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3張PPT)選擇性必修2 法律與生活專題十一 法律與生活第三十課 民事權利與義務 課時1 人身權和財產權課 標要 求 1.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識別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責任。2.列舉物權的主要類型,懂得維護物權的途徑。3.簡述合同的含義和價值,理解合同的主要內容和違約責任,了解合同訂立的 程序,熟悉解決合同糾紛的途徑。4.理解侵權責任的內容,樹立依法承擔責任的觀念常 考考 點 1.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2023福建卷,T15;2023湖北卷,T10、21(1); 2023海南卷,T15;2023浙江1月卷,T26;2023山東卷,T16;2023重慶卷, T18;2022天津卷,T15;2022北京卷,T142.依法有效保護財產權:2024湖南卷,T14;2024黑吉遼卷,T14;2024廣東 卷,T14;2023山東卷,T15;2023海南卷,T16;2023湖北卷,T11;2023湖 南卷,T19;2022山東卷,T14;2023遼寧卷,T133.訂約履約 誠信為本:2024黑吉遼卷,T13;2024湖北卷,T10;2023海南 卷,T17;2023廣東卷,T17(2);2022山東卷,T15;2022遼寧卷,T154.侵權責任與權利界限:2024湖南卷,T13;2024浙江1月卷,T21;2024廣東 卷,T18(2);2023北京卷,T10、17;2023海南卷,T18;2023河北卷, T13;2023重慶卷,T15備 考建 議 1.著眼經濟生活、社會生活的具體案例,考查民事行為能力、民法基本原則、 人身權和財產權、合同的訂立與履行、侵權責任與權利界限、正確處理相鄰關 系等,提升學生運用必備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研究探索、語言表達能 力,及信息獲取、理解掌握、知識整合等能力。2.命題形式上選擇題、主觀題均有,主觀題往往綜合考查民事權利、民事責任 以及社會爭議解決方式整體架構考點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A基礎知識重點疑難1. 民事法律關系民事法律關系是由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它包含三個要素。主 體 含 義 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種 類 自然人 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法人和非 法人組織 自合法成立時起到終止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 力客 體 含 義 民事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種 類 物(所有權關系客體)行為(債權關系客體)人身利益(人身關系客體)客 體 種 類 智力成果和商業標記(知識產權關系客體)特 點 因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而有所不同內 容 含 義 民事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筆記:[易錯易混]國家機關作為平等主體參與民事活動也屬于民法調整范圍 歸納提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類型(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①成年人(18周歲以上的自然人):②16周歲以上且以 自己的勞動收人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①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②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 年人。(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①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②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8周歲以 上的未成年人;③不能辨認自已行為的成年人。筆記:①[術語歸納]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诳蛇M行純獲利 行為,其民事行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 2. 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義務的意義我國民法不僅體現法治理念,而且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傳統美德 和社會公德,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維護公序良俗,促進依法治國與以德治 國的落實。筆記:[知識鏈接]可以鏈接必修3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3. 民法的基本原則平等原則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愿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 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公平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 務誠信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綠色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提醒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與“善良習俗”的簡稱。公共秩序是指與社會公共利 益有關的社會秩序,善良習俗是指社會公認的道德準則和習俗。公序良俗原則是對自 愿原則的限制。雖然民法允許民事主體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 系,但是,任何自由都不是不受限制的,當事人自愿實施的行為不得違背公序良俗。法律保護 法律禁止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 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 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 利 侵犯他人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應當 承擔法律責任姓名權 自然人有權依法決定、 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 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 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 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法律保護 法律禁止自然人有權依法制作、 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 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 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 的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 德、聲望、才能、信用 等的社會評價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 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也不得非法剝奪他 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 譽法律保護 法律禁止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 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 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 動、私密信息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 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筆記:①2024黑吉遼卷T18,商場工作人員侵犯消費者人身權問題 ②2023新課標卷 T22,用餐過程中餐廳侵犯顧客肖像權 提醒 當前未成年人的隱私權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家庭、學校、社會各領域都不同 程度存在著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現象。如未成年人都有 一些涉及個人心理以及社會交往的秘密,未經本人允許,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將其公 開;未成年人的通信自由需要重視。區別 名譽權主體 僅自然人享有 不僅自然人享有,法人、其他組織也享有客體 自然人不愿為他人知曉或不宜公開的私密 公眾對特定人的社會評價侵害方式 未經自然人同意或授權而披露、傳述、 布、竊取他人的個人隱秘事項 侮辱和誹謗侵害內容 散布、公開的內容并非捏造、虛構的, 而是事實 散布、公開的內容是捏造、虛構的,并非事實區別 名譽權侵害人主觀目的 可能不具有目的,也可能具有惡意目的或善意目的 為了毀損、貶低他人名譽2. 關于“保護人身權利”的主觀題答題技法第一步,明確法理依據:民法優先保護民事主體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第二步,判斷權利人的哪些人身權利受到損害。(根據材料進行取舍)(1)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2)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法律依據(3)自然人享有肖像權+法律依據(4)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和榮譽權+法律依據(5)法律保護個人隱私權+法律依據第三步,分析材料中的行為人的侵權行為。第四步,明確侵權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應承擔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恢復名譽等侵 權責任。筆記:[情境預測]人工智能背景下個人權利的侵害與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保護、網 絡謠言的治理、電信詐騙與個人信息保護B把握考向研透考題新高考對于人身權利的考查較多,試題往往以網絡平臺侵權為情境,試題選項一 般設置相關知識陷阱,如混淆肖像權、隱私權等,選擇題一般可通過直接排誤法和排 除異意法予以選擇。主觀題則往往與侵權責任進行綜合考查。備考時,注意答題術語 的運用。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A解析:甲故意將空調外機移裝在正對著乙臥室窗戶的墻上,噪音和熱浪導致乙無法開 窗通風透氣,因此違反了民法的綠色原則,①正確。甲的做法違反了民法的綠色原 則,而沒有違反民法的誠信原則,②不符合題意。相鄰關系是對不動產權利的限制和 延伸,甲故意將空調外機移裝在正對著乙臥室窗戶的墻上,排放噪音和熱浪,因此侵 害了乙的權利,③正確。甲雖然是行使自己的權利,但也侵犯了鄰居乙的權利,不動 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進行,因 此甲違法,④錯誤。解題方法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選擇題,命題陷阱是“答非所問”,解答本題要結合材料信息排 除無關的選項。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理解民法的綠色原則,綠色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從事 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甲故意將空調外機移裝在正對著乙 臥室窗戶的墻上,噪音和熱浪導致乙無法開窗通風透氣,因此違反了民法的綠色原則。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B解析:網民曝光小吳家庭背景的行為侵犯了小吳的隱私權;但如果網民僅對小吳的日 常心得發表不同看法,這是公民言論自由的表現,不構成侵權,①④符合題意。網民 捏造事實攻擊小吳人品,侵犯了小吳的名譽權,而不是肖像權,②錯誤。小吳的住址 和電話號碼等屬于小吳的個人信息,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曝光這類信息屬 于侵權行為,③錯誤。解題方法法律保護個人隱私權,個人信息與隱私權密切相關,受到法律保護,解答本題的關鍵 是準確理解公民的肖像權,侵犯肖像權的行為主要包括: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 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如利用修圖軟件惡搞他人照片;未經肖像權 人同意,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如偷拍他人;以及未經肖像權人同意, 肖像作品權利人以發表、復制、發行、出租、展覽等方式使用或者公開肖像權人的肖 像,如攝影師未經模特同意將攝影作品公開發表等。C修正思維矯正偏差1.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所有關系。糾正: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并不是所有關系。2. 自然人都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糾正:自然人自出生時起就具有法定的民事權利能力,但不一定都有民事行為能力。 自然人因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等因素而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 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3.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法治為主,輔之以必要的德治。糾正: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 進,不能有主次之分。4.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均可享有姓名權、隱私權、名譽權和榮譽權等權利。糾正:姓名權、隱私權是自然人不享有的權利,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不享有。5. 甲乙之間有矛盾,甲公開丑化乙的照片。因甲不以營利為目的,故甲并未侵犯乙 的肖像權。糾正:以營利為目的,并不是構成侵犯肖像權的要件。無論是以營利為目的還是以非 營利為目的使用某人肖像,都必須經肖像權人同意。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 污損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6. 對社會產生重大不良影響的人,我們可以人肉搜索,讓大家對其防備。糾正: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尊重他人隱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A. 鄰居家小學生的行為屬于行使不動產權利,是正當的B. 學校未經小白許可使用她的側面照,即使不以營利為目的也構成侵犯肖像權C. 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和引導,查閱子女手機不構成侵權D. 解決小白與媽媽的糾紛,可以選擇便捷、經濟的仲裁途徑B解析:相鄰關系一方在為自己便利行使權利時,應當照顧到相鄰方的利益。鄰居家小 學生的行為已經影響到相鄰關系的學習和生活,A錯誤。學校未經小白許可使用她的 側面照,即使不以營利為目的也構成侵犯肖像權,B正確。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 行必要的約束和引導,但未經同意查閱子女手機構成侵權,C錯誤。解決小白與媽媽 的糾紛,最好方式是自行協商,通過和解達成合意,解決糾紛,而不是選擇便捷經濟 的仲裁途徑,D錯誤。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C解析:劉某與周某的訂婚并未形成民法意義上的權利義務關系,未涉及人身關 系和財產關系,因此不屬于民事法律關系,①排除。物業公司與業主孫某之間 存在物業服務合同關系,物業公司要求業主補繳物業管理費屬于民事法律關系 中的合同關系,受民法調整,②符合題意。業主趙某勸說鄰居不要在公共樓道 里為電動自行車充電,屬于相鄰關系,而相鄰關系是對不動產所有權關系的限 制或延伸,屬于民法調整的民事法律關系,③符合題意。公安機關辦理姓名登 記屬于行政行為,方某與公安機關之間的關系屬于行政法律關系,而不是民事 法律關系,不受民法調整,④排除。故本題選C。考點 依法有效保護財產權A基礎知識重點疑難1. 全面理解財產權筆記:[考向預測]與本書第三十一課家庭與婚姻中遺產的繼承、夫妻共同/個人財產 的知識相鏈接,考查財產權的相關知識(1)財產制度是一個社會得以穩定與發展的基礎性法律制度。法律規定財產權,有 利于確定財產歸屬,并以此促進財產的流通使用。(2)財產權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等能夠給民事主體帶來經濟收益的權利。(3)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 他物權。(4)民法典規定了物權平等保護原則。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 權受法律平等保護。提醒 物包括不動產與動產。不動產,是指不能移動或者雖可移動但移動就會損害其 價值的物,一般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著物。動產,是指不動產以外的物。2. 所有權含義 權利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 權利分類 依據主體的不同,我國的所有權劃分為三類:國家所有(全民所有)、集 體所有、私人所有取得方式 動產 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一般來說,所有人按照轉讓財產所有權的意 圖,直接把財產交給對方占有,對方就取得了該財產的所有權。機動 車、船舶等動產,因價值較大,其產權的取得、變更,要依法辦理產 權登記;如果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不動 產 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對于房屋等不動產,除法律另有規定的情形 外,必須到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登記,才能取得所有權提醒 數據、網絡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歸納提升善意取得制度它是指無權處分人將其財產有償轉讓給第三人,如果受讓人取得該財產時出于善意, 則受讓人將依法即時取得對該財產的所有權的一種法律制度。原則上不適用善意取得 制度的物品:盜贓物,所有人不明的遺失物、埋藏物、隱藏物、漂流物,失散的飼養 物:被查封財產:須登記才能轉讓所有權的動產;禁止和限制流通的動產;等等。筆記:物權善意取得的構成條件:①有償受讓且價格合理;②取得財產是善意的;③ 完成法定的公示(登記或交付) 3. 他物權(所有權之外的物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筆記:一般不享有處分權 用益物權 擔保物權含義 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 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 利 為了確保債權的實現而在他人財產上設 立的物權內容 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 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 抵押權、質權等性質 除地役權外,都是主權利,不以 用益物權人對財產所有人享有其 他財產權利為前提 具有從屬性,因債權的產生而產生,因 債權的消滅而消滅用益物權 擔保物權標的 物 主要是不動產 不限于不動產特征 ①用益性:追求物的使用價值②獨立性:排他性權利③占有性:以對客體的實際占有 為前提 ①追求物的財產價值以實現債務履行②不可分性:擔保物權所擔保的債權的 債權人就擔保物的全部行使其權利③標的物是特定物,不必以占有為前提提醒 抵押權和質權的區別(1)抵押權通常針對不動產或價值較大的動產,而質權的對象通常是普通的動產。(2)抵押權中的債權人并不直接占有抵押物,抵押要登記才生效;質權中的債權人 只需占有質物即可。主體→農民客體→農村土地權利人權利→土地承包經營宅基地使用權 主體→農民客體一集體所有的土地權利人權利一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長期占有和使用宅基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主體一房地產開發商、商品房購買者客體→國家所有的土地權利人權利→房地產開發商建造房屋,商品房購買者辦理轉移登記和取得不動產權屬證書之后,擁有商品房 的所有權及該商品房所在地塊的建設用地使用權筆記:①[時政熱詞]“三權分置”改革:所有權歸集體(不變)、承包權歸農戶、經 營權可流轉 ②[知識鏈接]必修2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在我國,農村土地歸村集 體所有含義 權利人針對特定作品 依法享有的支配和獲 取利益的權利,分為 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 產權 權利人就特定 的發明創造依 法在規定期限 內享有的專有 權 任何能夠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 織的商品與他人的商品區別開的標 志,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字、 三維標志、顏色組合和聲音等,以及 上述要素的組合,均可以作為商標申 請注冊。商標注冊人享有注冊商標專 用權保護對象 作品 發明、實用新 型、外觀設計 商標具體規定 他人未經著作權人許 可使用著作權人的作 品,就可能構成侵權 他人未經專利 權人同意,不 得實施專利權 人享有專利的 發明創造 未經權利人許可,他人在同一種商品 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構 成侵權;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注冊 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 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 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也構成侵權取得方式 一般不需要辦理手續 需要辦理手續 需要辦理手續保護期限 (1)自然人:作者 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 年;(2)法人或非 法人組織:①發表權 的保護期是作品創作 完成后50年;②著作 財產權的保護期是作 品發表后50年,但作 品自創作完成后50年 內未發表的,法律不 再保護 發明專利的保 護期為20年, 實用新型專利 的保護期為10 年,外觀設計 專利的保護期 為15年 10年。期滿可以申請續展,續展次數 不受限制,每次10年筆記:①[時政熱詞]保護知識產權、建設創新型國家 ②[易錯易混]明確著作人身權 (不可轉讓)和著作財產權(可轉讓、繼承)?、踇易錯易混]明確專利保護和商業秘 密保護的區別 ④[易錯易混]明確不得作為商標的情形 提醒?、侔l表權≠發行權。發表權只能行使一次,且必須是著作權人行使,發行權可 以行使多次,不一定由著作權人行使。②修改權≠改編權。修改權屬于著作人身權,不得轉讓;改編權屬于著作財產權,可 以轉讓;修改權的行使并不是產生新作品,對原作品修改后還是原作品;改編權的行 使產生了新的具有獨創性的作品(如小說改編成電視劇/電影)。B把握考向研透考題新高考對于財產權的考查,往往集中在知識產權方面;試題選項一般設置相關知 識陷阱,如混淆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等,選擇題一般可通過直接排誤法和排除異 意法予以選擇,主觀題多以著作權為背景,結合著作權的權利界限,綜合考查。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B解析: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因此在蔡某已將山地自行車交付 羅某時,羅某就取得該車所有權,而不是待余款付清后才獲得所有權,①正確,②錯 誤。羅某取得不動產權屬證書,擁有該房所有權,但建設用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③ 不選。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羅某辦理了 房產轉移登記,即獲得該房屋所有權,同時也獲得了房屋所在地塊的建設用地使用 權,④正確。解題方法本題中有兩處易出錯的地方,一是所有權的取得方式,二是所有權和他物權的區別。 他物權包括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兩類,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建設用地使 用權屬于用益物權,對應的是物的使用價值,而不是所有權。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A解析:美術學院張老師用非遺傳承人的刻葫蘆作品講解刻法,并將其復制出來,屬于 作品的合理使用,①正確。某中華老字號產品為防止配方泄密,未申請專利,以商業 秘密加以保護,屬于合法的方式保護知識產權,②正確。趙醫生認為已故某中醫專家 的著作有誤,可以進行修訂,但是要征得繼承人的同意才能進行出版,不能直接進行 出版,③錯誤。劉經理對漢簡感興趣,購買了簡牘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屬于合法行為, 但是復制并在網上售賣則屬于侵權行為,排除④。解題方法本題考查知識產權,著作權人對其作品享有廣泛的權利,他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使用 著作權人的作品,就可能構成侵權。作品的復制權和改編權都屬于著作財產權,都受 法律保護。C修正思維矯正偏差1. 物權平等保護原則就是指私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糾正:物權平等保護原則要求,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 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2. 動產所有權只要通過交付的方式就能取得所有權。糾正:對于動產,一般是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權。而機動車、航空器、船舶等雖 然屬于動產,但由于價值較大,其產權的取得、變更,通常也需要依法辦理產權登 記。如果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3. 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是指 抵押。糾正: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是指抵押;債 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是質押。4. 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50年。糾正:作品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是有保護期限的。著作權屬于自然人的,保護期是作 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著作權屬于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發表權的保護期是作 品創作完成后50年;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是作品發表后50年,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50 年內未發表的,法律不再保護。著作權保護期屆滿,該作品就進入公共領域,任何人 都可以免費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仍受法律保護。5. 專利有三種: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保護期都是20年。糾正:發明專利的保護期為20年,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期為10年,外觀設計專利的保 護期為15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保護期滿以后,這些發明創造就進入公共領域,任 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6. 商標只有注冊才可以使用。糾正:商標未經注冊也可以使用,但是,獲得注冊的商標才可以依法享有注冊商標專 用權。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B解析:材料中甲和丙公司涉及的是著作權,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智力成果,①正確。乙 雜志經甲雜志社許可轉載作品的行為屬于法定許可,不屬于合理使用,②錯誤。丙公 司未經許可將作品用于產品外包裝設計,屬于侵權,但未侵犯商標權,③錯誤。材料 中丙公司侵犯了小王的著作權,因其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在父母的幫助下 以原告的身份對丙公司提起訴訟,④正確。(漫畫改編自《生活離不開民法典》,法律出版社)①王某所擁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用益物權②王某可以把土地經營權出租給李某或張某③張某通過租賃合同將會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④王某出租土地經營權應經過本村村委會同意A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解析: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中國農村土地制度中的一種用益物權,農戶對承包的土地享 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權利,①正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以依 法將土地經營權出租給他人,進行農業生產經營,②正確。張某通過租賃合同取得的 是土地經營權,而不是土地承包經營權,③排除。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法自主決定土 地經營權的出租,不需要經過村委會同意,④排除。故本題選A。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D解析:為編寫小學教科書,小美未經著作權人小潘的同意無償匯編其作品,侵犯了小 潘的著作權,不符合我國法律規定,①錯誤。小美父親開辦的個人獨資企業,應依法 向當地稅務機關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不是企業所得稅,②錯誤。小美表弟小郝將自己 在農村的一處住宅出賣后,再申請宅基地未獲批準,這是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③正 確。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小美堂哥小華與女友小禾結婚登記,可到小華或小禾常住戶 口所在地辦理,④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