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湖北省八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湖北省八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湖北省2024—2025學年下學期八校期末聯考
高二化學試題
本試卷共8頁,19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
★祝考試順利★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請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制定位置。
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
3、非選擇題作答:用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
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上交。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僅有一項是符合題意。
1.甲醇通過催化氧化制取甲醛時,在無催化劑(圖中實線)和加入特定催化劑(圖中虛線)時均會產生甲醛,其反應中相關物質的相對能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無催化劑時,升高溫度,生成甲醛的正反應速率增大的程度比逆反應速率增大的程度大
B.無催化劑時,生成CO的活化能比生成甲醛的活化能小
C.該條件下CO2的穩定性比CO強
D.加入該催化劑不能改變反應的焓變
2.苯乙烯與溴苯在一定條件下發生Heck反應:
溴苯用量/mmol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催化劑用量/ mmol 2 2 2 2 2 2 2
反應溫度/℃ 100 100 100 100 120 140 160
反應時間/h 10 12 14 16 14 14 14
產率/% 81.2 84.4 86.6 86.2 93.5 96.6 89.0
根據上表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最佳反應溫度為100 ℃
B.最佳反應時間為16 h
C.溫度過高時催化劑活性可能降低
D.反應產物是順式結構
3.某溫度下,重水(D2O)的離子積常數為1.6×10-15,若用定義pH一樣規定
pD=-lg c(D+),則在該溫度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純凈的重水中,c(D+)·c(OD-)>1.0×10-14
B.1 L溶解有0.01 mol DCl的重水溶液,其pD=2
C.1 L溶解有0.01 mol NaOD的重水溶液,其pD=12
D.純凈的重水中,pD=7
4.中對白礬之用有如下敘述:“吐利風熱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諸血痛,脫肛……取其酸澀而收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治血痛的原因是利用了膠體的吸附作用
B.白礬溶于水后微粒濃度排序:c(H2O)>c(SO)>c(Al3+)>c(K+)>c(H+)>c(OH-)
C.白礬和氯化鐵均可用作水處理劑,均可以殺菌消毒
D.白礬常在油條中作膨化劑的原理是Al3++3HCO===Al(OH)3↓+3CO2↑
5.某溫度時,CuS、Mn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M表示Cu或M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點對應的Ksp大于b點對應的Ksp
B.該溫度下向CuSO4溶液中加入MnS后,Ksp(MnS)不變
C.在含有CuS和MnS固體的溶液中,c(Cu2+)∶c(Mn2+)=(2×10-23)∶1
D.該溫度下,Ksp(CuS)小于Ksp(MnS)
6.C的衰變反應為:C→X+e,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C與X互為同位素
B.X、C的第一電離能X>C
C.C和C的價層軌道電子數相差2
D.上述反應中X元素的中子數為8
7.氫能具有高熱值、零污染和資源豐富等優點。一種光解水產生氫氣的催化劑晶胞結構如圖所示,已知晶胞參數為a pm。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Ce與O的個數比為1∶2
B.與Ce距離最近的O個數為8
C.Ce與O的最短距離為a pm
D.該晶體的摩爾體積Vm= m3·mol-1
8.短周期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Q單質暗處遇H2發生爆炸,由上述五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原子半徑:Y>Z>W>Q
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W>Z>Y
C.氫化物的沸點:Q>W>Z
D.同周期中第一電離能小于W的元素有5種
9.鈷的一種化合物的晶胞結構如圖,已知晶胞參數為a nm,A點的原子分數坐標為(0,0,0),B點的原子分數坐標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與O2-最近的是Ti4+
B.Co2+的配位數為6
C.該物質的化學式為CoTiO3
D.C點的原子分數坐標為
10.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當前世界最有前途的薄膜光伏技術之一,(CH3NH3)PbI3(相對分子質量為620)是最主要的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其晶胞結構如圖所示,A為有機陽離子,其分數坐標為(0,0,0),B的分數坐標為,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C的分數坐標為
B.每個A周圍與它最近且等距離的B有8個
C.82Pb原子的簡化電子排布式為[Xe]5d106s26p2
D.該晶體的密度為g·cm-3
11.我國科學工作者研究出一種小分子藥物N,它可通過有機物M進行分子修飾得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有機物M分子式為C11H11DN5O4
B.有機物M不能與鹽酸反應
C.有機物N含有3個手性碳原子
D.成酯修飾的另一種反應物是2-甲基丙酸
12.從中草藥中提取的calebin A(結構簡式如圖)可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癥。
下列關于calebin A的說法錯誤的是(  )
A.1 mol該分子最多與8 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B.其酸性水解的產物均可與Na2CO3溶液反應
C.苯環上氫原子發生氯代時,一氯代物有6種
D.可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13.抗凝血藥物替羅非班合成中間體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有機物中N原子有兩種雜化方式
B.其酸性條件下水解產物均可與Na2CO3溶液反應
C.1 mol該分子最多與3 mol NaOH反應
D.該有機物苯環上的一氯代物有3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14.吲哚布芬是抗血栓藥物,結構如圖所示。關于該有機物說法錯誤的是(  )
A.分子式為C18H17NO3
B.存在對映異構體
C.1 mol吲哚布芬最多能與2 mol NaOH反應
D.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5.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結構簡式如圖。下列關于分枝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子中含有3種官能團
B.可發生加聚和氧化反應
C.1 mol分枝酸最多可與3 mol NaHCO3發生反應
D.所有原子可能都處于同一平面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
16、(12分)(1)常溫下,用氨水吸收CO2可得到NH4HCO3溶液,在NH4HCO3溶液中,c(NH)________(填“>”“<”或“=”)c(HCO);
反應NH+HCO+H2O===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數K=____________。(已知常溫下NH3·H2O的電離常數Kb=2×10-5,H2CO3的電離常數Ka1=4×10-7,Ka2=4×10-11) (3分)
(2)已知Ksp[Mg(OH)2]=2×10-11,常溫下在某MgSO4溶液里c(Mg2+)=0.002 mol·L-1,如果生成Mg(OH)2沉淀,應調整溶液pH,使之大于________;
在0.20 L的0.002 mol·L-1 MgSO4溶液中加入等體積的0.10 mol·L-1的氨水溶液,電離常數Kb(NH3·H2O)=2×10-5,試通過計算判斷__________(填“有”或“無”)Mg(OH)2沉淀生成。(3分)
(3)CuCl懸濁液中加入Na2S,發生的反應
為2CuCl(s)+S2-(aq)??Cu2S(s)+2Cl-(aq),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_______[已知Ksp(CuCl)=1.2×10-6,Ksp(Cu2S)=2.5×10-43]。(3分)
(4)已知常溫下H2SO3的電離常數:Ka1=1.0×10-1.9,Ka2=1.0×10-7.2,
計算0.1 mol·L-1NaHSO3溶液的pH為________(忽略SO的二級水解)。(3分)
17.(12分)(1)金屬錳有多種晶型,其中δ-Mn的結構為體心立方堆積,晶胞參數為a pm。δ-Mn中錳的原子半徑為________pm。已知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δ-Mn的密度ρ=__________ g·cm-3(列出計算式)。(3分)
(2)MgO具有NaCl型結構(如圖),其中陰離子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積方式,X射線衍射實驗測得MgO的晶胞參數為a=0.420 nm,則r(O2-)為____________nm。MnO也
屬于NaCl型結構,晶胞參數為a′=0.448 nm,則r(Mn2+)為____________ nm。(3分)
(3)Li2O具有反螢石結構,晶胞如圖所示。已知晶胞參數為0.4665 nm,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則Li2O的密度為__________ g·cm-3(列出計算式)。(3分)
(4)氮化鎵是新型半導體材料,其晶胞結構可看作金剛石晶胞內部的碳原子被N原子代替,頂點和面心的碳原子被Ga原子代替。以晶胞參數為單位長度建立的坐標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稱作原子分數坐標。如圖為沿y軸投影的氮化鎵晶胞中所有原子的分布圖。若原子1的原子分數坐標為,則原子3的原子分數坐標為________。若氮化鎵的晶體密度為ρ g·cm-3,則晶胞中Ga—N鍵的鍵長為________(用含ρ、NA的代數式表示)pm。已知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3分)
18.(17分)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實驗小組同學欲制備乙烯并驗證其與溴單質的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
Ⅰ.乙烯的制備
欲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備乙烯。反應原理為CH3CH2OHCH2===CH2↑+H2O,反應過程中觀察到蒸餾燒瓶中溶液逐漸變黑。
(1)欲收集一瓶乙烯,選擇上圖中的裝置,其連接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按氣流方向,用小寫字母表示)。(2分)
(2)C中盛放的試劑為________,其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在燒杯中混合濃硫酸和乙醇時,應先添加____________;實驗開始一段時間后發現忘記加碎瓷片,此時應該進行的操作為____________。(3分)
Ⅱ.驗證乙烯與溴單質的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
實驗小組同學將Ⅰ中制得的乙烯干燥后,按下列兩種方案進行實驗。
方案 操作 現象
一 將純凈的乙烯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二 向充滿純凈乙烯的塑料瓶中注入適量溴的CCl4溶液,振蕩 ①溴的CCl4溶液褪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烯與溴單質發生加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方案一不能證明乙烯與溴單質發生了加成反應,原因為____________。(3分)
(6)方案二中現象②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用此方案證明乙烯與溴單質發生的反應是加成反應,還需補充的實驗為繼續向方案二塑料瓶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____,振蕩后,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證明發生了加成反應。(3分)
19.(14分)蜂膠是一種天然抗癌藥,主要活性成分為咖啡酸苯乙酯,合成該化合物I的路線如下。
已知:RCHORCH===CHCOOH。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化合物F的名稱是________。(2分)
(2)反應①和反應②的反應類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化合物C不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C中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2分)
(4)E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2分)
(5)反應⑦的反應條件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反應⑥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化合物W與E互為同分異構體,二者所含官能團種類和數目完全相同,且苯環上有3個取代基,其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6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峰面積之比為2∶2∶1∶1∶1∶1,符合要求的W的結構簡式共有________種,寫出其中一種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高二化學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僅有一項是符合題意。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B D A B D C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D A C D B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
16、(12分)
答案:(1)> 1.25×10-3 
(2)10 有
(3)5.76×1030 
(4)4.1
17.(12分)
答案:(1)a 
(2)0.148 0.076 
(3)
(4) ××1010
18.(17分)
答案:(1)bdcefi 
(2)NaOH溶液 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2、CO2等酸性氣體 
(3)乙醇 冷卻后再加 
(4)CH2===CH2+Br2―→
(5)發生取代反應同樣可以使溴水褪色,溴水中含有HBr等成分,不一定是Br2發生加成反應 
(6)塑料瓶變癟 紫色石蕊溶液(或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 溶液不變紅(或無淡黃色沉淀生成)
19.(14分)
答案:(1)苯乙烯 (2)氧化反應 取代反應
CH2-CH2
Br
Br
CH-CHCOOH
(3)醛基、醚鍵
(4)
(5)濃
OH
OH
硫酸、加熱
H20
(6)
CH2CH2Br+NaOH→
CH2 CH2 OH +NaBr
CH-CHCOOH
HO
OH
(7)2
HO
OH
(或
)
CH-CHCOOH湖北省2024—2025學年下學期八校期末聯考
高二化學試題
本試卷共8頁,19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
★祝考試順利★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請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制定位置。
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
3、非選擇題作答:用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
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上交。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僅有一項是符合題意。
1.甲醇通過催化氧化制取甲醛時,在無催化劑(圖中實線)和加入特定催化劑(圖中虛線)時均會產生甲醛,其反應中相關物質的相對能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無催化劑時,升高溫度,生成甲醛的正反應速率增大的程度比逆反應速率增大的程度大
B.無催化劑時,生成CO的活化能比生成甲醛的活化能小
C.該條件下CO2的穩定性比CO強
D.加入該催化劑不能改變反應的焓變
解析:A A.由題圖可知,甲醇催化氧化制取甲醛的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即生成甲醛的正反應速率增大的程度比逆反應速率增大的程度小,故A錯誤;B.由題圖可知,甲醇生成甲醛的峰值較大,生成CO的峰值較小,即無催化劑時,生成CO的活化能比生成甲醛的活化能小,故B正確;C.由題圖可知,CO2具有的能量比CO具有的能量低,該條件下CO2的穩定性比CO強,故C正確;D.催化劑能改變反應途徑,但不改變生成物和反應物的能量,所以加入該催化劑不能改變反應的焓變,故D正確。
答案:A
2.苯乙烯與溴苯在一定條件下發生Heck反應:
溴苯用量/mmol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催化劑用量/ mmol 2 2 2 2 2 2 2
反應溫度/℃ 100 100 100 100 120 140 160
反應時間/h 10 12 14 16 14 14 14
產率/% 81.2 84.4 86.6 86.2 93.5 96.6 89.0
根據上表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最佳反應溫度為100 ℃
B.最佳反應時間為16 h
C.溫度過高時催化劑活性可能降低
D.反應產物是順式結構
解析:C 根據表格信息,當反應溫度為140 ℃,反應時間為14 h時,生成物的產率最大,因此最佳反應溫度為140 ℃,最佳反應時間為14 h,A、B錯誤;根據表格數據,溫度超過140 ℃時,生成物的產率降低,可能是溫度過高導致了催化劑活性降低,C正確;反應產物為,屬于反式結構,D錯誤。
答案:C
3.某溫度下,重水(D2O)的離子積常數為1.6×10-15,若用定義pH一樣規定pD=-lg c(D+),則在該溫度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純凈的重水中,c(D+)·c(OD-)>1.0×10-14
B.1 L溶解有0.01 mol DCl的重水溶液,其pD=2
C.1 L溶解有0.01 mol NaOD的重水溶液,其pD=12
D.純凈的重水中,pD=7
解析:B 該溫度下重水(D2O)的離子積常數為1.6×10-15<1.0×10-14,故A錯誤;c(DCl)==0.01 mol/L,則c(D+)=0.01 mol/L,所以pD=2,故B正確;c(NaOD)==0.01 mol/L,則c(D+)= mol/L=1.6×10-13 mol/L,則pD>12,故C錯誤;c(D+)= mol/L=4×10-8 mol/L,所以pD>7,故D錯誤。
答案:B
4.中對白礬之用有如下敘述:“吐利風熱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諸血痛,脫肛……取其酸澀而收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治血痛的原因是利用了膠體的吸附作用
B.白礬溶于水后微粒濃度排序:c(H2O)>c(SO)>c(Al3+)>c(K+)>c(H+)>c(OH-)
C.白礬和氯化鐵均可用作水處理劑,均可以殺菌消毒
D.白礬常在油條中作膨化劑的原理是Al3++3HCO===Al(OH)3↓+3CO2↑
解析:D Al3+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膠體,治血痛的原因是利用了膠體的聚沉,故A錯誤;白礬是硫酸鋁鉀晶體[KAl(SO4)2·12H2O],其水溶液因鋁離子水解而顯酸性,鋁離子減少,微粒濃度排序:c(H2O)>c(SO)>c(K+)>c(Al3+)>c(H+)>c(OH-),故B錯誤;白礬和氯化鐵在水溶液中水解生成膠體具有較大表面積,具有吸附作用,吸附懸浮在水中的雜質,可以凈水,但不能殺菌消毒,故C錯誤;白礬常用于油條中作膨化劑是利用鋁離子和小蘇打中碳酸氫根離子發生相互促進水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Al3++3HCO===Al(OH)3↓+3CO2↑,故D正確。
答案:D
5.某溫度時,CuS、Mn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M表示Cu或M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點對應的Ksp大于b點對應的Ksp
B.該溫度下向CuSO4溶液中加入MnS后,Ksp(MnS)不變
C.在含有CuS和MnS固體的溶液中,c(Cu2+)∶c(Mn2+)=(2×10-23)∶1
D.該溫度下,Ksp(CuS)小于Ksp(MnS)
解析:A 溶度積僅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溶度積不變,a、b兩點對應的Ksp(CuS)相等,A錯誤、B正確;由圖可知,Ksp(CuS)=0.01×6×10-34=6×10-36,Ksp(MnS)=0.01×3×10-11=3×10-13,D正確;在含有CuS和MnS固體的溶液中,====2×10-23,C正確。
答案:A
6.C的衰變反應為:C→X+e,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C與X互為同位素
B.X、C的第一電離能X>C
C.C和C的價層軌道電子數相差2
D.上述反應中X元素的中子數為8
解析:B X為N,與C的質子數不同,不是同位素,A錯誤;X為N,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且N的2p軌道為半充滿較穩定結構,失去一個電子較難,則第一電離能N>C,B正確;C和C的價層軌道電子數相同,相差2的是質量數或中子數,C錯誤;上述反應中X元素是N,中子數為14-7=7,D錯誤。
答案:B
7.氫能具有高熱值、零污染和資源豐富等優點。一種光解水產生氫氣的催化劑晶胞結構如圖所示,已知晶胞參數為a pm。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Ce與O的個數比為1∶2
B.與Ce距離最近的O個數為8
C.Ce與O的最短距離為a pm
D.該晶體的摩爾體積Vm= m3·mol-1
解析:D 根據均攤法計算,晶胞中含Ce數目為8×+6×=4個,含O數目為8個,則晶胞中Ce與O的個數比為1∶2,A正確;晶體中與Ce距離最近的O個數為8,B正確;O位于晶胞的體對角線上,Ce與O的最短距離為體對角線長的,即a pm,C正確;晶胞中含4個Ce和8個O,則晶體的摩爾體積為 m3·mol-1,D錯誤。
答案:D
8.短周期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Q單質暗處遇H2發生爆炸,由上述五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原子半徑:Y>Z>W>Q
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W>Z>Y
C.氫化物的沸點:Q>W>Z
D.同周期中第一電離能小于W的元素有5種
解析:C 短周期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Q單質暗處遇氫氣發生爆炸,則Q為F元素;由陰離子的結構可知,Y為B元素;由陽離子結構中X、Z、W形成的共價鍵個數可知,X為H元素、Z為C元素、W為N元素。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則硼、碳、氮、氟四種原子的原子半徑依次減小,故A正確;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依次增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強,則硼酸、碳酸、硝酸的酸性依次增強,故B正確;碳元素的氫化物為烴,固態烴和液態烴的沸點高于氨氣和氟化氫,故C錯誤;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氮原子的2p軌道為穩定的半充滿結構,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大于相鄰元素,則第二周期中第一電離能小于氮元素的元素有鋰、鈹、硼、碳、氧,共5種,故D正確。
答案:C
9.鈷的一種化合物的晶胞結構如圖,已知晶胞參數為a nm,A點的原子分數坐標為(0,0,0),B點的原子分數坐標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與O2-最近的是Ti4+
B.Co2+的配位數為6
C.該物質的化學式為CoTiO3
D.C點的原子分數坐標為
解析:A O2-與Ti4+的最近距離為棱長的,O2-與Co2+的最近距離為棱長的,O2-與O2-的最近距離為棱長的,則與O2-距離最近的是Co2+,A錯誤;距離Co2+最近的O2-的個數為6,則Co2+的配位數為6,B正確;Ti4+位于晶胞頂點,個數為8×=1,O2-位于晶胞面心,個數為6×=3,Co2+位于晶胞體心,個數為1,則該物質的化學式為CoTiO3,C正確;C點位于晶胞體心,原子分數坐標為,D正確。
答案:A
10.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當前世界最有前途的薄膜光伏技術之一,(CH3NH3)PbI3(相對分子質量為620)是最主要的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其晶胞結構如圖所示,A為有機陽離子,其分數坐標為(0,0,0),B的分數坐標為,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C的分數坐標為
B.每個A周圍與它最近且等距離的B有8個
C.82Pb原子的簡化電子排布式為[Xe]5d106s26p2
D.該晶體的密度為g·cm-3
解析:C C位于晶胞的面心,C的分數坐標為,A正確;由題圖可知,每個A周圍與它等距離且最近的B有8個,B正確;82Pb原子的簡化電子排布式為[Xe]4f145d106s26p2,C錯誤;晶胞中有機陽離子A在8個頂點,Pb2+在體心,I-在6個面心,故該晶體的密度為 g·cm-3,D正確。
答案:C
11.我國科學工作者研究出一種小分子藥物N,它可通過有機物M進行分子修飾得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有機物M分子式為C11H11DN5O4
B.有機物M不能與鹽酸反應
C.有機物N含有3個手性碳原子
D.成酯修飾的另一種反應物是2-甲基丙酸
解析:D 根據M的結構簡式,可推知其分子式為C11H10DN5O4,A項錯誤;有機物M含有—NH2,能與鹽酸反應,B項錯誤;有機物N含有4個手性碳原子,為含有O原子的五元環上的4個碳原子,C項錯誤;成酯修飾的另一種反應物為,名稱為2-甲基丙酸,D項正確。
答案:D
12.從中草藥中提取的calebin A(結構簡式如圖)可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癥。
下列關于calebin A的說法錯誤的是(  )
A.1 mol該分子最多與8 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B.其酸性水解的產物均可與Na2CO3溶液反應
C.苯環上氫原子發生氯代時,一氯代物有6種
D.可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解析:A  A項,1個該分子中含2個苯環、2個碳碳雙鍵、1個酮羰基,故1 mol該分子最多與9 mol H2發生加成反應,錯誤;B項,酸性條件下的水解產物都含有酚羥基,都能與Na2CO3溶液反應,正確;C項,兩個苯環上共有6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正確;D項,該有機物的結構中含酚羥基.正確。
答案:A
13.抗凝血藥物替羅非班合成中間體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有機物中N原子有兩種雜化方式
B.其酸性條件下水解產物均可與Na2CO3溶液反應
C.1 mol該分子最多與3 mol NaOH反應
D.該有機物苯環上的一氯代物有3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解析:C 該有機物分子中環上的N原子是sp2雜化,另外一個N原子是sp3雜化,A正確;水解可以斷裂酯基與酰胺基,酸性條件下水解的產物都含有羧基,因此均可與Na2CO3溶液反應,B正確;1 mol該分子含有1 mol羧基、1 mol酰胺基、1 mol酚酯基,因此最多與4 mol NaOH反應(1 mol酚酯基會消耗2 mol NaOH),C錯誤;該有機物苯環上有3種氫原子,因此其苯環上的一氯代物有3種,D正確。
答案:C
14.吲哚布芬是抗血栓藥物,結構如圖所示。關于該有機物說法錯誤的是(  )
A.分子式為C18H17NO3
B.存在對映異構體
C.1 mol吲哚布芬最多能與2 mol NaOH反應
D.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解析:D 由結構簡式可知,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18H17NO3,A正確;該有機物分子中含有一個手性碳原子,如圖所示(用?標注),,所以該分子為手性分子,存在對映異構體,B正確;分子中的羧基和酰胺基均能與NaOH溶液反應,1 mol該物質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C正確;該物質與苯環直接相連的碳原子上有氫原子,則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D錯誤。
答案:D
15.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結構簡式如圖。下列關于分枝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子中含有3種官能團
B.可發生加聚和氧化反應
C.1 mol分枝酸最多可與3 mol NaHCO3發生反應
D.所有原子可能都處于同一平面
解析:B 該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羥基、羧基、醚鍵共4種官能團,A錯誤;分子含有碳碳雙鍵,可發生加聚和氧化反應,B正確;1分子分枝酸中只有2個羧基能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1 mol分枝酸最多可與2 mol NaHCO3發生反應,C錯誤;分枝酸中存在連接4個原子的飽和碳原子,具有四面體結構,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共平面,D錯誤。
答案:B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
16、(12分)(1)常溫下,用氨水吸收CO2可得到NH4HCO3溶液,在NH4HCO3溶液中,c(NH)________(填“>”“<”或“=”)c(HCO);反應NH+HCO+H2O===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數K=____________。(已知常溫下NH3·H2O的電離常數Kb=2×10-5,H2CO3的電離常數Ka1=4×10-7,Ka2=4×10-11) (3分)
(2)已知Ksp[Mg(OH)2]=2×10-11,常溫下在某MgSO4溶液里c(Mg2+)=0.002 mol·L-1,如果生成Mg(OH)2沉淀,應調整溶液pH,使之大于________;在0.20 L的0.002 mol·L-1 MgSO4溶液中加入等體積的0.10 mol·L-1的氨水溶液,電離常數Kb(NH3·H2O)=2×10-5,試通過計算判斷__________(填“有”或“無”)Mg(OH)2沉淀生成。(3分)
(3)CuCl懸濁液中加入Na2S,發生的反應為2CuCl(s)+S2-(aq)??Cu2S(s)+2Cl-(aq),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_______[已知Ksp(CuCl)=1.2×10-6,Ksp(Cu2S)=2.5×10-43]。(3分)
(4)已知常溫下H2SO3的電離常數:Ka1=1.0×10-1.9,Ka2=1.0×10-7.2,計算0.1 mol·L-1NaHSO3溶液的pH為________(忽略SO的二級水解)。(3分)
解析:(1)由于NH3·H2O的電離常數大于H2CO3的第一步電離常數,再根據鹽類水解規律可得HCO的水解程度更大,因此c(NH)>c(HCO);反應NH+HCO+H2O===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數K====1.25×10-3。
(2)MgSO4溶液中c(Mg2+)=0.002 mol·L-1,開始沉淀時c(OH-)= mol·L-1=10-4 mol·L-1,則c(H+)=10-10 mol·L-1,因此生成Mg(OH)2沉淀,應調整溶液pH,使之大于10;在0.20 L的0.002 mol·L-1 MgSO4溶液中加入等體積的0.10 mol·L-1的氨水溶液,鎂離子濃度變為0.001 mol·L-1;c(OH-)= mol·L-1=0.001 mol·L-1,c(Mg2+)·c2(OH-)=10-9>Ksp=2×10-11,有沉淀產生。
(3)平衡常數K==
===5.76×1030。
(4)HSO??SO+H+的平衡常數Ka2==1.0×10-7.2,c(SO)≈c(H+),c(HSO)≈0.1 mol·L-1,則c2(H+)=1.0×10-7.2×c(HSO)=1.0×10-7.2×0.1=10-8.2,c(H+)=10-4.1 mol·L-1,故pH=-lg c(H+)=4.1。
答案:(1)> 1.25×10-3 
(2)10 有
(3)5.76×1030 
(4)4.1
17.(12分)(1)金屬錳有多種晶型,其中δ-Mn的結構為體心立方堆積,晶胞參數為a pm。δ-Mn中錳的原子半徑為________pm。已知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δ-Mn的密度ρ=__________ g·cm-3(列出計算式)。(3分)
(2)MgO具有NaCl型結構(如圖),其中陰離子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積方式,X射線衍射實驗測得MgO的晶胞參數為a=0.420 nm,則r(O2-)為____________nm。MnO也屬于NaCl型結構,晶胞參數為a′=0.448 nm,則r(Mn2+)為____________ nm。(3分)
(3)Li2O具有反螢石結構,晶胞如圖所示。已知晶胞參數為0.4665 nm,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則Li2O的密度為__________ g·cm-3(列出計算式)。(3分)
(4)氮化鎵是新型半導體材料,其晶胞結構可看作金剛石晶胞內部的碳原子被N原子代替,頂點和面心的碳原子被Ga原子代替。以晶胞參數為單位長度建立的坐標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稱作原子分數坐標。如圖為沿y軸投影的氮化鎵晶胞中所有原子的分布圖。若原子1的原子分數坐標為,則原子3的原子分數坐標為________。若氮化鎵的晶體密度為ρ g·cm-3,則晶胞中Ga—N鍵的鍵長為________(用含ρ、NA的代數式表示)pm。已知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3分)
解析:(1)δ-Mn的結構為體心立方堆積,設錳原子的半徑為r,則體對角線為4r,則有a=4r,r=a;一個晶胞中含有錳原子的數目為8×+1=2,ρ== g·cm-3。(2)因為O2-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積方式,面對角線是O2-半徑的4倍,即4r(O2-)=a,解得r(O2-)=×0.420 nm≈0.148 nm;MnO也屬于NaCl型結構,a′>a,說明陰離子不再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積方式,陰陽離子在棱上緊密接觸,故晶胞參數=2r(O2-)+2r(Mn2+),則r(Mn2+)==0.076 nm。(3)由題給圖示可知,Li原子位于晶胞內部,O原子位于頂角和面心,因此一個晶胞有8個Li原子,O原子個數為6×+8×=4,因此一個Li2O晶胞的質量為 g,一個晶胞的體積為(0.4665×10-7)3 cm3,即該晶體密度為 g·cm-3。(4)根據題中要求,得出氮化鎵的晶胞圖為
,則原子3的坐標為;根據信息,N原子在晶胞內部,個數為4,Ga位于頂點和面心,個數為8×+6×=4,氮化鎵的化學式為GaN,晶胞的質量為×(70+14)g= g,根據密度的定義,得出晶胞的邊長為 cm,Ga與N最近的距離,即Ga—N鍵長應是體對角線的,從而推出Ga—N鍵長為××1010 pm。
答案:(1)a 
(2)0.148 0.076 
(3)
(4) ××1010
18.(17分)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實驗小組同學欲制備乙烯并驗證其與溴單質的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
Ⅰ.乙烯的制備
欲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備乙烯。反應原理為CH3CH2OHCH2===CH2↑+H2O,反應過程中觀察到蒸餾燒瓶中溶液逐漸變黑。
(1)欲收集一瓶乙烯,選擇上圖中的裝置,其連接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按氣流方向,用小寫字母表示)。(2分)
(2)C中盛放的試劑為________,其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在燒杯中混合濃硫酸和乙醇時,應先添加____________;實驗開始一段時間后發現忘記加碎瓷片,此時應該進行的操作為____________。(3分)
Ⅱ.驗證乙烯與溴單質的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
實驗小組同學將Ⅰ中制得的乙烯干燥后,按下列兩種方案進行實驗。
方案 操作 現象
一 將純凈的乙烯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二 向充滿純凈乙烯的塑料瓶中注入適量溴的CCl4溶液,振蕩 ①溴的CCl4溶液褪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烯與溴單質發生加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方案一不能證明乙烯與溴單質發生了加成反應,原因為____________。(3分)
(6)方案二中現象②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用此方案證明乙烯與溴單質發生的反應是加成反應,還需補充的實驗為繼續向方案二塑料瓶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____,振蕩后,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證明發生了加成反應。(3分)
解析:(1)欲收集一瓶乙烯,需使用B、C、D、F裝置,其連接順序為bdcefi。
(2)C裝置的作用是吸收乙烯中混有的CO2、SO2等酸性氣體,盛放的試劑為NaOH溶液。
(4)乙烯與溴單質發生加成反應,生成BrCH2CH2Br,化學方程式為CH2===CH2+Br2―→BrCH2CH2Br。
(5)發生取代反應同樣可以使溴水褪色,溴水中含有HBr等成分,不一定是Br2發生加成反應。
(6)由于塑料瓶內氣體體積減小,壓強減小,所以現象②應為塑料瓶變癟,要想用此方案證明乙烯與溴單質發生的反應是加成反應,還需補充證明產物中不含HBr的實驗,繼續向方案二塑料瓶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振蕩后,若溶液不變紅(或加入少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無淡黃色沉淀生成),證明發生了加成反應。
答案:(1)bdcefi 
(2)NaOH溶液 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2、CO2等酸性氣體 
(3)乙醇 冷卻后再加 
(4)CH2===CH2+Br2―→
(5)發生取代反應同樣可以使溴水褪色,溴水中含有HBr等成分,不一定是Br2發生加成反應 
(6)塑料瓶變癟 紫色石蕊溶液(或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 溶液不變紅(或無淡黃色沉淀生成)
19.(14分)蜂膠是一種天然抗癌藥,主要活性成分為咖啡酸苯乙酯,合成該化合物I的路線如下。
已知:RCHORCH===CHCOOH。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化合物F的名稱是________。(2分)
(2)反應①和反應②的反應類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化合物C不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C中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2分)
(4)E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2分)
(5)反應⑦的反應條件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反應⑥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化合物W與E互為同分異構體,二者所含官能團種類和數目完全相同,且苯環上有3個取代基,其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6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峰面積之比為2∶2∶1∶1∶1∶1,符合要求的W的結構簡式共有________種,寫出其中一種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雙氧水具有強氧化性,A與過氧化氫發生氧化反應生成B,化合物C不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結合C的分子式可判斷B發生取代反應生成C為,C發生已知信息中的反應生成D為。對比D、E的分子式,結合I的結構簡式可知E為,故H為、G為,據此解答。
(1)根據F的結構簡式可判斷化合物F的名稱是苯乙烯;(2)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反應①和反應②的反應類型分別是氧化反應和取代反應;(3)C為,C中官能團的名稱是醛基、醚鍵;(4)根據以上分析可知E的結構簡式為;(5)反應⑦是酯化反應,反應條件為濃硫酸、加熱;(6)反應⑥是鹵代烴的水解反應,反應方程式為+NaOH+NaBr;(7)化合物W與E互為同分異構體,兩者所含官能團種類和數目完全相同,且苯環上有3個取代基,三個取代基為—OH、—OH、—CH===CHCOOH,或者為—OH、—OH、—C(COOH)===CH2,其中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6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峰面積比為2∶2∶1∶1∶1∶1的有兩種,結構簡式分別為。
答案:(1)苯乙烯 (2)氧化反應 取代反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东县| 屯门区| 宜宾县| 宁明县| 常宁市| 梁山县| 内江市| 临城县| 蛟河市| 沿河| 香港| 通江县| 鸡泽县| 肇州县| 都安| 南川市| 泰州市| 神木县| 正阳县| 锡林郭勒盟| 辉县市| 平罗县| 梁山县| 离岛区| 龙江县| 马鞍山市| 自治县| 社会| 柳林县| 临朐县| 惠来县| 昆明市| 九龙县| 关岭| 花莲市| 罗平县| 鄂托克前旗| 育儿| 兰西县| 沐川县| 乌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