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B;解析:俄羅斯緯度高,氣候寒冷,不適宜茶葉生長,生產量極低,因此茶葉幾乎完全依賴進口,B 正確;人口較少、消費量大、經濟發達并非關鍵原因,A、C、D 錯誤。2.B;解析:2002 年以后俄羅斯經濟好轉,貿易政策改變,斯里蘭卡茶葉以較低價格占據市場優勢,占有率迅速提高,B 正確;品質、產量、運費不是主要原因,A、C、D 錯誤。3.D;解析:宣傳茶文化可提升影響力,銷售品牌綠茶順應俄羅斯綠茶進口增長趨勢,①④正確;改進紅茶品質、降低紅茶價格對提升占有率作用有限,②③錯誤,D 正確。4.D;解析:南極溫室種植的蔬菜新鮮,減少了運輸過程中的營養流失,營養價值高,D正確;溫室種植成本高,A錯誤;南極生態脆弱,農藥使用少,B錯誤;品種受限于溫室條件,并不豐富,C錯誤。5.D;解析:南極能源供應緊張,蔬菜生長周期短可減少能源消耗,符合節能要求,D正確;喜光、喜濕、耐旱與節能關聯不大,A、B、C 錯誤。6. C;解析:菲律賓呂宋島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雨季(6-10 月)播種,旱季(11-次年 5 月)收獲,C 正確;冬季播種、四季播種、隨時播種不符合當地氣候特點,A、B、D 錯誤。7.D;解析:巴拿威水稻梯田位于熱帶,無低溫霜凍和伏旱,①③錯誤;山區易發生山洪,且位于臺風路徑上,需防御山洪和臺風,②④正確,D 正確。8. B;解析:城鎮化吸引青壯年勞動力離開農村,導致梯田荒廢,B 正確;全球氣候變暖、游客增長、生產技術落后不是主要原因,A、C、D錯誤。9.B;解析:該地區位于南歐巴爾干半島,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少,但暴雨期間甲谷地易發洪災,結合材料可知夏季為洪澇多發季節,B 正確;春、秋、冬季降水相對較少,A、C、D 錯誤。10.D;解析:乙谷地可能因地表排水快(如多落水洞、地下河發育好),洪災較少,D正確;地勢起伏大、植被覆蓋多不是主要原因,A、C錯誤;兩地降水量差異不大,B 錯誤。11. A;解析:甲洋流從低緯流向高緯,為暖流;乙洋流是千島寒流的分支,實際為寒流,結合圖示及鄂霍次克海環流,甲為暖流,乙為寒流,B 正確,A、C、D 錯誤。(注:此處原解析有誤,鄂霍次克海的甲洋流為日本暖流分支,是暖流;乙洋流為千島寒流,是寒流,故正確答案為B)12.B;解析:鄂霍次克海 1月氣溫低,但海水尚未完全封凍,4月海冰覆蓋范圍最大,之后氣溫回升,海冰開始融化,B 正確;8 月無海冰,11 月海冰開始形成,范圍較小,A、C、D 錯誤。13. A;解析:澳大利亞西北部與馬來群島緯度相近,末次冰期時植被可能通過遷移擴散至此,A正確;新西蘭北島、印度半島、馬達加斯加島與該區域距離遠或環境差異大,B、C、D錯誤。14.B;解析:該區域為熱帶草原氣候,4-5 月為旱季來臨前,樹木集中落葉,B正確;1-2月、10-11 月為濕季或過渡季,7-8月為旱季后期,A、C、D錯誤。15. D;解析:澳大利亞西北部內陸降水少,水分不足限制熱帶落葉混交林向內陸擴展,D正確;熱量、光照、地形不是主要限制因素,A、B、C 錯誤。16.(1)原因:秘魯西海岸多為熱帶沙漠氣候,人口和城市分布少,貨運需求小;海岸線平直,缺乏優良港灣;受秘魯寒流影響,沿岸多霧,不利于港口建設和運營。解析:從氣候、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缺乏大型港口的原因。(2)意義:縮短南美洲西岸與亞洲的航運距離,降低運輸成本;提升秘魯在國際航運中的地位,促進對外貿易發展;帶動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解析:從航運效率、區域經濟、就業等方面分析建設意義。17.(1)原因:南部為撒哈拉沙漠,下墊面以沙漠為主,透水性強,降水迅速下滲;蒸發旺盛,地表徑流難以保存,故多季節性河流。解析:從沙漠下墊面的滲透性和蒸發量分析河流季節性特征。(2)原因:全球氣候變暖使熱帶輻合帶北移,摩洛哥南部受其影響,氣流上升運動強烈;南北半球信風匯聚,帶來充足水汽,形成強降水。解析:結合熱帶輻合帶北移和氣流運動分析降水成因。(3)有利條件:太陽能資源豐富,光照強、日照時間長;土地廣闊,地價低。不利條件: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基礎設施落后,輸電成本高;距離歐洲市場較遠。解析:從資源、土地、水資源、基礎設施、市場等方面評價發展條件。18.(1)原因:魯爾區工業衰落,傳統工業優勢喪失;轉型后建成完善的立體運輸網絡,交通便利;利用工業遺產發展服務業,具有獨特吸引力。解析:從工業衰落、交通改善、資源獨特性分析主導產業轉型原因。(2) 理由:工業遺產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可作為旅游資源;保留工業遺產能降低轉型成本,利用原有設施發展服務業;有助于傳承工業文化,增強當地認同感。解析:從文化價值、成本、文化傳承角度說明保留理由。(3) 第三產業:旅游業、商業(購物中心)、文化創意產業等。解析:基于工業遺產的特點列舉可發展的第三產業。19.(1)夏雨率最高的地點是 A 地。原因:A地位于墨西哥灣沿岸,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影響,且地處山脈迎風坡,降水豐富;冬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少,故夏雨率高。解析:結合地形和大氣環流分析 A 地夏雨率高的原因。(2) 分布特點:主要分布在高原和山地地區。原因:墨西哥高原和山地海拔較高,氣候涼爽,適宜人類居住;沿海平原地區氣候濕熱,不利于居住。解析:從地形對氣候的影響分析城市分布特點及原因。(3) 原因:墨西哥多晴朗天氣,光照強,寬帽檐可遮陽;多降水,草帽材質防水透氣;當地盛產水草、麥秸等編織材料,制作成本低;適合農民在田間勞作時使用,實用性強。解析:從氣候、材質、實用性等方面分析大草帽成為必備用品的原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