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教版初二政治(上冊)導學案學習內容第七課第二框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課型新課 班級 姓名 時間周星期總第20課時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理解老師,行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良好的行為產生良好的結果,不良的行為產生不良的結果。懂得個人的行為不應該危害自己、他人、集體、國家和社會。培養明辨是非和嚴于律己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三思行為所產生的結果,樹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意識。重難點重點:人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難點:任何人在享有權利的同時,要以不損害他人、集體的和社會的權利和自由為前提學習過程補記自主先學活動一:閱讀教材80-83頁,在預習完成的同時,請務必在書上標出、劃線1、每個人都有行動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須以為前提2、任何人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同時承擔。作為公民,應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和的責任。3、人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4、不承擔責任的后果是什么?5、承貸責任的代價是什么?學生代表發言,其他學生補充,老師歸納 學生自主學習,找出主要知識點自主探究活動二:走進行為之美,感悟人性光輝夸一夸:咱們身邊負責的人、負責的行為。活動三:分析不當行為,明確自由前提1、我看<劉海洋傷熊事件>完成書P80-81“探究”⑴他為什么要傷熊?⑵他的行為造成了什么后果?⑶從此案例中,你發現我們的行為應堅持什么前提?歸納:①是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不負責的表現②要受道德上的譴責③要負法律上的責任點撥:每個人都有行動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須以不損害他人的、集體的和社會的權利和自由為前提。在一個崇尚道德和法律的社會,一個人不可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任何人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2.思想呈現:如果沒有負責,生活將會怎樣?白色污染這種食具的制作危及臭氧層;用它裝飯菜危害人體健康;它不易降解,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算一算:空調不低于26度,全國節電上億度?馬桶水箱放快磚,省水好用特合算?不用電器斷電源,節電10%能看見?處處不讓水長流,年百億噸水不漏?這些是人類應保護環境方面的內容。如果不重視環保會導致什么?活動四:直面存在問題,在反思中前進1、反躬自身:我們還有哪些行為需要完善?(提示學生在學習上、生活上、衛生上等)2、精誠合作:針對未盡責的原因,共商完善之策。想一想:現在,“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我能做些什么?并落實行動。小組討論:人能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呢 如果這樣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關注生活:說說生活中有哪些負責人的行為和不負責任的行為?反思自己在昨天一天的行為中,哪些是負責的行為,和不負責任的行為,檢測促學1.小剛的父親因病去世,母親體弱多病,還有一個年邁的奶奶。他和九歲的弟弟都要上學,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學校知道后為他減免了一些費用,老師和同學們也都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來幫助他。作為小剛應該()①努力學習,用行動回報大家②主動幫助其他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③覺得大家幫我是應該的④培養堅強的意志,不怕困難⑤在學習之余,照顧好家人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2.你認為下列哪種行為屬于負責任的行為()A.與朋友約好周末去買書,可是你因為太忙忘記了赴約B.答應媽媽每天疊好自己的被子,可是經常忘記。每次媽媽提醒你,你都說:“我保證,從明天開始我一定……”C.外出時,你吃了零食后想把包裝袋扔進垃圾桶,可是四處都找不到垃圾桶,就把包裝袋收好帶回家D.在公園里,你看見一個小孩把飲料罐扔在地上,心想:“這個小孩真沒家教!”3.有位詩人說:“祖國意味著責任”。下列不是對國家負責的表現是()A.在第28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健兒勇奪32枚金牌,取得了金牌第二的好成績B.袁隆平用自己的科研成果造福祖國人民C.熱愛自己的祖國,但更重視個人的利益得失D.祖國處在困難時刻,能夠主動為國分憂,勇擔重擔,與國家共渡難關4.李某以為在網絡上愛怎么說都可以,于是捏造事實,在網上散布單位領導作風不正、貪污腐敗的帖子被公安機關處以治安管理處罰,他感到很不服氣認為這是他的自由。這個事實說明A.言論自由是不存在的B.要禁止在網上發帖子C.自由必須在法律范圍內行使D.公民在網絡上的言行不受法律約束5.洪戰輝,CCTV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大會組委會給洪戰輝的頒獎詞中寫道:從13歲起,他單薄的肩膀就擔起家庭的重擔,帶著妹妹求學12年,如愿走進大學校園。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對另一個更弱小的孩子擔起了責任,就要撐起困境中的家庭,他從來都是生活的強者。我們向洪戰輝學習,就要學習他()①自覺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②勇于承擔責任的奉獻精神③生活中遇到大的困難要及時向社會求助④注重培養自強自立的品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自主反思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