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1站平等的權利和義務【學習目標】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意義;知道在我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具體表現;理解什么是權利平等和義務平等,知道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學習重、難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學習過程】、自主學習閱讀課本70頁“思想驛站”,中的材料,想一想:這則材料說明的了什么?閱讀課本70-71頁相關內容,思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義是什么?我國法律對平等是如何規定的?閱讀課本72-73頁相關內容,思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是什么?權利平等的內容是什么?義務平等的內容是什么?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是什么?、小組討論、展示反饋當堂檢測(一)單項選擇以下言論中,能體現公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是()“又該繳稅了。”“嗯,讓我想想怎樣少繳點稅。”“快中考了,我要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聽說你母親生病了?”“這與我無關,我是領養的。”“你為什么不上學?”“我成績不好,不想念了,反正老師說會把初中畢業證給我。”某市轄區的一段長江大堤發生崩岸危險,情況十分危急。給市防汛指揮部要求市屬某鎮,人武部立即組織1000名搶險突擊隊員,趕赴危險地段搶險。基干民兵張某接到人武部讓他參與搶險突擊隊的通知后,卻以“要干自家活”為由,拒絕參加,在群眾中造成極壞影響。張某在緊急關頭拒不履行義務,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在這一案例中,張某錯誤地認為()拒不履行義務,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公民自覺履行義務是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表現享有權利是自己的事,履行義務是別人的事每個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自覺履行義務亞茹是一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她參加了全市少兒科技創新大賽,結果,她發明的掛衣鉤獲得了全市一等獎,媽媽幫她申請了專利。上述事例表明()我國公民享有的權利平等,未成年人也不例外未成年人在專利方面,享有特殊照顧亞茹發明的掛衣鉤很有經濟價值在我國,未成年人比成年人享有更廣泛的權利某明星因無證駕駛被罰款2000元,并處行政拘留7天。這案例表明()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證駕駛是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任何人違法都要受到刑罰處罰要樹立以守法為榮、以違法為恥的價值標準(1)(4)B、(2)(3)C、(1)(3)D、(2)(4)《中國青年報》載文指出,法律是公民權利的保護神,“不侵犯權利”是社會法律的底線。這種權利,如霍姆斯所言:就好比我可以揮動拳頭,但是絕對不能碰到另一個人的鼻子。這啟示我們()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是相鋪相成的有序的社會需要特定的規則公民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的權利、6、2014年5月31日,一名男子在中巴車上突然持刀對車上的乘客行兇。宜春三中的高三學生柳艷兵在被砍傷的情況下,仍勇敢沖上去與歹徒搏斗,最終奪下歹徒手中的菜刀,保護了其他30多名乘客。6月9日,江西省綜治委決定,授予柳艷兵“江西省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這表明()權利就是義務,義務就是權利公民履行義務就一定能獲得榮譽我國法律賦予公民保護名譽的權利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材料分析材料一:馬克思說:“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材料二:初中生央宗認為自己還小,還沒有到盡義務的年齡,因此要等到18周歲后再去履行義務。請回答:請簡要分析馬克思的名言。你認為材料二中央宗的觀點對嗎?為什么?知識小結(),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平等的權利和義務律法面前人人平等,是()不但要實現權利平等,也要實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