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九章 壓強大氣壓強第4節01知道大氣壓強的存在02理解托里拆利實驗03知道大氣壓的變化規律04了解生活中一些應用大氣壓強的例子液體內部朝各處都有壓強,是因為液體具有流動性。我們生活在大氣層的底部,那大氣有沒有朝各個方向的壓強呢?瓶子為什么能夠吞進比瓶口還大的雞蛋?【活動1】紙片托水實驗器材:玻璃杯、水、硬紙片實驗過程:(1)將玻璃杯裝滿水,用硬紙片蓋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如果放手,會出現什么現象?一、大氣壓強1.活動 生活中的大氣壓強(1)將玻璃杯裝滿水,用硬紙片蓋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如果放手,會出現什么現象?現象: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紙片沒有掉下來,水不往外流硬紙片受重力作用,受水向下的壓力作用,沒有下落,必須受向上的力的作用。這個力的施力物體只能是大氣,證明大氣存在壓強(2)再慢慢把杯口向各個方向轉一圈,又看到什么現象?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 。慢慢把杯口向各個方向轉一圈,硬紙片仍然沒有掉下來,水不往外流大氣壓強向各個方向都有【活動1】紙片托水結論:(1)大氣中的物體會受到大氣的壓強,這個壓強叫作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2)大氣壓存在的原因:大氣受重力的作用;大氣有流動性。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大氣壓存在的例子?擠出吸盤內的空氣,大氣壓把吸盤緊壓在墻面。紙片和管內的水不會掉下,是因為大氣壓將它們頂住。吸飲料時管內空氣減少,大氣壓壓著飲料沿吸管進入嘴里。(2024·長沙改編)在一端封閉的塑料管中灌滿水,用紙片蓋住管口后倒過來,如圖所示。紙片和塑料管里的水不會掉下來,是因為( )A.水受到的重力B.水對紙片的吸引力C.塑料管對紙片的彈力D.大氣壓力D早在1654年,德國馬德堡市市長奧托·馮·格里克就在馬德堡市公開表演一個著名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他把兩個直徑為30cm銅質空心半球緊緊地扣在一起,用抽氣機抽出球內的空氣,然后用16匹馬向相反方向拉兩個半球,結果費了很大的勁才把它們拉開。二、大氣壓強到有多大【活動2】觀看視頻:托里拆利實驗,閱讀教材第55~56頁,完成后面的填空。二、大氣壓強到有多大【活動2】實驗分析(1)把玻璃管稍傾斜,水銀柱的高度差________(變化/不變化)。(2)把玻璃管稍向上提,管口不要離開水銀槽的水銀面,再把玻璃管稍向下壓,水銀柱的高度差_________(變化/不變化)。(3)玻璃管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銀面主方是空氣,玻璃管內的水銀之所以能高于水銀槽內的水銀面而不下落,是因為_________支撐著這段水銀柱,數值上大氣壓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里運用的是______法。不變化不變化大氣壓這段水銀柱產生的壓強轉換(4)玻璃管內與水銀槽液面相平處液片靜止不動,則其受到水銀柱向下的壓力F水銀柱和大氣向上的壓力F大氣是一對_____力,則:F水銀柱=F大氣,即:p大氣S=p水銀S,可見p大氣 ______ p水銀。(選填“>”“<”或“=”)(5)實驗結論:①通常把760mm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叫____________。②標準大氣壓p大氣=p水銀=ρ水銀gh=1.36×103kg/m3×9.8N/kg×0.76m=______________③粗略計算時,標準大氣壓可取1×105Pa平衡=標準大氣壓1.013×105Pa(6)反思與交流:①玻璃管中如混入空氣,則測得的大氣壓強________②不選擇粗管做實驗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玻璃管口在水銀槽內的深度________實驗結果④若用水做此實驗,則________________,不易操作水柱的高度太高耗用的水銀較多且不易堵住管口不影響偏小如圖所示的實例中,與大氣壓無關的是( )A.船閘 B.滴管吸液體 C.拔火罐 D.鋼筆墨囊吸墨A2.(2024·文山期末)最早測出大氣壓強值的實驗是 實驗,一個標準大氣壓約為p0= Pa。 托里拆利1.01×105三、大氣壓強的變化閱讀教材第60頁,完成下面的填空。1.大氣壓隨高度的的增加而______。在海拔3000m以內,每升高10m,大氣壓大約______100Pa。2.液體的沸點隨著大氣壓的減小而______。在海拔5000m的高原哨所,戰士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使用________做飯。減小減小降低壓力鍋1.(2024·長沙開福區開學考)暑期李老師去了一趟西藏,剛到拉薩就出現頭暈、惡心等現象,主要原因是( )A.西藏上氣溫太低B.西藏的陽光太強C.西藏海拔高,氣壓太低D.西藏海拔高,氣壓太高C2.如果在高山山頂做水沸騰的實驗,則水的沸點應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 ℃。 小于1.小亮同學在物理實驗室利用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強的值,實驗時他沒有將玻璃管豎直放置,而是稍稍傾斜了,如圖所示,則此時大氣壓強等于 m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如果現在在該實驗室做“觀察水沸騰”的實驗,測得水的沸點將 (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00 ℃。 低于7502.(2024·湘西模擬)生活處處有物理,留心觀察皆學問。對下列生活實例的理解,正確的是( )A.接種疫苗時,用注射器將藥液注入肌肉是利用了大氣壓強B.用高壓鍋煮食物容易熟,是因為水沸點隨氣體壓強的增大而降低C.塑料吸盤能貼在墻面的瓷磚上,是因為吸盤對瓷磚有吸引力D.用吸管吸飲料時,排出了吸管上半部分的空氣,大氣壓把飲料壓進了 人的嘴里D3.(2024·青島自主招生)如圖所示,小明在實驗課上自制一個氣壓計:他先在一個瓶子中裝入適量帶顏色的水,再取一根兩端開口的透明細玻璃管,在管壁畫上刻度,穿過橡皮塞插入水中,從管口向瓶內吹入少量的氣體,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關于自制氣壓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大氣壓在數值上等于玻璃管內水柱產生的壓強B.小明提著瓶子從一樓到樓頂,玻璃管內水柱高度逐漸升高C.小明提著瓶子從一樓到樓頂,瓶內氣體壓強始終小于外界大氣壓D.若瓶外是標準大氣壓,則瓶子內外的氣壓差為105 PaB4.(2024·長沙開學考)生活中常用如圖所示的吸盤掛鉤來掛毛巾,使用時排盡吸盤內的空氣,吸附在 (選填“平整”或“不平整”)的墻面上,以防止漏氣。若吸盤的橫截面積為2×10-3 m2,外界大氣壓為 1×105 Pa,則排盡空氣后的吸盤受到的大氣壓力為 N。 平整200解析 在托里拆利實驗中,水銀柱的高度差應是豎直高度,而不是水銀柱的長度,題圖中750 mm高度才是水銀柱的豎直高度,它產生的壓強與大氣壓大小相等;水的沸點隨大氣壓強的減小而降低,標準大氣壓下水銀柱的高度為760 mm,故此時的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水的沸點低于100 ℃。解析 接種疫苗時,用注射器將藥液注入肌肉,是利用外力增大針管內的壓強,與大氣壓無關,故A錯誤;用高壓鍋煮食物容易熟,是因為水的沸點跟氣壓有關,氣壓越大,沸點越高,故B錯誤;塑料吸盤能貼在墻面的瓷磚上,是利用了大氣壓強,故C錯誤;用吸管吸飲料時,排出了吸管上半部分的空氣,使管中氣壓變小,小于大氣壓,大氣壓把飲料壓進了嘴里,故D正確。解析 大氣壓在數值上等于瓶內氣壓減去玻璃管內水柱產生的壓強,不等于水柱的壓強,故A錯誤;小明提著瓶子從一樓到樓頂,高度升高,大氣壓減小,瓶內氣壓不變,在內外氣壓差作用下,玻璃管內水柱高度逐漸升高,故B正確;小明提著瓶子從一樓到樓頂,瓶內氣體壓強始終等于外界大氣壓與玻璃管內水柱產生的壓強之和,則瓶內氣體壓強始終大于外界大氣壓,故C錯誤;若瓶外是標準大氣壓,瓶子內外的氣壓差等于水柱產生的壓強,則瓶子內外的氣壓差小于一個標準大氣壓,小于105 Pa,故D錯誤。解析 使用時排盡吸盤內的空氣,吸附在平整的墻面上,以防止氣體進入吸盤里產生大氣壓強;排盡空氣后的吸盤受到的外界大氣壓力為:F=pS=1×105 Pa×2×10-3 m2=200 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