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第3節 第1課時定滑輪和動滑輪1能正確識別定滑輪和動滑輪。2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及實質。3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滑輪來解決實際問題。看圖講故事你能根據圖1講述一下這個故事嗎?故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是哪個部件 你在哪里見到過嗎?一、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活動1】你能設計不同的方法,用下面的器材將鉤碼提升到高處嗎?小組合作試一試。【活動1】你做到了嗎?1. 如圖甲,旗桿頂部軸__________的滑輪,這種滑輪叫做定滑輪。2. 如圖乙,起重機的電功機轉動并收繩子時,滑輪隨物體一起被提起,這種滑輪叫做________。固定不動動滑輪甲乙如圖是手搖升降晾衣架的結構示意圖,使用它可以方便地升降衣架來晾曬衣物。該裝置通過一些機械的組合來實現此功能。該裝置中屬于定滑輪的是_______,屬于動滑輪的是_______。(填寫序號)①②③④二、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物重G/N 物體移動方向 物體移動距離h/m 拉力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動距離s/m 1.研究定滑輪的特點(1)參考圖片,安裝定滑輪進行實驗,記錄實驗時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彈簧測力計和鉤碼移動的距離。實驗結論:使用定滑輪______力,______距離;但可以______力的方向。不省不省改變【思考】如果把定滑輪看作一個杠桿,你能指出用其提升重物時的五要素嗎?其實質是一個 等臂杠桿物重G/N 物體移動方向 物體移動距離h/m 拉力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動距離s/m 2.研究動滑輪的特點(1)參考圖片,安裝動滑輪進行實驗,記錄實驗時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彈簧測力計和鉤碼移動的距離。實驗結論:使用動滑輪______省力,但____距離;且________力的方向。可以費不改變答案 五要素如圖所示;動滑輪的實質是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桿。思考:如果把動滑輪看作一個杠桿,你能指出用其提升重物時的五要素嗎?說明動滑輪的實質其實是什么?三、總結收獲1.定滑輪:(1)定滑輪是軸______(隨/不隨)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2)使用定滑輪時______力也不費距離,但__________力的方向;(3)定滑輪的實質是______杠桿。2.動滑輪:(1)動滑輪是軸____(隨/不隨)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2)使用動滑輪____力但____距離,且__________力的方向;(3)動滑輪的實質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杠桿。不隨不省可以改變等臂隨省費不能改變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省力1.(2024·海南臨高縣期末)旗桿頂上裝有定滑輪,升旗時可以( )A.改變力的方向 B.省距離C.省功 D.省力學以致用 A2.(2024·上海普陀區期末)如圖所示,分別用力F1、F2、F3勻速提起物體A,若不計摩擦,關于三個力的大小關系,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F1B.F1>F2>F3C.F2>F1=F3D.F1=F2=F3D3.如圖所示,用5 N的拉力F勻速豎直提升重為G的物體,使其上升了0.2 m。若不計滑輪自重及摩擦,關于物體的重力G和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G=2.5 N s=0.1 mB.G=2.5 N s=0.4 mC.G=10 N s=0.1 mD.G=10 N s=0.4 mD1.同一滑輪用如圖甲、乙兩種方式勻速提升重為100 N的物體,已知滑輪重20 N、繩重和滑輪的摩擦力不計,則( )A.手的拉力:F甲=F乙B.手的拉力:F甲C.手的拉力:F甲>F乙D.無法確定C2.(2023·晉中期末)一輛汽車陷進了泥潭,小明設計出甲、乙兩種方案安裝滑輪,均可將汽車從泥潭中拉出,如圖所示。兩種方案使用相同的滑輪和繩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甲圖滑輪是動滑輪 B.乙圖滑輪是定滑輪C.甲方法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D.乙方法可以省距離解析 甲圖中的滑輪使用時,軸的位置固定不動,是定滑輪;乙圖中的滑輪使用時軸的位置隨被拉物體一起運動,是動滑輪,故A、B錯誤;甲圖中的滑輪是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故C正確;乙圖中的滑輪是動滑輪,能夠省力,但是費距離,故D錯誤。3.(2023·梅州興寧市期末)如圖所示,分別利用甲、乙兩滑輪勻速提升重力均為60 N的物體,其中甲滑輪的優點是 ,若滑輪重力、繩重和摩擦均不計,分別用力FA、FB和FC勻速提起重物時,FC=_____ N,FA (選填“>”“=”或“<”)FB。 能改變力的方向30=解析 甲滑輪是定滑輪,它能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故FA=FB;物體重60 N,乙是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故FC=30 N。4.(2024·蘇州工業園區月考)同學們共同研究滑輪的特點。(1)他們研究定滑輪特點時,做的實驗如圖甲所示,據此可證明: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 。他們通過進一步分析還發現:使用定滑輪時,相當于一個 杠桿; 力的方向等臂解析 定滑輪既不省力,也不費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支點在轉軸上,動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半徑,其實質是一個等臂杠桿;(2)研究動滑輪特點時,用不同的動滑輪勻速緩慢豎直提升4 N的重物,如圖乙所示。記錄數據如表。實驗序號 滑輪重力/N 重物重力/N 彈簧測力計示數/N1 1 4 ≈2.52 2 4 ≈3.03 3 4 ≈3.5通過觀察和比較測量結果,可得初步結論:使用動滑輪可以 ,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用動滑輪勻速豎直提起同一重物時,不考慮繩重、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提升重力的 。在實驗中測繩端拉力時,應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且在 (選填“靜止”或“拉動”)時讀數。 省力一半拉動解析 動滑輪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但可以省力,由于動滑輪和物體的總重力由兩段繩子承擔,所以用動滑輪勻速豎直提起同一重物時,不考慮繩重、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提升所有的重力的一半;在實驗中測繩端拉力時,應盡量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且在拉動時讀數。你能設計一個方案解決這個問題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