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人版初二政治(上冊)導學案學習內容第十課第一框人生與責任課型新課 班級 姓名 時間周星期總第28課時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全面理解責任,為做一個負責任的人打下理論基礎。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責任的復雜性;明確責任是相互的,培養責任意識重難點學習重點:責任的階段性與多重性與重要性。學習難點:責任的階段性與多重性學習過程補記自主先學活動一:閱讀教材第112-115頁,在預習完成的下列問題:1、責任無時。責任伴隨人的。2、一個人所擔負的責任往往是。3、是一個人日后能夠立足于社會、獲得事業成功與家庭幸福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4、責任是的,對他人負責就是對負責;對自己負責,也就是對負責。反之,對他人不負責也就是對不負責。 學生自主學習,找出主要知識點先獨學,然后小組共同學自主探究活動二:閱讀感悟1、師:讓我們來分析一個例子。請同學們閱讀P112龍梅和玉榮的故事,討論以下幾個問題:學生分小組合作完成:(1龍梅、玉榮姐妹倆承擔著什么樣的責任?(2)她們是如何對待自己的責任的?(3)她們因此撂下落下了終身殘疾,是否值得?2、請同學分析填下表(見多媒體)3總結:對責任的理解責任無時不在。責任伴隨人的一生。一個人所擔負的責任往往是多重的。4、幫我明理結論:責任是相互的。活動三:歷史的啟迪和現實中的榜樣多媒體展示三段實例,來說明問題:責任的意義。觀察思考在我們周圍招人喜歡、受人尊敬的都是富有責任感的人。責任是成就事業的可靠途徑。責任出勇氣,出智慧,出力量。有了責任心,再危險的工作也能減少風險;沒有責任心,再安全的崗位也會出現險情。責任心強,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責任心差,很小的問題也可能釀成大禍。每個人只有在全面履行責任中,才能使自己的潛在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發揮。每個人只有在推動社會的進步中。才能實現個性的豐富和完美。責任的意義:(1)、中華民族從來就是一個有強烈責任感的民族。(2)、責任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獲得成功的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活動四:身體力行我們怎么做一個負責任的人呢 同學們說一說自己該如何做呢?活動五:感悟:對照P115所提問題,學生分小組合作,完成思考:1、你做到了嗎?2、反思自己的行為想想我們在這些方面倒底有什么責任?老師與您共勉:見多媒體總結: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小組合作討論:小組內交流學生小組合作檢測促學單項選擇題1.青少年時期的魯迅,從當海軍到學習礦業,又改為學醫,最后選擇文學作武器,來喚醒億萬人民。魯迅先生的以上事跡表明()A.魯迅興趣廣泛 B.魯迅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C.魯迅能正確評價和判斷自己的能力 D.魯迅對自己負責2.作為子女應負的責任有()①孝敬父母②棄學打工來補貼家用③贍養扶助父母④用粗暴的態度對待父母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 D.①3.下列關于每個人承擔的責任說法不正確的是()A.關心幫助他人是我們合作中的責任 B.贍養老人,扶助幼童是社會的責任C.履行公民義務,維護國家尊嚴是對國家的責任 D.遵守社會公德是對社會的責任4.教師的主要責任是教書育人;學生的主要責任是認真學習。這說明()A.不同的社會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 B.在社會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C.責任意味著付出代價 D.承擔責任會有一定的回報5.在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他人,并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下列不屬于正確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是()A.青年志愿者西部扶貧接力計劃B.主動到他人的辦公室,幫助他人整理私人文件C.大中專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D.利用星期天向社區居民宣傳防火知識 自主反思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