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十章 功與機械能機械能轉化及其應用第4節01通過實驗,認識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能舉例說明并解釋與機械能轉化有關的現象。02通過分析實例,知道機械能及其守恒的條件。03通過分析利用水能和風能的實例,體會能量轉化與守恒觀點,樹立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感。1.(1)當擺球從最高點向最低點運動的過程中,動能和勢能是如何變化的?(2)當擺球從最低點向最高點運動的過程中,動能和勢能又是如何變化的?(3)你可得出什么結論?(1)擺球的高度和速度不斷變化,擺球下降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越來越小,動能越來越大。(2)擺球上升的過程中,動能越來越小,重力勢能越來越大。(3)物體的動能和是勢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一、機械能的相互轉化擺球會一直擺動下去嗎,為什么?不會,由于受到空氣阻力等因素影響,擺球每次上升的高度都比前一次要低一些。2.機械能守恒(1)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統稱為機械能。(2)物體的動能和勢能是可以___________。如果只有____和____相互轉化,則機械能的總和不變,即______________。思考:活動1中擺球擺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嗎?分析原因。答案 不守恒。擺球每次上升的高度都比前一次要低一些,這說明擺球的機械能減少了一些,這是由于受到空氣阻力等因素影響,擺球的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了。動能勢能(包括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相互轉化的動能勢能機械能是守恒的3.活動2:嘗試做一做教材第247頁迷你實驗室的小實驗,你能用所學的知識解釋實驗現象嗎?答案 橡皮筋拉得越緊,橡皮筋的彈性勢能越大,就會有更多彈性勢能轉化為小球的動能,球會獲得更大的速度而被拋得更遠。1.(2024·蕪湖階段練習)如圖所示,小朋友在快樂地玩蹦蹦床的過程中,關于機械能及其轉化敘述正確的是( )A.小朋友從最高點下落的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B.小朋友在向下運動的過程中,重力勢能一直減小C.小朋友在向下運動的過程中,動能一直增大BD.小朋友從接觸蹦蹦床到最低點的過程中,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2.(2024·無錫階段練習)嫦娥五號返回器用類似“打水漂”的方式著陸地球,其著陸過程的部分軌跡簡化如圖所示。CD段返回器的動能_____,BC段返回器的機械能_____(前兩空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AB段返回器動能減少量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勢能的增加量。 變大不變大于閱讀教材248頁,回答以下內容。1.請描述我國古人如何利用機械能的。古人很早就開始利用水能,通過水流沖擊水輪轉動來汲水、磨粉、碾壓谷物等。我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開始利用風能驅動帆船,后來沿海及長江流域地區還出現了利用風能來推動風車做功,帶動“龍骨水車”等提取海水制鹽或提水灌溉農田。2.水力發電和風力發電存在怎樣的能量的轉化關系?(1)水能發電:奔流而下的水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推動水輪機做功,把水能轉化為電能。(2)風力發電:風吹動風車做功,把風能轉化為電能二、機械能的應用興趣小組研討火車站進站段鐵路工程的設計。小明提交了圖甲所示的設計方案示意圖,小蘭提交了圖乙所示的設計方案示意圖,從節能角度考慮,你選擇哪個設計方案?為什么?答案 選擇小蘭的設計方案。根據動能與重力勢能的轉化可知,圖甲中火車進站時下坡,此過程中有一部分重力勢能會轉化為火車的動能,使得車速提高,難以剎車,故小明的設計不合理。圖乙中火車進站時上坡,將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車速減小,既便于剎車,出站時又可以將儲存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節省能源,故小蘭的設計合理。 1.(2024·北京順義區期末)如圖所示,把一個小球用細線懸掛起來,將小球拉到A點,由靜止釋放,小球在A、B間往復擺動,C是擺動過程中的最低點,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從A到C的過程中,動能減小B.小球從A到C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C.小球從C到B的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小D.小球從C到B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B2.(2024·鹽城階段練習)擲實心球是我市中考體測項目之一。若空氣阻力不可忽略,則投擲后的實心球在上升過程中( )A.動能變大,重力勢能變大,機械能不變B.動能變小,重力勢能變小,機械能不變C.動能變小,重力勢能變大,機械能減小D.動能變大,重力勢能變小,機械能減小C3.(2024·商丘階段練習)如圖所示,圖甲是古代的水磨,流水沖擊水輪,水輪轉動從而碾谷、磨面等;圖乙是現代的水電站,流水沖擊水輪,帶動發電機發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圖甲是利用了水的機械能,所以能量直接消失B.圖乙中的攔河大壩,起到了提高水重力勢能的效果C.流水沖擊水輪的過程中,流水速度減小,所以其動能減小D.流水通過水輪后,其機械能減小4.在水平地面上鋪上一張白紙,將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別從不同高度處自由落下,在紙面上留下黑色圓斑A、B,如圖所示,球從較高處下落形成的圓斑是圖中的___(選填“A”或“B”)。判斷的依據如下:球原來的高度越高,_______能越大,下落過程中轉化為___能,接觸地面后進而轉化獲得的_______能也就越大,從而皮球的形變程度越大。 B重力勢動彈性勢5.(2024·綏化模擬預測)小球在光滑無摩擦軌道的A點由靜止釋放(忽略空氣阻力),小球_____(選填“能”或“不能”)運動到最高處C點,小球在B點的機械能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A點的機械能。 不能等于解析 小朋友從最高點下落到接觸蹦床前,做加速運動,接觸蹦床后到最低點時,先加速后減速,所以小朋友在向下運動的過程中,動能先增大后減小,并非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小朋友在向下運動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一直減小,所以重力勢能一直減小。小朋友從接觸蹦蹦床到最低點的過程中,蹦床的形變程度越來越大,彈性勢能越來越大,所以并非是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故選B。解析 CD段返回器的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成動能和其他形式的能,因此CD段返回器的動能變大。BC段返回器在大氣層外,返回器的機械能不變。AB段返回器的高度升高,動能減少,重力勢能增大,由于空氣阻力,動能轉化成重力勢能和其他形式的能,AB段返回器動能減少量大于重力勢能的增加量。解析 小球從A到C的過程中,小球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小,速度變大,動能增大,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小球從C到B的過程中,速度減小,動能減小,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故選B。解析 實心球在上升過程中,速度變小,動能變小,高度變大,重力勢能變大,由于受到空氣阻力,實心球的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機械能減小,故選C。解析 圖甲是利用了水的機械能,將水的機械能轉化為水輪的機械能,說明能量可以發生轉化。圖乙中的攔河大壩,使水的高度升高,起到了提高水重力勢能的效果。流水沖擊水輪的過程中,流水速度減小,質量不變,所以其動能減小。流水通過水輪后,對水輪做功,其機械能減小,故選A。解析 從圖中A、B的印跡看出,圖B中球的形變大,說明它原有的重力勢能大;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下落過程中轉化的動能就越大,接觸地面后進而轉化獲得的彈性勢能也就越大,從而皮球的形變程度越大,所以球從較高處下落形成的圓斑是圖中的B。 解析 因為小球的機械能始終等于在A點的機械能,故小球最高運動到與A點等高的點,到不了C點。由于小球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所以小球在B點的機械能等于在A點的機械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