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九章 機械和功杠桿第一節1了解杠桿的概念,明確杠桿五要素。2掌握力臂的作圖方法。3通過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及應用。4能根據杠桿力臂關系對生活中常見杠桿進行分類。看誰的力氣大1.徒手拔釘子VS工具拔釘子:誰能徒手將釘在木板上的釘子拔出來?你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嗎?2.徒手開瓶蓋VS工具開瓶蓋你能徒手打開啤酒瓶蓋嗎?可以用什么工具來更輕松地打開瓶蓋呢?通過以上兩個小活動,你有什么感想?利用工具可以完成一些徒手無法完成的任務一、杠桿1.在 的作用下繞桿上一 轉動的簡單機械叫作杠桿。2.杠桿的五要素:①支點:杠桿可以繞其轉動的點(O點);②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③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④動力臂:從支點O到動力F1作用線的距離(L1);⑤阻力臂:從支點O到阻力F2作用線的距離(L2)。固定點力O思考:你能畫出羊角錘拔釘子時的動力臂、阻力臂、動力和阻力嗎?F1F2L1L2總結提升畫力臂的方法:畫出阻力F2的力臂F2BOAF1L2找出支點的位置確定動力、阻力的作用線從支點作動力、阻力作用線的垂線標出垂足和力臂學以致用 作出下面作用在杠桿上各力的力臂。L1L1L2二、杠桿的平衡條件體重不同的兩個人坐在蹺蹺板上,蹺蹺板能水平平衡嗎?1.杠桿平衡:杠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 或 ,稱為杠桿平衡。2.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實驗思路我們可以先保持杠桿一側的兩個量不變,如左側的阻力和阻力臂,改變另一側的兩個量,即右側的動力和動力臂。然后再保持右側的動力和動力臂不變,改變左側的阻力和阻力臂。綜合分析后找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這四個量之間的關系。靜止勻速轉動(2)實驗步驟:①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 位置平衡。(調節方式:左偏右調,右偏左調)②杠桿兩端掛上 數量的鉤碼,移動鉤碼的位置,使杠桿重新在_____位置平衡。水平不同水平③把右側鉤碼對杠桿施的力記為動力F1、左側鉤碼對杠桿施的力記為阻力F2;測出杠桿平衡時的動力臂L1、阻力臂L2,把F1、F2、L1、L2的數值填入表格中。④通過增減鉤碼的數量,或者用彈簧測力計替換其中一串鉤碼拉杠桿,改變動力或動力臂的大小,使杠桿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次數 動力F1/N 動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1 2 3 … (3)實驗結論:要使杠桿平衡,需要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寫為: ,這個平衡條件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 平衡原理。(4)注意事項:①掛鉤碼后, (選填“能”或“不能”)再動平衡螺母。②杠桿傾斜靜止時是平衡狀態嗎?讀數時,為什么要求杠桿是處于水平平衡狀態?水平平衡以便直接讀出力臂的長度。③為什么要改變動力或阻力的大小進行多次實驗?避免偶然性,使結論更具有普遍性。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杠桿不能是平衡狀態總結提升找最小的動力(1)在公式F1L1=F2L2中,若阻力F2和阻力臂L2一定,動力臂L1越長,動力F1越小。(2)最長動力臂的作法:如果動力作用點已經給出,那么,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連線是最長力臂。如果動力作用點沒有確定,則選擇杠桿上離支點最遠的點為動力作用點,支點與動力作用點的連線是最長的力臂。(3)以上方法適用于在阻力F2和阻力臂L2一定的條件下求最小的動力。若阻力F2和動力臂L1一定時,由F1L1=F2L2知,阻力臂L2最小時,動力F1最小。1.如圖所示,關于“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實驗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加減鉤碼進行實驗過程中,還可以調節平衡螺母B.在兩側的鉤碼下同時各添加一個相同的鉤碼,杠桿依然水平平衡C.該實驗可得出結論:當阻力和阻力臂乘積一定時,動力臂大,動力就大D.多次實驗是為了得到普遍規律學以致用 D側大于右側,杠桿不再水平平衡,故B錯誤;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當阻力和阻力臂乘積一定時,動力臂大,動力就小,故C錯誤;多次實驗是為了得到普遍規律,故D正確。解析 加減鉤碼進行實驗過程中,不能調節平衡螺母,故A錯誤;在兩側的鉤碼下同時各添加一個相同的鉤碼,左側F1L1=3G×4L=12GL,右側F2L2=5G×2L=10GL,左2.如圖甲所示是古代戰爭中的“大炮”——拋石機。當裝有石塊的拋石機在拉力F1的作用下水平靜止時,其簡化結構如圖乙所示,已知OA=10 m,OB=2 m,石塊的質量為30 kg(拋擲桿自重不計,g取10 N/kg)。求拋擲桿水平時所需的動力F1。解:石塊的重力:G=mg=30 kg×10 N/kg=300 NF2=G=300 N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1×OB=F2×OA,即F1===1.5×103 N。三、生活中的杠桿1.省力杠桿杠桿的分類動力臂______阻力臂,所以省力,但_______。撬棒起瓶器鋼絲鉗鍘刀大于費距離2.費力杠桿動力臂______阻力臂,所以費力,但_______ 。小于省距離鑷子火鉗釣魚竿動力臂_____阻力臂,所以既不省力也不費力,既不省距離也不費距離。等于3.等臂杠桿天平蹺蹺板思考:閱讀教材P105的交流討論,回答問題。答案 鑷子費力,鉗子省力,指甲刀省力。圖中的幾種工具都包含杠桿,在正常使用時,哪個省力 哪個費力 學以致用 思考:請你根據本節知識,看一看教材開頭的五把剪刀,他們分別屬于哪種杠桿呢?省力杠桿費力杠桿省力杠桿費力杠桿省力杠桿1.輪軸的定義:由具有共同轉動軸的大輪和小輪組成,叫作 。習慣上把大輪叫輪,把小輪叫軸。2.輪軸的本質輪軸本質上是一個可以連續轉動的杠桿。如圖所示的轆轤就是典型的輪四、輪軸軸,其中輪的半徑為R,軸的半徑為r。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1R=F2r,因為輪半徑R大于軸半徑r,所以作用在輪上的力F1總是小于作用在軸上的力F2。因此使用轆轤可以 。輪軸省力1.(2024·隴南州禮縣三模)釣魚時,釣魚竿可看成一根杠桿,如圖所示,它是一個 杠桿,其支點位于圖中的 點。 費力A解析 釣魚時,阻力作用在C點,動力作用在B點,則A為支點,所以使用時阻力臂大于動力臂,屬于費力杠桿,費力但省距離。2.請在圖中畫出力F的力臂L。答案 過支點O作力F的垂線段,這段線段即是力F的力臂,如圖所示:3.(2024·武漢模擬)在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每小格均等長)、鐵架臺、刻度尺、細線和若干個砝碼。圖甲是杠桿調節前的位置,圖乙、丙、丁是杠桿調好后三次的實驗情景,則( )AA.為了便于測量力臂要將如圖甲所示杠桿的平衡螺母適當往右調B.實驗中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減少誤差C.將圖丙中兩端各加一個鉤碼,杠桿仍然平衡D.如圖丁所示,將拉力方向從豎直方向改為虛線方向,拉力F大小將不變解析 由題意可得,調節前,杠桿右端上翹,為了便于測量力臂,需要將杠桿調節到水平平衡位置,所以需要將平衡螺母適當往右調,故A正確;實驗中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是尋找普遍規律,故B不正確;將圖丙中兩端各加一個鉤碼后,無法滿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桿會失去平衡,故C不正確;如圖丁所示,將拉力方向從豎直方向改為虛線方向后,拉力F的力臂將減小,根據杠桿平衡條件,拉力F的大小將變大,故D不正確。4.(2024·合肥廬陽區模擬)我們使用開瓶器開汽水瓶時(圖甲),可以簡化成如圖乙這樣的杠桿,O為支點。若動力F1和阻力F2都與杠桿垂直,且AB∶BO=3∶1,F2=30 N,則F1= N。 7.5解析 AB∶BO=3∶1,則:BO∶AO=1∶4;由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則:F1×AO=F2×BO,所以:F1==30 N×=7.5 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