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南省信陽高級中學新校(賢嶺校區)、老校(文化街校區)2024-2025學年高三下期05月測試(一)地理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C D A B C D A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B D B C A17.(1)緯度高,冬季寒冷漫長,存在極端低溫,滿足極寒環境測試需求且試車期長(2分,答出“冬季寒冷漫長”或“存在極端低溫”即可):冬季多雪且積雪期長,冰雪路面條件穩定(2分,答出“冬季多雪”或“各季積雪期長”即可)。(2)提供全天候、全季節的低溫測試服務,可滿足當前汽車產品迭代快的需求(答出“滿足汽車迭代快的需求”即可);室內試驗場環境可控且穩定,可提升試驗質量(答出“提升試驗質量”即可)有利于擴大試車產業的市場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答出“擴大市場規模”或“增強市場競爭力”即可)。(每點2分,共6分)(3)試車產業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鄉村產業優化升級(2分,答出“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鄉村產業優化升級”“鄉村產業振興”均可)促進相關生產、生活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利于鄉村基礎設施完善(2分,答出“促進相關生產、生活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或“利于鄉村基礎設施完善”即可):拓寬當地衣民就業增收渠道,提高收入水平(2分,答出“拓寬當地農民就業增收渠道”或“提高收入水平”即可)(6分)18.(1)①處。理由:①處等高線較稀疏,坡度較緩;①處距水庫較近,運土距離近。(2)農田水利建設工程;道路工程;農田防護林工程等。(3)惠民:增加庫區周邊未淹沒地區的耕地數量;有效提高耕地質量;提高耕、園地的作物產量,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活條件,打造宜居生活環境。生態:移土培肥、坡改梯,減輕水土流失,減少泥沙淤積,增大庫容,增強水庫自凈能力,減輕水環境惡化;將淹沒區肥沃的耕作層土壤搬移,可減少庫區有機質,減輕庫區水體富營養化,提高水質。19.(1)氣候轉向濕潤,水量增多,溶蝕能力增強;②氣溫升高,加快巖石溶蝕速率;③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增加水中碳酸濃度,流水溶蝕增強。(6分)(2)①裸露碳酸鹽巖直接接受降水補給,補給量較大;②發育大量溶洞、溶孔等巖溶地貌,向下水流阻力較小;③山區碳酸巖區地形坡度較大,水流速度較快;④大量暗河、泉的發育,使地下水排泄較快。(任答三點,共6分)(3)①紅層分布區海拔較高,地下水位較深;②白堊紀紅層膠結程度高,地表水不易下滲,地下水水位變化小;③紅層覆蓋廣,能較大范圍抑制下覆碳酸鹽巖的巖溶作用;④南部紅層分布區水系不發育,減少河流對紅層的溶蝕;⑤南部紅層分布區斷裂發育少,地層較穩定。(任答三點,共6分)河南省信陽高級中學新校(賢嶺校區)、老校(文化街校區)2024-2025學年高三下期05月測試(一)地理試題一、單選題(每小題3分,共48分)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沿線眾多口袋公園作為中軸線重要公共空間節點,利于市民休憩,提升城市品質,是中軸線成功申遺的重要因素。圖1示意北京中軸線及沿線部分遺產點空間分布,圖2為沿線某口袋公園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北京中軸線被稱為“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體現在中軸線可以A.統領城市規劃布局 B.控制城市用地規模C.發揮城市集散功能 D.擴大城市腹地范圍2.口袋公園對北京中軸線成功申遺所起的促進作用是A.增添人間煙火氣息,利于文化傳承 B.完善交通運輸網絡,緩解道路擁堵C.增加城市綠地面積,改善空氣質量 D.增強城市輻射功能,吸引外來游客河南省信陽市地處我國南北過渡區,大部分位于淮河以南。該地可進行夏糧(春末夏初收獲)和秋糧(秋季收獲)輪作,但秋糧多年平均播種面積約為夏糧的1.6倍。近年來當地政府對耕地進行了積極的整治,使夏糧播種面積不斷增加。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推測當地夏糧和秋糧分別是A.水稻水稻 B.小麥小麥 C.小麥水稻 D.水稻小麥4.與夏糧相比,秋糧播種面積較大,其主要影響因素是A.技術 B.資金 C.勞動力 D.單產5.當地政府整治耕地,增加夏糧播種面積的主要目的是A.減少耕地撂荒 B.提升糧食價格 C.完善農田水利 D.減少生產環節M公司是一家總部位于鄭州的全國連鎖冰淇淋與茶飲品牌,從一家簡單冷飲店起步,至2023年一躍位居全球獨角獸榜62位。下圖為該公司發展歷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6.M公司發展加盟店時,大城市和東部地區縣城的潛在加盟商在資質準入權重中占比較大,主要考慮A.原料供應成本較低 B.利于挖掘市場潛力 C.縮短員工培訓時間 D.易于保證產品品質7.公司發展過程中,采用職業經理人制度,主要目的是A.激發更多盈利機會C.提升公司的專業化B.拓寬產品營銷的渠道D.滿足顧客個性化需求8.核心原料自產化和IP動畫全網更新二者所帶來的共同意義是A.優化用餐環境,培育市場 B.保護產權,防止產品假冒C.促進競爭,利于多元化生產 D.激發品牌認同感,提高產品知名度瓊州海峽每年1—3月特別是春節期間多霧,大霧天氣對瓊州海峽通航、公路交通和航空運輸等均會產生影響。2025年1月某日,受天氣系統影響,我國東部大部分地區出現能見度較低的大霧天氣。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1月某日某時刻近地面氣壓場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9.據圖判斷,影響我國東部大部分地區的M是A.南下的冷鋒 B.北上的暖鋒 C.熱帶氣旋 D.高壓脊10.此時刻前后,天氣由雨雪轉霧的城市可能是A.鄭州 B.合肥 C.廣州 D.海口11.每年春節期間,瓊州海峽易出現大霧天氣的主要原因是A.陸地輻射冷卻強烈,水汽凝結形成輻射霧B.冷空氣南下減弱后,暖濕氣流平流至冷海面冷卻凝結C.暖濕氣流與冷氣團交匯,形成鋒面霧D.春節期間工業排放增多,凝結核豐富金沙江河谷在建花瓶狀橋塔(左圖)因溫度變形影響施工精度,研究團隊監測橋塔東壁垂直溫度變化(右圖),發現4月17日8時~10時橋塔東壁存在溫度突變。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8時~10時橋塔東壁溫度突變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山風的影響②山體的遮擋③塔壁的傾角④距河的遠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晴朗天氣下,橋塔東壁80米處溫度突變最小的日期最可能是A.3月1日 B.6月20日 C.9月1日 D.12月20日商丹盆地(下左圖)為山間斷陷型構造盆地,5萬多年來氣候呈干濕交替變化。該盆地覆蓋著深厚的風成黃土(成土母質),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部分黃土已發育成土壤。研究表明,降水易導致黃土中CaCO3含量減少。下右圖示意甲地的沉積部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 該區域T1和T3時期難以發育土壤,主要是因為A.沉積速率較小B.生物作用較弱C.人類活動較少D.成土時間較短15. 黃土層I中CaCO3含量較黃土層I少的主要原因是A.T1時期流水侵蝕較強C.T2時期淋溶作用較強B.T1時期夏季風較強D.T3時期冬季風較強16.據圖文資料可推斷A.T1時期丹江水位較T0時期低C.T2—T3時期圖示區域地殼下沉B.T2時期降水較T4時期少D.T0—T4時期丹江側蝕較弱二、綜合題:本題組共3題,52分。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寒區試車產業是汽車量產前在寒冷地區開展性能、安全性、可靠性檢測的產業,是汽車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黑龍江省黑河市是我國測試條件優越、服務保障有力的汽車寒區試驗中心,被譽為“中國汽車寒地測試之都”(如圖)。2024年6月黑河市投資建設的國內首座四季低溫室內試驗場,能夠為汽車企業提供全天候、全季節、可控的低溫測試服務,減少當地試車產業的季節性限制。目前,黑河市將寒區試車產業作為發展冰雪經濟的新賽道,并與霧凇節、冬捕節等活動有機結合,探索將“冰天雪地”轉化成“金山銀山”的新路徑,助力鄉村振興。(1)說明黑河市發展寒區試車產業的獨特氣候條件。(4分)(2)分析黑河市建設四季低溫室內試驗場的主要原因。(6分)(3)簡述試車產業在黑河市鄉村振興中發揮的作用。(6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2023年10月,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以來第二次蓄水達到設計最高水位170m,大壩加高后淹沒大量耕地。在水位上漲前,丹江口庫區進行移土培肥工程,把即將淹沒的優質耕作層土壤剝離,轉移到交通便利、海拔在182m以上、距庫岸5km以內的瘠薄耕、園地。在耕、園地覆土時,不直接覆土,而是“坡改梯”(坡地改為梯地)后再覆土。移土培肥工程是一項“惠民工程”,也是一項“生態工程”。通過田、水、路、林、村的綜合整治,改善了農村的生活條件。下圖為丹江口庫區示意圖。(1)指出圖中①②③④處哪處最適合建設移土培肥工程的覆土耕地,并說明理由。(6分)(2)根據材料,除“坡改梯”工程外,列舉該地耕地建設的其他配套工程。(4分)(3)從惠民、生態的角度,闡述庫區實施移土培肥工程的意義。(8分)19.閱讀材料,按要求作答。(18分)連州盆地位于廣東省西北部,其基底為古碳酸鹽巖。白圣紀時期盆地內廣泛發育膠結程度高的紅層。第四紀冰期后,區域逐漸由半干早氣候向現代氣候轉變,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盆地內流水溶蝕作用增強。與盆地中部相比,周圍山區的碳酸鹽巖裸露地區發育大量溶洞、溶孔、暗河等巖溶地貌,地下水的更新速度較快。由于碳酸鹽巖區地下水位淺且變幅大,疊加溶蝕作用容易誘發地面塌陷,有學者推薦三江河南部的白堊紀紅層分布區為城鎮建設的優選地。下圖示意連州盆地水文地質分布。(1)分析第四紀冰期后連州盆地流水溶蝕能力增強的氣候條件。(6分)(2)與連州盆地中部相比,說明周圍碳酸鹽巖區地下水更新較快的原因。(6分)(3)結合巖溶塌發生條件,分析三江河南部紅層分布區可作為城鎮建設優選地的依據。(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河南省信陽高級中學新校(賢嶺校區)、老校(文化街校區)2024-2025學年高三下期05月測試(一)地理答案.docx 河南省信陽高級中學新校(賢嶺校區)、老校(文化街校區)2024-2025學年高三下期05月測試(一)地理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