、Ⅱ涉及O2與S2-的反應,Mn(OH)2為催化劑,A正確;S2-濃度為320 mg/L,質量為320 mg/L×10 L=3 200 mg=3.2 g,物質的量為=0.1 mol,S2-先轉化為S2O,再轉化為SO,兩步均消耗O2,根據得失電子守恒,S2-~SO~8e-,O2~2H2O~4e-,共需要=0.2 mol 的O2,B正確;過程Ⅱ為S2-在MnO作用下轉化為S2O,其反應為4MnO+2S2-+9H2O===S2O+4Mn(OH)2↓+10OH-,C正確;上述流程中涉及的氧化還原反應有過程Ⅰ、過程Ⅱ、S2O轉化為SO,共3個,D錯誤。 書寫給定情境下的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1) 找到正確的參與氧化還原反應的氧化劑、還原劑、還原產物、氧化產物。(2) 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時,先標出元素的化合價,再根據化合價守恒配平氧化劑、還原劑、還原產物、氧化產物。(3) 根據H、O原子守恒或其他原子守恒,補充水等非氧化還原物質,實現質量守恒。7. B 過程①中SO2轉化為三氧化硫,硫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A錯誤;過程②是三氧化硫和V2O4反應生成VOSO4,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SO3+V2O4===2VOSO4,B正確;過程③中氧氣是氧化劑,V元素化合價從+4價升高到+5價,VOSO4是還原劑,依據電子得失守恒可知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C錯誤;根據以上分析可知過程①③均為氧化還原反應,②中元素化合價均不發生變化,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D錯誤。8. D 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中存在:N(K)=N(Cl),當KOH的個數為6a時,參加反應的Cl2的個數為3a,A正確;改變溫度,使Cl2的氧化產物全部為KClO3時,則發生反應:3Cl2+6KOH===5KCl+KClO3+3H2O,當KOH的個數為6a時,轉移電子數最多為5a,產物中KClO3的個數最多為a,B正確;改變溫度,使Cl2的氧化產物全部為KClO,則發生反應:Cl2+2KOH===KCl+KClO+H2O,當KOH的個數為6a時,轉移電子數最少為3a,即反應中轉移電子的個數N(e-)的范圍:3a≤N(e-)≤5a,C正確;由得失電子守恒知,N(ClO)×5+N(ClO-)=N(Cl-),N(ClO)×5+N(Cl-)=N(Cl-), eq \f(N(Cl-),N(ClO))=11∶2,D錯誤。9. (1) 3 6 5 1 3 (2) 2 16 10 2 5 8 (3) 3 6 2 1 3 氧化還原反應配平的原則(1) 得失電子守恒:氧化劑和還原劑得失電子總數相等,化合價升高總數與降低總數相等。(2) 質量守恒: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不變。(3) 電荷守恒:反應前后陰、陽離子所帶電荷總數相等。10. (1) +5 氧化還原反應(2) 防止H2O2分解,提高ClO2的吸收率(3) 設反應生成ClO2的物質的量為x mol。根據反應:SO2+2NaClO3+H2SO4===2ClO2+2NaHSO4建立關系式:SO2 ~ 2ClO21 20.3 mol x mol=解得x=0.6則反應生成的ClO2物質的量為0.6 mol11. C 配平離子方程式:3As2S3+4H2O+28NO===6AsO+9SO+28NO↑+8H+,配平后水的化學計量數為4,A正確;反應后的溶液中有H+生成,溶液呈酸性,B正確;當有1 mol還原劑(As2S3)被氧化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2×2+8×3) mol=28 mol,C錯誤;As2S3為還原劑,則氧化產物為AsO和SO,D正確。12. (1) CO2、H2O (2) MgO+2NH4ClMgCl2+2NH3↑+H2O (3) Mg(OH)2 NaOH (4) Mg2(ClO)(OH)3·H2O解析:(4) n(MgCl2)=0.1 L×0.1 mol/L=0.01 mol。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可得:ClO- ~I2,故n(ClO-)=0.005 mol,x=1,根據電荷守恒可得y=3,即Mg2(ClO)(OH)3·H2O。13. (1) ①3 2K2Cr2O7 8 2 3CO2↑ 2 8②4.48 L (2) 1∶1 (3) 1∶3 (4) 0.1 mol/L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