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第3章 聲的世界5跨學科實踐:中國樂器1認識中國民族樂器,了解中國民族樂器的發聲原理。2學會自制一個小樂器。3通過學習和傳承中國民族樂器,能更好的了解和欣賞中國傳統音樂。在遠古時期,人們以漁獵為生,勞動之后敲擊著石頭,裝扮成各種野獸的形象跳舞娛樂。這種敲擊的石頭就被逐漸演變為后來的打擊樂器——磬。磬是石質的打擊樂器一、認識中國樂器賈湖骨笛(世界上最早的吹奏樂器)單孔陶塤崇陽銅鼓西漢二十五弦瑟一、認識中國樂器閱讀教材,完成以下內容。1.中國民族樂器按演奏方式分為: 樂器、 樂器、 樂器、樂器。按發聲原理的不同分為:體鳴樂器、膜鳴樂器、 樂器、 樂器。2.我國古代用來制作樂器的材料可分為 、 、 、 、匏、土、革、木八類。后來,人們將民間樂器統稱為 。吹管拉弦彈撥打擊氣鳴弦鳴金石絲竹八音笙竹笛嗩吶鼓部分中國民族樂器云鑼揚琴二胡琵琶阮梆子二、自制小樂器1.音樂的旋律由 構成,音階是由從低到高或從高到低的不同 的音組成的。所以,實用的樂器需要能發出多個音調的音。2.控制樂器 變化是設計和演奏樂器的關鍵。音階音調音調二、自制小樂器3.探究影響弦發聲音調的因素(1)如圖所示,將琴弦的一端固定在力學軌道一端,另一端通過小滑輪掛上鉤碼,使琴弦拉緊,再用A、B兩個可滑動擋片將弦支起。分別改變弦的長度、粗細、張緊程度,撥弦的中部,探究弦發出聲音的音調變化情況。(2)結論:琴弦發聲音調與弦的 、 、 有關。長度粗細張緊程度二、自制小樂器交流與評價1.介紹一種中國傳統樂器,內容主要包括樂器的結構、發音特點、歷史淵源、演奏要求等。2.向同學展示自制的簡易樂器,說明制作過程的關鍵環節以及你是怎樣調整和控制響度、音調和音色的。3.與同學交流,進一步研究自制的樂器的結構、聲音效果和創新性等問題。二、自制小樂器——學以致用1.(2024·葫蘆島期中)如圖所示,小明正在彈奏用紙盒、橡皮筋、木棒等材料制作的吉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改變橡皮筋松緊程度是為了改變吉他發聲的音調B.設計粗細不同的橡皮筋是為了改變吉他發聲的響度C.自制的吉他與商店售賣的吉他發聲的音色是相同的D.同一根橡皮筋振動時的幅度越大,發出聲音的響度越小A二、自制小樂器——學以致用2.小明同學課余自制了二胡和簡易笛子。如圖甲是自制的二胡,用弓拉動琴弦時,手指按壓琴弦不同位置可以改變發出聲音的 ;二胡底部用可樂罐制成的琴筒貼有薄膜并開有3個音窗,如圖乙所示,琴筒是用來增加發出聲音的 的。在演奏二胡時,手指在琴弦上來回移動,如圖丙所示,這是通過改變琴弦的 來改變音調高低的。如圖丁,在笛子的竹管開口①向管內吹氣,推拉鐵絲⑥時,音調可以改變,吹奏樂曲,當布團⑤分別位于a、b、c三個位置時,竹笛發聲音調最高的位置是 。音調響度長度a1.央視《國家寶藏》節目中的賈湖骨笛用鶴類尺骨制成,如圖所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下列關于骨笛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吹奏的笛聲是由笛子振動發出的B.吹奏的笛聲可以在真空中傳播C.按住不同的笛孔是為了改變笛聲的響度D.吹奏的笛聲不一定屬于樂音D2.中國樂器二胡又稱“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二胡有粗(內弦)、細(外弦)兩根弦,拉弓時弓毛和弦摩擦發出聲音,如圖所示。下列關于二胡的說法正確的是( )A.加大摩擦弦的力量,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B.手指按壓在弦的相同位置,摩擦粗細不同的弦是為了改變響度C.用手指按壓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是為了改變音調D.隨著二胡的聲音向外傳播,其音調也越來越低C3.(2024·遼寧)東漢哲學家王充在《論衡》中提到:“天將雨,琴弦緩”。環境潮濕時,琴弦振動變慢,琴聲的音調變 ,琴聲通過 傳至人耳。低空氣4.1978年,在湖北隨州出土了一套戰國時期的編鐘(如圖所示),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數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套編鐘。這套編鐘共有65件,材料、結構相同,大小不同,這可以豐富編鐘的 。輕敲或重敲同一編鐘能發出 不同的聲音。(均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音調響度5.《紀效新書·武備志》記載:“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嗩吶是中國傳統雙簧木管樂器,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嗩吶擁有獨特的氣質與音色,已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樂器。如圖所示,嗩吶發出的聲音由_______振動產生;改變吹奏時的力度,主要是改變了聲音的 ;吹奏時用手指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去掉嗩吶前端的喇叭,會改變聲音的 。空氣響度音調響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