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課第二站呵護青春學案年級:八年級學科:思想品德課題:呵護青春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學習目標:明確青少年違法犯罪也要受到法律制裁。知道如何遠離違法犯罪。培養自己法律意識,遠離違法犯罪,做遵紀守法的中學生。重點:如何遠離犯罪。難點: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學習過程:復習上節課內容:犯罪行為的特征有哪些?我國刑罰處罰有哪些?自主學習想一想,徐某的行為是否該負法律責任?青少年應怎樣遠離犯罪?青少年違法犯罪受法律制裁嗎?小組討論有人認為:“14周歲前犯罪沒事”,你是否同意他們的觀點?為什么?年僅17歲的高某曾經是一名體操運動員,得過不少獎項,可自從父母離異后,他就成了一匹無人看管的野馬。他經常和一些同學到網吧聊天,打游戲,并開始厭學、逃學,后來索性輟學。在網吧里,他很快又結識了一群哥們,喝酒、賭博、看黃色錄像,為滿足奢華的生活,以高某為首的一幫孩子開始了偷竊活動,并逐步發展到持刀搶劫。2007年4月,高某犯罪團伙暴力搶劫股票資金卡(價值2800萬元)一案被警方查獲,最終高某受到了法律的懲罰。為什么優秀的運動員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青少年應如何遠離犯罪?某校初二學生小凡,今年14歲,因父母離異,疏于管教,漸漸地同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混在一起,經常曠課,打游戲,以致出現偷盜等嚴重不良行為。一次為了籌錢打游戲,竟然偷竊電線等一些施工工地上的物資去賣,數額較大,觸犯了刑法。為教育他,公安機關公開審理了此案,決定依法對其判處有期徒刑5年。上述案例中有四處法律方面的錯誤,請一一找出來。讀完經過自己糾錯的這則案例,你的體會有哪些 為了防微杜漸,避免悲劇的發生,作為青少年學生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是避免違法犯罪的重要主觀條件,在平日里你采取了哪些有效方法試舉一例,加以說明。四、合作探究(P66活動平臺)1、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違法犯罪?五、課堂檢測(一)判斷1、青少年犯罪由于年齡小,可以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免予處罰。()2、遠離犯罪,在心中筑起法律的堤壩,是指要樹立法律意識,知法懂法,了解法律的相關規定,嚴格按照法律辦事,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我們的權利,履行我們的義務。()3、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就能夠做到預防違法和犯罪。()(二)提升1、八年級(3)班學生劉洋因和謝宏座位發生了糾紛,謝宏口吃吵不過劉洋,情急之下拿起水果刀向劉洋捅去,致使劉洋受了重傷,謝宏因此受到法律的制裁。這一案例教育我們()A、同學之間發生糾紛沒什么了不起B、不可輕視吵架C、青少年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D、遠離犯罪,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事多考慮可能引起的后果2、2009年7月20日,被社會輿論稱為“杭州飚車案”的杭州“5·7”交通肇事案宣判,被告人胡斌(20歲的富家大學生)被以交通肇事罪一審叛處有期徒刑三年。這一案例啟示我們()①要從小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②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自己的權利③任何違法犯罪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④飆車就是犯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