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6章 質量與密度跨學科實踐:密度應用交流會42學會利用物理公式間接地測量一個物理量的科學方法。1知道密度知識的應用。能運用密度知識鑒別物質,計算物質的質量與體積。3能深入理解密度公式,能利用身邊的器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一、測量浮石的體積提出問題:利用公式可求出浮石的密度,但是浮石會吸水,用量筒測出的體積不準確,怎么解決呢?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先用天平測出小浮石(樣本)的質量m,再讓浮石吸足水,用量筒測量其體積V,代入公式求密度。最后,用電子磅秤測得不規則浮石的質量,根據 ,計算出這個浮石的體積。報告1 測量浮石的體積實驗器材:小浮石(樣本)、水、量筒、天平等實驗過程與數據記錄:(1)過程①用天平測出小浮石的質量;②將小浮石放入水中,使之吸足水;③用裝水的量筒測出小浮石的體積;④通過公式小浮石的密度。⑤最后,用電子磅秤測得不規則浮石的質量,根據 ,計算出這個浮石的體積。(2)數據記錄:小浮石的質量g 小浮石的體積cm 小浮石的密度kg/m 38.60.35×10 分析論證:小浮石的密度是0.35 g/cm ,即0.35×10 kg/m 。方法總結:在測量吸水性物體的密度時,預防吸水的方法有:在物體外面包緊一層保鮮膜(或在物體表面涂上一層蠟或漆或在稱好物體質量后讓其吸足水 ),再測體積。根據 ,計算出這個浮石的體積是4.6×10-2m 。1.(2023·滕州期末)學習了密度的知識后,好奇的小王同學想知道老師所用粉筆的密度。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如下探究。(1)他把10支大小相同的粉筆放到調好的托盤天平上,當天平再次平衡時,右盤的砝碼和標尺上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每支粉筆的質量為 g。 (2)小王在量筒中加入體積為V1的水,把一支粉筆放入量筒,發現粉筆在水面停留一瞬,冒出大量的氣泡后沉底。量筒中水面到達的刻度為V2,若把V2-V1作為粉筆的體積來計算粉筆的密度,測得粉筆的密度會比真實值偏 (選填“大”或“小”),原因是 。 3.84大粉筆吸水,體積的測量值偏小(3)小王把一支同樣的粉筆用一層保鮮膜緊密包裹好放入水中(保鮮膜的體積忽略不計),發現粉筆漂在水面上。于是他用水、小金屬塊、量筒和細線測量粉筆的體積如圖乙,粉筆的密度為 kg/m3,粉筆越寫越短后密度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0.64×103不變提出問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心石無法直接稱量其質量,若想估計其質量怎么解決呢?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先找到制作碑心石的原料花崗巖材料,取一小塊花崗巖用天平和量筒測出其質量m和體積V,計算出材料的密度,查閱資料可得到碑心石的體積,代入公式可求出質量。二、估算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質量估算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質量報告2實驗器材: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心石密度相同的小塊花崗巖、天平、量筒等實驗過程與數據記錄:(1)實驗過程:①用天平和量筒測出花崗巖的質量和體積;②通過公式花崗巖的密度;③查閱資料得到碑心石的體積;④通過公式出碑心石的質量。(2)數據記錄:分析論證:碑心石的質量是1.19×105 kg,即119 t。花崗巖的質量(g) 花崗巖的體積(cm ) 花崗巖的密度(kg/m ) 碑心石的體積(m ) 碑心石的質量(kg)182652.8×10 42.631.19×105對于不便于直接測量質量或體積的較大物體,采用測樣本的方法,取一小塊同種物質作為樣本,用天平和量筒測出樣本的質量和體積,計算出它的密度,然后根據密度公式的變形公式計算出該物體的質量或體積。方法總結:2.在密度知識應用交流會上,同學們想知道一個質量是14.4 kg的課桌的體積。于是找來和課桌相同材質的木料作為樣本,測得其質量是14.4 g,體積為20 cm3,則樣本的密度為 g/cm3,課桌的體積為 m3。 0.720.02解析 樣品的密度:ρ===0.72 g/cm3=0.72×103 kg/m3,課桌的體積:V'===2×10-2 m3。報告3 鉛球是鉛做的嗎提出問題:鉛球是鉛做的嗎?猜想假設:鉛球體積小、質量大、密度一定很大,因此是鉛做的。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用臺秤測出鉛球的質量,但其體積太大不可用量筒直接測量,可用排水法測出鉛球的體積,帶入公式,就可以求出物質的密度,查密度表就可以鑒別物質的種類。三、鉛球是鉛做的嗎實驗器材:鉛球、臺秤、量筒、大燒杯、水、記號筆等實驗過程與數據記錄:(1)實驗過程:①用臺秤測出鉛球的質量;②將鉛球放到大燒杯中,加水沒過鉛球到標記處,然后取出鉛球,用量筒加水到標記處,量筒所加的水的體積就是球的體積;③通過公式 得出鉛球的密度;④通過查閱密度表得出結論。將鉛球放到容器中加水到標記處取出鉛球用量筒加水到標記處,量筒所加的水的體積就是球的體積V水= V鉛球鉛球的質量kg 鉛球的體積dm 鉛球的密度g/cm 3.9950.5107.833(2)數據記錄:分析論證:查閱密度表,鉛的密度為11.3 g/cm ,鐵的密度為7.9 g/cm ,鉛球的主要成分是鐵!!要分析一個物體是由什么物質組成的,可測出組成該物體的物質的密度。再查閱密度表,看它的密度值與何種物質的密度相同或相近。如測出某一物體的密度為8.9×103 kg/m3,通過查密度表可知這種物質可能是銅。方法總結:3.在密度知識應用交流會上,某小組想用密度知識鑒別鉛球是不是鉛做的,設計了下面的實驗:用臺秤測出鉛球的質量是3.995 kg,采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出鉛球的體積0.510 dm3,計算出鉛球的密度是 g/cm3。本實驗測體積采用了等效法,在操作過程中存在不太精確的地方,會給測量結果帶來影響。根據你的觀察,對測量的體積值會造成較大影響的是: ,導致密度計算值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7.83鉛球從水中取出時,表面沾水,導致體積測量結果偏大偏小1.(2023·棗陽期末)小明為了檢驗運動會中獲得的銅牌是否由純銅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測銅牌的密度 B.測銅牌的質量C.測銅牌的體積 D.觀察銅牌的顏色A解析 如果銅牌摻了假,即使銅牌質量與純銅制成的銅牌質量相同,或體積相同,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不同,因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故A合理;測銅牌的質量是無法辨別銅牌是否由純銅制成,因為摻其他物質,也可以讓銅牌的質量與純銅制成的銅牌質量相同,所以B不合理;測銅牌的體積是無法辨別銅牌是否由純銅制成,因為摻其他物質,也可以讓銅牌的體積與純銅制成的銅牌體積相同,所以C不合理;如果銅牌摻假,肯定是在銅牌里邊摻其他物質,而銅牌的外表顏色還是銅牌顏色,所以D不合理。2.小融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測干燥的小石塊(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時,進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調好的天平測出干燥的小石塊的質量60 g;②向量筒中倒入水,使水面到達V1=40 mL處,石塊放入水中足夠長時間,水面到達V2=60 mL處;③將小石塊從杯中取出,擦干表面的水,用調好的天平測出其質量65 g。設小石塊吸水前后體積不變,不考慮石塊表面附著的少許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小石塊所吸收水的質量為5 gB.小石塊的體積為25 cm3C.干燥小石塊的密度為3 g/cm3D.若考慮表面附著的少許水,則石塊的密度測量值偏小C3.小明用天平、量筒等器材對一銅制工藝品進行了鑒別(ρ銅=8.9 g/cm3),測得數據如表所示:工藝品的 質量m/ g 水的體積 V水/ mL 水和工藝品的總體積V總/mL159 40 70由實驗可知,工藝品的密度為 kg/m3。小明從而得出工藝品不是銅制的結論,此結論是 (選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其原因是 。 5.3×103不可靠工藝品可能是空心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